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心神不寧睡不好 3症狀是焦慮警訊



圖文/常春月刊

「醫生,我覺得我得了疫情焦慮症!」55歲陳太太一踏進診間就自述每天的心情隨著確診人數起伏,出門在外隨時害怕別人不戴口罩或咳嗽;頻繁的洗手噴酒精,手都脫皮了,還是忍不住一直清洗,戴口罩帶到耳朵痛也不敢脫下來。

近期更是整天心神不寧、無法專注、晚上都緊張睡不好,睡醒都全身痠痛、疲累,且常發脾氣,和先生起衝突,提不起勁去處理該做事物,只想逃避,不知該如何是好,因此求診;就醫診斷為適應性疾患伴隨焦慮症,目前門診治療中。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佳佐表示,因新冠疫情直接或間接壓力,導致有憂鬱焦慮症狀、關係問題、經濟困擾的個案,在疫情期間明顯增加,也有部分原本已有焦慮、憂鬱、恐慌的個案,擔心疫情期間出入醫療院所感染,而未按時回診,自行減藥或停藥,導致症狀加重。

新冠疫情影響層面廣泛,施佳佐說,因疫情引起的壓力來源主要有四方向:

(1)健康-擔心自己或家人得病。

(2)關係-在家時間變長,原本相處問題暴露,意見相左起衝突頻率增加;為保持社交距離,外出遊玩受限,調劑及緩衝紓壓管道減少。

(3)經濟-各行各業影響,收入減少。

(4)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不知疫情未來走向,影響未來規劃方向,無所適從。

為此,施佳佐提到,當疫情影響到出現下列三徵兆即要注意,適時紓壓緩解,避免病情惡化,可考慮就醫:

1、超過一般預期反應的焦慮、憂鬱及身心不適感:如焦慮、憂慮、情緒起伏大、恐慌、易怒、強迫意念行為、坐立不安、無法靜止感覺浮躁或不耐煩、疲累、無法專注、肌肉緊張、睡眠障礙等。

2、嚴重悲觀負面想法,甚至出現自傷自殺想法及行為。

3、造成自身顯著痛苦或人際衝突、工作能力下降等。

危機可能也是轉機,施佳佐提醒,在疫情期間,有病症仍需看醫生,慢性病者不可擅自停藥,以免病情惡化;學習在家紓壓新方式;正向思考,改變看事情視角;看見自己擁有,珍惜已有,學著感恩;慎選網路資訊,多接觸正能量文章或網路視頻,對於疫情相關內容每看30分鐘就放空一下,以免大量資訊引起焦慮;盤整自己生命中重要大小事的序位,更加了解自己的內外資源及選擇,經由適當的治療及心態上的調整,才不會對生活失去方向。

延伸閱讀:
凡事「搞操煩」易致焦慮! 4典型症狀你也有嗎?
焦慮會破壞免疫力! 教你10個讓心情隨時隨地放鬆的好方法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美國史丹佛大學日前公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台灣知名泌尿科專家、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郭漢崇再次入選。對此,他坦言原本不知有此榜單,並未在意,但後來發現在國內醫師中,他有多年名列前20傑,對於默默耕耘台灣後山已久的他來說,這才感受到珍貴肯定。

2025年10月18日 09:23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修杰楷、陳柏霖「裝高血壓」閃兵 醫:數字太好偽造

修杰楷、陳柏霖「裝高血壓」閃兵 醫:數字太好偽造

藝人修杰楷被、陳柏霖坦承花錢找閃兵集團偽造高血壓病歷,引發社會關注。對此,醫師指出,高血壓是數字呈現,非常好偽造,有些動作就會直接讓血壓升高,例如憋氣、測量錢喝咖啡、連續多天不睡覺等,推測未來在兵役體檢的部分,高血壓可能要進一步看有沒有造成實質性的器官病變。

2025年10月21日 13:42

打新冠mRNA疫苗竟延命?研究:晚期癌症患者壽命幾翻倍

打新冠mRNA疫苗竟延命?研究:晚期癌症患者壽命幾翻倍

一項由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ofFlorida)與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University of Texas MDAnderson Cancer Center)共同主導的最新研究顯示,晚期肺癌與皮膚癌患者若在開始免疫治療後100天內接種新冠病毒(COVID-19)mRNA疫苗,其平均壽命明顯延長。研究團隊指出,這項結果或許將成為癌症醫學史上的重大轉折。

2025年10月21日 12:57

「黃烷-3-醇」抗氧化護心血管 巧克力、茶、蘋果都含有

「黃烷-3-醇」抗氧化護心血管 巧克力、茶、蘋果都含有

在當前全球健康意識增強的背景下,人們對於自然食材在健康維護中的作用愈發重視。近期,英國的一項研究揭示了茶、巧克力、蘋果和葡萄這些日常食物中所含的黃烷-3-醇,對於降低血壓和改善心血管健康的潛在益處。

2025年10月21日 11:55

知名手搖店「麻古茶坊」出包 吸管檢出塑膠殘渣超標

知名手搖店「麻古茶坊」出包 吸管檢出塑膠殘渣超標

食藥署今公布最新邊境查驗違規產品,共有3批自法國及瑞士輸入的乾酪,檢出大腸桿菌不合格,進口業者包括「聯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河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華熊國際企業有限公司」,另還有「麻古茶坊股份有限公司」從中國大陸輸入的吸管,溶出試驗結果違規。

2025年10月21日 10:59

加熱菸包裝違規下架 國健署:法規未訂包裝事前審查

加熱菸包裝違規下架 國健署:法規未訂包裝事前審查

有加熱菸業者上市一天,因包裝上未依規定標示尼古丁含量,秒被下架。對此,國健署表示,目前針對各式菸品,法規並未訂定「包裝事前審查」程序。

2025年10月21日 10:21

中風、心臟病非突發 研究揪4大風險:超過99%患者有警訊

中風、心臟病非突發 研究揪4大風險:超過99%患者有警訊

中風與心臟病常被誤以為是「突發事件」,事實在發作前,身體早已默默發出警訊。醫師指出,根據美國西北大學、韓國延世大學合作研究,分析近930萬名成年人、追蹤長達13至19年,發現超過99%的首次中風、心臟病發作或心衰竭患者,發病前至少會出現一項可控制的危險因子,最常見的就是高血壓。

2025年10月21日 09:56

孩子骨骼仍在發育 醫師提醒:運動量過大可能造成隱形骨折

孩子骨骼仍在發育 醫師提醒:運動量過大可能造成隱形骨折

暑假與寒假是孩子最期待的運動時光,但密集的田徑、球類或游泳活動,也可能埋下健康隱憂,一名11歲女學童因暑假連續參加田徑與球類訓練,右腳掌疼痛兩周未緩,檢查後確診為「蹠骨應力性骨折」,且已出現癒合跡象,提醒家長與師長切勿掉以輕心。

2025年10月20日 18:44

台南市爆首例本土登革熱 疑「職場群聚感染」

台南市爆首例本土登革熱 疑「職場群聚感染」

疾管署今公布新增3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分別是台南市南區2例、桃園市桃園區1例,其中台南市2例個案研判為一起職場群聚感染,尚待進一步病毒基因定序確認。另1例桃園市個案則與9月30日公布的桃園市本土登革熱個案具地緣相關性,研判為同一起社區群聚案件。

2025年10月20日 16:2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