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成孕媽媽吃不飽 胎兒恐陷入「這些危機」

圖文/常春月刊

近年來食安問題頻傳,根據統計,有2成的孕婦擔心吃下肚子的食物,傷害腹中的寶寶,每天只吃白飯和少量蔬菜、水果,導致體重愈來愈輕。

就有一名32歲的外食族孕婦,自從懷孕後為了寶寶健康,開始注重食物的安全與健康,只要對食材來源有疑慮或添加化學成分的食品都不敢吃,懷孕24週產檢時,醫師告知胎兒體重是標準值的7%,也就是說體型偏小;而且媽媽的體重只增加了3公斤,因此建議她要調整飲食方式及補充營養素,以避免胎兒營養不良引發早產風險。

台北中山醫院副院長暨生殖中心負責人李世明表示,過去比較常見的是孕婦因擔心自己或胎兒體重過重而偏食或懼食,但近年來因環境污染及食安問題比較多,讓孕婦擔心肚裡胎兒健康而害怕吃下太多不安全的食物,長期下來卻引發了懼食問題,估計人數激增了2成。

牛津大學生化博士、高雄師範大學副教授許惇偉則指出,一般食物中的化學物質殘留物或者是重金屬,的確已被證實不利胎兒健康。由於動物和農作物會接觸到環境中的塑化劑、殺蟲劑及戴奧辛等化學物質,若是長期吸收累積,進而在一般食物中含有這些環境賀爾蒙污染物時,這些環境荷爾蒙和胎兒的生殖系統關係非常大。

李世明進一步說明,胎兒的健康完全來自於媽媽孕期所補充的營養,因此,孕婦除了要攝取足夠的營養,更要注意食物的來源,建議選則沒有污染的天然食材或乳源,絕對要避免參雜其他化學或重金屬物質,才能確保媽媽和胎兒的健康。許惇偉補充說明,孕期若能選擇有機認證的食品和補充品,避免農藥和重金屬殘留,就能兼顧營養充足和飲食安全。

李世明最後提醒,孕婦在懷孕期間應該避免過胖或是減重,體重正常變化控制在增加原體重的1/4(約10~12公斤),更不該懼食或偏食,建議可以在醫師或營養師的建議下,選擇市面上孕婦專用營養補充品,以獲取天然又健康的營養素。

延伸閱讀:
空氣污染,媽媽生自閉兒機率多1倍
雞排香酥多汁宵夜必備! 購買3指南吃得舒服且心安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李明哲在花蓮慈濟醫院全心投入器官捐贈與移植,至今超已近30年,他認為,器捐不只是開刀,而是一場社會運動,重點在於「利他」,而許多人嘴上支持,真正面對器捐的抉擇卻常退縮,台灣社會還需要時間逐漸理解器捐觀念,醫界也該讓過程保有尊重。

2025年10月06日 09:24

婦腫瘤長進肝心被判死刑 北榮團隊「全球罕見手術」拆彈救回

婦腫瘤長進肝心被判死刑 北榮團隊「全球罕見手術」拆彈救回

53歲潘女士在健檢發現罹患「惡性平滑肌肉瘤」,盤根錯節緊緊攀住肝靜脈與下腔靜脈,還直抵心臟,其險惡位置,讓眾多醫學中心紛紛搖頭,結果北榮團隊花了14小時拆彈,順利完成全球罕見「肝臟自體移植合併體外心肺循環」手術,把肝臟拿出來切除腫瘤、重建肝靜脈,再將重新歸位。潘女士術後至今6個月,狀況良好,無任何復發跡象。

2025年10月13日 15:48

長榮空服員機上不適「未啟用MedLink」 衛福部長揭關鍵作用

長榮空服員機上不適「未啟用MedLink」 衛福部長揭關鍵作用

一名長榮航空空服員近日在執行航班時身體不適,返台後離世,有其他空服員於社群平台指控,當班座艙長未協助聯絡機上衛星醫療系統(MedLink)。對此,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表示,機上的衛星醫療系統主要是提供遠距諮詢,會提供當下處理建議,也是機長參考決定需不需要折返或轉降的重要依據。

2025年10月13日 14:54

水災後警戒!傳染病「類鼻疽」感染恐致敗血症 泥土可存活30月 

水災後警戒!傳染病「類鼻疽」感染恐致敗血症 泥土可存活30月 

台灣今年多次水災豪雨,農業部今(13日)警示,水災後偶有人群感染「類鼻疽」並不幸死亡之案例,此為人畜共通傳染病,類鼻疽桿菌可在土壤中存活達30個月,在水中更可存活長達16年,提醒牧場經營者災後首要任務應加強環境清潔、動物健康監測,如立即清除積水與泥沙,避免動物長時間接觸受污染泥水,並確保提供乾淨飲水。

2025年10月13日 13:50

顎骨腫瘤侵襲下排牙齒 台大團隊「一天換下巴」創全台首例

顎骨腫瘤侵襲下排牙齒 台大團隊「一天換下巴」創全台首例

52歲石小姐近一年因下顎外觀及牙齦明顯腫大變形,就醫檢驗後確診為9公分大小「下顎骨造釉細胞瘤」,台大醫院醫療團隊只花了一天就完成「腫瘤切除、顎骨重建、植牙假牙贋復」,該案例更是台灣首例。

2025年10月13日 13:33

機率千萬分之一!花蓮女水痘發燒竟揪出42公分「巨大血管肌瘤」

機率千萬分之一!花蓮女水痘發燒竟揪出42公分「巨大血管肌瘤」

花蓮48歲蔡姓女子罹患紅斑性狼瘡十多年,平時稍微活動就容易喘,原以為只是慢性病帶來的副作用,沒想到去年9月因感染水痘發高燒就醫,竟意外揪出一顆長達42公分、發生機率僅千萬分之一的「血管平滑肌瘤」!她選擇將生命託付給門諾醫院,在兩次驚險手術中與醫療團隊並肩搏鬥,最終奇蹟走出鬼門關。蔡女士感動地說:「我一定上輩子做了好事,才能遇到這群醫師。」

2025年10月13日 12:04

打疫苗「拔針」刮傷4.5公分?重症醫揭詭異3關鍵:不合理

打疫苗「拔針」刮傷4.5公分?重症醫揭詭異3關鍵:不合理

網路近日掀起一場關於疫苗注射意外的爭議!有網友在Threads上發文表示,其家人在公司施打流感疫苗後,手臂竟被針頭劃出一道長達4.5公分的刮痕,引起大量網友熱議與醫療界討論。但ICU名醫陳志金在看完照片後,認為十分不可能。

2025年10月13日 11:43

羅東博愛吳思遠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 台灣癌症研究再創高峰

羅東博愛吳思遠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 台灣癌症研究再創高峰

羅東博愛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吳思遠教授,憑藉多年來在腫瘤放射治療與癌症研究的卓越表現,成功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公布的「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名單,成為台灣放射腫瘤界唯一上榜者。此消息不僅振奮全院,更彰顯台灣癌症醫療研究已達國際水準。

2025年10月13日 11:24

高鐵寧靜車廂引「育兒不友善」爭議 衛福部發函交通部討論

高鐵寧靜車廂引「育兒不友善」爭議 衛福部發函交通部討論

台灣高鐵9月推出「寧靜車廂」政策,原意是希望營造安靜乘車環境,沒想到實施後爭議不斷,有網友認為沒達到親子友善。對此,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表示,在《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方面,交通需要親子友善,因此已經發函向交通部了解,也會在一個月內跟交通部、高鐵溝通彈性作法。

2025年10月13日 11:1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