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睡姿恐猝死!嬰兒仰睡、側睡、趴睡 怎麼睡最OK?


圖文/常春月刊


每隔一段時間,國內外總會出現因家長等照護者的疏忽,讓嬰兒在不當的睡眠環境下致死的傷心案例發生。根據美國兒科醫學會指出,嬰兒猝死症候群是造成美國嬰兒死因的第三位,每年約有1,900件案例發生。

而根據JAMA Pediatrics醫學期刊105年文獻回顧的研究指出,趴睡相較於仰睡,導致嬰兒猝死的風險較高(adjusted odds ratio, 2.3-13.1);另外與睡眠環境相關的危險因子,還包括與他人同床共眠、太軟的床面(例如沙發)、不適當的被褥或物品堆積等。

嬰兒猝死症候群 居嬰兒十大死因之列

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的死因統計資料,自民國97年起,嬰兒猝死症候群始終在嬰兒前十大死因之列,而近5年(102-106年)來,每1萬名活產嬰兒中就有1-2個寶寶會發生嬰兒猝死症候群,106年就有23件不幸的案例,讓寶寶無法平安長大。

嬰兒猝死症候群是指,1歲以下嬰兒突然死亡,且經過完整病理解剖、解析死亡過程並檢視臨床病史等詳細調查後仍未能找到死因者。針對嬰兒猝死,台灣兒科醫學會也參考美國兒科醫學會公布的建議,提出「1歲以下的嬰兒每次睡眠都應該仰睡」,作為預防嬰兒猝死的建議事項之一。
 


預防嬰兒猝死 遵守安全睡眠環境5守則

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強調,1歲以下的寶寶在任何時間皆應保持「仰睡」的姿勢,並排除可能引起嬰兒呼吸道阻塞的因素,例如枕頭或填充玩具等,因寶寶無法像較大的孩童或成人一樣,可以將掩蓋口鼻的外物移除,所以嬰兒床上任何鬆軟的物品都有可能導致寶寶窒息,一定要特別留意物品放置的地方,避免對寶寶造成影響。

除了每次應仰睡外,國民健康署特別提供「寶寶安全睡眠環境5守則」,以遠離嬰兒猝死症危機:

1、寶寶與其他人一起睡是嬰兒猝死症的危險因素之一,就算是與父母或多胞胎兄弟姊妹,都建議要「同室不同床」。

2、使用毛巾被或毛毯保暖時,應裹至寶寶的胸部,並將手臂露出,以減少蓋住臉部的機會;或建議穿著一件式或睡袋型嬰兒睡衣。

3、嬰兒床的表面必須堅實平整,不可以有鬆軟的物品,例如枕頭、填充玩具等;且不要讓嬰兒睡在沙發、椅子、墊子或趴睡在父母或照顧者的身上。

4、避免環境過熱,不要讓嬰兒穿著太多衣物與過度包裹嬰兒。當沒有空調設備時,應該注意通風。

5、無菸環境,勿讓任何人在嬰兒附近吸菸。

延伸閱讀:

寶寶哭鬧拋接、旋轉逗開心? 3NG安撫行為千萬別再做
寶寶噎到千萬別用手摳! 小兒科醫師教3招必學急救法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他是醫界的「辛德勒」,多年來承擔壓力與風險,救回許多原本要被放棄的健康胎兒。馬偕醫院婦產科教授陳持平於日前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並名列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感謝國際鼓勵,但他更珍視生命的重量,每次抱著那些「死裡逃生」的孩子,心中那股幸福感,相較學術肯定尤為可貴。

2025年10月24日 09:23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電腦、網路遊戲與現代生活緊密相連,高雄小港醫院精神科主任柯志鴻建立網路成癮診斷準則,與相關腦影像學研究,締造AI時代先聲,並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排名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此來自國際的肯定,反映在科技演變下,成癮研究已跨越醫學,成為理解人類數位行為的重要窗口。

2025年10月25日 09:23

年度超殺行動保健優惠回來了!折扣太甜!內行人手刀衝賣場囤貨

年度超殺行動保健優惠回來了!折扣太甜!內行人手刀衝賣場囤貨

秋意漸濃,微涼的天氣最適合安排一場郊外旅行!不論是假日出門踏青、健走,還是規劃一趟賞楓、品嚐美食的秋日行程,除了安排行程表,也別忘了替行動力做好準備。

2025年10月27日 09:00

30歲就要注意! 醫揭「最強加速老化推手」

30歲就要注意! 醫揭「最強加速老化推手」

30歲就要注意!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提醒,抽菸是最強的「加速老化推手」,研究顯示現在還在抽菸的人,生物年齡大約比不抽的人老了7年,等於38歲的身體,呈現45歲的狀態。

