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油、魚肝油差在哪? 營養師揭「食用時機」過量會積毒


圖文/常春月刊

營養師,我最近買了一罐魚油保健食品,妳幫我看一下,每天吃兩、三顆沒問題吧?」營養師接過來看嚇一跳說:「這是魚肝油不是魚油,吃過量了會中毒。」「什麼!魚肝油?魚肝油跟魚油不是一樣嗎?」魚油跟魚肝油雖然只差一個字,但來源與成分卻差很多,不少人很容易搞混。

營養師林孟瑜表示,魚油主要是從魚的脂肪組織中萃取出來,而魚肝油則是由魚的肝臟中萃取出來魚油含有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系列中對人體有益的DHA(22碳6烯酸)及EPA(20碳5烯酸)脂肪酸;魚肝油則含有維生素A及維生素D。

魚油清血管 魚肝油保護眼睛、顧骨頭

魚油中的DHA對眼睛視力及腦細胞發育有正面助益,可改善記憶力減退。另有研究指出,DHA可降低情感性疾病的發生,包括憂鬱及過動等至於EPA則有降低血脂及減少血栓以及抗凝血的作用,素有「血管清道夫」之稱。 

營養師楊雀戀表示,彙整各國家相關學會建議,一般成年人DHA加上EPA的一天攝取量約需要400毫克到600毫克,若是有心血管疾病者,則DHA加上EPA的建議攝取量必須要是一般成年人的2倍,也就是一天800~1200毫克,至於懷孕婦女,建議增加ω-3的攝取量,其中DHA每天要攝取200毫克至300毫克。

至於魚肝油中的維生素A有助於眼睛視力,另可改善乾眼症及夜盲而維生素D則有助於骨骼的發展及補充,對小朋友骨骼、牙齒的發育及預防老年人的骨質疏鬆均有一定的幫助。

 

 


魚油一般不會吃過量 魚肝油吃多累積體內會中毒

既然魚油跟魚肝油都含有這麼多對人體有好處的成分元素,那麼兩種油都多吃不是很好嗎?楊雀戀指出,一般魚油的劑量不大,多吃對正常健康人較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如果魚肝油吃多了,問題就大了,尤其有些人誤以為魚肝油是魚油,一旦過度攝取,是會中毒的。

此外,維生素A和維生素D都是脂溶性的,跟維生素C是水溶性的並不相同,水溶性的維生素若過度攝取人體會排掉,但脂溶性並不同,過度攝取會在體內肝臟等器官累積。

維生素A、維生素D攝取過量 易致多項疾病產生

維生素A和維生素D要如何攝取才不會過量?楊雀戀表示,維生素A的成人建議攝取量,女性為每天600微克,男性則為500微克而維生素D的成人建議攝取量;無論男女均為每天10微克。

楊雀戀進一步指出,若過度攝取維生素A超出建議攝取值的5倍,皮膚會過敏、乾燥及脫皮,並導致肝脾腫大、厭食、關節痛及頭痛;若維生素D超過建議攝取值的5倍,則血液中的鈣會太高,進而導致心血管及腎臟病變所以對於維生素A及維生素D的攝取,最好在建議量的2倍以內,是比較安全的範圍。

 


魚油飯前或飯後吃 魚肝油隨餐吃

無論是魚油還是魚肝油,只要弄清楚不要搞錯了,而且依照建議值及指示來吃,對人體才是有益的。楊雀戀指出,由於魚肝油是脂溶性的,所以建議隨餐一起吃,可以提高吸收率,至於魚油的使用,飯前或飯後服用都可以,但有些人吃魚油易反胃或是脹氣,有的還會拉肚子或是打嗝口排魚腥味,若要避免這些不適症狀,建議可以隨餐吃,將問題降到最低。

林孟瑜提醒,在吃魚油或是魚肝油之前,一定要先分辨清楚,再看罐裝上的建議量,如果是建議吃1~2顆,比較保守可以先從建議最低劑量,也就是1顆吃起。

 


ω-3非得要吃魚油 天然食物也能簡單補到

吃魚油主要是攝取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ω-3是人體必需脂酸,人體無法從體內自行合成,必須要藉由外來轉換補充,那麼要攝取取ω-3,非得要吃魚油不可嗎?

