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牽絲起司的秘密 牛奶怎麼變成風味萬千的起司

▲牽絲起司的秘密!牛奶究竟怎麼變化成風味萬千的起司?(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牽絲起司的秘密!牛奶究竟怎麼變化成風味萬千的起司?(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圖文/食力foodNEXT
採訪撰文/蔡幸儒

看見牽絲的起司讓你的口水也忍不住流到牽絲了嗎?在許多台灣的餐廳或是派對餐點中,只要加入起司基本上就能成為活動餐點的大熱門,但這些起司變化萬千的風味怎麼來?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2019年9月25日舉辦「親子『食』尚魔幻課」良食脈動講座,邀請灃食智庫、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郭孟怡 ,帶你大談起司的風味秘密!

是什麼讓牛乳結塊?起司工藝似傳統豆腐!

郭孟怡說到,很多人都知道牛奶是做起司的原料,但到底中間發生什麼事,卻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她解釋道,生乳經過殺菌後,主要會透過兩種方式進行「凝乳」讓牛乳中的酪蛋白凝結。其中一種便是以「乳酸菌」作用產生乳酸,引起pH值下降,誘導酸凝乳的發生;其次便是直接以「凝乳酶」與牛奶中的酪蛋白作用。

但郭孟怡也提到,其實經歷這步驟後並不會馬上變成我們所吃的起司,會更像是水分很高的「固態優格」,因此後續還必須得切成小塊幫助乳清的排出,之後才進行加鹽調味、擠壓成形,與帶給起司不同風味質地的熟成。郭孟怡說到「其實起司的作法,與傳統豆腐的製造過程很像。包括在切塊、擠壓成形上都跟豆腐有很相像的作法,只是在形成蛋白質凝結的步驟不大一樣。」

起司熟成階段同時產生變化萬千的風味科學作用!

而在起司製造過程中,讓起司更具有千變萬化不同種風味的莫過於「熟成」這個階段所帶來的改變。郭孟怡表示,隨著微生物、凝乳酶與牛乳中的各成分作用,也會使得風味有了一系列的改變。牛乳中的蛋白質、脂肪在水解後分別產生的胺基酸及脂肪酸等便會進一步為起司帶來鮮味及香氣,創造不同於牛乳的風味。

此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乳糖發酵成為乳酸或其他風味物質的過程,也同時為起司帶來不同的滋味。而在質地上,蛋白質的水解儘管會使起司質地變軟,但隨著作用趨緩、牛乳中水分蒸散,也會使得起司的質地轉硬,這些過程許多也都是同步在進行著!

乳源造就是起司最初的風味!

但乳汁中所含有的蛋白質、脂肪與乳糖的含量差異,其實也很直接的為起司帶來風味上的改變,郭孟怡表示「乳源」也同樣是一個造成起司不同風味、質地的原因。而除了台灣最常使用的荷蘭牛(Holstein)的乳汁之外,許多地方也有以水牛、山羊、綿羊乳汁做起司的習慣。她也笑說到,儘管有這麼多羊乳起司,但多數台灣人羊乳起司接受度仍舊不高!

製作起司不僅是門科學,也同時是門藝術!從乳源到製造時的溫度、濕度與微生物的作用,便是以科學作為畫筆所創造變化萬千的風味藝術學!

延伸閱讀
怎麼切才能釋放起司的美味?
大解密!猜猜起司中有哪些營養成分
適合台灣人口味的起司!畜試所研發出「國產羊乳高達起司」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接種RSV疫苗母嬰都獲益 醫:懷孕28-36週施打是最佳策略

接種RSV疫苗母嬰都獲益 醫:懷孕28-36週施打是最佳策略

RSV(呼吸道融合病毒)是一種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的病毒,常造成嬰幼兒呼吸道重症和死亡。母親在懷孕28至36週時接種疫苗是有效預防新生兒感染的策略,母親的抗體能為新生兒提供初期的免疫保護,降低重症住院風險。也就是保護新生兒從出生一直到6個月,都有保護力。

