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放冰箱才不會壞? 藥師解析NG保存方式 分裝也不行


圖文/常春月刊

「藥師,您幫我看看,這個藥品好像變色了,還可以吃嗎?」你是否也曾遇過藥粒輕輕一碰就碎了,或是藥丸怎麼好像發霉了,以上這些狀況很可能是在藥品的保存上出了問題。

不少人覺得家裡頭很熱,冰箱不僅可以讓食物保鮮,也可以長時間的保存藥品,所以從醫院帶回家的藥品就往冰箱存放,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指出,冰箱並不是萬能的,大部分藥物都不可以放在冰箱裡,藥品最簡單的存放方法是依據藥品的包裝盒、說明書或藥袋上的指示放置。

藥物保存有三不原則 避光、避濕、避高溫

大多數的藥品容易受到光線、溼氣、溫度等環境因素所影響而變質。國民健康署提醒,保存藥物有三不原則:

1、不要存放冰箱:

多數藥品只須放在室溫下乾燥、陰涼及避光處保存即可,如果將藥物反覆在冰箱和室溫中來回,反而更會吸附水氣,增加變質風險。因此,除了藥袋或包裝上註明需冷藏或請置於2~8度,其他藥品都不應放冰箱;建議存放在常溫的藥品,可放置於通風的櫃子中,若家中的溫度經常高於30℃,可請藥師協助確認,是否適合將常溫儲存的藥品放入冰箱。
 


2、不要放在濕熱廚房或窗邊:

避光、避濕、避熱是藥品的重要存放原則,若是放在浴室、廚房、窗邊等潮溼、悶熱或陽光直射的地方,可能讓藥品療效打折、甚至變質;另夏季密閉的車內溫度可高達50℃以上,切勿將藥品留在車內。

而某些特別用來救命的藥品,如緩解心絞痛的硝化甘油錠、心血管疾病用藥、抗癲癇用藥、化療口服藥品、胰島素以及荷爾蒙製劑、抗感染藥品等,必須嚴格遵守正確的儲存方式,若是因為放置在高熱下,無法確認是否可以繼續服用時,則可請教藥師或其他醫療專業人員,不可擅自停藥或逕行繼續服用。

3、不要把藥品重新再分裝至別的容器中:

服藥後應隨手將藥物放回原袋內封好,不要把藥品重新再分裝至別的容器中,以免發生誤服或服用過期藥品的情形,某些原本盛裝藥物的容器本身的設計就有避光和避熱的效果,分裝後容易使藥物變質;另外,藥物用完前也不要把外包裝丟掉,以免用藥錯誤。



藥箱定期大掃除 吃藥配白開水最安全

每一種藥品都有保存期限,國民健康署提醒,為確保用藥安全,一定要定期進行藥箱大掃除,檢查藥品使否過期或是變質,且藥品切忌與他人分享,並非所有的人都適合同一種藥品;而服用藥品以白開水最安全,盡量不要搭配飲料、牛奶或是茶類,以免影響藥效或是引發副作用的產生。

延伸閱讀:
服用這4大類降血壓藥別亂吃! 易引起不良反應的食物一次解密
眼睛不舒服就點眼藥水? 眼科醫師警告7種人不可以亂點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熱菜冰了不會壞!營養師曝「5大冰箱食安迷思」

熱菜冰了不會壞!營養師曝「5大冰箱食安迷思」

冰箱是家裡不可或缺的大型電器,但從以前到現在總是流傳著很多關於冰箱放置食物的迷思,包括「熱的東西放冰箱會壞掉、雞蛋和牛奶不能放冰箱門」等等。對此,營養師一一破除家庭常見「5大冰箱食安迷思」。

