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立刻運動會讓胃下垂? 醫曝「關鍵原因」


圖文/常春月刊

沒吃多少東西,卻老覺得胃好像有點脹、鼓鼓的?有些老一輩的人會說:「一定是吃飽飯就亂跑,引起胃下垂」;但真的有胃下垂這種病嗎?

西醫胃下垂非疾病 治療以飲食調整為主

西醫認為胃下垂並不是一個疾病,只是解剖學上的位置和形態與一般人不同而已,而胃下垂常導致的症狀,也多與精神情緒引起的問題有關, 除了常見的腹脹外,患者通常也會有心悸、失眠以及易疲倦、情緒不佳等,主要的治療也是以飲食調整、不暴飲暴食的行為治療為主。

中醫胃下垂 多種說法不謀而合

中醫師林宗樾表示,中醫雖沒有胃下垂這個病名,但在許多的形容上都可發現和現代胃下垂症狀相似的情況,像是「中氣下陷」,因中醫把「中氣」視為脾胃之氣,若中氣不足,導致脾胃功能更加虛弱而影響消化吸收,則可能形成中氣「下陷」。

在中醫古籍裡就發現中氣下陷不只導致胃弱,也易有膀胱無力脫垂、痔瘡脫肛,以及子宮脫垂等現象,在現代醫學也發現有胃下垂的患者,可能會同時有這些器官韌帶及平滑肌張力不足,也有下垂的現象,和中醫的形容不謀而合。

另外,「心下痞」的病情形容,也和胃下垂的症狀相同。中醫所謂的「心下」,指的就是上腹部,也就是胃脘,而中醫的「痞症」,則是形容有塞滿、鼓脹的意思,也很符合現代醫學發現胃下垂患者有胃悶脹、胃滿、食慾不振等症狀的形容。

 


胃下垂與胃痛不同 悶脹是主要差別

林宗樾指出,胃下垂的症狀和一般胃痛不同,主要症狀是覺得胃悶,好像胃裡有東西塞住,總是覺得胃很脹,也就是有如胃脹氣般,痛覺不明顯,主要是以脹為主,因此和一般消化性潰瘍很好辨識。

再者,通常有臟器韌帶及平滑肌張力較不足的情形,連帶的也容易有便祕、小便失利等各種機能障礙,很多患者也會出現各種如心悸、失眠、暈眩等,和自律神經失調有關的症狀。

 


胃下垂高危險群 這些人要特別注意

胃下垂患者,通常都是身材比較纖細或高挑的婦女,產後或長期從事必須長時間久站的人。林宗樾提及,共通點都是體質瘦弱、胸廓狹長,且有肌肉薄弱,皮下脂肪少的現象,這是因為這些人容易有腹壁鬆弛,腹壓降低等因素。

此外,像是神經病變、久病後身體消瘦、荷爾蒙分泌失調等因素,以及年齡、情緒等因素,都可能影響胃部平滑肌的張力,抑制胃蠕動、排空時間,而體質衰弱、罹患疾病或年齡老化,也都會影響肌肉張力,發生胃下垂。

而總是用節食減肥的愛美者是胃下垂的高危險群,因節食過度會消耗肌肉組織,久而久之,即使每次都能成功瘦身,但不僅容易變成貌似瘦巴巴,但卻是體脂肪超標的麵龜族,更可能造成肌力不足,而易有器官韌帶及平滑肌張力不足問題,不僅會發生胃下垂,肌肉組織太薄,還易有游離腎、膀胱脫垂等症狀。

常有一餐沒一餐,有時間就暴飲暴食的上班族,還有體重一下增加太快,以及月子沒有做好的產婦,也是胃下垂的高危險群,還有聚餐時喜歡一下喝很多啤酒、體 位正常卻有啤酒肚,以及快速減重,或是老年人 養吸收不良者,都是胃下垂的高危險群。

預防胃下垂 飲食細嚼慢嚥別亂吃

要預防胃下垂,林宗樾強調,除了平常飲食要注意細嚼慢嚥,在口中先把食物消化並磨碎再吃進肚,減少腸胃負擔,也不宜喝很多的湯,讓肚子短時間內承受太大的重量,飯後更要注意,不要過度活動。

除了不宜暴飲暴食外,預防中氣不足,平常也要選擇比較好消化的食物,忌太堅硬及生冷等刺激的食物,最好採取小量多餐的方式補充營養,避免一下吃太多。

延伸閱讀:

胃癌初期難發現、進程快! 身體常見4個小毛病是警告...很多人還在拖
胃潰瘍不能吃水果?山藥、秋葵、芥花油顧胃? 營養師解析急性期、慢性期飲食完整攻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台灣口罩令逾千天「全面解除」? 疾管署:月底專家會議討論

台灣口罩令逾千天「全面解除」? 疾管署:月底專家會議討論

口罩自新冠疫情至今,即便已經解除,對不少人而言已成為習慣。不過,醫院、診所、一般護理之家及老人福利機構持續列為應佩戴口罩場所至今已逾千天。疾管署今(19)日說明,醫療院所鬆綁口罩令與否,本月底會送專家會議討論評估。

