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瞬間致殘! 急救應把握黃金180分鐘 「1機警動作」人人都會


圖文/常春月刊

對於旁人突如其來地昏迷、麻痺、嘔吐等疑似腦中風的症狀,往往嚇得旁邊的人手足無措,不知該如何是好。雖然根據統計,腦中風的致殘率高達7成,但若身邊有人出現腦中風的症狀,千萬不要驚慌,應該保持鎮靜,並在最快的時間內撥打119,由救護車緊急送往能夠24小時救治腦中風醫院的急診室急救,掌握「黃金3小時」。

等待救呼車到來 出現嘔吐應將頭側一邊

腦神經內科醫師黃婷毓表示,在等待救護車到來的時間,基本上旁人是無法幫忙患者減輕病狀,至多是將患者平躺,若是有嘔吐情形,則應將頭側向一邊,以防止吸入性肺炎;坊間流傳的扎針、放血等,由於沒有醫學根據對腦中風患者有效,因此,並不建議進行。

 


中風發作 撥打119搶救生命

撥打119消防局電話→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中心派遣距離案主最近的救護車,與急救人員前往施行初步急救→將患者送上救護車,持續給予照顧→急救人員與醫院急診部聯繫,告知急救者病況→到達醫院後,急診醫師立即接手進行醫療處置。

 


注射血栓溶解劑 3小時內有效

研究顯示發現,腦中風患者如果能在發作3個小時之內注射溶解血栓藥物,恢復健康的機率較大,且復健的結果也比較好,因此稱為「黃金3小時」。

復健科主任鍾佩珍說明,經過急診醫師神經學評估與電腦斷層掃描,確認中風是因腦栓塞引起,且確實離發病時間在3小時以內,可以即刻注射血栓溶解劑;若是意識不清的患者,此時不可有任何的餵食或灌食行為,以免發生吸入性肺炎。

而如果是因為基底核、小腦或大腦皮質下出血引起中風,則要評估患者的意識狀態有否繼續變化,必要時可以考慮進行手術治療。

但必須注意的是,研究證明,使用血栓溶解劑的患者6%有出血的副作用,因此年紀較大者、長期服用抗凝血劑者禁止使用,或者近期外傷或出血者更應謹慎使用,但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製劑者並不受影響。

 


復健要循序漸進 避免發生攣縮現象

腦中風急性期的基本處理流程,搶救成功送回病房之後,就輪到復健科醫師上場了。一旦確定意識清楚、沒有吞嚥與排尿、排便的問題之後,就可開始進行肢體活動的復健。

鍾佩珍提醒,把握了黃金3小時,雖搶回一條生命,但有些患者的自主能力尚未完全恢復,所以,特別強調家屬協助患者進行被動運動,像是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手指關節、膝關節等,每天抽空做0.5~1小時,以防止關節與肌肉過久不動,而發生攣縮現象。

 


這些因素會影響復健治療 耐心做好長期抗戰準備

此外,中風嚴重度是最直接影響復健成效的原因,若能愈早進行,復健效果愈好;在急性期的3~5天,須由家屬協助被動關節運動,避免肌肉攣縮、肌力減退,影響後續復健治療的成效。

而患者復健的意願與心理狀態,也會影響復健成效,因此,家人的鼓勵與讚美就顯得相當重要。因此,家人千萬不要將腦中風患者視為病人,盡量讓他自己動,可以安排做一些沒有危險性的家事,如剝豆芽、撿綠豆等,如此既可有復健的成效,又能讓患者覺得自己依然是有用的人,從中獲得成就感,更可激勵患者不放棄復健,並要有長期作戰的心理準備。

延伸閱讀:

開車時發生心肌梗塞怎麼辦? 保命「2動作」死亡機率降
抗凝血劑忘記吃最忌自行補吃! 蛋黃、菠菜、豆類都可能影響藥效,出現這些異常症狀快就醫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確定終結!衛福部今(26)日晚間與40個醫界團體開會協商《特管辦法》醫美加強管理,在接近3小時會議之後做出兩點共識,其中確立直美醫師的關門條款,108年之後醫學系畢業生,需完成二年期醫師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才成執行醫美業務,未完成者則需要補訓;至於醫美診所是否要納入評鑑,會請醫界提出相關配套,下週會議再次協商。

