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防異」破口 經痛差異搞清楚

▲經痛差異搞清楚。(圖/照護線上)

作者:醫藥新知

近期國人最關注的便是國際傳染疾病議題,該如何避免防疫破口成為人人關注的大事,但其實有許多疾病也需要積極「防異」!避免「防異」破口的關鍵,就是要先搞清楚發病的差異…

「防異」不成 30歲女險做肛門造口毀自信人生!

年僅30歲的李小姐,近幾個月月經來潮總痛不欲生,以為經痛忍忍就沒事,忍不住就靠止痛藥!直到止痛藥怎麼吃都無效還伴隨肛門疼痛的狀況,才讓她驚覺異常前往醫院檢查,卻在直腸外科得到晴天霹靂的消息,判斷腫瘤切除,可能需要做人工肛門造口,讓她瞬間崩潰。好險經大腸鏡、核磁共振與切片檢查,最終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症,轉診至婦產科治療,透過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暫時可免除造口手術,在持續用藥下腫瘤獲得控制,讓她不再受經痛、肛門疼痛折磨,重拾自信人生與良好的生活品質!

收治該名患者的臺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產科主任暨台灣婦科醫學會洪煥程秘書長指出,李小姐的經痛為續發性經痛,然而她因無法分辨加上認為忍忍就好,因而無法早期確診子宮內膜異位症,直到異位症侵犯及壓迫到肛門口造成肛門疼痛難耐才就醫,所幸透過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腫瘤得到控制避免手術進行肛門造口,目前持續用藥一年,肛門疼痛及經痛大幅緩解。

「防異」破口?女性近六成分不清這兩種經痛差異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台灣生育年齡婦女常見的疾病之一,「經痛」是其最明顯的表徵。根據博司市場調查公司提供 「台灣女性經痛&子宮內膜異位症關連調查」,針對台灣年齡25歲至45歲之間有經痛問題之女性進行分析,期間回收總計1181 份有效問卷,抽樣調查結果有近六成女性不知道經痛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經痛」兩種。 若無法分辨經痛有兩種發病差異性,將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大的「防異」破口!

台灣婦科醫學會陳怡仁理事長說明,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子宮內膜組織跑到子宮腔以外的地方,雖然不是惡性疾病,卻是造成女性不孕的最大兇手,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經痛,其次還有骨盆腔疼痛、性交痛等。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約落在25歲至45歲之間的生育婦女(約354萬人,中華民國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根據國際文獻子宮內膜異位症疾病盛行率約10%, 然而王鵬惠教授發表於國際期刊Medicine台灣健保資料庫的研究,發現實際經手術確診疾病盛行率僅約3.7% ,國人就診率仍有提高空間,而首要目標便是提高國人的病識感。

陳怡仁理事長認為婦女應了解自己的經痛類型。原發性經痛指的是無明確的病理性疾病造成經痛,通常發生在月經來的期間,可能會有腹部痙攣和下腹疼痛,通常是月經來潮的第一、二天且疼痛感較輕微。而續發性經痛則可能是因骨盆腔發炎、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或子宮肌瘤等疾病造成,大部分患者會於月經來之前就會感到疼痛,甚至經期結束還會繼續疼痛。陳怡仁理事長提醒,透過婦產科的超音波及骨盆腔檢查,即可初步了解造成經痛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女性對於經痛治療認知須提升。

根據調查發現,女性透過自行服用止痛藥佔比最高,其次依序為物理性治療 (熱敷)或沒有處理為主。然而,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容易造成腸胃不適,從輕微的消化不良、胃痛,到嚴重的胃潰瘍、胃腸道出血都有可能。因此,若使用止痛藥的頻率變高或出現腸胃不適等情況,就表示止痛藥已經不是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應至婦產科找出明確病因並尋求專業治療方式。



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重患者生活品質慢性長期治療為目標

洪煥程秘書長針對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說明,治療主要分為手術及藥物治療兩種,若非手術急迫性的患者,可先以藥物進行治療,除常使用的止痛藥物外,正規治療藥物包含雄性素藥物(健保)可抑制雌激素分泌,但會有體重增加及長青春痘的副作用;停經針(自費),可阻斷女性賀爾蒙分泌,但有骨鬆風險及更年期症狀;目前最常用且適合長期治療的屬新型口服黃體素(健保),可抑制子宮內膜異位組織,讓異位病兆萎縮,可長期使用,缺點是前幾個月會有點狀出血現象,副作用較少,患者普遍接受度高。



洪煥程秘書長根據韓國及日本長期研究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使用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五年復發率從69%降低至4%,且疼痛緩解反應良好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若有懷孕需求,建議停藥1-3個月,等月經規則之後便可開始進行生育規劃。

328世界子宮內膜異位症日 全台女性「防異」大作戰

最後,陳怡仁理事長呼籲,今年3月28日為世界子宮內膜異位症日,針對子宮內膜異位症「防異」大作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首要目標,若出現經痛或類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症狀時,應提高警覺辨認經痛類型,並尋求婦產科醫師協助,透過超音波、內診骨盆腔檢查、抽血等檢查來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子宮內膜異位該怎麼治療?醫師說清楚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親自參與盛大開幕活動。總裁王令麟致詞時指出,東森栢馥就是高品質生活的私人會館,不只有健康檢查,5樓還有美容、美麗服務的會館,去年11月已經開幕,正式把「AI美麗健健康」整合起來,主打AI智慧美容與精緻醫美。

