食力/價格不菲的發霉葡萄酒? 原來是「貴腐黴」功勞!

▲用發霉葡萄釀酒居然還價格不菲?(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用發霉葡萄釀酒居然還價格不菲?(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圖文/食力foodNEXT
撰文/蔡幸儒

在葡萄酒的釀造過程中「黴菌」是讓人討厭的小東西,但在匈牙利有種葡萄酒,非但是以「發霉葡萄」作為釀造原料,而且還要價不菲,一瓶從上千塊到上萬塊都有!沒錯,它就是傳說中被法國路易十四稱作「酒中之王」的「貴腐酒(Noble rot wine)」!但究竟為何用發霉葡萄製成的貴腐酒能夠賣高價,且能夠讓它得到如此的讚許呢?

▲受灰葡萄孢菌感染之葡萄顏色由金黃轉為淡紫,並漸漸濃縮形成乾癟狀。(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受灰葡萄孢菌感染之葡萄顏色由金黃轉為淡紫,並漸漸濃縮形成乾癟狀。(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誰說黴菌都壞壞!灰葡萄孢菌就能讓葡萄酒更香甜

其實非所有黴菌都這麼壞,在適當的時機與作用環境下,很多時候「發霉」反倒是件好事情!而貴腐酒的「貴腐(Noble rot)」其實所說的便是一種在特殊的環境條件下,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在葡萄上所造成的罕見疾病!但要讓葡萄感染這種真菌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唯有早晨氣候溼冷但午後氣候相對炎熱乾燥的環境條件下,才有可能讓這種菌「乖乖」生長!

而在受灰葡萄孢菌感染後的葡萄果實,除了會受複雜的黴菌酵素反應而產生獨特香氣與甜味外,果實也會因為黴菌菌絲的入侵而在果皮上形成小孔隙,使得果實漸漸脫水、乾癟,形成高度濃縮、將甜味鎖在裏頭。此外,黴菌中的酵素也會催化葡萄多酚類的褐變反應,使得在樹梢上的白葡萄漸漸由淡黃色轉化為粉色至淡紫的色澤!

▲受到貴腐菌感染之白葡萄,表面呈現淡紫色。(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受到貴腐菌感染之白葡萄,表面呈現淡紫色。(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可遇不可求!灰葡萄孢菌令人又愛又恨!

對許多葡萄農來說,灰葡萄孢菌可以說是讓他們又愛又恨!因為感染灰葡萄孢菌相對容易,但真正要讓葡萄產生香甜濃縮的貴腐狀態卻是是「可遇不可求」!

灰葡萄孢菌其實在一般園藝或是農業上,大多都是造成「灰黴病(Gray mold)」 的元兇,除了可能造成葉斑外,許多時候更會感染果實造成腐敗。然而,雖然在持續的潮濕環境條件下,可能導致灰葡萄孢菌快速生長,而造成「灰黴病」的發生,但反之,在起霧的清晨與午後陽光充足的環境下,因為濕度及溫度交錯影響,卻能適當地抑制灰葡萄孢菌的生長,促使「貴腐病」的發生!

貴腐葡萄摘採、釀造樣樣「搞剛」!

而受到灰葡萄孢菌感染後的葡萄雖然甜美,但也因為這種在葡萄樹樹梢就開始的奇妙微生物與生物化學反應作用,讓貴腐葡萄的收成好壞常得「看天吃飯」外,在無法預測感染程度的狀況下,也使得貴腐酒從葡萄的採收到釀造過程更加的繁瑣!

除了採收時可能因為葡萄的感染程度不同,而常常得靠人工檢查、摘採外,在製造過程中也會因為受黴菌酵素的影響,使得貴腐酒的澄清製程相對的複雜!此外,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也會使得紅葡萄中的天然色素由紅色轉為棕褐色澤,使得賣相變差,因此貴腐酒多以白葡萄為原料,而少有紅葡萄作為原料!

物以稀為貴!價格不菲不是毫無道理!

不過在這麼多年的種植、釀造的經驗累積下,現在許多的葡萄園及酒莊儘管懂得選擇較容易感染灰葡萄孢菌的葡萄品種,但從染菌、菌體生長到最後得到一瓶貴腐酒,若以完全自然的感染,而果汁量又較少的狀況下,甚至有6棵葡萄樹才能產出一瓶貴腐酒的說法。在這繁雜的各環節間若出一點小差錯,例如下場大雨可能都會讓一切功虧一簣!

