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轉型觀光工廠能保證收益? 你要先認清楚一件事

▲(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導覽人員正在介紹。(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圖文/食力 foodnext
撰文/林玉婷

經濟部於2003年開始推行觀光工廠計畫之後,歷年申請轉型為觀光工廠者,就以食品業者為多、統計有近6成,且無論是否加入經濟部評鑑計畫,自行轉型的業者比例,也以食品業為大宗,且據《食力》統計,產品範圍涵括了糕餅甜點、農產品、酒類、飲料類、生技保健類、醬料調味類、水產品、餐點類、肉品等9大類,可說是各類食品都有業者投入觀光工廠的行列。

▲2008年至2018年期間,台灣食品廠商申請轉型觀光工廠數量達83家。(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2008年至2018年期間,台灣食品廠商申請轉型觀光工廠數量達83家。(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全台灣的觀光工廠有近6成數量為飲食類,由食品業者所經營。

位於彰化、台灣優格食品創立的「台灣優格餅乾學院」,是近年觀光工廠業界討論熱烈的爆紅新星,原以餅乾代工為主要業務,創立自有品牌「台灣優格餅乾學院」並開設觀光工廠,2015年開幕第一年參觀人次便突破百萬,2016年至2018年皆擠進前十大觀光人次排行榜中,雖然免門票,但提袋率與DIY自費行程參與程度高,成立兩年就排入2017年觀光工廠總產值榜第8名、2018年飲食類觀光工廠產值第10名,人氣買氣都爆棚!

▲觀光工廠利潤率平均9% 吸引一般工廠轉型(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觀光工廠利潤率平均9% 吸引一般工廠轉型(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我國自2003年推動觀光工廠制度至今,一家接一家開,經《食力》盤點,直至2019年2月,全台已約有271家(包含經濟部評鑑通過的138家)類型多元的觀光工廠,食品業者就佔了近6成,其中不乏原本是食品代工廠,為了讓更多消費者知曉,而想要轉型做品牌者,台灣優格餅乾學院就是其一。

依據經濟部統計處數據顯示,有經營觀光工廠的廠商利潤率平均為9%,比起全國工廠利潤率6.7%多出2.3%,但這個數據並不表示轉型了就能獲利!有台灣優格餅乾學院這樣的正面教案,也不代表台灣整體觀光工廠都賺錢!

▲觀光工廠利潤高於全國工廠利潤平均,工廠透過轉型觀光增加營收。(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觀光工廠利潤高於全國工廠利潤平均,工廠透過轉型觀光增加營收。(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幸運不是偶然 初期投資高、要回收得要有方法

一開始爆紅或許是運氣,但為了讓人流不斷,經營上得要更用心。台灣優格餅乾學院品牌副理吳沛淳表示,建館初期成本就約1億,每年平均遊客數達百萬,光是維運和導覽人力就要長期投入,因此每年營運成本就要平均花上5000萬。總經理吳睿麒也曾向媒體表示,免費導覽、和咖啡餅乾無限量試吃,假日一天就能吃掉10幾萬元!

這麼大的成本支出,台灣優格靠著不斷開發新產品、設計活動、體驗課程來吸引遊客回訪,還延伸性做社區性的淨灘、在地食農教育與農產運用等,將觸角擴大到社區與地方!雖然免費參觀,但是旅客的消費額平均400~599元,若扣除150元餅乾DIY費用,等於每個人至少會買走至少1個餅乾禮盒,這表示產品的競爭力不能差。吳沛淳不諱言,比起同業,台灣優格算是很早就有回收的觀光工廠,但為了維持得要更努力。

看別人賺錢 所以你也要做觀光工廠?且慢,先想清楚!

位於南投竹山的「遊山茶訪茶文化館」是務農轉型做品牌、再踏入文化觀光的成功案例。論及近年一窩蜂開觀光工廠的現象,遊山茶訪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葉淑盆忍不住呼籲「觀光工廠沒有那麼好做,不要期待營收,要從自己的需求出發,而不是為了做而做!」

葉淑盆當初為了做品牌,還重回校園進修,多年來親身磨出來的心得就是,「要做品牌不能只做消費者看得到的東西!要幫消費者做他看不到的服務!」表示設計logo、做好產品不夠,品牌的核心是「精神」,從產品製程品質與食安把關,到展場設計和導覽說帖,每一個細節都重要,遊山茶訪茶文化館從第一代傳統茶廠復刻場景,到現在的簡約素雅。生產線觀光走道從全透明,改成僅開一扇窗看局部,到了2019年因為要申請FSSC22000食品安全系統驗證、希望員工生產更專心,預計再調整呈現方式。顯示觀光工廠開立之後,才是挑戰的開始,每一個調整都是有形與無形的費用,若想以盈利為前提,肯定難以平衡。

要認清!做品牌是要花錢、花力氣的!

奇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宗龍透露,「你可能天天都在吃我們做的便利店包子,卻不知道這是我們做的!」說明奇美食品在業界很知名,但品牌知名度卻很低的困擾。

所以宋宗龍強調,奇美食品把「奇美食品幸福工廠」當作行銷載體,打的是「品牌影響力」和「飲食知識推廣」,2018年觀光人次達到10~30萬人之間,宣傳成效已經看得見。

「如果我把它看成是營利單位,那真的不用做了!」宋宗龍強調,品牌的養成要花錢花力氣的!「奇美幸福工廠主打親子,若小孩子從小就知道奇美食品,那麼我相信長遠看來他就有可能持續性選擇我們的產品!」就像台灣民眾吃湯圓想到桂冠、想到沙茶醬就想到牛頭牌,因為這是長遠的品牌投資,不是一時可以回本的事,要想讓消費者記住你,就不能只是想炒短線、搶盈利!否則一時間進得了消費者的口袋,卻也進不了他的心!

