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感染是口咽癌元兇 醫師建議一事保障自己

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親密接觸感染HPV引癌變?男性口咽癌風險高出女性5倍?

HPV(人類乳突病毒)易由親密接觸傳染,過去被視為子宮頸癌的重要元兇,近年研究更發現HPV與子宮頸癌、口咽癌、外陰癌、陰道癌、陰莖癌、肛門癌和菜花等「六癌一病」皆有重要關連。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公佈數據,因為HPV感染造成的「口咽癌」人數已超過子宮頸癌,而男性感染HPV後發生口咽癌的風險更高出女性5倍。醫師提醒,無論男女都可能感染HPV,男性與女性皆應接種HPV疫苗,有助保護自身健康。

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秘書長廖立人受訪指出,口咽癌的危險因子常見為抽菸、喝酒、吃檳榔。近年來透過健康宣導,抽菸和飲酒人口逐漸控制,卻發現口咽癌在頭頸部腫瘤的發生率逆勢上升,突顯出男性因感染HPV引發口咽癌的相關性。台大曾針對國內口腔癌的檢體進行染色,發現其中約30%與人類乳突病毒有關,比例不可謂不低。

廖立人指出,HPV作為口咽癌危險因素的數據相當明確,以美國為例,與HPV感染有關的口咽癌約佔五至七成比例,台灣也接近三分之一。HPV感染最為人知的是菜花,主要透過性行為傳染,與口咽癌都是HPV造成。值得注意的是,菜花痊癒後依然有機會感染到不同型別的病毒。建議最好的預防方法仍是施打疫苗,約可減少60%至70%的HPV感染風險。

廖立人強調,國際醫學已逐漸達成共識,兩性皆應施打HPV疫苗,有助於減少感染並降低各種癌症風險。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也建議,除女性之外,男性也可考慮接種HPV疫苗。

HPV
▲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秘書長廖立人指出,HPV感染不分男女,兩性都應施打疫苗預防感染及降低癌症風險。(圖/每日健康)

HPV引發六癌一病不分男女 40國實施兩性共同施打疫苗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受訪說明,HPV疫苗自2007年問世後,成為預防子宮頸癌的重要武器。然而國際證據顯示,因HPV引發的口咽癌人數已超過子宮頸癌,顯然HPV所造成的癌變風險絕不限於子宮頸癌。雖然大部份人感染HPV後可自行清除,但如果身體免疫力不佳,體內病毒清除不夠完全,就可能誘發各種HPV相關癌症與疾病。

蔡麗娟呼籲,民眾需改變HPV疫苗只是子宮頸癌疫苗的觀念,應認知到HPV疫苗對預防HPV感染所導致之相關癌症的重要。從公衛角度來看,要降低HPV傳染造成癌症機率,需要男性女性共同承擔並積極施打疫苗。

蔡麗娟指出,由於HPV感染的癌變證據逐漸明確,目前已有40個國家採取男女共同施打HPV疫苗。更須注意的是,HPV病毒最相關的六種癌症中,目前只有子宮頸癌可用抹片篩檢作為明確預防工具,因此施打HPV疫苗在預防癌症風險的角色上更顯重要。我國目標是在2030年清除子宮頸癌,將發生率降到每10萬人口4人以下,施打HPV疫苗的效益更不只限於預防子宮頸癌,因此未來在施打疫苗的政策上,應積極呼籲男女共同施打HPV疫苗。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喝酒臉紅非好事!近半台灣人有酒精不耐症基因 罹癌風險飆70倍

喝酒臉紅非好事!近半台灣人有酒精不耐症基因 罹癌風險飆70倍

喝酒會臉紅絕對不是好事!今天(5/9)是台灣無酒日,專家指出,飲酒與七個癌症有顯著相關,根據台大研究顯示,如果是酒精不耐症的個案,飲酒後罹癌風險會飆升70倍。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帶有酒精不耐症基因的人比例高達49%,幾乎是半數國人都有這樣的風險,除了民眾應該注意酒精無安全劑量,專家也呼籲,應將酒精不耐症基因檢測納入癌症篩檢。

2025年05月09日 17:02

專訪/陳亮恭推5項防老措施 關渡居民失能風險3年降低3%

專訪/陳亮恭推5項防老措施 關渡居民失能風險3年降低3%

台灣面臨高齡化浪潮,健康老化成為重大課題。國內高齡醫學重要推手、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分享自己投入高齡醫學領域其實有點「陰錯陽差」,不過從研究、驗證效果,現在已經來到「真正改變社會」的階段。他在關渡地區進行社會導入性實驗,把預防身心功能下降的5項措施推廣到社區之中讓民眾參與,三年下來,當地居民失能失智風險下降3%,確實看到成效。

