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站在疫情「海嘯第一排」 觀光餐飲業能怎麼做?

▲(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圖文/食力 foodnext
採訪/撰文=黃欣培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衝擊了全球多個產業,觀光業、餐飲業、服務業更是首當其衝!疫情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改變了整個市場與工作的模式,業者們除了坐以待斃,還能怎麼做?

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盛治仁表示,身為首當其衝的業者之一,疫情的影響來的又快又急,以觀光飯店業為例,根本像是「海嘯第一排」!因此提醒大家在這段時間更要彼此砥礪、求新求變。

▲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盛治仁認為,在這次疫情當中的防疫策略裡裡外外都需要繃緊。(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盛治仁認為,在這次疫情當中的防疫策略裡裡外外都需要繃緊。(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數位化、異業合作...疫情帶來新變化不容忽視!

面臨市場的重大挑戰,在此關鍵時刻,業者應當認知到:疫情可能會帶來長期的影響,甚至導致永久的變化。cama café創辦人何炳霖觀察到,這波疫情帶來的變化能夠歸類為以下三點:

1、數位化:遠距工作模式的改變,包括視訊會議、網路消費等新型態的活動紛紛出現,因此未來不管是企業或是個人,數位化會越來越快速地普及。以傳統滷肉飯業者「鬍鬚張」為例,目前針對各店長每月的開會已全數改為視訊會議,疫情推動了年齡層偏高的員工要儘速習慣這些工作模式。

2、受惠方、受害方的合作:這波疫情造成有些產業反而是受惠的情況,包括外送業、網購平台,因此是兩方共同合作的一個契機,舉例來說,cama就將考慮跟百貨公司內的麵包店合作推出外送產品;同樣地,來自日本的猿田彥珈琲,也在疫情期間與雀客旅館(CHECK inn)合作打造「旅人期間限定店」,希望透過異業跨界合作,達到1+1的加乘效果。

3、調整體質:何炳霖表示,可以趁疫情的空窗期,創造進修、學習的機會,蓄勢待發、調整體質並等待未來的機會。經濟部也有在此次紓困與振興措施中提出「顧人才」方案,提供零售、百貨及餐飲業人才培訓的相關補助,讓餐飲業者能夠有重新起跑的能量。

▲cama café創辦人何炳霖表示,業者應趁疫情的空窗期將體質調整好。(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cama café創辦人何炳霖表示,業者應趁疫情的空窗期將體質調整好。(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客意直火比薩共同創辦人、麥當勞前亞洲區副總裁李明元也想提醒業者,當疫情過去,慢慢回歸常態時,品牌的定位要做好管理,不應該再把資源大部分花在外送、外帶便當上,要儘快檢視品牌的定位。

▲客意直火比薩共同創辦人、麥當勞前亞洲區副總裁李明元提醒,疫情過後要儘快檢視品牌的定位。(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客意直火比薩共同創辦人、麥當勞前亞洲區副總裁李明元提醒,疫情過後要儘快檢視品牌的定位。(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小企業體質不佳,政府應儘快強化紓困力道!

疫情期間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但災難總會過去,王品集團創辦人戴勝益則勉勵業者,「成功絕對不是第一個出發的,而是最後一個倒下的。」例如,王品集團過往都以餐廳體驗服務為主打,也在近期將旗下17個品牌,包括夏慕尼、石二鍋、陶板屋等等,與外送平台Uber Eats合作,設計出符合外送的餐點選擇,上線3天已佔整體日營收15%!

但他也觀察到,疫情讓近乎2分之1的小企業倒閉,因此呼籲政府應想辦法協助業者恢復活力!盛治仁也認為,政府要將此次「危機」以更急迫的方式去協助受衝擊的業者,而不是以過去的經驗來衡量紓困的力道。

此次疫情變化詭譎,的確讓各大產業措手不及,但在迎接黎明、再次乘浪出發前,企業應針對此次危機做出調整、強化競爭力。老爺酒店集團也在此次攜手雲朗觀光集團、凱撒飯店共同發行「CLR聯合通用券」,給予旗下1萬名員工每人1萬元,合作自救拼旅遊商機!執行長沈方正就對各大觀光餐飲服務業提出鼓勵,「疫情環繞下,你可以選擇恐慌或謹慎,也可以選擇呆滯或學習。但還有選擇,就有希望!」勉勵大小業者齊心稱過這次難關。

延伸閱讀
「特別時期!特別團結!」台灣米其林星級主廚拍攝防疫影片,盼消費者以行動支持喜愛的餐廳
食安國家隊成立!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飲食產業站出來撐住民生基本需求、讓你食得安心
疫情影響、觀光客不來了,各大商圈如何留住台灣人的心?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分享逆齡抗老觀念。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也親自參與,他分享,現在70多歲從沒有做過任何整形手術,為了「自然美」每天花時間保養,現在的自己比6年前還年輕。

