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鉛中毒會有這些症狀! 生活常見5種重金屬暴露 教你該如何發現


圖文/常春月刊

59歲吳小姐本身職業是油畫家,長期以來一直有腹痛、頭痛的困擾,遍尋醫師但卻找不出原因,在一次健檢時,經健康管理團隊評估,因其職業為畫家,工作極有可能接觸大量的化學顏料、染料等,因此建議檢測體內重金屬含量,這才發現吳小姐體內「鉛」含量過多,與前陣子台中爆出的中藥中含重金屬事件雷同。

體內鉛含量高 多因職業、環境所致

體內鉛含量過多,常是因為在工作中接觸到殘留毒素,尤其是特定職業,如︰汽車工廠、焊接、油漆、染料、畫家等,都具有較高風險,需特別注意;另一個來源就是可能吃入由污染土壤所種出的農作物,或是攝取到含有過多鉛的中藥,因此,選購中藥一定要透過合法的中醫師及中草藥店取得,食用才有保障。

美國IFM認證功能醫學醫師顏佐樺指出,其實重金屬暴露的人不在少數,因現代工業污染嚴重,鉛、汞、砷、鋁、鎘為最常見五大毒物,這些毒素被人體吸收後並不容易被排泄出去,若囤積在體內的脂肪、骨骼等組織內,長期累積會影響心、肺、腎、肝及損害神經系統,亦會引起胃腸道、免疫或認知功能的障礙,甚至增加罹癌風險。
 


慢性鉛曝露 易對身心造成永久影響

顏佐樺表示,慢性鉛曝露對許多器官皆有影響,若長期暴露會產生的症狀,包括腹痛、厭食、便秘、頭痛、貧血、焦躁、手腳麻痺、智能障礙、記憶力衰退等,可能也會導致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腎臟損傷、不孕、過動、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造成一些永久的影響,且其早期診斷不易,故高危險群者,進行定期追蹤檢查有其必須性。

此外,顏佐樺也點名重金屬超標高風險群:1、從事電腦、航太、光纖、金屬、電池、焊接等從業人員;2、養殖業者、農產品種植業;3、油漆、裝潢、建築從業人員;4、從事油畫人士、油畫顏料從業人員;5、有長期服用藥物,如中藥等;6、經常食用海鮮,如魚類、生蠔等;7、最近有異常掉髮情形者;8、經常覺得疲憊、沮喪、憂鬱、記憶衰退者 。
 


重金屬檢測暴露風險 日常可多攝取高膳食纖維食物排毒

不幸的是,這些重金屬超標的症狀並非特異性,因此不會第一時間聯想到是重金屬污染的結果,因而延誤早期治療的時機。因此,若有長期找不出原因、無法解決的症狀,且自身工作性質或環境為高風險族群者,顏佐樺建議,利用功能醫學「營養與毒性元素分析」檢測,協助檢查體中共15種常見重金屬含量,藉此了解平常是否有無形中暴露的風險,平時也可多攝取高膳食纖維、維生素C等幫助排毒的食物,如︰黑木耳、白木耳、海帶、藍綠藻、香菜等。

延伸閱讀:

鉛在骨頭裡半衰期長達25年! 台大醫列日常3類排鉛食物要多吃

鉛暴露恐致骨鬆、頸動脈硬化! 台大醫列生活10條建議...用水前水龍頭先開1分鐘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他是醫界的「辛德勒」,多年來承擔壓力與風險,救回許多原本要被放棄的健康胎兒。馬偕醫院婦產科教授陳持平於日前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並名列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感謝國際鼓勵,但他更珍視生命的重量,每次抱著那些「死裡逃生」的孩子,心中那股幸福感,相較學術肯定尤為可貴。

2025年10月24日 09:23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電腦、網路遊戲與現代生活緊密相連,高雄小港醫院精神科主任柯志鴻建立網路成癮診斷準則,與相關腦影像學研究,締造AI時代先聲,並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排名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此來自國際的肯定,反映在科技演變下,成癮研究已跨越醫學,成為理解人類數位行為的重要窗口。

2025年10月25日 09:23

明年輕症直衝大醫院變貴「一次收1200元」 衛福部設定半年觀察期

明年輕症直衝大醫院變貴「一次收1200元」 衛福部設定半年觀察期

小病直衝大醫院將變貴!為了落實分級醫療、減輕大醫院醫療量能負擔,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要求醫學中心門診輕症病人減量,明年上半年設為觀察期,如果沒有達標,最快7月開始會調升部分負擔收費至50%。健保署分析,以目前醫學中心門診輕症每人每次平均2400元計算,未來民眾未經轉診衝大醫院看病,一次就得付1200元部分負擔。

