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盲腸炎一定要開刀嗎? 拖延恐喪命 4大症狀要警覺


圖文/常春月刊

盲腸炎經常突然發生,還會出現劇烈疼痛,引發的原因包括盲腸腫脹及阻塞等,以盲腸阻塞來說,糞石阻塞是最主要的因素,細菌感染等也可能會引起盲腸炎。一般急性盲腸炎比慢性的來的快速且嚴重;因此,當右下腹疼痛發生時,最好趕緊就醫,進一步確診是否罹患了盲腸炎。

急性闌尾炎 老人、年輕人發生原因不同

「急性闌尾炎」俗稱「盲腸炎」,闌尾約5~10公分,突出在盲腸的後內方,位於右下腹,是急診中較常見的外科疾病。根據概估統計,一個人一生約有10%的機率恐發生盲腸炎,好發於10多歲到20多歲的年輕人,年紀較大的人也可能得盲腸炎。

不過,引發盲腸炎的原因並不明確,外科部醫師王輝明表示,通常是因闌尾管腔阻塞,例如糞石、食物殘渣、膽石等,導致黏液無法排出,細菌就會在管腔內孳生,最後引發闌尾紅腫,甚至破裂、化膿。

以年紀大的人來說,較常見的就是遭糞石塞住;而較年輕的盲腸炎最常見是盲腸 旁邊的淋巴腺腫壓到闌尾,因為靠近盲腸附近有很多淋巴組織,一旦遭外界細菌等 感染,免疫力低、淋巴腺腫,就會堵住盲腸出口,引起急性盲腸炎。

 


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為常見症狀 右下腹疼痛要注意

初期盲腸炎會因為發炎細胞,經過迷走神經傳導到腦部,出現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這些症狀通常在右下腹疼痛前的4~6小時發生,因此,當出現這些症狀,緊接著感到右下腹疼痛,就要提高警覺了。

王輝明指出,盲腸炎疼痛最常與尿管結石混淆,不過,最大的差別是,尿管結石引發的疼痛是突發性,且不會出現噁心、嘔吐等腸胃道症狀。

 


盲腸炎鑑別診斷不易 易與這2狀況混淆

盲腸炎症狀較複雜,容易與尿路結石、大腸憩室發炎等混淆,當人感到腹痛、不舒服時,不一定能精確指出哪裡痛,因此,要自行判斷並不容易。王輝明解釋,盲腸炎疼痛會從肚臍週圍痛到右下腹;尿路結石(腎結 石)如果石頭卡到輸尿管,左右兩側腰後側會感到激烈疼痛,一旦石頭卡到右邊輸尿管,右側疼痛,就容易混淆;大腸憩室發炎的話,若是糞便卡在右下腹大腸憩室中,也會引起右腹疼痛,造成診斷上困難。

此外,盲腸炎發作後,會逐漸不再排便,因此,變化非常快速且多樣性;值得注意的是,盲腸炎也會出現發燒症狀,但有的老人家因身體其他病痛而服用止痛藥,糖尿病患者本身免疫力不好,有時身體發炎時,出現發燒症狀較為不明顯,因此,要特別小心。

 


確診後立即開刀 避免後遺症

當患者感到腹痛時,有時會直接到急診或腸胃科、內科就醫,如果初步檢查認為是盲腸炎,就會趕緊將患者轉到一般外科,只要確認是盲腸炎或機率很高,通常會建議一定要開刀,避免引發後遺症。

一般來說,盲腸炎若未在24~48小時內開刀切除,很可能因化膿、破裂,導致腹膜感染、甚至死亡。當確診盲腸炎時,會先給予患者抗生素治療,並評估手術可行性,若發現腹膜已感染、患者狀況不穩定,則必須繼續打抗生素穩定後,再評估開刀,若患者適合開刀則配合醫師安排進行。

 


術後防感染 復原期間飲食這樣吃

通常皮膚開刀的小傷口,若沒有感染等 問題,約經過2~3週就能拆線,不過,王輝明提醒,皮膚傷口雖癒合,但肌肉可能需要1個半月到3個月時間才能長好, 因此,這段時間最好避免提重物,以免傷口又裂開;而術後有任何不舒服或傷口疼 痛,也應立即詢問醫師。

此外,手術後應多休息,也不能馬上吃東西,建議排氣後可以先吃點稀飯、湯等流質食物,術後第3天可以吃半流質食物,第6天就可以正常飲食,但有任何異常,還是要諮詢醫師;此外,在醫師建議下,應適當補充白開水,切勿暴飲食。

 


盲腸炎難預防 飯後不要跑步無根據

過去民間曾認為開盲腸後會影響身體健康,其實以醫學角度來說,並沒有這種說法。王輝明強調,一旦發現盲腸炎應趕緊安排開刀,以免越來越嚴重。

另外,在過去,很多老人家會告訴孩子:「吃飽飯後,不要立刻做激烈運動或亂跑亂跳,否則會得盲腸炎。」但現代醫學並沒有證實這類的說法,且盲腸炎確實較難預防,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仍是避 免引發嚴重後遺症的最好方法。

雖然盲腸炎沒有較好的預防方法,但多吃高纖維食物,例如蔬菜、水果、穀類食物、全麥麵包等,可保持排便通暢、有益身體健康,多少對預防盲腸炎有幫助;吃飯時應細嚼慢嚥,以免吃太快、不小心吞進一些細骨頭、小顆的水果種子等較容易形成糞石的物質,避免阻塞闌尾,進而引發盲腸炎;適度的運動不可少,能促進胃腸的蠕動。