但目前仍有少數酒莊擺脫過去「佛系」靠天吃飯的作法,以人工培育貴腐菌接種至採摘後的成熟葡萄,並藉由溫、濕度的調控,以增加葡萄感染貴腐的機會,但成功率也不是百分之百。這也不難想像為什麼貴腐酒價格如此不菲了!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延伸閱讀
小農團結力量大!看義大利葡萄酒合作社如何化腐朽為神奇?
葡萄酒的等級真的很重要嗎?各國到底怎麼分?
葡萄酒不是越陳越香 可從好壞年份判斷適飲期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自己膝蓋自己救!細胞再生治療救退化性關節炎 軟骨修復免開刀

自己膝蓋自己救!細胞再生治療救退化性關節炎 軟骨修復免開刀

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約有350萬人飽受膝蓋問題困擾,常因傳統治療的反覆循環而疲憊。花蓮慈濟醫學中心細胞治療臨床及研究團隊合作,退化性關節的問題以細胞再生療法的方式,喚醒病患身體內的修復工程隊,達成「自己的膝蓋自己救」!目前採用的治療方案,不僅幫助病友獲得具提改善,成效已獲國際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RCT)驗證,並發表於權威期刊《轉譯醫學雜誌》。

2025年11月28日 16:57

她糖尿病「腳潰瘍半個棒球大」 亞東醫院「血循再灌流」免截肢

她糖尿病「腳潰瘍半個棒球大」 亞東醫院「血循再灌流」免截肢

59歲的電子業女主管陳女士的糖尿病控制不佳,導致足跟潰瘍難改善,傷口一度有半個棒球大,且深可見骨,曾被醫師建議膝下截肢,讓她焦慮萬分,後來到亞東醫院治療,經「血循再灌流」手術合併脂肪幹細胞治療,再加入PRP(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輔助,成功保住足部,並重拾自力行走能力。

2025年11月28日 16:57

台灣研製罕藥「每劑1億元」12月納健保 衛福部新制一次看

台灣研製罕藥「每劑1億元」12月納健保 衛福部新制一次看

衛福部今(28)日公布12月3項新制,都是健保給付藥物相關,其中最受關注的是「一劑要價億元」的罕病新藥納入給付,創下健保給付藥物單價最高紀錄。預估生效後第1年使用人數13人,藥費約13億元,之後第二年至第五年每年新增5人,藥費5億元。

2025年11月28日 15:46

2025魚油品牌聲量榜出爐!全民關注「好油」話題升溫

2025魚油品牌聲量榜出爐!全民關注「好油」話題升溫

「魚油」成為營養市場的明星。隨著2025魚油品牌聲量榜出爐,其中,大研生醫、營養師輕食依舊表現亮眼,近年新秀品牌Vitabox、Notorious、STEPV等魚油產品也脫穎而出,獲得消費者青睞。我們也從營養師的專業觀點,來看看為什麼「懂得挑選好魚油」成了現代人的新日常。

2025年11月28日 14:42

女大生打排球飛撲手腕韌帶撕裂 PRP合併復位手術3個月重返球場

女大生打排球飛撲手腕韌帶撕裂 PRP合併復位手術3個月重返球場

台中市1名18歲女大生打排球時,為救球飛撲不慎跌倒,造成右手腕受傷,女大生原心想過不久就會自行康復,未料2個禮拜過去患部卻持續腫脹,甚至痛到連礦泉水瓶蓋都扭不開;前往醫院求診後,發現竟是韌帶撕裂傷合併尺骨脫位不穩定,經衛福部台中醫院進行注射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增生療法合併骨釘復位手術,術後再接受復健訓練,3個月後順利重返球場。

2025年11月28日 14:40

名醫馬辛一辭世 前輩惋惜:提升偏鄉重症醫療貢獻重大

名醫馬辛一辭世 前輩惋惜:提升偏鄉重症醫療貢獻重大

神經外科名醫馬辛一逝世的消息傳出後,醫界紛紛表達哀思與遺憾。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出身三軍總醫院體系,也是馬辛一前輩,他不捨說,馬患病有一段時間,日前車禍受傷需開刀,因免疫較弱,術後易感染,最終不幸離世,「本來大家都說他可以長命百歲,真的非常可惜」。

2025年11月28日 13:58

美籍客爬象山突發心肌梗塞OHCA 北醫「葉克膜+低溫護腦」救了他

美籍客爬象山突發心肌梗塞OHCA 北醫「葉克膜+低溫護腦」救了他

美籍旅客Atom日前到台北市象山踏青,突發生心肌梗塞倒下,周遭民眾立即施以心肺復甦術,並取得鄰近的傻瓜電擊器AED,但他仍失去心肺功能、陷入OHCA狀態,所幸消防人員及時將其送醫,經使用葉克膜等治療後不僅保命,且無後遺症;Atom說,心肌梗塞是「寡婦製造者」,感謝所有伸手救命的台灣人。

2025年11月28日 12:16

他求養生一次吞20顆保健品 忽然胸痛竟是「藥物性食道炎」

他求養生一次吞20顆保健品 忽然胸痛竟是「藥物性食道炎」

吃保健食品、吞藥注意不要吃完就睡!一名70多歲男性,為了保養身體,每天吃20多顆保健品,近期因胸痛、吞嚥有不適感而就醫,胃鏡檢查發現食道中段潰瘍。醫師提醒,有些藥物、健康食品有腐蝕性或是酸鹼值較高,在食道中停留過久產生溶解,有可能破壞食道組織,引起潰瘍、糜爛。

2025年11月28日 11:2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