2025年10月28日 16:35

男童唇發紫送急診!照X光「屎塞到胸部」 沈迷3C害慘他:嚇屎了

男童唇發紫送急診!照X光「屎塞到胸部」 沈迷3C害慘他:嚇屎了

高雄一名11歲男童因腹痛、冒冷汗、嘴唇發紫被送到急診,經醫師診斷為便秘,經灌腸後解出一堆大便,男童母親表示,孩子喜歡上廁所滑手機,每次被臭罵才離開廁所。醫師提醒,便秘不是一兩天造成的,長期便秘會導致食慾不佳,嚴重可能造成生長遲滯,需要透過藥物治療並調整生活、飲食習慣。

2025年10月28日 16:07

白內障年輕化 醫揭「3大主因」:55歲以下患者暴增5倍

白內障年輕化 醫揭「3大主因」:55歲以下患者暴增5倍

「白內障」不再是老年病!醫師指出,近年門診發現40多歲的白內障患者有逐年增加趨勢,需手術治療的患者相較10年前增加約4到5倍,而導致年輕化主要有三大因素,包括「高度近視、3C使用過度、紫外線暴露」。

2025年10月28日 15:53

流感增13死「最小僅9歲」 羅一鈞估流行到11月中:延長擴大用藥

流感增13死「最小僅9歲」 羅一鈞估流行到11月中:延長擴大用藥

根據疾管署統計,類流感就診11萬人次,已經是連續三週下降,但是重症個案仍多,上週新增36例流感併發重症,另有13例死亡,年紀最小僅9歲。疾管署署長羅一鈞今(28)日表示,目前評估流感疫情要脫離流行需至11月中旬,且基層、定點醫師反應就診人數仍多,已延長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條件至11月15日。也提醒民眾,流感疫情恐於12月中下旬再次升溫,且威脅一定高於秋季這一波,請民眾把握機會接種流感疫苗。

2025年10月28日 15:25

新生兒腸病毒連爆!出生4天大女嬰重症併發腦炎「累積已15例」

新生兒腸病毒連爆!出生4天大女嬰重症併發腦炎「累積已15例」

疾病管制署今(28)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為北部未滿月女嬰,出生後第4天出現發燒、食慾及活力下降、心跳過快、呼吸急促,收治於新生兒加護病房,診斷為腦炎。經通報檢驗後確認感染克沙奇病毒A16型併發重症,目前病況穩定,已辦理出院。

2025年10月28日 14:44

研究揭「睡眠品質差」大腦老化速度翻倍 醫:慢性發炎是元凶

研究揭「睡眠品質差」大腦老化速度翻倍 醫:慢性發炎是元凶

偶爾短時間打亂生理時鐘,身體通常還能調適,但若長期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差,大腦恐怕會「未老先衰」。一項刊登於國際期刊《EBioMedicine》的大型研究指出,睡眠最差的人,其大腦老化程度幾乎是睡眠中等者的兩倍,背後可能與慢性發炎有關。

2025年10月28日 14:42

成人網癮日趨嚴重!與壓力情緒有關 醫:4大警訊勿忽視

成人網癮日趨嚴重!與壓力情緒有關 醫:4大警訊勿忽視

在數位生活全面滲透的時代,網路已是現代人工作、社交與娛樂的主要管道。然而,當上網行為失去控制,影響到睡眠、工作效率與人際關係時,可能已出現「網路成癮(Internet Addiction)」的徵兆。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陳平文心理師提醒,網癮不再是青少年的專利,越來越多成年人因長期使用社群媒體、線上遊戲或短影音而出現失眠、焦慮與注意力下降等問題,甚至影響職場表現與家庭關係。

2025年10月28日 14:16

22歲女腹瀉血便2年困家中 長庚精準揪出「無毒梭菌」惹禍

22歲女腹瀉血便2年困家中 長庚精準揪出「無毒梭菌」惹禍

一名22歲年輕女性罹患潰瘍性結腸炎,兩年來飽受劇烈腹痛、頻繁腹瀉與血便困擾,對多種藥物皆無明顯改善,被迫留職停薪、長期困在家中,生活陷入低谷。醫療團隊原本懷疑是困難梭菌感染,但多次檢測陰性,一度陷入僵局,後續利用先進質譜儀(MALDI-TOF MS)技術,比對超過9000筆蛋白質圖譜,最終鎖定真正的致病元凶「無毒梭菌」,對症下藥終於不再復發。

2025年10月28日 13:1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