2025年05月07日 17:24

酒精列一級致癌物!49%台人「喝酒會臉紅」全球最高 小酌也有害

酒精列一級致癌物!49%台人「喝酒會臉紅」全球最高 小酌也有害

今(9日)為「台灣無酒日」,醫界提醒民眾,酒精早在2007年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一級致癌物,即使是少量飲用,也會提高罹癌風險。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理事長陳恒德強調,飲酒後臉紅並非好現象,而是身體無法有效代謝乙醛的警訊,這類族群罹癌風險更高,應特別謹慎對待飲酒習慣。

2025年05月09日 20:12

香燈腳注意!天熱+走路久「小心2病找上門」 醫曝3招健康追媽祖

香燈腳注意!天熱+走路久「小心2病找上門」 醫曝3招健康追媽祖

一年一度的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即將邁入尾聲,今年報名人數突破30萬,沿途加入的信眾也眾多,長時間的徒步行走,加上連日高溫,對信眾的體力與健康都是一大考驗。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謝昆霖特別提醒,追隨媽祖固然虔誠,但也別忽略自身健康,尤其「補水與排尿」兩件事不能馬虎,千萬別讓進香變成一場「憋尿馬拉松」。

2025年05月09日 19:31

生完更危險!生產死亡「半數發生在產後」 5月起補助2次產後照護

生完更危險!生產死亡「半數發生在產後」 5月起補助2次產後照護

「很多人只知道生產危險性,但其實產後更危險!」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指出,根據美國婦產科醫學會統計,與懷孕相關的死亡案例中,半數發生在產後10天內,且7成可以預防。衛福部5月1日起提供2次產後健康照護服務,將現有預防保健產前健康照護延伸至產後,提供孕產婦更全面的照護。

2025年05月09日 18:30

她每個月偏頭痛20天!荷爾蒙作祟 醫揭3症狀「符合2項」應就醫

她每個月偏頭痛20天!荷爾蒙作祟 醫揭3症狀「符合2項」應就醫

一名40多歲家庭主婦,長期仰賴止痛藥來應付偏頭痛,直到頭痛頻率高達每月20天以上才就醫,醫師指出,若頭痛達到中重度疼痛且已影響工作或生活、伴隨噁心或嘔吐症狀、感到畏光及怕吵,以上三個症狀中符合兩個,就很有可能是偏頭痛,建議就醫進一步確認。也提醒患者,不應一痛就吞止痛藥,預防性治療才能降低頭痛發生頻率。

2025年05月09日 15:16

世衛行動團成員少1/3仍赴WHA 邱泰源:要「半抗議、半呼籲」

世衛行動團成員少1/3仍赴WHA 邱泰源:要「半抗議、半呼籲」

今年世界衛生大會(WHA)將於5月19日在瑞士日內瓦登場,台灣已經是連續9年沒有獲邀。衛福部長邱泰源今(9)日受訪表示,將組「世衛行動團」前往,但因為預算遭刪,今年成員少了三分之一,預計16日晚間出發。被問及是否會依照往例提出抗議信函,邱泰源語帶保留僅說此行為「半抗議、半呼籲」,盼爭取能讓台灣完整的參與WHA。

2025年05月09日 12:29

陳建仁談新教宗就職典禮 「希望教廷邀請台灣高層」仍待雙邊協調

陳建仁談新教宗就職典禮 「希望教廷邀請台灣高層」仍待雙邊協調

教廷於當地時間5月8日選出羅馬天主教會第267任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本身是虔誠天主教徒的前副總統陳建仁今(9)日受訪表示,自己對新任教宗充滿無限期待,相信良十四世會帶領世界走向和平、公義、仁愛與慈悲,也盼教廷與各國合作,讓世界和平繁榮。

2025年05月09日 11:48

職場勞心勞力竟可保護大腦 研究曝「工作單調」提高失智風險

職場勞心勞力竟可保護大腦 研究曝「工作單調」提高失智風險

不少上班族夢想「錢多、事少、離家近」,希望職場壓力愈小愈好,但某些勞心又勞力的工作,事實上可能保護腦部。國內專家長期追蹤55歲以上族群逾4千人,發現工作自主權較高、技能多元、需要一定體力的職業,罹患失智症風險較低,顯示上班的忙碌與挑戰,或許是意想不到的「大腦保鑣」。

2025年05月09日 09:1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