林孟瑜說,魚油是從魚身上萃取來的,直接吃魚當然也可以攝取到ω-3,深海魚含有相當豐富的ω-3,因此可以多選擇含量比較高的深海魚,包括鯖魚、鮭魚、鮪魚、鯷魚、秋刀魚及沙丁魚等;另外,一般海鮮類如蝦、花枝及牡蠣等也含有微量ω-3。

 


植物α-次亞麻油酸也屬ω-3 這些食材都能補充

事實上,ω-3不是只有魚才有,一些植物當中也有。楊雀戀說,植物中的α-次亞麻油酸,也是屬於ω-3的一種,其進入體內可以轉變成DHA及EPA,只不過轉換的速度較為緩慢,在核桃、蕎麥、大豆及大豆沙拉油、紫蘇油及亞麻仔油等食物中,均含有豐富的α-次亞麻油酸。

另外,深綠色蔬菜,特別是冬季產的菠菜、白菜、茼蒿、蘿蔔及蕪菁等,因為低溫容易使植物中的α-次亞麻油酸含量增加,是素食者攝取ω-3的主要來源。

至於魚肝油中的維生素A跟維生素D,林孟瑜表示,維生素D可由牛奶、雞蛋、鮭魚、鯖魚等食物獲得,曬太陽比飲食更好,藉由陽光的照射,人體內也能自行合成維生素D,而維生素A可由牛奶等乳製品、蛋及紅橘色蔬果包括胡蘿蔔、紅椒及木瓜等,富含有維生素A或維生素A先質β-胡蘿蔔素等食物獲得,是平時自食物中最簡單補充維他命A的方法。

 


魚油抗凝血 有這些狀況要停吃

雖然相較於魚肝油,魚油對健康人比較沒有過度攝取的疑慮,但還是有一些族群是不適合吃魚油的,由於魚油有抗凝血的功能,若有肝硬化而凝血功能會變差的病患,不適合吃魚油;另外,血友病患也不宜吃,還有平時有服用具有抗凝血功用,如阿斯匹靈藥物的人,也不適合吃魚油。

而若預計要動手術,則建議術前2個月要停止吃魚油,還有孕婦為避免生產不易止血,建議懷孕32週以後就要停止吃魚油。

延伸閱讀:

很多人都白吃了!益生菌改善過敏、顧腸胃無感? 營養師曝7種NG吃法
葉黃素什麼時候吃? 防黃斑部病變,眼科醫師曝「黃金時間」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分享逆齡抗老觀念。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也親自參與,他分享,現在70多歲從沒有做過任何整形手術,為了「自然美」每天花時間保養,現在的自己比6年前還年輕。

2025年11月03日 17:59

好友體重增加「自身肥胖風險增1.7倍」 研究:會蔓延3層朋友圈

好友體重增加「自身肥胖風險增1.7倍」 研究:會蔓延3層朋友圈

好友發福,自己也會跟著肥。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在臉書分享一項時間橫跨32年的研究,指肥胖會在人際之間「傳染」,若朋友變胖,本身肥胖風上升57%,但如為好友,風險將高達171%,且此擴散效應可延伸至「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顯示社交網絡對體重有極大影響。

2025年11月11日 12:37

芬普尼毒雞蛋拖6天遭批「慢半拍」 石崇良駁:是查到哪公布到哪

芬普尼毒雞蛋拖6天遭批「慢半拍」 石崇良駁:是查到哪公布到哪

國內再爆市售雞蛋殘留農藥「芬普尼」,立委怒批食藥署早就驗出毒雞蛋,卻遲六天才公布讓消費者知情,動作「慢半拍」。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1)日還原時序,強調本次是「查到哪裡公布到哪裡」,但他也強調,未來針對是否能夠再更加速、更快讓民眾知道稽查的每一個動作,可以來研議。

