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到底妝一次滿足!5款超夯「保養系」淨白保濕產品...用一次就愛到底

自然美產品ANGELIITA保養淨白組。(圖/記者趙于婷攝)
▲ANGELIITA保養淨白組,從潔膚到底妝一次滿足。

圖、文/懶人小資女

女人愛美是天性!每個女性都渴望有吹彈可破的白皙肌膚,身為亞洲黃種人,除了靠化妝之外,不少人都會砸大錢買美白、保濕保養品,但市面上保養品推陳出新的速度相當快,很多人都會疑惑到底該怎麼選?在這邊要推薦一組用了會愛上的ANGELITA淨白組,從潔膚到底妝一次滿足!

想要有好肌膚,清潔是第一關鍵,因為關係到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此外,去角質、敷臉、保濕每一步驟都不可隨意,俗話說「一白遮三醜」,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仔細了解超神的ANGELITA保養淨白組(包括全效潔淨慕斯、全效去角質凝膠、全效竹炭凍膜、全效水凝霜、全效DD霜)。

1.ANGELITA淨白全效潔淨慕斯→清潔
就如同剛剛提到的,清潔是好肌膚最重要的第一步,這款潔淨慕斯按出來的慕斯比棉花糖還綿密,輕輕在臉上以畫圓方式按摩,感覺每一個泡泡分子都可仔細清除毛孔;除了達到清潔之外,還可以軟化老廢角質,最厲害的是還添加多重保養精華,完全是清潔、保濕和淨白三效合一。

使用感受:這款產品含有專利南極冰河醣蛋白、膠原蛋白、洋甘菊/小黃瓜/檸檬/木瓜萃取精華,可達到舒緩、保濕等效果,重點是洗後可明顯感受到潔淨感但完全不會覺得肌膚有不適的緊繃感。

自然美產品ANGELIITA保養淨白組。(圖/記者趙于婷攝)▲ANGELITA淨白全效潔淨慕斯洗完不緊繃。

2. ANGELITA淨白全效去角質凝膠→去角質

除了每天清潔之外,只要是人都會有「角質堆積」問題,角質堆積容易形成粉刺、蠟黃、暗沉和粗糙等情形,因此定期去角質也是必做功課。這款去角質凝膠相當溫和,完全不會有刮臉感,成分含有玻尿酸、水楊酸,幫助軟化角質、黑頭的同時,達到代謝和保濕。

使用感受:以往對去角質的印象都是有明顯顆粒感,用起來會有點刮臉,洗完也會覺得乾澀,但這款不僅不刮臉,用完肌膚明顯明亮,還有水嫩感,後續使用保養品,明顯感覺吸收程度有加分。
 

自然美產品ANGELIITA保養淨白組。(圖/記者趙于婷攝)
▲ANGELITA淨白全效去角質凝膠用起來感受相當細緻。

3. ANGELITA淨白全效竹炭凍膜→毛孔淨化

毛孔清潔是最難徹底的,洗臉和去角質產品通常都不能在臉上停留太久,因此偶爾也需要借助凍膜的幫助。竹炭粉有吸附力和淨化力,這款竹炭凍膜含有墨腳藻/黃金海藻/海藻糖萃取/蠟菊萃取精華,可同時淨化毛孔、調理活化和舒緩安撫。

使用感受:質地真的完全像果凍一樣,非常非常好推開,還帶有一種冰冰涼涼的感覺,不像很多人使用的泥狀產品,在由濕轉乾的過程中,肌膚會有明顯緊繃感,這款果凍質地完全不
會有緊繃問題,而且非常好清洗,使用後皮膚呈現滑順感。

自然美產品ANGELIITA保養淨白組。(圖/記者趙于婷攝)
▲ANGELITA淨白全效竹炭凍膜非常好清洗。

4. ANGELITA淨白全效水凝霜→全效保養
保濕是肌膚一年四季不可或缺的!這款水凝霜有新一代智慧型水凝轉化科技,分子含有豐富精華液,融合化妝水、精華液、乳液、乳霜、面膜、眼霜,只要一瓶就達到全效保養。

使用感受:很多保濕產品使用起來都會有黏膩感,但這款水凝霜不僅沒有黏膩感,吸收度也
特別好,產品不會有明顯香精味,反而淡淡的花香聞起來很放鬆。

自然美產品ANGELIITA保養淨白組。(圖/記者趙于婷攝)
 ▲ANGELITA淨白全效水凝霜吸收度佳。

5. ANGELITA淨白全效DD霜→隔離遮瑕
保養做完,就是該做好肌膚保護了!現在紫外線和空汙嚴重,對皮膚相當有害,這款DD霜結合防曬、遮瑕、隔離、潤色、保濕和緊緻六大功能,防曬系數達SPF35★★★,含有豐富萃取精華、絲膠蛋白和八胜肽,不僅保濕、亮白,八胜肽還有助撫平細紋、防止老化。

使用感受:原本很擔心會太白,但潤色和遮瑕效果非常好,屬於一般大眾都可使用的色號,而且不會有明顯香味,質地輕柔好推,建議可以先使用全效水凝霜做好保濕基底,再使用D D霜,妝效服貼度會大大加分。
 
