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飯後都要顧血糖 醫師破解胰島素迷思

▲胰島素 。(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陳先生剛滿40歲,卻發現自己的體重在一個月內減輕了5公斤。這段時間裡陳先生不但沒有刻意節食,反而吃的更多、喝的更多、也尿的更多。太太覺得不對勁,好說歹說地把陳先生帶去醫院檢查,一驗血糖,不得了,血糖值竟然超過了400mg/dL,糖化血色素數值也高達14%。

「這是糖尿病,我們得趕緊治療,好好控制。」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代謝內分泌科范綱志醫師仔細說明了接下來的治療計畫。剛聽到糖尿病這個診斷,陳先生有點不知所措,但很快地接受事實,下定決心改掉不好的生活習慣,開始規律運動、減重,並按時服藥且使用針劑胰島素來控制血糖。在醫病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半年內陳先生的糖化血色素數值就降到7 %,有相當顯著的進步。

提到這個印象深刻的案例時,范綱志醫師露出微笑地說:「糖尿病雖然是個慢性病,但只要好好認識這個疾病,運用各種方式控制血糖,就能大幅減少未來併發症的發作機會。」

空腹及飯後,都要顧血糖

范綱志醫師表示,想要好好控制血糖,我們得先了解「空腹血糖值」、「飯後血糖值」、與「糖化血色素」這幾個指標。

血糖指的是在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我們的胰臟平時會持續分泌少量的胰島素進到血液以調控血糖濃度。當我們吃東西後,食物被消化吸收,葡萄糖便進到血液,使血糖值升高。血糖升高會刺激胰臟分泌大量的胰島素來因應,把餐後的高血糖降下來。

范綱志醫師說,「空腹血糖值」代表的是「胰臟維持胰島素基礎水平的能力」;而「飯後血糖值」,代表的是「胰臟於進食後分泌胰島素的能力」。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值最好要落在80 mg/dL到130 mg/dL之間,而飯後血糖值要控制於80 mg/dL到180 mg/dL之間。

糖化血色素代表三個月來的平均血糖值

紅血球中的血紅素會與葡萄糖結合,稱為「糖化血色素」,平時的血糖愈高,糖化血色素的比例就愈高。糖化血色素可代表三個月來的平均血糖值,等於是包含餐前血糖與餐後血糖的總平均給分。當糖化血色素數值為6%,代表三個月來的平均血糖值約115mg/dL;糖化血色素超過6.5%時,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若糖化血色素數值來到10%,平均血糖值約250 mg/dL。

文章開頭提到的陳先生,抽血檢驗的糖化血色素高達14%,代表平均血糖值約380 mg/dL,已嚴重超標。

「看診時,患者常常會問『我每天飯前測空腹血糖值都很標準,為什麼糖化血色素驗起來都不太好?』,其實這就代表飯後血糖值沒有達標。請患者回家驗驗飯後血糖,他們就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了!」范綱志醫師解釋:「分析起來,飯後血糖特別高,可能是因為吃了頓大餐,或是餐點裡選擇過多的澱粉類,導致飯後血糖飆升。」

空腹血糖、飯後血糖、糖化血色素是三個重要指標,能幫助我們判斷患者的狀況,以調整治療方式,好好控制血糖。

胰島素應該打幾針?

范綱志醫師說明,胰島素是身體不可或缺的荷爾蒙,是幫助控制血糖的利器,目前有速效、短效、中效、長效等類型的胰島素,適合用在不同的狀況。

速效胰島素、短效胰島素適合用來控制急性高血糖,注射後大約10至30分鐘就能開始發揮降血糖的作用,但持續時間只有幾個小時,主要是為了控制「飯後血糖」。

中效胰島素、長效胰島素的作用時間較長,能持續降低血糖一整天,可用來模擬胰島素在體內的自然基礎濃度。中效、長效胰島素有助於控制「空腹血糖」。

目前也有混合型胰島素,裡頭包含了短效和中長效胰島素,適合用在生活規律的糖友,只要進食、活動的時間都相當固定,可以考慮使用混合型胰島素,能減少注射次數。

胰島素是身體不可或缺的荷爾蒙

靈活運用短效、中效、長效、和混合型胰島素,讓飯後血糖與空腹血糖都能夠達標。「施打胰島素的次數,與使用的胰島素類型有關,有的患者一天需要打兩針,有人需要三針或四針。」范綱志醫師特別澄清,「打胰島素的次數與病情嚴重度並沒有關係,大家不用跟其他糖友比較,只要是適合自己,能讓血糖穩定達標,就是好的治療方式!」

天天打針安全嗎?

聽到打針,患者可能會有點擔心,不過,范綱志醫師強調,「胰島素是人體天然的荷爾蒙,也是控制糖尿病的得力助手。因為是人體每天都會分泌的荷爾蒙,所以補充胰島素不會造成身體額外負擔。」

破解胰島素迷失

無論是身體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或是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不足,都可以利用打針的方式來補充胰島素,一方面讓胰臟休息復原,二方面則讓血糖控制達標。

能不能靠生酮飲食控制血糖嗎?