2025年07月13日 14:44

頭頸癌患找回「食在幸福」 語療師親授吞嚥肌訓練法

頭頸癌患找回「食在幸福」 語療師親授吞嚥肌訓練法

「喉嚨像卡了一顆球,喝水也會嗆到?」這可能不是單純的老化或口乾,而是吞嚥障礙在作怪!門諾醫院癌症資源中心與陽光基金會合辦「頭頸癌病友回娘家」活動,邀請病友一同關心自己的吞嚥功能,並由門諾醫院語言治療師張嚴云以淺顯又趣味的方式,深入解說吞嚥困難的原因與改善之道。

2025年07月13日 12:39

天熱「尿路結石」患者增!醫示警「6症狀」快就醫

天熱「尿路結石」患者增!醫示警「6症狀」快就醫

近期天氣炎熱,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林嘉緯指出,急診及門診尿路結石的患者皆有明顯增加,若有「腰痠腰痛、血尿、尿急、頻尿、排尿困難、尿滯留」等,都建議至泌尿科門診就診尋求專業檢查、建議及治療。

2025年07月13日 12:00

年紀輕輕鼾聲如雷!小心健康殺手 醫:呼吸中止症嚴重可能猝死

年紀輕輕鼾聲如雷!小心健康殺手 醫:呼吸中止症嚴重可能猝死

近日一名年僅30多歲的公務員因為「吵到太太無法入眠」,經花蓮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陳柏呈醫師檢查後,發現他罹患了「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Obstructive Sleep Apnea)。打呼不僅影響身邊的人,也是身體在求救的訊號,呼吸中止造成的缺氧,是引發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甚至失智等慢性病的重要病源,及早找到原因就可及早重拾神清氣爽的健康生活!

2025年07月13日 11:07

「咀嚼」有益健康!醫揭「8大好處」:預防肥胖還防癌

「咀嚼」有益健康!醫揭「8大好處」:預防肥胖還防癌

炎炎夏日容易因吃不下而忽略正餐進食,但醫師提醒,「適度咀嚼」是有益處的,包括「預防肥胖、培養味覺、改善發音、活躍腦功能、預防蛀牙、預防癌症、舒適腸胃、增加體力」,現代食物通常質地柔軟易於食用,導致現代人咀嚼的頻率減少以及咀嚼能力下降的隱憂,尤其幼童正值生長發育時期,建議要適度咀嚼。對健康大有助益。

2025年07月13日 10:13

痘痘狂冒當心「2地雷食物」增加出油 乳製品也上榜

痘痘狂冒當心「2地雷食物」增加出油 乳製品也上榜

臉上痘痘總是冒不停,皮膚科醫師指出,這和臉部皮膚出油有很大的關係,除了先天體質、青春期荷爾蒙等影響,後天習慣熬夜、晚睡都會讓臉部出油增加,堵塞毛孔造成肌膚痘痘粉刺問題變嚴重,值得注意的是,乳製品和精緻甜點這兩類食物也被認為會讓出油變嚴重,要改善痘痘肌,生活、飲食習慣都要做調整,如果情況嚴重,也應該尋求醫師協助。

2025年07月13日 09:33

「汗」會反應身體健康!醫揭夏天「6大異常出汗」

「汗」會反應身體健康!醫揭夏天「6大異常出汗」

在中醫看來,夏季天氣炎熱,陽氣旺盛,毛孔自然開張,出汗是身體順應氣候、調節體溫的正常反應。這是「心主夏、在液為汗」的自然生理現象,有助於氣機通暢與體內陰陽調和。

2025年07月12日 23:33

門診名稱太寫實 醫院設「不上班專科」 醫師揭背後真相

門診名稱太寫實 醫院設「不上班專科」 醫師揭背後真相

大陸河北省的陳女士(化名)近日在社交平台發文稱,秦皇島一家二甲醫院除了掛有「不愛上學門診」牌子外,還掛出了「不愛上班門診」的牌子,引發討論。對此,該院工作人員證實院內的確開設了「不愛上班門診」。消息曝光後,網友們紛紛調侃,「這下周末真得去趟河北了」。

2025年07月12日 17:3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