自然美產品ANGELIITA保養淨白組。(圖/記者趙于婷攝)
▲ANGELITA淨白全效全效DD霜潤色遮瑕效果好。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醫曝10大傷腎食物 第1名台灣人超愛喝

醫曝10大傷腎食物 第1名台灣人超愛喝

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高,平均每8人有1人受影響,也是全球洗腎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就分享台灣人經常吃,卻是相當傷腎的10大食物,例如看似健康的早餐穀物,或是早餐店常見的鍋貼、鐵板麵都在名單內,排名第一的更是被譽為台灣之光的珍珠奶茶。

2025年11月28日 02:09

退休師煮菜「越煮越鹹」竟白內障+散光釀禍 醫揭手術治療時機

退休師煮菜「越煮越鹹」竟白內障+散光釀禍 醫揭手術治療時機

一名65歲老師在退休後熱衷於烹飪與園藝,但最近半年來視力逐漸模糊,特別是夜間開車時,對向來車的燈光會出現嚴重的眩光與光暈,不僅如此,平時看食譜和手機也變得越來越吃力,做園藝時會誤剪花草,還把食譜上的鹽巴3匙看成8匙,讓家人頻頻跟她反映做菜越來越鹹,最後就醫才知道是白內障合併散光。

2025年11月27日 19:34

男大生燒2周「竟是急性血癌」 醫列4大警訊:常被當成感冒

男大生燒2周「竟是急性血癌」 醫列4大警訊:常被當成感冒

台灣每年約新增950至1000名急性血癌病患,常見四大症狀包含「臉色蒼白、容易疲倦」、「不明原因的反覆發燒」、「未受外力碰撞卻出現瘀青或出血」、「骨骼或關節疼痛」。醫師提醒,由於這些症狀並不具特異性,常被誤以為是貧血或感冒,導致錯過就醫時機。

2025年11月27日 19:09

神經外科名醫馬辛一病逝 學長回憶:一切以病人為主的好醫生

神經外科名醫馬辛一病逝 學長回憶:一切以病人為主的好醫生

曾任台灣神經外科醫學會理事長的名醫馬辛一,日前因車禍受傷住進三軍總醫院,原本狀況穩定,期間並接受親友探視,未料今傳出過世消息,震驚醫界。對於相關詳情,三總稱,事涉病人隱私,仍在詢問家屬意見,細節不便透露,有進一步訊息會對外說明。據了解,死因與車禍無直接關聯,而有其他病因。

2025年11月27日 18:17

新北流感疫苗剩8萬劑 65歲以上接種抽iPhone 17

新北流感疫苗剩8萬劑 65歲以上接種抽iPhone 17

近期氣溫下降,呼吸道病毒更為活躍,高風險者要盡快接種流感疫苗!新北市衛生局指出,本年採購103萬劑公費流感疫苗,目前剩餘約8萬劑,只要65歲以上市民在12月31日前接種流感疫苗或COVID-19疫苗,還可參加抽獎活動,有機會獲得iPhone 17 Pro Max等多項大獎。

2025年11月27日 16:54

醫揭胰臟癌9大風險因子 「無症狀時揪出」7成有機會開刀治療

醫揭胰臟癌9大風險因子 「無症狀時揪出」7成有機會開刀治療

胰臟癌被稱為「癌王」,患者長期存活情形不佳,對此醫師說,早期辨識9大風險因子是關鍵,尤其是4項與個人型態有關的危險特徵,包括年齡超過60歲、長期抽菸、長期喝酒與肥胖,符合者更應積極篩檢,只要能在無症狀時經篩檢確診,超過7成都還能開刀治療。

2025年11月27日 16:28

眼球卡骨頭!他車禍「臉骨全碎」剩複視後遺症 醫揭恐怖警訊

眼球卡骨頭!他車禍「臉骨全碎」剩複視後遺症 醫揭恐怖警訊

苗栗一名25歲陳先生去年因嚴重車禍導致全臉骨折,雖經手術成功「拼回」臉龐,卻留下看東西一個變兩個的「複視」後遺症。這不僅讓他下樓梯時容易踩空,連玩手機遊戲都無法數算金幣,嚴重影響生活;經台中榮總跨科團隊接力治療,最終透過眼外肌手術,才成功讓他擺脫疊影地獄,重獲清晰視界。

2025年11月27日 16:25

變冷就關節僵硬 醫點名「5族群」是退化高風險群

變冷就關節僵硬 醫點名「5族群」是退化高風險群

近期天氣開始轉涼,不少人早上起來會感覺膝蓋有點卡卡緊緊的,醫師指出,不只是膝蓋會出現退化性關節炎,尾椎、腰椎、手指、髖關節,都有可能出現關節發炎和退化的情況,尤其是「超過65歲以上的年長者、進入更年期的婦女、骨質疏鬆、工作需要搬重物和長時間久坐久站、關節曾受過嚴重傷害」都是關節退化高風險群。

2025年11月27日 15:3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