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搞懂生理食鹽水、洗眼液、人工淚液 擺脫這種疾病困擾



圖文/健康星球 

現代人普遍過度使用3C產品,時常感覺眼睛乾澀、發癢等乾眼症的症狀。而在認識乾眼症之前,我們必須先對眼淚的構造有所了解,眼淚是幫助眼睛抵抗病菌的第一道防線,人體的淚液由內而外共分為3層:

淚液構造三3層

1.最內層是「黏液層」:由結膜之杯狀細胞所分泌,主要作用是與角結膜上皮細胞接觸形成親水性,促使淚液水層能均勻分布在角結膜表面;

2.中間層為「水液層」:占淚液絕大部分,是由結膜的副淚腺及位於眼窩外上方的淚腺所分泌,含營養素及抗菌物質,主要提供眼睛潤滑清晰的表面、提供角膜氧氣、有殺菌作用、以及清除代謝產物之功用。 

3.最外層的「油脂層」:是由眼瞼之皮脂腺所分泌,主要功用是增加淚液膜之表面張力,延緩水層液的蒸發,潤滑眼瞼及眼球表面。

乾眼症的成因

淚液中的3種組成任何一種出現問題或是分布不均勻,都會造成乾眼的症狀。那麼當眼睛乾癢時,可以用生理食鹽水嗎?還是洗眼液?或是人工淚液?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指出,有些乾眼症的病患,因為眼淚分泌較少容易揮發,造成眼球表面防護破功,病菌就容易沾附在眼睛,成為病菌侵襲的破口,當眼睛乾癢不舒服時,很多人會自行購買生理食鹽水、洗眼液或人工淚液來點,但卻可能弄巧成拙。



陳瑩山醫師說明,生理食鹽水是把用於身體的注射液,改為使用在眼睛,雖然短時間內會感到眼睛很涼快,但只能維持幾分鐘。一般坊間購買的洗眼液,是比生理食鹽水更能定焦在眼球表面的產品,但也只能短暫舒緩眼睛乾澀,如果用洗眼液清洗眼睛就以為可清潔殺菌,不但徒勞無功也毫無效果。

人工淚液相對安全

與生理食鹽水和洗眼液比較之下,人工淚液是相對安全,又能夠舒緩眼睛的產品,目前有單支裝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使用方面較可以放心,而價錢方面就由消費者考量了。



至於人工淚液和眼睛分泌的淚液成份是否一樣?這是另外一個迷思,有些人認為,人工淚液是一種「人造的淚液」,事實上人工淚液並不能成為眼睛抗菌的保護液,因為它不像淚液含有白血球、抗體及酵素等保護眼睛的成份,大家千萬別以為,有了人工淚液就不怕乾眼症了。 

食品藥物管理署的小提醒:

有些患者看診後會點用醫院的眼藥水,這些眼藥水主要是治療結膜炎與角膜炎,是一種治療型的消炎殺菌藥水,這種針對性的藥物,在眼睛疾病痊癒後,有些人會放在冰箱,眼睛不適時就拿出來點用,但是用了開封過久的眼藥水,反而會有反效果。最佳的護眼之道,就是讓眼睛多休息,並減少使用3C產品,讓健康的眼睛自行分泌淚液,才是根本之道!

延伸閱讀:

眼睛乾點人工淚水就好? 治標不治本!眼科醫師教你正確方法
狂盯3C眼睛乾! 不用人工淚液,日常8習慣也能幫眼睛保溼
白內障懶人包 成因、預防、治療一次搞懂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沒感覺最恐怖!醫曝攝護腺癌「最毒陷阱」

沒感覺最恐怖!醫曝攝護腺癌「最毒陷阱」

記者 劉邠如/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驚傳罹患攝護腺癌,且已出現骨轉移,引發國際媒體與醫界廣泛關注。對此,泌尿科醫師程威銘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表示,消息曝光當天,泌尿科醫師群組一早就熱烈討論這個新聞,「大家都非常震驚」,因為在篩檢普及的美國,癌症發現已經到晚期,實屬罕見且出乎意料。程威銘說明,攝護腺癌是一種特別容易轉移到骨頭的癌症,一旦發現骨轉移,就代表已經進入晚期、屬於第四期,治癒難度相當高,大多只能透過藥物控制病情,但仍有不少患者最終因此過世。