因為吃澱粉類食物容易讓血糖升高,所以有些糖尿病患會試圖採用生酮飲食,希望靠著只吃蛋白質、脂肪,不吃澱粉,來控制血糖。不過,范綱志醫師表示,雖然剛開始實行生酮飲食時,能在某些糖尿病患者身上看到血糖下降、體重下降的狀況,然而抽血檢查卻可能發現,患者的膽固醇因為生酮飲食而上升。如此一來,即使血糖下降,卻可能因為膽固醇濃度上升而增加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目前並沒有明確的研究報告能告訴我們,長期實行生酮飲食究竟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糖友們不要貿然採用,請務必事先與內分泌科醫師討論,以免得不償失。

范綱志醫師說,「人類使用胰島素來控制血糖的歷史已經長達一百年,現在的胰島素治療其實都相對安全,藥效非常穩定,不會有高峰的問題,也能夠配合病友們進食時間,彈性選擇施打,亦可降低夜間低血糖的風險,對於糖尿病友們的整天的血糖控管,是蠻好的得力助手。」

糖尿病患可以與醫師共同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搭配飲食、運動,讓空腹血糖、飯後血糖、糖化血色素統統達標!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血糖多少才OK?糖尿病問題多,醫師圖文解說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分享逆齡抗老觀念。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也親自參與,他分享,現在70多歲從沒有做過任何整形手術,為了「自然美」每天花時間保養,現在的自己比6年前還年輕。

2025年11月03日 17:59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近年兩岸情勢緊張,中共頻繁軍演,民間也開始準備避難包,而三軍總醫院身為台灣軍醫體系核心,如何在軍事與醫療之間取得平衡,備受關注。對此,院長陳元皓表示,三總不只是戰時後盾,平時更是民眾健康的重要依靠,將積極導入智慧醫療、推廣民防教育,期許能帶領三總更加深入軍心與民心。

2025年11月01日 09:23

台大兒醫拍影片揭真實醫療場景 「兒科才有的風景」盼找回初心

台大兒醫拍影片揭真實醫療場景 「兒科才有的風景」盼找回初心

因為少子化、醫療環境惡化等衝擊,國內兒科醫師人力拉警報,台大兒童醫院今(5)日召開記者會推出首部兒童醫療短片「只有兒科才有的風景」,透過醫師與病友家庭的故事,盼喚起社會對兒科醫療價值的重新理解與支持。吳爸爸的孩子有先天性心臟病,幾度經歷生死難關,他感動直言「連醫師都沒有放棄,我們作為爸爸媽媽,更不會放棄。」

2025年11月05日 19:46

40歲以下糖尿病增逾2成 醫界籲提高「含糖飲料稅」

40歲以下糖尿病增逾2成 醫界籲提高「含糖飲料稅」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今天(5日)發表最新《台灣糖尿病年鑑》,並提出減糖建言。專家指出,年輕人喝含糖飲料越來越多,現在40歲以下族群糖尿病發生率增加25%,政府應借鏡英國、南非、新加坡等國經驗,實施包裝上營養警示圖文和提高含糖飲料稅。

2025年11月05日 18:08

補充保費「利息、股利、租金」年結2萬就要繳 480萬人受影響

補充保費「利息、股利、租金」年結2萬就要繳 480萬人受影響

股票族、房東的補充保費避不掉了!衛福部長石崇良接受專訪時拋出「補充保費」收取將有3大變革,現行門檻為單筆逾2萬元就源扣繳,為了杜絕拆單規避保費,將針對利息、股利、租金3項目的補充保費改採「年度結算制」,預估影響480萬人,可為健保增加財務約1至200億。

2025年11月05日 15:02

北市3處UCC「假日開診到午夜」 3類不適症狀皆可看

北市3處UCC「假日開診到午夜」 3類不適症狀皆可看

衛福部在11月開始試辦「週日及國定假日輕急症中心(UCC)」,台北市的點設置由北市聯合醫院協助執行。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在假日若遇有「呼吸道症狀(發燒、感冒、頭暈、頭痛及暈眩)、腸胃不適症狀(腹瀉、嘔吐及腹痛)及輕度外傷傷口處理」,都可先前往看診。

2025年11月05日 14:47

新北爆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無關其他縣市群聚「感染源待釐清」

新北爆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無關其他縣市群聚「感染源待釐清」

新北市爆登革熱疫情!疾病管制署今(5)日公布新北市新增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居住新北市汐止區60多歲女性,目前了解個案潛伏期無國內外旅遊史,主要活動地點為住家,研判為本土病例,且與國內其他縣市群聚無關,感染源待釐清。

2025年11月05日 14:07

「麻醉狀態」是眼皮手術自然關鍵 陳建宗:術中要能即時調整

「麻醉狀態」是眼皮手術自然關鍵 陳建宗:術中要能即時調整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逆齡相關手術,演講後面對民眾提問「為什麼有些人做完眼皮手術很不自然?」,他強調,很多人怕痛會選擇舒眠麻醉,但上眼皮是動態的,其實應該採局部麻醉,才能在術中及即時調整。

2025年11月05日 13:23

黃明志案搜出「愛他死」 醫揭常混K他命、冰毒「一粒也能奪命」

黃明志案搜出「愛他死」 醫揭常混K他命、冰毒「一粒也能奪命」

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捲入台灣網紅謝侑芯猝死案,警方在案發現場搜獲9顆可疑藍色藥錠,初步研判為搖頭丸「愛他死」(Ecstasy)。對此,醫師指出,愛他死通常指的是MDMA(亞甲基雙氧甲基安非他命),有些製造者為了增加藥效或降低成本,會將MDMA混雜K他命、冰毒等5種成分,即便只服用一粒都可能猝死。

2025年11月05日 12:1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