2025年06月26日 15:26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同時舉辦第7場東森新聞健康雲的大師健康講堂活動,本次邀請到國內心臟內科權威、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擔任主講人。黃瑞仁在講座中分享「冠狀動脈疾病」衛教資訊,並列出7大高危險群,呼籲民眾要定期健檢。

2025年06月26日 17:48

營養專家點名3食物別天天吃「小心腎臟悄悄壞掉」 滷味攤超常見

營養專家點名3食物別天天吃「小心腎臟悄悄壞掉」 滷味攤超常見

體內長期尿酸過高不只會造成痛風、高尿酸血症,甚至會引響腎臟健康。營養學專家洪泰指出,紅肉、海鮮中的蝦、蟹、貝類及動物內臟很多人可能天天會吃,但這些都是高普林食物,不是不能吃,但真的要節制,「天天吃,小心腎臟悄悄壞掉,你還不知道」。

2025年07月04日 02:17

失智風險加速!營養師示警:6習慣正默默破壞大腦

失智風險加速!營養師示警:6習慣正默默破壞大腦

隨著高齡化時代來臨,阿茲海默症與其他神經退化疾病的患者人數持續上升,如何保護大腦、延緩認知退化成為全球關注的健康議題。美國營養媒體《EatingWell》近日整理多項研究與營養師建議,點出「晚上6個壞習慣」可能悄悄傷害大腦,並提供簡單易行的護腦秘訣。營養師強調:「遺傳和年齡無法控制,但生活習慣能決定你腦袋老不老!」

2025年07月03日 21:23

台北「A、O型血」急缺 庫存剩不到3天

台北「A、O型血」急缺 庫存剩不到3天

血液庫存拉緊報!根據台灣血液基金會統計,各中心血液庫存狀況偏低,A型、B型、AB型都偏低,台北的A型和O型更處於「急缺」狀態。血基會表示,夏季天氣炎熱、學生放暑假及民眾出遊增加,是血液募集的傳統淡季,國內自7月2日起放寬捐血年齡限制為16歲至70歲,鼓勵更多民眾能踴躍挽袖捐血。

2025年07月03日 19:35

10大死因「肺炎死亡率飆升」 醫示警:半數長者沒打肺鏈疫苗

10大死因「肺炎死亡率飆升」 醫示警:半數長者沒打肺鏈疫苗

根據衛福部最新公布的十大死因統計,肺炎不但排名第三,更是唯一標準化死亡率上升的疾病。醫師指出,社區型肺炎最常見的致病菌是肺炎鏈球菌,統計今年上半全國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創下近六年同期新高。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提供65歲以上長者免費接種PCV13與PPV23疫苗,卻有近5成符合資格者連一劑都沒打。

2025年07月03日 17:44

陳志金曝「護理師太太3度流產」 不敢再問1問題:心如刀割

陳志金曝「護理師太太3度流產」 不敢再問1問題:心如刀割

民間有懷孕3個月內不要公開的習俗,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對此透露,自己的護理師太太曾流產3次,好不容易才生下兒子。他以親身的經驗提醒大家,應尊重孕婦要不要公開懷孕的選擇,對方若真的不幸流產,就要不斷經歷外人的問候,彷彿心如刀割。

2025年07月03日 17:23

最高可領12萬!住宿式機構補助7/1開放申請 適用條件一次看

最高可領12萬!住宿式機構補助7/1開放申請 適用條件一次看

為緩解中、重度失能者接受機構式服務之家庭經濟負荷,衛生福利部提供「住宿式服務機構使用者補助方案」,114年度申請從今年7月1日開始,補助額度最高12萬。經評估長照需要等級達4級以上住民,或具身心障礙證明中度以上失能者,入住護理之家、老人福利機構、兒童及少年安置及教養機構等都可提出申請。

2025年07月03日 16:25

精子數45年驟減50%!國際研究揭「恐與癌症、心血管病有關」單身男性也不能鬆懈

精子數45年驟減50%!國際研究揭「恐與癌症、心血管病有關」單身男性也不能鬆懈

你以為精子數量只跟「要不要生小孩」有關嗎?其實不只如此!即使是不打算當爸的單身男子,也該對這件事提高警覺。根據醫學期刊《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的大型研究,全球男性的精子數量在短短45年間竟然減少了超過一半,而且在2000年之後還加快了兩倍的速度下滑!

2025年07月03日 15:58

你不是眼光差!總愛錯人、吸爛桃花 心理學揭童年真相讓人驚呆

你不是眼光差!總愛錯人、吸爛桃花 心理學揭童年真相讓人驚呆

不少網友在感情討論區分享戀愛受挫的經驗,發現自己不管怎麼努力,最後總是愛上同一種類型的人,也許是忽冷忽熱、不夠在乎,甚至讓人反覆失望的對象。就算曾經立誓「下一個不要再一樣」,但到了下一段戀情,卻還是重演同樣的劇本。

2025年07月03日 15:0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