2025年11月11日 11:38

知名品牌「黑胡椒粒」含蘇丹色素 逾百公斤邊境銷毀

知名品牌「黑胡椒粒」含蘇丹色素 逾百公斤邊境銷毀

衛福部食藥署今公布最新邊境查驗結果,有一批越南進口知名品牌「味好美McCormick」的「黑胡椒粒」檢出蘇丹色素,違規產品直接在邊境銷毀;另有2批法國、義大利進口的乾酪檢出大腸桿菌違規,須退運或銷毀。

2025年11月11日 11:21

膚況差和「腸漏」有關 醫教5招恢復美肌:每天至少25克膳食纖維

膚況差和「腸漏」有關 醫教5招恢復美肌:每天至少25克膳食纖維

腸道若健康,膚況也不會差。東森栢馥森心林診所許嘉珊醫師在臉書分享,近年研究證實,腸道和皮膚之間有名為「腸皮軸(gut-skin axis)」的雙向通路,當腸道菌相失衡、腸壁受損,體內發炎分子會進入血液,皮膚將出現異位性皮膚炎、青春痘等訊號,所以若想從根本改善皮膚狀態,就必須先修復腸道。

2025年11月11日 10:57

天天吃芬普尼蛋「半年恐傷神經、肝腎」 醫:孕婦孩童風險更高

天天吃芬普尼蛋「半年恐傷神經、肝腎」 醫:孕婦孩童風險更高

國內再爆「芬普尼」蛋,約有15萬顆流向全台9縣市,引發民眾恐慌。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如果每天吃超標蛋持續半年,恐引發慢性神經或肝腎影響,尤其是孕婦與孩童更高。

2025年11月11日 10:48

24歲女胸部突爆痛!就醫驚見0.8公分腫瘤 醫揭致病1關鍵

24歲女胸部突爆痛!就醫驚見0.8公分腫瘤 醫揭致病1關鍵

一名年僅24歲的年輕女性,近日因乳房疼痛就醫,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古君平,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約0.8公分不規則邊緣腫瘤,且伴隨微鈣化。雖然初次以傳統粗針切片檢查結果為良性,但影像仍顯示有異常,醫師認為癌症的風險大概10%甚至50%。醫病溝通後,進一步以「真空輔助微創切片」取得更多組織,提升診斷準確度,也可同步完整移除腫瘤。

2025年11月11日 10:35

從麻醉開始落實永續!高醫附醫優化流程、打造更安全醫療環境

從麻醉開始落實永續!高醫附醫優化流程、打造更安全醫療環境

落實永續醫療「麻醉」扮演關鍵重要環節!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舉辦「永續麻醉」巡迴展,醫師指出,手術室耗能、耗材多,麻醉使用的藥品、儀器更是不容小覷,透過「精準麻醉」讓過程中落實永續,優化資源配置,不只是減少環境負擔,同時可讓病人安全大幅提升,特別是院內積極推動「ERAS術後加速康復療程」,讓整個手術透過專業合作及標準化流程,可以更舒適、更有效率,降低某些術後相關風險的發生。

2025年11月11日 10:30

癌症轉移堅持做質子治療白砸百萬元 醫:9成病人不需要

癌症轉移堅持做質子治療白砸百萬元 醫:9成病人不需要

在癌症領域,質子治療是相當有用的武器,不過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在臉書分享,其實癌友可能有9成不需要做這治療,因為其主要用途在於精準控制局部腫瘤,例如腦瘤、眼部腫瘤或兒童癌症等,若已轉移,全身都是戰場,質子治療難奏效。

2025年11月11日 10:0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