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補充胜肽?解答3大保健迷思...驚爆「最小蛋白」威力

牛肉,生牛肉。(圖/Pixabay)
▲吃肉類等蛋白質下肚後,會自然分解成胺基酸與胜肽。(圖/Pixabay)

記者謝承恩/採訪報導

蛋白質是人體不可或缺的三大元素之一!其中更有9種必需胺基酸,無法透過人體自行合成,必須以「吃」來補充。營養師黃萱甯就指出,為了讓現代人更有效吸收、利用,市面上也出現「胜肽保健品」。號稱透過攝取最小單位蛋白質,幫助人體調節生理機能,到底有沒有用?

胜肽常見的迷思小知識

Q有網友指出,蛋白質食物吃進體內,也會變成被分解成胜肽和胺基酸,為什麼還要特別補充胜肽?

營養師黃萱甯表示,平常飲食中所吃的蛋白質食物,到了腸胃被分解、吸收後,確實可以被分解成胺基酸,以及更小的分子單位。但多項國內外研究也指出,胜肽是蛋白質最小的單位,吸收效果明顯,且只需少量就能有強大的功效。

甚至也能夠針對特定生理功能,食用適合的胜肽,如免疫、睡眠、身體修復、提升營養素吸收及調解賀爾蒙平衡等不同選擇,如果單純吃蛋豆魚肉等蛋白質食物,會被合成利用的胺基酸及胜肽種類,就多達10000多種選擇,不如直接攝取欠缺的特定營養素,更能事半功倍。

▲選擇一張適合自己床墊,讓自己擁有睡眠好品質。(示意圖/Pixabay免費圖庫)
▲選擇一張適合自己床墊,讓自己擁有睡眠好品質。(示意圖/Pixabay免費圖庫)

Q胜肽的數值怎麼看?數字越大,代表品質越好嗎?

「1個胺基酸組成的胜肽就叫一胜肽,想當然,2個胺基酸就是二胜肽,3個胺基酸就叫三胜肽,依此類推,至於50個胺基酸以上,就叫做『蛋白質』。」黃萱甯進一步解釋,民眾常可以在肌膚胜肽產品中看到不同胜肽數字的差別,不同數值代表的強項就不同。

例如「三胜肽」能促進細胞代謝,適合「抗老」;「六胜肽」有肉毒桿菌的效果,適合「消除皺紋」;至於「九胜肽」能阻斷黑色素,最常用在「美白」,這些胜肽多以天然大豆純化而成,讓許多擔心化學護膚品的消費者,使用起來更安心。

▲▼業配截圖-業配-資生堂保濕乳液             。(圖/記者黃軍瑋攝)
▲外用的胜肽護膚品,相較於吃的保健品,胜肽分子量更小。(圖/記者黃軍瑋攝)

Q「吃的」、「擦的」的胜肽,到底差在哪?

內服的胜肽保健品,多能調解生理機能、提高新陳代謝,有人服用後感覺白天精神變好,夜晚更容易入睡,甚至也能調整荷爾蒙平衡,幫助女生減緩更年期不適、改善落髮情形。

外用的胜肽護膚品,為了能有效被皮膚吸收,相較於吃的保健品,胜肽分子量更小,訴求多在於抗皺、緊緻、亮白,建議民眾確認有經過安全認證,選擇適合自己的保健品及護膚品。

手刀了解更多「最小蛋白」威力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新北流感疫苗剩8萬劑 65歲以上接種抽iPhone 17

新北流感疫苗剩8萬劑 65歲以上接種抽iPhone 17

近期氣溫下降,呼吸道病毒更為活躍,高風險者要盡快接種流感疫苗!新北市衛生局指出,本年採購103萬劑公費流感疫苗,目前剩餘約8萬劑,只要65歲以上市民在12月31日前接種流感疫苗或COVID-19疫苗,還可參加抽獎活動,有機會獲得iPhone 17 Pro Max等多項大獎。

