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不止小心是支氣管炎 喉嚨有痰要咳出來嗎? 醫解答正確做法


圖文/常春月刊

每當季節交替之際,天氣忽冷又忽熱,最容易引起感冒症狀。林太太是育有兩名子女的家庭主婦,最近得了感冒久咳不止,而且咳到肚子痛,甚至還有漏尿的情況發生,她趕緊就醫,檢查之後醫師告訴她這是感冒引發的「急性支氣管炎」。

支氣管炎 可分急性、慢性

支氣管炎是指連接氣管和肺部的小氣管發炎。家醫科醫師羅佳琳指出,人體的支氣管黏膜上有微小的纖毛,有黏性分泌物潤滑,用以淨化吸入的空氣,支氣管發炎時,因受刺激分泌過多黏液,因此,導致呼吸困難或咳嗽。

支氣管炎可分急性與慢性兩種。急性支氣管炎的發生,多為病毒、細菌感染所引起,通常伴隨感冒症狀;慢性支氣管炎的成因則包括抽菸、吸入二手菸、空氣污染等,而哮喘、肺氣腫和其他慢性肺部疾病也會引發慢性支氣管炎。



久咳超過3個月是警訊  「痰」要咳出來

臨床上慢性支氣管炎的判定,通常是指1年之內持久痰咳超過3個月以上,且連續2年時間。羅佳琳說,急性支氣管炎症狀,通常在上呼吸道感染4至5天後,出現咳嗽有痰、輕微發燒、感覺疲倦、胸悶或胸口不適、呼吸困難、喘鳴等症狀。

羅佳琳提及,支氣管炎的症狀和感冒症狀可以說非常的相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症狀,就是會出現惱人的「咳嗽」問題,而之所以會咳嗽,主要是因為體內有「痰」,所以要將它咳出來。

當病毒棲息在支氣管時,體內會分泌黏液(也就是痰),這種黏液是含有「溶菌酶」的酵素,「溶菌酶」是跟白血球殺菌時的武器是一樣的,所以當我們的體內出現痰,通常都是有發炎的症狀,而那些痰就是白血球和病毒(細菌)奮戰後所剩下的廢棄物,因此,有痰一定要吐出來、清乾淨,才不會讓發炎的症狀惡化。



通常半個月可痊癒 治療不當恐影響心臟功能

急性支氣管發炎反應通常是暫時性的,當感染或刺激物消失,發炎反應也會慢慢緩解,只要經過完整的治療,通常可以在半個月內痊癒。不過,羅佳琳進一步說明,伴隨感冒症狀的急性支氣管炎,若治療不當或不完全,也有可能轉變成慢性支氣管炎,嚴重的還可能導致支氣管擴張症、肺氣腫,甚至影響心臟功能。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支氣管炎與氣喘不同之處在於,急性支氣管是濕咳、痰多;而氣喘則是乾而無痰的咳嗽。



久咳、發生應就醫 理學檢查有無併發症 

因此,若發現感冒久咳不癒、有發燒等症狀時,就應該趕緊就醫接受治療,以免加重病情導致併發症的產生。然而,若急性支氣管炎發病接受治療 3週後仍未能痊癒,羅佳琳建議,應該去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以確認是否有相關併發症的症狀出現,例如肺炎、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或支氣管擴張症等。

而若要預防支氣管炎,羅佳琳提醒,天冷時應戴上口罩、圍巾等,用以加強口、鼻、喉等部位的保暖,同時腳部的保暖也非常重要;除此之外,遠離過敏源、適當運動增加免疫力,且每天喝8-12杯水,以稀釋痰液,幫助體內的痰較容易被咳出,洗熱水澡也有助痰的排出。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得肺炎? 感冒、免疫力差易感染!5大高危險群沒注意恐奪命
急性心肌炎症狀像感冒,半數24小時內會死亡! 4大高感染族群要提升免疫力、預防感冒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今(26日)下午將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小鹿亂撞: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特別邀請國內心臟醫學權威、台中榮民總醫院名譽院長陳適安醫師擔任主講人,與東森VIP會員分享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相關知識,幫助大眾了解如何維護心臟健康,《ETtoday健康雲》也將直播講座精彩內容。