2024年04月19日 14:11

別太高興!台中女健檢驚見「3顆腎」 醫:泌尿道感染機率高

別太高興!台中女健檢驚見「3顆腎」 醫:泌尿道感染機率高

台中市62歲張姓女子今年1月到醫院健檢,發現左側輸尿管結石,進一步檢查發現她左側竟有兩顆腎臟、兩條輸尿管,是「3顆腎的女人!」醫師表示,擁有3顆腎臟並非具有3顆腎臟的功能,相反的,泌尿道感染與尿液逆流機率比正常人較高,一旦反覆感染,嚴重者可能要切除雙套腎臟,提醒患者每天至少要喝2000cc的水,避免泌尿道感染與結石的困擾。

2024年04月19日 13:50

邱泰源接任衛福部!薛瑞元:可期待他是好部長 下一步規劃曝光

邱泰源接任衛福部!薛瑞元:可期待他是好部長 下一步規劃曝光

行政院今(19)日舉行內閣人事第4場發布會,新任行政院長卓榮泰公布衛福部長由前立委邱泰源接任。而現任衛福部長薛瑞元今出席立法院厚生會交接典禮時表示,邱泰源當立委8年都在衛環委員會,對於衛福部的業務算是頗為熟悉,「可以期待他是個好部長。」至於自己的下一步規劃,薛瑞元則說「會回醫院。」

2024年04月19日 12:25

邱泰源接掌衛福部!面臨3大挑戰 社福界:盼格局能更提升

邱泰源接掌衛福部!面臨3大挑戰 社福界:盼格局能更提升

行政院今(19)日舉行內閣人事第4場發布會,新任行政院長卓榮泰公布衛福部長由前立委邱泰源接任。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認為,邱泰源擔任立委8年的經驗,長期在衛環委員會,「溝通會有極大優勢。」但也提醒邱泰源未來會面臨健保改革等挑戰;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秘書長洪心平則期許,邱泰源既已接掌部長重責,期待格局能更提升。

2024年04月19日 11:06

免疫力下降好發「皮蛇」一痛可能長達半年!醫:50歲以上建議向醫師諮詢預防方式

免疫力下降好發「皮蛇」一痛可能長達半年!醫:50歲以上建議向醫師諮詢預防方式

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所引發的神經痛,長期疼痛令許多人苦不堪言!花蓮慈濟醫院麻醉部臨床麻醉暨疼痛科主任王柏凱醫師發現,帶狀疱疹好發於秋冬換季期,由於病人普遍疼痛指數很高,治療效果卻因人而異,因此仍建議50歲以上、高風險族群,應預防性接種帶狀疱疹疫苗預防皮蛇。

2024年04月19日 10:00

有4症狀「體質多濕」!大便軟黏注意 4種生濕食物少吃

有4症狀「體質多濕」!大便軟黏注意 4種生濕食物少吃

「清明時節雨紛紛…」過了清明節,台灣通常會迎來細雨不斷的日子,尤其是本來就多濕多雨的台北,更是濕悶。對應到節氣,就是俗稱的「穀雨」到啦!

2024年04月19日 08:24

興大育成中心攜手生醫業者研發新技術 提升外泌體穩定性與相容性

興大育成中心攜手生醫業者研發新技術 提升外泌體穩定性與相容性

細胞外泌體(exosome)是近年熱門的生物科技元素之一,運用上雖具潛力,但但因其穩定性相對低,發展有所受限;中興大學化學系教授賴秉杉團隊研究外泌體多年,與生醫業者產學合作,研發出新融合技術,有效促進外泌體穩定性與相容性,今(18)日於台中軟體園區舉辦發表會,吸引逾200位醫美、生技領域廠商到場了解。

2024年04月18日 23:36

她嘴巴痛!一張開「撒滿起司粉」 醫秒愣:糖尿病了

她嘴巴痛!一張開「撒滿起司粉」 醫秒愣:糖尿病了

中部一名60多歲婦人抱怨嘴巴痛,一連痛了數個月都不會好,醫師請她張嘴,驚見口腔內兩側遍布白色斑點,白皚皚一片像「撒了起司粉」一路蔓延到嘴唇,此為念珠菌感染,卻讓他心中警鈴大響,當下立刻替患者測血糖,數值已破300mg/dL,證實罹患糖尿病。後續她被轉至內科治療,才控制好血糖與念珠菌感染、嘴巴也不痛了。

2024年04月18日 20:18

175萬分之一機率他慘中!牙齦長腫瘤緊包齒 無法閉嘴也咬不了食物

175萬分之一機率他慘中!牙齦長腫瘤緊包齒 無法閉嘴也咬不了食物

高雄一名48歲楊姓男子在青少年階段曾接受牙齦切除手術,不過切除的牙肉又再度長出,全口牙齦滿是腫瘤,牙齒也被腫瘤包覆住,導致他無法閉合嘴巴,也咀嚼不了食物。經診斷為罕見的遺傳性「牙齦纖維瘤」,楊男接受切術手術並拔除預後不佳的牙齒,術後追蹤一年多來沒有再復發,終於能夠咀嚼美味的食物。

2024年04月18日 18:33

塑膠盒微波加熱釋放「大量塑膠微粒」 研究揭:合格的也會

塑膠盒微波加熱釋放「大量塑膠微粒」 研究揭:合格的也會

微波爐的快速加熱,可迅速將食物恢復熱氣蒸騰的狀態。但醫師提醒,要留意微波使用的容器,先前一項研究發現,合格可微波的塑膠容器在微波時,也釋放了大量的微塑微粒。醫師建議,若要微波食物,還是使用玻璃或瓷器盛裝較為安心。

2024年04月18日 18:1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