延伸閱讀:

肚子痛原因多 從5位置判斷可能生什麼病
吃飽立刻運動會讓胃下垂? 醫曝「關鍵原因」...身材纖細、節食要留意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分享逆齡抗老觀念。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也親自參與,他分享,現在70多歲從沒有做過任何整形手術,為了「自然美」每天花時間保養,現在的自己比6年前還年輕。

2025年11月03日 17:59

慢性蕁麻疹不只皮膚症狀!她發作「喉嚨腫、呼吸困難」三度送急診

慢性蕁麻疹不只皮膚症狀!她發作「喉嚨腫、呼吸困難」三度送急診

蕁麻疹是國人常見的疾病之一,據統計,每五人就有一人曾有蕁麻疹發作的經驗。然而蕁麻疹不單純只有皮膚症狀,一名56歲女性,就因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發作,導致喉嚨腫脹、呼吸困難,三度被緊急送急診。醫師指出,許多患者會認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只是過敏,避免攝取容易過敏的食物就好」,其實這是免疫系統失調,就算完全不接觸過敏原仍會發病,,千萬不能消極治療。

2025年11月12日 18:58

公部門首位!台大醫院取得ISO 20400永續採購認證

公部門首位!台大醫院取得ISO 20400永續採購認證

永續醫療已成為國際趨勢,台大醫院秉持「健康守護、醫界典範」的願景,積極導入永續治理理念,並於今(12)日宣布成功通過英國標準協會(BSI)依據《ISO 20400 永續採購指南》進行的符合性查驗,取得符合性聲明書,成為全台首家達成此國際標準的公立醫院與公部門機關,展現台大醫院在醫療永續與社會責任上的領航地位。

2025年11月12日 18:27

國民年金明年元旦調漲「每月最高多繳84元」 影響270萬人

國民年金明年元旦調漲「每月最高多繳84元」 影響270萬人

國民年金保費明年1月調漲!衛福部今(12)日表示,由於111年10月至114年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累計成長率6.79%,依法調整國民年金保險的月投保金額,明年元旦起將由現行19,761元調為21,103元;也因此,國保民眾每人每月自付保費最多增加84元,受影響人數約270萬人,同時包含生育、喪葬、老人年金等各項給付金額則會連動調高。

2025年11月12日 17:16

健保「4大兒童重症給付」明年擬調升 衛福部3政策救兒科人力荒

健保「4大兒童重症給付」明年擬調升 衛福部3政策救兒科人力荒

全台各大醫院兒科醫師荒,衛福部繼匡列兒童醫療總額、專責醫師制度延伸為0至6歲,希望促進兒科人才留任,健保署長陳亮妤今(12)日再拋出「調升兒童急重症支付標準」,針對兒童一般病床、PICU住院診察費、小兒外科手術、兒童心智科給付,預計12月中提共擬會審議,最快明年1月實施。

2025年11月12日 15:43

新北耶誕城11/14起園區禁菸 違者最重可罰1萬

新北耶誕城11/14起園區禁菸 違者最重可罰1萬

2025新北歡樂耶誕城將於11月14日盛大開幕,新北市政府宣布,自開始日11/14起,新北市府行政園區正式公告為除吸菸區外,禁止吸菸場所,違者最重可罰1萬元。

2025年11月12日 15:23

15萬顆芬普尼蛋「只追回2萬顆」 食藥署:消費者可能直接丟棄

15萬顆芬普尼蛋「只追回2萬顆」 食藥署:消費者可能直接丟棄

彰化縣爆發芬普尼雞蛋,總計15萬顆流入市面。食藥署今表示,回收方面由衛生單位時縣市執行,之前就有封存回收,現在每天都還在進行,目前回收約2萬顆,因爲涉及生鮮,有些民眾可能已直接丟棄,所以若有買到I47這個牧場的蛋,可選擇不吃、丟棄或至購買處退貨回收。

2025年11月12日 14:15

女罹乳癌4期化療「4年6次」仍擴散 醫病不放棄迎來生命轉機

女罹乳癌4期化療「4年6次」仍擴散 醫病不放棄迎來生命轉機

「四年抗癌,醫師都不放棄,我當然不能放棄自己!」49 歲陳小姐確診乳癌四期,歷經化療、放療、標靶與光子刀,癌細胞仍擴散至腦部。四年抗癌,她不曾放棄,門諾醫院堅持尋找治療契機。最終,院方透過「癌症特殊治療補助辦法」,全額負擔 70 至 80 萬元費用,助她赴台北榮總與清華大學完成硼中子治療。醫病雙方不放棄,讓原本陷入絕境的病情,迎來生命轉機。

2025年11月12日 13:48

芬普尼蛋「疑飼主違法用藥」 醫:偷用藥殺羽毛寄生蟲

芬普尼蛋「疑飼主違法用藥」 醫:偷用藥殺羽毛寄生蟲

農業部針對彰化縣文雅畜牧場「芬普尼蛋」檢驗發現雞蛋、蛋雞羽毛樣品含有芬普尼及代謝物不合格,飼主涉違反「動物用藥品管理法」。對此,毒物科醫師指出,蛋雞的羽毛檢驗出芬普尼的代謝物,有可能是雞農要殺死雞隻羽毛及身上的寄生蟲而違法使用。

2025年11月12日 13:0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