延伸閱讀
先進來再說!觀光工廠如何免門票還能賺到錢?
觀光工廠如何創造品牌新價值?用「品牌再造十字架」起死回生!
怎麼讓觀光工廠不只是一次性消費?重視顧客體驗才能打造好印象!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年輕妹「睡沙發像天使」打呼就消失 醫揪關鍵線索破案

年輕妹「睡沙發像天使」打呼就消失 醫揪關鍵線索破案

耳鼻喉科醫師蔡明劭分享,一名會打鼾的女子,只要睡沙發就睡得像天使,一覺到天亮;後來「睡眠檢查」的關鍵線索出現,不是沙發有魔力,是姿勢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只要一側睡,呼吸道就不容易塌陷,但一平躺立刻鼾聲雷動。

2025年11月19日 07:12

「蘋果病」最近很多 醫:日本返台出現機會變高

「蘋果病」最近很多 醫:日本返台出現機會變高

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提醒,從日本回來出現「蘋果臉」?近日真的在診所看到很多「蘋果病」(傳染性紅斑),最近「蘋果病」在日本確實有增加趨勢,近期旅遊回來的孩子出現「蘋果臉+網狀紅疹」的機會也會相對變高。

2025年11月19日 06:28

很多人天天碰!日常「四種慢性毒」悄悄致癌 醫師衷心警告

很多人天天碰!日常「四種慢性毒」悄悄致癌 醫師衷心警告

「很多人都以為,癌症只會找上抽菸喝酒、生活放縱的人」醫師黃軒18日發文指出,他在門診中遇到的一位40歲男性病患卻完全不同,這位病人不抽菸、不喝酒,自認飲食清淡,但生活卻充斥外食、熬夜、手搖飲、久坐。體檢發現,竟為早期大腸癌。

2025年11月19日 00:10

屏東登革熱群聚進入「控制關鍵期」 疫情需監測至12月8日

屏東登革熱群聚進入「控制關鍵期」 疫情需監測至12月8日

屏東縣萬丹鄉發生本土登革熱群聚,個案分布屏東、高雄,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林明誠今(18)日特別南下屏東視察當地防治情形。林明誠表示,目前為萬丹鄉本土登革熱疫情控制的關鍵期,在屏東縣府積極防疫動員防治,本土群聚仍維持累計3例,最近7日也無新增病例,預計需監測至12月8日,疾管署也會持續派員加強疫情熱區孳生源巡察及監測疫情發展。

2025年11月18日 18:02

1天1杯珍奶精蟲「數量品質雙殺」 血糖飆6倍!醫:再喝恐沒命

1天1杯珍奶精蟲「數量品質雙殺」 血糖飆6倍!醫:再喝恐沒命

一名32歲王姓司機與太太結婚2年卻數度求子失敗,到台中茂盛醫院求助,經抽血檢驗發現,王男的血糖及糖化血色素都爆表、胰島素分泌當機,已患糖尿病導致不孕,細問才知,王男幾乎每天一杯珍奶!經家醫科醫師呂昀珊施打胰島素,2個月後血糖恢復正常,後續才能接受試管療程。

2025年11月18日 17:26

天冷心血管疾病增 醫揭「心陽虛」症狀:3招讓手腳升溫

天冷心血管疾病增 醫揭「心陽虛」症狀:3招讓手腳升溫

近期氣溫明顯下降,而氣溫驟降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醫師指出,每年冬季心肌梗塞、胸悶心悸就診者明顯增加,天冷時血管收縮、氣血運行不暢,心臟負擔加重,尤其「體質寒、血瘀」的心臟問題特別多,
體質虛寒者常見怕冷、胸悶、氣短、心悸等症狀,這就是「心陽虛」的表現。

2025年11月18日 17:00

腸病毒反常「入冬才流行」 疾管署曝原因:疫情估燒到寒假前

腸病毒反常「入冬才流行」 疾管署曝原因:疫情估燒到寒假前

國內腸病毒反常冬季進入流行,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分析,國內今年初一直以來流行腸病毒型別為伊科11型,主要感染對象為新生兒,近期則面臨「病毒型別轉換」,過去4週主要病毒改為克沙奇A型相關型別,導致疫情上升,主要感染對象也轉為幼兒為主,疫情預期會持續到寒假前,提醒家長多注意。

2025年11月18日 16:50

孩子越多越不易過敏 研究:第3胎氣喘風險「比老大低3成」

孩子越多越不易過敏 研究:第3胎氣喘風險「比老大低3成」

台灣少子化加劇,過敏兒卻增加,而國內最新研究發現,家裡孩子愈多,晚生的小孩過敏風險愈低,生到3胎或以上,孩子不論是發生氣喘、過敏性鼻炎或異位性皮膚炎的機率,全都明顯低於老大,例如氣喘,便可下降26.9%。

2025年11月18日 16:2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