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癢!汗皰疹真惱人 用類固醇有效嗎?



文/劉海倫

夏天潮濕悶熱的天氣,許多人的手腳會突然冒出一顆顆小水泡,奇癢難耐,即使刺破脫皮了,新的小水泡又會不斷長出來,令人相當困擾。這些症狀顯示你可能得了「汗皰疹」,必須及時就醫治療,以免反覆復發,癢不停。

愛乾淨的陳太太,時常使用清潔劑清洗家中地板及居家物品。近來她發現雙手長出一堆如米粒般大小的水泡,奇癢無比,用針刺破之後,新的小水泡又從旁邊長出來,讓她覺得非常不舒服又沮喪。

在連鎖髮廊工作的王小姐,每天幫客人洗髮、染髮、燙髮,雙手長時間接觸多種化學藥劑,礙於工作便利,時常沒戴手套,幾年下來,每到春夏季節雙手會突然長出許多小水泡,感覺搔癢又不美觀,反覆發作,真是傷腦筋。

過敏體質、接觸化學物品引起

台安醫院皮膚科主任陳眉穎表示,陳太太和王小姐都是罹患了急性濕疹皮膚炎──「汗皰疹」。會引起汗皰疹主要是與過敏體質有關,如過敏性鼻炎或異位性皮膚炎者就易得到;其次,是與平日接觸的物質有關,像是家庭主婦常使用清潔劑,因工作需要長期接觸化學物品的醫護人員、美髮從業人員或是水泥工人等;而少數患有香港腳或黴菌感染者也較易誘發。



汗皰疹好發於春夏交替時節,其次是夏天,以20~50歲者居多,其中又以日常大量碰觸化學、金屬物質或香料等工作族群最容易發生。此外,心情不好、睡眠不足和壓力大所造成的免疫反應,也會導致汗皰疹產生。陳眉穎指出,汗皰疹名詞中雖有一個「汗」字,但實際上與汗腺、流汗無關,患者千萬不要以為是汗腺出了問題,治療錯誤,會延誤病情。

雙手雙腳出現對稱性小水泡

汗皰疹的症狀,通常是雙手雙腳對稱性地冒出多顆如針頭大小般的水泡,常見於手指側邊、手掌側邊、腳趾側邊或腳掌,水泡在剛形成時最癢,約2~3週消退收乾,搔癢感減輕,之後便慢慢脫皮結痂。

有些人看見腳部長水泡就誤以為是得了香港腳。陳眉穎強調,香港腳也會起水泡,但大都在腳底或腳趾縫中,比較不癢,最容易分辨的方式是,香港腳為單腳長出水泡,鮮少出現在手的部位。

忌抓破水泡,擦類固醇治療

擾人的汗皰疹雖不具傳染性,但千萬不要把水泡弄破,若未經正確治療,水泡還是會從旁邊繼續長出新的來,更不要因水泡劇癢難忍就用針刺破,之後所造成的小傷口,輕則導致二次細菌感染,重則造成蜂窩性組織炎更難治癒。



因屬急性濕疹又跟體內免疫反應有關,陳眉穎說,治療汗皰疹主要採用外擦類固醇藥膏,或是口服抗組織胺,再加以濕敷舒緩,亦可視病狀之嚴重性,給予紫外線照射治療等。

●外擦類固醇藥膏:給予第一級到第三級的類固醇藥膏擦拭。
●口服抗組織胺:視病人病狀給予吃的抗組織胺達到止癢效果。
●口服類固醇:少數病情嚴重者,併用口服類固醇約3天,以緩解急性起水泡症狀。
●濕敷方式:用生理食鹽水濕敷在手上,一天3~4次,每次約10分鐘,讓水泡較快收乾。
●紫外線照射:需長期診斷者或反覆發作者可採用紫外線A或B光照射治療, 療程約2週,效果較為緩慢。

除了藥物治療,飲食方面最好少吃辛辣、海鮮、酒精類等刺激性食物,以避免引起身體過敏反應,更要多吃蔬菜水果增強皮膚抵抗力。此外,生活作息正常、睡眠充足、常保愉悅心情、適時舒壓,也是遠離汗皰疹的良方。

新近一些研究指出,汗皰疹發生和金屬過敏有關,建議患者少吃含鉻、鎳、鈷等食物。含鉻的食物如馬鈴薯、香菇、洋蔥、玉米、辣椒、茶、啤酒、葡萄酒、可可、巧克力等;含鎳的食物有堅果類、榖類、馬鈴薯、魚;含鈷的食物常見於杏仁、豆類、啤酒、咖啡、肝臟、堅果類、扇貝、茶等。

汗皰疹治療後復發性高,不易根治,患病時應先尋求專業醫師釐清病因、對症下藥,才能真正達到治療改善的效果。陳眉穎指出,過敏體質者若是無法根治過敏症狀,再加上接觸性因素,復發率更高。如果一般正常體質者只是接觸性因素而患病,去除這些接觸性因素就不會再復發。若因工作需求無法避免,患者應勤戴手套,塗抹護手霜或是凡士林滋潤皮膚,千萬不要嫌麻煩。