2025年11月26日 20:39

主管遭爆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無涉霸凌、不予懲處

主管遭爆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無涉霸凌、不予懲處

疾管署東區管制中心傳出簡姓主任長期讓特定女技工協助備餐,基層員工看不慣公器私用檢舉爆料。疾管署長羅一鈞今(26)日下午說明結果,當事人表示無霸凌情形,就主管人員行政管理欠妥部分,經考績委員會討論後決議「不予懲處」。

2025年11月26日 16:00

男遭步槍射擊臉骨粉碎 三總3D列印技術成功重建顱顏

男遭步槍射擊臉骨粉碎 三總3D列印技術成功重建顱顏

一名年輕男性遭步槍擊傷,造成臉骨粉碎、呼吸道阻塞,甚至腦部暴露,被緊急送至三軍總醫院搶救,經醫療團隊啟動跨科協作,展開高難度顱顏重建治療,透過3D列印輔助導航等技術,成功助患者在重創後找回外觀及生活功能。

2025年11月26日 15:21

壯年台男成愛滋大宗!醫示警「年輕化趨勢」:別以為口交就沒事

壯年台男成愛滋大宗!醫示警「年輕化趨勢」:別以為口交就沒事

12月1日是世界愛滋日,台中光田綜合醫院感染科醫師羅仕傑指出,儘管台灣近年HIV通報數整體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增感染者仍以「25至39歲本國籍男性」為最大宗,且臨床觀察有年輕化趨勢,顯示年輕族群的防治意識仍需加強。

2025年11月26日 14:40

蘇丹紅化粧品遭疑「有8個月空窗」 食藥署允諾2周內查清

蘇丹紅化粧品遭疑「有8個月空窗」 食藥署允諾2周內查清

國內首度在化粧品當中檢出禁用色素蘇丹紅,朝野立委接質疑相關管理措施,包含食藥署去年7月推出化粧品登錄制,源頭不管恐成破口,還有質疑蘇丹紅警訊年初就有,食藥署直到10月底接獲資訊,中間8個月空窗恐怕還有更多問題原料。食藥署強調會於兩週內要求化粧品業者完成登錄、也清查輸入業者在過去8個月輸入多少與問題原料相同的產品。

2025年11月26日 14:35

男染流感「只吃成藥」變重症插管 醫:要把握48小時黃金治療期

男染流感「只吃成藥」變重症插管 醫:要把握48小時黃金治療期

本周天冷降溫,疾管署預估流感疫情到12月下旬恐再攀升。醫師說,高風險族群若於初期只靠成藥,往往錯過感染後48小時黃金治療期,如今已有更便利的治療方式,包括口服、吸入與「單次療程」等,只要及早就醫,降低重症及併發症風險的選擇更多。

2025年11月26日 13:11

病友團體喊「變美不該是場冒險」 支持衛福部嚴管醫美

病友團體喊「變美不該是場冒險」 支持衛福部嚴管醫美

醫美意外事故頻傳,衛福部預告《特管辦法》修正草案嚴管醫美,引發醫界正反兩方論戰。病友團體今(26)日表態支持修法,強調缺乏足夠的管理機制,不僅影響診所或當事人,也對整個社會造成連動效應;適度的監管並非增加障礙,而是提供明確的標準,讓專業是保障,讓消費者能放心。

2025年11月26日 12:50

海外醫美爆買潮升溫 八億攜手美韓國際原廠揭露「台灣醫美真正優勢」

海外醫美爆買潮升溫 八億攜手美韓國際原廠揭露「台灣醫美真正優勢」

深根台灣醫美超過四十年的「八億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長年以臨床教育、醫療專業與國際合作為核心,與國際原廠Cynosure Lutronic合作已逾二十年,雙方在臨床培訓與治療流程上持續深度合作,攜手推動跨國臨床知識的交流與共享。

2025年11月26日 12:0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