2025年11月03日 17:59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近年兩岸情勢緊張,中共頻繁軍演,民間也開始準備避難包,而三軍總醫院身為台灣軍醫體系核心,如何在軍事與醫療之間取得平衡,備受關注。對此,院長陳元皓表示,三總不只是戰時後盾,平時更是民眾健康的重要依靠,將積極導入智慧醫療、推廣民防教育,期許能帶領三總更加深入軍心與民心。

2025年11月01日 09:23

AI助攻!台大「元宇宙模擬平台」讓手術更精準 安全效率皆提升

AI助攻!台大「元宇宙模擬平台」讓手術更精準 安全效率皆提升

AI人工智慧快速發展,在醫療上的應用也大有斬獲!台大醫院今(7)日發表「元宇宙手術模擬輔助平台」,利用延展實境(XR)技術,將病患的電腦斷層影像轉換為1:1數位孿生模擬(digital twin),讓外科醫師能在虛擬環境中進行手術規劃與模擬,如同擁有「導航系統」般精確輔助,大幅提升手術安全與效率。

2025年11月07日 18:51

過度換氣恐慌症!中榮嘉義分院揭密胸悶呼吸急促成因

過度換氣恐慌症!中榮嘉義分院揭密胸悶呼吸急促成因

40歲的全職媽媽阿芳,最近在家突然感到胸悶、呼吸急促,甚至一度以為自己心臟出了問題。由於父親曾因心臟病過世,她對身體任何不適都格外焦慮,不時量脈搏、量血壓,整天提心吊膽,連帶影響睡眠與生活品質。阿芳到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心臟科與神經科檢查後,確定不是心臟或自律神經問題,醫師轉介她至精神科。經藥物治療穩定情緒後,在心理師的指導下接受認知行為療法(CBT)、放鬆練習與正念冥想,經過幾個月治療後,阿芳的過度換氣明顯減少,也學會在身體不適時保持冷靜。

2025年11月07日 18:07

高雄本土登革熱+1!市場攤商發燒確診 484人匡列採檢足跡曝光

高雄本土登革熱+1!市場攤商發燒確診 484人匡列採檢足跡曝光

高雄市今(7)日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確診病例,患者是居住於鳳山區一名39歲台灣男性,11月3日出現發燒高達39.7度及肌肉痠痛症狀,當日至耳鼻喉科診所就醫,因症狀未緩解,11月6日改至另家診所求診,經抽血檢驗NS1快篩陽性、PCR檢驗結果陽性,為高雄市今年第14例本土確診個案。衛生局公布患者足跡範圍,也匡列484人進行採檢。

2025年11月07日 18:06

病患不再躺走廊!石崇良擬明年推「急診專屬病床區」接受治療

病患不再躺走廊!石崇良擬明年推「急診專屬病床區」接受治療

國內面臨急診壅塞,不時就會看到等待的病人躺走廊甚至滿到大廳,衛福部長石崇良今(7)日拋出新做法,讓急診不僅是只有留觀,比照國外設置讓病人短期停留且可以真正接受治療的「急診中的病床區」,將相關給付比照急性一般病床,讓病人在急診停留過程中得到應有的照顧跟品質,預期明年實施。

2025年11月07日 17:01

醫界支持補充保費改革 台大院長:投資獲利回到健康維護

醫界支持補充保費改革 台大院長:投資獲利回到健康維護

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補充保費改革規劃,針對股利、租金、利息改採「結算制」被視為拿存股族開刀,引發民眾強烈反彈而暫緩。今日醫界紛紛表態支持,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表示,補充保費立論合理,民眾投資獲利應該回到健康維護,補充保費立論合理,如何徵收仍待討論。

2025年11月07日 13:19

獨/「配方奶愛馬仕」驚見發霉!4歲童喝下肚腹瀉 雀巢:安全無虞

獨/「配方奶愛馬仕」驚見發霉!4歲童喝下肚腹瀉 雀巢:安全無虞

家長注意了!高雄一名媽媽從大樹藥局購入7罐啟賦羊奶粉,開封時發現奶粉結塊,沒想到後續發現同批購入的奶粉裡,有4罐發霉,而4歲女兒正在喝其中一罐,家長看了簡直快暈倒,痛批「啟賦」被稱作是奶粉界的愛馬仕卻出了大包,小孩喝出問題誰要負責?對此,雀巢公司今(7)日也發布聲明,強調產品安全無虞,對於消費者的疑慮也致上誠摯歉意。

2025年11月07日 12:59

補充保費爭議遭喊下台 石崇良:去留不在我心中、把事情做好

補充保費爭議遭喊下台 石崇良:去留不在我心中、把事情做好

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補充保費改革規劃,其中針對股利、租金、利息改採「結算制」被視為拿存股族開刀,引發強烈反彈,衛福部昨晚已緊急宣布「暫停有爭議的規劃」。相關爭議讓部分網友喊「衛福部長下台」,石崇良今(7)日回應,「去留從來不在我心中,我只有想把事情做好,讓醫療體系、健保可以持續健全發展。」

2025年11月07日 10:0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