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暴露恐致骨鬆、頸動脈硬化! 台大醫列生活10條建議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

自費昂貴中藥含有鉛毒,引發熱議,事實上,鉛幾乎無所不在,一旦超受汙染,在血液中半衰期約為30天,在骨頭中則超過25年以上。台大最新研究發現,鉛汙染與頸動脈早期硬化有關,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鉛嚴重暴露 與這些疾病都有正相關


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主任蘇大成、恩主公醫院林建宇副院長及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黃柏菁助研究員等人,共同執行「青少年與年輕成人的鉛暴露研究」。

結果發現,青年人鉛暴露不僅與胰島素阻抗、血壓、及代謝症候群等心血管危險因子有正相關,更進一步地發現鉛與頸動脈早期動脈硬化(頸動脈內中層厚度)也有密切的正相關。

此外,研究團隊也發現,體內鉛濃度也與股骨的骨密度有負相關,這在停經前的婦女更加明顯,一旦鉛汙染嚴重,容易骨鬆,增加之後骨折的風險。

防堵鉛暴露 10大秘訣要知道


雖然我國早已禁用含鉛汽油,但國人仍身陷鉛暴露危機中,蘇大成認為,政府應該重視油漆、自來水老舊鉛管所帶來的鉛汙染,並推動國內大型人體生物監測,針對人體內鉛等環境汙染物進行長期監測。如何防堵鉛暴露,蘇大成提出10大秘訣,分述如下:

1.早上或返家後,先打開自來水水龍頭,讓水流1至2分鐘,以排出沉積在管路中的鉛。

2.民眾選用水龍頭時,務必挑選具有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標章「飲水用」水龍頭。

3.如有用水疑慮,可選用經認證可去除鉛的淨水器。

4.烹煮蔬菜前,應徹底浸泡洗淨葉菜,去除表面上含鉛的塵垢及泥土。

5.購買沒有顏色或圖案的餐具,最好是白色,表面平滑。

6.使用中藥時,須注意其來源安全可靠。

7.選購具有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安全標章之玩具。

8.避免處於有落漆、剛油刷或焊接作業的場所。

9.選購獲得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推動的健康綠建材標章之水性漆。

10.如從事含鉛作業,應穿著工作服,且勿將工作服穿回家。

此外,透過飲食,也可幫助身體排出鉛,建議多吃富含鈣、鐵、鋅的食物,例如,豆製品、肉類(牛肉)、蛋類、動物肝臟、牛奶、蝦皮等。再者,多吃蛋白質、含維生素C等食物,可抑制人體對鉛的吸收。(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中藥鉛超標害中毒! 外行人必知選購5守則
瓶裝水放高溫車內會溶出塑化劑? 實測解答是......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兒忘記沖馬桶!媽一看嚇壞 1家3口都確診罕見遺傳病

兒忘記沖馬桶!媽一看嚇壞 1家3口都確診罕見遺傳病

大陸浙江一戶人家小孩小勇(化名)因為忘記沖馬桶,媽媽一看發現不對勁,這一留心,小勇被診斷出尿毒症,結果一家三口都得了罕見遺傳病,而他和哥哥都接受腎移植手術,媽媽還在洗腎中。

2025年09月16日 01:27

青少年陷「隱藏營養危機」 營養師:一顆蛋就能翻轉健康

青少年陷「隱藏營養危機」 營養師:一顆蛋就能翻轉健康

不少家長困惑,孩子明明吃得不少,卻經常疲倦、不專心。營養師在粉專「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提醒,這恐怕不是偷懶,而是青少年正陷入「隱藏營養危機」,最新數據顯示,超過六成14至17歲青少年缺乏鈣、膽鹼、鎂、維生素D與E,嚴重影響骨骼發育、免疫力與專注力。

2025年09月15日 17:43

近視雷射後還會再近視嗎?醫點出4大影響因素 25歲以下族群風險較高

近視雷射後還會再近視嗎?醫點出4大影響因素 25歲以下族群風險較高

進行近視雷射手術後,許多人最擔心的問題就是「會不會再度近視?」對此,眼科粘靖旻院長詳細分析這個大家最關心的術後問題,讓準備手術或已完成手術的人都能安心!

2025年09月15日 17:00

孩子情緒異常是警訊!醫曝行為會發出訊號 專業心理治療是王道

孩子情緒異常是警訊!醫曝行為會發出訊號 專業心理治療是王道

孩子是父母最在意的寶貝,除了身體健康,心理狀態與行為表現也同樣需要關心。如果孩子經常感到沮喪、學習困難,或特別衝動,這些都可能是提醒我們的訊號。及早理解與陪伴,能幫助孩子獲得更合適的支持。

2025年09月15日 15:22

3成「憂鬱症患者」反覆發作 醫曝研究:可能是基因在作怪

3成「憂鬱症患者」反覆發作 醫曝研究:可能是基因在作怪

全台近200萬人具憂鬱傾向,其中有5.2%是重度憂鬱症患者,近7成透過治療可妥善控制病情,但其餘2、3成患者則會反覆發作。有研究發現,這部分可能和基因有關,有些人先天帶有「落井下石型」基因,不僅對外界較敏感,還會直接影響腦中血清素的濃度多寡。

2025年09月15日 14:45

萬人響應「國高中10點上課」 醫:20%人晚起頭腦才清楚

萬人響應「國高中10點上課」 醫:20%人晚起頭腦才清楚

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要求把國、高中上課時間改成早上10點,相關提案已有萬人響應。對此,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啓斌指出,過去研究發現,8點以後起床比較符合生理時鐘,也有20%屬於晚睡晚起體質,頭腦才會比較清楚,但睡眠生理時鐘也因人而異,不能只看表面現象統一處理。

2025年09月15日 12:34

屏基率先全台完成「生物適應架」植入 開啟冠狀動脈治療新世代

屏基率先全台完成「生物適應架」植入 開啟冠狀動脈治療新世代

屏基心導管團隊致力於心臟照護26年,推動新醫材治療不遺餘力,因而屏東縣成為全台灣新一代心臟冠狀動脈「生物適應架」最早正式上線的縣市,今年5月,屏基率先完成全台首例正式上架「冠狀動脈生物適應架」(Bioadaptor)治療,並在3個月內已累積完成 24 例病人植入,後續追蹤情況均良好,標誌著心導管介入治療邁向新階段。

2025年09月15日 12:14

男血便撐半年「大腸腫瘤塞腸道」 醫示警:有症狀6成已晚期

男血便撐半年「大腸腫瘤塞腸道」 醫示警:有症狀6成已晚期

一名45歲男性有「大便不成形且帶血絲」的症狀,但並未想過是大腸癌警訊,就算糞便潛血陽性,仍認為是檢查或飲食造成。半年後因肚子疼痛嚴重,經醫師苦勸才做大腸鏡,檢查發現腫瘤已經塞住腸道,確診大腸癌。醫師提醒,根據臨床統計,有症狀才檢查,有6成以上都已經是三、四期。

2025年09月15日 11:4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