延伸閱讀:
汗皰疹與流汗無關! 日常這些東西才是真正發作原因
汗皰疹癢到受不了? 那麼「這些食物」最好要少碰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吐司咬不斷!高雄女靠舌頭撕食物 第一次用門牙咬斷超感動

吐司咬不斷!高雄女靠舌頭撕食物 第一次用門牙咬斷超感動

高雄一名40多歲黃姓女子,從小因為含奶嘴到7歲才戒掉,導致牙齒嚴重「前牙開咬」,上下門牙完全無法咬合。她回憶,自己多年來連吐司、玉米這類日常食物都沒辦法咬斷,只能靠後牙或用舌頭頂碎,直到接受林詩詠醫師安排的3年隱形矯正,她終於能用門牙順利咬斷吐司,感動直呼:「這是全新的人生體驗!」

2025年09月17日 18:28

北榮找出「黃斑部皺褶」視力惡化關鍵 看東西扭曲變形當心

北榮找出「黃斑部皺褶」視力惡化關鍵 看東西扭曲變形當心

「黃斑部皺褶」是常見的眼底疾病,會導致視力模糊、扭曲變形,嚴重者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得接受手術治療,然而卻有約2成患者視力改善有限。台北榮總今(17)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團隊首度破解黃斑部皺褶視力惡化的關鍵,證實若皺褶中的「膠質細胞」密度越高,患者手術後視力恢復就愈差,也因此,黃斑部皺褶的早期介入變得更加重要。

2025年09月17日 18:17

1成兒童患ADHD僅1%完整治療 醫揭迷思:腦中像10個喇叭播放

1成兒童患ADHD僅1%完整治療 醫揭迷思:腦中像10個喇叭播放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常被誤解為單純的「好動」或「不聽話」,醫師指出,ADHD其實是一種神經發展障礙,影響腦部的功能,在台灣約有9%的兒童受到影響,但僅有1.6%接受正式診斷,真正接受完整治療的比例更僅約1%,意味著許多孩子未能及時獲得支持,導致學習、人際及情緒發展受阻。

2025年09月17日 17:22

21歲女性尿液檢查驚見潛血 醫:定期追蹤是關鍵

21歲女性尿液檢查驚見潛血 醫:定期追蹤是關鍵

一名年僅21歲的黃小姐,近日在公司年度健檢中,意外發現尿液檢查結果為「潛血陽性」,雖然平時生活規律、運動習慣良好,且沒有出現頻尿、解尿灼熱或血尿等症狀,但異常數據仍讓她十分不安,因此前往嘉義榮院家醫科門診進一步檢查,經醫師陳加判斷黃小姐屬於「鏡下血尿」,建議複檢後數值已恢復正常,考量其年紀輕、無抽菸史與家族病史,無需過度緊張,但仍建議民眾持續可透過定期健檢追蹤,了解及掌握自己的健康。

2025年09月17日 17:05

不吃澱粉也瘦不了?減重失敗「十大雷區」你中了幾個

不吃澱粉也瘦不了?減重失敗「十大雷區」你中了幾個

減肥路上常常卡關,到底問題出在哪裡?營養師珊珊在臉書粉專「愛健康營養師 珊珊」提醒,問題往往不在努力不夠,而是踩進了「隱形減重陷阱」,並點出「10大地雷」要特別注意!

2025年09月17日 17:04

再生緣細胞生技攜手台灣隊長陳傑憲簽約成品牌代言人 以「健康全壘打」與「再生八寶」守護生命中的每一局

再生緣細胞生技攜手台灣隊長陳傑憲簽約成品牌代言人 以「健康全壘打」與「再生八寶」守護生命中的每一局

再生緣細胞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於9月15日舉辦盛大簽約記者會,正式宣布邀請世界棒球12強冠軍台灣隊長 陳傑憲 擔任品牌代言人。本次合作以「健康全壘打」與「再生八寶」為主題,象徵運動精神與細胞醫療的跨界結合,並傳遞「守護生命中的每一局」的核心理念,將全壘打精神從球場榮耀延伸至守護生命健康。

2025年09月17日 15:21

這些美食「蟑螂都不吃你還吃」 權威影片瘋傳?醫1句神破解

這些美食「蟑螂都不吃你還吃」 權威影片瘋傳?醫1句神破解

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表示,近日Threads瘋傳一段影片,內容指出「蟑螂都不吃,你還狂吃」、「看完這集,也就不難理解台灣為啥有這麼高的洗腎率、大腸癌患者」的內文,這讓他感到匪夷所思之餘,更一句吐槽「不是啊兄弟,你又不是蟑螂!」

2025年09月17日 15:18

肝癌女驗出「永遠化學物質」超標 醫揪隱藏元兇:都在日常生活中

肝癌女驗出「永遠化學物質」超標 醫揪隱藏元兇:都在日常生活中

一名女性肝癌患者曾接受電燒與栓塞手術,怎料在術後檢測發現,其體內累積較高濃度的「永遠化學物質」。對此,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提醒,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很多隱藏污染,包括不沾鍋具、速食紙盒、某些化妝品與清潔品等,「大家千萬別忽視了!」

2025年09月17日 14:2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