2025年05月19日 13:15

拜登「攝護腺癌擴散骨頭」 醫示警日常2現象:已轉移不自知

拜登「攝護腺癌擴散骨頭」 醫示警日常2現象:已轉移不自知

美國前總統拜登罹患攝護腺癌(又稱前列腺癌),且已出現骨轉移,屬於晚期。針對攝護腺癌徵兆,醫師指出,攝護腺癌(前列腺癌)來得無聲無息,多數僅僅是「尿急夜尿、背痛」,卻已是攝護腺癌或已脊椎轉移而不自知。

2025年05月19日 13:10

520世界僵直性脊椎炎日 免疫症名醫曝「藝人病例多」可能原因

520世界僵直性脊椎炎日 免疫症名醫曝「藝人病例多」可能原因

最近藝人閃兵案引熱議,整理過往消息,可見自體免疫疾病「僵直性脊椎炎」是藝人免服兵役「熱門」病之一,包括周杰倫、敖犬、余祥銓等,都因診斷有此症未從軍。明天5月20日適逢世界僵直性脊椎炎日,醫師說,患者不會特別集中於藝人,可能某些診斷未必準確,由風濕免疫專科開立會更具參考價值。

2025年05月19日 12:26

夏天老是嘴破、胃脹氣?中醫師:靠喝這2種湯「顧胃又降火」

夏天老是嘴破、胃脹氣?中醫師:靠喝這2種湯「顧胃又降火」

高溫潮濕的夏季,不僅容易讓人感到倦怠、胃口不佳,也可能引發內熱與腸胃不適。具備中醫與西醫雙重專業背景的黃獻銘醫師建議,想要在夏季保持健康與活力,除了注意作息、補充水分,也可以透過簡單的湯品或羹料理,溫和調養體質,達到養胃、清熱的效果。

2025年05月19日 12:22

飯後總「腹脹」打嗝放屁 小心是「SIBO」恐變腸漏症

飯後總「腹脹」打嗝放屁 小心是「SIBO」恐變腸漏症

「腹脹」的原因很多,臨床上會透過腹部超音波、胃鏡和大腸鏡檢查,若無異常仍反覆腹痛,可能是「小腸菌叢過度增生」(SIBO)。醫師指出,SIBO常見於飯後1至2小時開始腹脹,也可能伴隨打嗝、放屁、腹痛、腹瀉或便秘等症狀,若長期未處理,可能造成「腸漏症」。

2025年05月19日 11:49

瘦子也可能中招! 破解橘皮組織的根本對策

瘦子也可能中招! 破解橘皮組織的根本對策

皮膚科醫師歐佳嵐表示,雖然肥胖者比較容易出現橘皮組織,但臨床上許多身形纖瘦的女性,因為長期缺乏運動、久坐不動,局部血液循環不佳,也很容易出現局部性肥胖,一樣無法抵擋橘皮組織的攻擊。

2025年05月19日 11:22

一週吃兩次深海魚 營養師詳解 Omega-3 三大好處

一週吃兩次深海魚 營養師詳解 Omega-3 三大好處

魚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含量低,且深海魚富含omega-3不飽和脂肪酸,不僅是生長發育必備的營養素,更可降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對抗身體發炎反應。

2025年05月19日 11:12

一天「兩餐vs.六餐」哪個更健康? 研究揭曉答案

一天「兩餐vs.六餐」哪個更健康? 研究揭曉答案

現代營養學長期強調「少量多餐」有助於維持穩定的血糖與體重,特別是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這幾乎成了一種標準建議。但這種飲食方式真的適合所有人嗎?近年來,間歇性斷食和低頻率進食的概念逐漸受到關注,一些研究開始質疑,「少量多餐」是否真如想像中那麼有效?

2025年05月19日 11:06

新冠疫情再起!醫點名「1情況」超常被忽略:不是小事

新冠疫情再起!醫點名「1情況」超常被忽略:不是小事

國內新冠疫情升溫,而最常見的三個症狀為發燒、全身痠痛及咳嗽。知名網紅醫師蒼藍鴿直言,很多人小看「全身痠痛」的症狀,但其實這就是身體發炎的表現之一,所以不能輕忽,也建議最近出入公共場所時,恢復戴口罩的習慣。

2025年05月19日 10:5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