2025年10月27日 07:21

男子大腳趾紅腫劇痛以為扭傷 竟是「痛風性關節炎」上身

男子大腳趾紅腫劇痛以為扭傷 竟是「痛風性關節炎」上身

一名40多歲男性夜裡突然大腳趾紅腫劇痛、無法行走,起初以為只是扭傷,但因疼痛加劇,最後診斷為「痛風性關節炎」。醫師指出,痛風不只是「關節痛」,高尿酸更與心臟病、腎臟病相關,必須積極控制;不過常見降尿酸藥物在亞洲人身上可能引起嚴重藥物過敏,為了降低危險,健保給付相關基因檢測,確保用藥安全。

2025年10月26日 20:30

男業務突抽搐倒地驚見腦部3.1公分腫瘤 竟是肺腺癌腦轉移

男業務突抽搐倒地驚見腦部3.1公分腫瘤 竟是肺腺癌腦轉移

今年41歲的許先生,從事文具業務,某日清晨突然出現右側肢體無力與抽搐,倒地不起,被家人緊急送至急診,經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檢查,醫師發現腦部有個約3.1公分大的腫瘤,進一步追蹤又在右下肺發現4公分腫塊,確診為肺腺癌合併腦轉移。醫師提醒,肺腺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等出現頭暈、咳嗽或神經異常時,往往已屬晚期,提醒民眾別等到不舒服才篩檢。

2025年10月26日 18:47

空腹喝豆漿浪費蛋白質?營養師:「這步驟」才是關鍵

空腹喝豆漿浪費蛋白質?營養師:「這步驟」才是關鍵

如果想補充蛋白質,豆漿是個好選擇,但網路卻傳出空腹別喝豆漿,這樣會浪費蛋白質的說法。對此,營養師吳映蓉闢謠指出,科學證據是,即使空腹喝豆漿,人體依舊能吸收裡面的蛋白質,唯一要注意的是,豆漿一定要喝煮沸的,且煮沸時間要超過5分鐘,才能破壞皂素,喝了之後才不會感到噁心或脹氣。

2025年10月26日 17:37

台大兒科徵14人遭疑「醫師跑光」 院長親解:為建兒童醫療網擴招

台大兒科徵14人遭疑「醫師跑光」 院長親解:為建兒童醫療網擴招

醫師蘇一峰發文透露台大兒科一口氣要徵14個主治醫師,恐因工作太壓榨,大家受不了全都跑光光,直言「兒科大崩壞」。台大兒童醫院院長李旺祚今(26)日親上火線解釋,這波徵才一方面是為了建立台灣兒童醫療網,增加招募的專案型主治醫師。

2025年10月26日 16:14

台大徵值班兒科醫「時薪900」引熱議 院方揭實情:底薪另計

台大徵值班兒科醫「時薪900」引熱議 院方揭實情:底薪另計

少子化衝擊之下,兒科醫師人力缺乏情況持續惡化,昨日社群平台上出現「台大兒童醫院徵小兒加護病房(PICU)主治醫師」徵人文章,引發網友熱議「兒科醫師時薪僅900元」、「比家教還低」,感慨兒科專業未獲尊重。台大院方今(26)日回應,900元並非時薪僅是值班費,另有底薪;而健保制度下醫院利潤有限,薪資調幅受限,但選擇個人長期耕耘發展的專長與工作地點,絕非薪資數字一個因素而已。

2025年10月26日 12:02

雞蛋易受微生物汙染「4情況別吃」 專家曝保存秘訣:別放冰箱門

雞蛋易受微生物汙染「4情況別吃」 專家曝保存秘訣:別放冰箱門

雞蛋很容易受微生物汙染,常見的病原菌包括金黃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沙門氏桿菌等。對於健康民眾來說, 誤食被微生物汙染的蛋品後,症狀通常較輕微;但免疫力不好的敏感族群,如長者、幼兒、懷孕婦女,或糖尿病、肝硬化等疾病患者,誤食除了會發生嚴重的急性腸胃炎,也可能會出現敗血症、器官衰竭等症狀, 可能危及生命。

2025年10月26日 09:2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