2025年11月27日 16:54

醫揭胰臟癌9大風險因子 「無症狀時揪出」7成有機會開刀治療

醫揭胰臟癌9大風險因子 「無症狀時揪出」7成有機會開刀治療

胰臟癌被稱為「癌王」,患者長期存活情形不佳,對此醫師說,早期辨識9大風險因子是關鍵,尤其是4項與個人型態有關的危險特徵,包括年齡超過60歲、長期抽菸、長期喝酒與肥胖,符合者更應積極篩檢,只要能在無症狀時經篩檢確診,超過7成都還能開刀治療。

2025年11月27日 16:28

眼球卡骨頭!他車禍「臉骨全碎」剩複視後遺症 醫揭恐怖警訊

眼球卡骨頭!他車禍「臉骨全碎」剩複視後遺症 醫揭恐怖警訊

苗栗一名25歲陳先生去年因嚴重車禍導致全臉骨折,雖經手術成功「拼回」臉龐,卻留下看東西一個變兩個的「複視」後遺症。這不僅讓他下樓梯時容易踩空,連玩手機遊戲都無法數算金幣,嚴重影響生活;經台中榮總跨科團隊接力治療,最終透過眼外肌手術,才成功讓他擺脫疊影地獄,重獲清晰視界。

2025年11月27日 16:25

變冷就關節僵硬 醫點名「5族群」是退化高風險群

變冷就關節僵硬 醫點名「5族群」是退化高風險群

近期天氣開始轉涼,不少人早上起來會感覺膝蓋有點卡卡緊緊的,醫師指出,不只是膝蓋會出現退化性關節炎,尾椎、腰椎、手指、髖關節,都有可能出現關節發炎和退化的情況,尤其是「超過65歲以上的年長者、進入更年期的婦女、骨質疏鬆、工作需要搬重物和長時間久坐久站、關節曾受過嚴重傷害」都是關節退化高風險群。

2025年11月27日 15:30

便秘男強力灌腸惹禍「直腸破了一大洞」 糞水亂竄引發腹膜炎

便秘男強力灌腸惹禍「直腸破了一大洞」 糞水亂竄引發腹膜炎

苗栗縣65歲黃姓老翁,長期飽受便秘所苦,每天都服用強力軟便劑,甚至每隔2~3天就自行灌腸,日前甚至改用更長的管子,把瀉藥送入直腸深處灌腸,沒想到竟突然引發劇痛,緊急送至大千綜合醫院急診,經電腦斷層掃描後赫然發現,在直腸上端處有一個巨大的破洞,糞水隨著破洞流進腹腔,引發嚴重的腹膜炎,幸好緊急手術救回一命。

2025年11月27日 15:04

男關節腫到不能走 竟是「結核菌」入侵

男關節腫到不能走 竟是「結核菌」入侵

膝關節疼痛竟是「結核菌」引起!74歲賴先生長期左膝腫痛,以為是退化性關節炎,檢查抽取關節液發現非典型細菌感染,安排住院並多科會診,結果竟是「肺外結核感染」引起的骨結核病變。醫師指出,結核菌感染膝關節案例較為少見,因結核菌多半侵犯肺部,侵犯膝關節或脊椎的比例不到一成。

2025年11月27日 14:44

人工生殖療程一次失敗不代表結束!醫病合作個人化療程 助不孕夫妻樂孕求子

人工生殖療程一次失敗不代表結束!醫病合作個人化療程 助不孕夫妻樂孕求子

近年,台灣社會晚婚、晚育已成常態,然而高齡生育帶來的不僅是生理條件的下降,也讓愈來愈多夫妻選擇求助於人工生殖療程。但這條「求子之路」常伴隨龐大壓力與不確定性,讓不少夫妻身心俱疲,甚至在療程途中萌生放棄念頭。

2025年11月27日 14:02

醫美診所納評鑑引反彈 台大醫學院長:做得好就不怕

醫美診所納評鑑引反彈 台大醫學院長:做得好就不怕

衛福部整頓醫美亂象,擬修法要求執行高風險手術的醫美診所接受評鑑,但仍有待與醫界團體協商凝聚共識。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今(27)日強調,評鑑的目的是為了患者好,為病人的安全跟醫療品質,「只要做得好,就不必害怕評鑑」。

2025年11月27日 13:2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