2025年07月13日 16:06

接種RSV疫苗母嬰都獲益 醫:懷孕28-36週施打是最佳策略

接種RSV疫苗母嬰都獲益 醫:懷孕28-36週施打是最佳策略

RSV(呼吸道融合病毒)是一種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的病毒,常造成嬰幼兒呼吸道重症和死亡。母親在懷孕28至36週時接種疫苗是有效預防新生兒感染的策略,母親的抗體能為新生兒提供初期的免疫保護,降低重症住院風險。也就是保護新生兒從出生一直到6個月,都有保護力。

2025年07月13日 14:44

頭頸癌患找回「食在幸福」 語療師親授吞嚥肌訓練法

頭頸癌患找回「食在幸福」 語療師親授吞嚥肌訓練法

「喉嚨像卡了一顆球,喝水也會嗆到?」這可能不是單純的老化或口乾,而是吞嚥障礙在作怪!門諾醫院癌症資源中心與陽光基金會合辦「頭頸癌病友回娘家」活動,邀請病友一同關心自己的吞嚥功能,並由門諾醫院語言治療師張嚴云以淺顯又趣味的方式,深入解說吞嚥困難的原因與改善之道。

2025年07月13日 12:39

天熱「尿路結石」患者增!醫示警「6症狀」快就醫

天熱「尿路結石」患者增!醫示警「6症狀」快就醫

近期天氣炎熱,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林嘉緯指出,急診及門診尿路結石的患者皆有明顯增加,若有「腰痠腰痛、血尿、尿急、頻尿、排尿困難、尿滯留」等,都建議至泌尿科門診就診尋求專業檢查、建議及治療。

2025年07月13日 12:00

年紀輕輕鼾聲如雷!小心健康殺手 醫:呼吸中止症嚴重可能猝死

年紀輕輕鼾聲如雷!小心健康殺手 醫:呼吸中止症嚴重可能猝死

近日一名年僅30多歲的公務員因為「吵到太太無法入眠」,經花蓮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陳柏呈醫師檢查後,發現他罹患了「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Obstructive Sleep Apnea)。打呼不僅影響身邊的人,也是身體在求救的訊號,呼吸中止造成的缺氧,是引發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甚至失智等慢性病的重要病源,及早找到原因就可及早重拾神清氣爽的健康生活!

2025年07月13日 11:07

「咀嚼」有益健康!醫揭「8大好處」:預防肥胖還防癌

「咀嚼」有益健康!醫揭「8大好處」:預防肥胖還防癌

炎炎夏日容易因吃不下而忽略正餐進食,但醫師提醒,「適度咀嚼」是有益處的,包括「預防肥胖、培養味覺、改善發音、活躍腦功能、預防蛀牙、預防癌症、舒適腸胃、增加體力」,現代食物通常質地柔軟易於食用,導致現代人咀嚼的頻率減少以及咀嚼能力下降的隱憂,尤其幼童正值生長發育時期,建議要適度咀嚼。對健康大有助益。

2025年07月13日 10:13

痘痘狂冒當心「2地雷食物」增加出油 乳製品也上榜

痘痘狂冒當心「2地雷食物」增加出油 乳製品也上榜

臉上痘痘總是冒不停,皮膚科醫師指出,這和臉部皮膚出油有很大的關係,除了先天體質、青春期荷爾蒙等影響,後天習慣熬夜、晚睡都會讓臉部出油增加,堵塞毛孔造成肌膚痘痘粉刺問題變嚴重,值得注意的是,乳製品和精緻甜點這兩類食物也被認為會讓出油變嚴重,要改善痘痘肌,生活、飲食習慣都要做調整,如果情況嚴重,也應該尋求醫師協助。

2025年07月13日 09:33

「汗」會反應身體健康!醫揭夏天「6大異常出汗」

「汗」會反應身體健康!醫揭夏天「6大異常出汗」

在中醫看來,夏季天氣炎熱,陽氣旺盛,毛孔自然開張,出汗是身體順應氣候、調節體溫的正常反應。這是「心主夏、在液為汗」的自然生理現象,有助於氣機通暢與體內陰陽調和。

2025年07月12日 23:3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