2025年03月26日 09:03

最高年省247萬!健保6月擴大免疫療法給付3種癌症 3400人受惠

最高年省247萬!健保6月擴大免疫療法給付3種癌症 3400人受惠

免疫療法為癌症治療帶來曙光,中央健保署今(24)日擴大給付免疫療法,新增可用於「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一線」及「早期三陰性乳癌」,預估嘉惠約3千4百名癌症病友,並以癌症暫時性支付專款挹注免疫療法年藥費約32.95億元,最快於114年6月生效。

2025年04月24日 11:26

退休不規劃「比沒錢更危險」 醫教做3件事防早退變災難

退休不規劃「比沒錢更危險」 醫教做3件事防早退變災難

一名曾任主管的男性退休前在職場上備受肯定,退休後卻因生活失去重心陷入低潮,每天安排的活動只有「散步半小時」,且與太太關係緊張,最後因憂鬱症狀而就醫;醫師指出,這類個案並不少見,若退休生活沒有妥善規劃,即使財務無虞,也容易孤立、退化。

2025年04月24日 09:50

台人超愛早退休勝日韓 恐未老先衰「公務員不怕」原因曝

台人超愛早退休勝日韓 恐未老先衰「公務員不怕」原因曝

國衛院大型研究發現,提早退休會加速身體衰弱,但職業類型不同,產生的影響也不同,特別是公務員,相較於其他工作,早退場的身心退化幅度相對輕微,與私人企業、農漁業或職業工會成員形成顯著對比。

2025年04月24日 09:37

美方關切進口牛豬標示檢驗 邱泰源:4原則不會改變

美方關切進口牛豬標示檢驗 邱泰源:4原則不會改變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暫緩實施,目前台美持續談判,然而美國「2025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中,對台灣要求落實豬肉產品原產地表達關切。衛福部長邱泰源今(24)日受訪強調,我國採取食安優先、科學分析、國際標準、市場稽查等4大原則「絕對不會改變」,且所有規定一體適用,並沒有特別針對哪一個國家。

2025年04月24日 09:33

愈早退休老愈快 國衛院研究:55歲前離開職場最傷身

愈早退休老愈快 國衛院研究:55歲前離開職場最傷身

許多人追求「財富自由、提早退休」,不過國衛院最新研究發現,真的提早退休,身體衰弱的速度可能會加快,而且愈早退,這種趨勢愈明顯,另包括男性、收入偏低者,也容易因提早退休「未老先衰」;醫師說,退休早恐導致活動量提前下降、社交減少,若想儘早離開職場並保持健康,務必縝密規劃生活。

2025年04月24日 09:20

「聖人模式」射後不理 醫揭3招縮短時間

「聖人模式」射後不理 醫揭3招縮短時間

您也會射後不理嗎?泌尿科醫師黃冠鈞解釋為什麼會有「聖人模式」,若想縮短恢復時間,可以從幾個方向著手,像是運動和飲食。

2025年04月24日 07:53

一家三男「包皮炎」醫割掉2人 弟弟發抖:我很健康

一家三男「包皮炎」醫割掉2人 弟弟發抖:我很健康

泌尿科醫師戴定恩分享,一家中有三名男生都有「包皮龜頭發炎」的困擾,於是他幫兩人進行包皮槍手術;另一名未成年的弟弟則瑟瑟發抖,「我沒事啦!我很健康」,選擇不做手術。

2025年04月24日 06:59

食藥署稽查國光生技抓「4大缺失」 要求1周內交改正報告

食藥署稽查國光生技抓「4大缺失」 要求1周內交改正報告

國內流感疫苗廠商「國光生技」爆發疫苗研發實驗室百隻老鼠亂竄、屎尿污染,食藥署今日派員前往稽查。食藥署表示,查有實驗動物接收管理程序不完善、研發部門環境消毒紀錄不完整等4項缺失,已要求廠商一周內提交改正報告。

2025年04月23日 18:57

「唾液腺癌」恐臉歪面癱!長庚研究:正子攝影可準確評估放療效果

「唾液腺癌」恐臉歪面癱!長庚研究:正子攝影可準確評估放療效果

唾液腺癌在頭頸癌中較為罕見,醫師指出,常見症狀包含耳朵附近的無痛腫塊,還有臉部歪斜、面癱等神經學症狀。雖然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但如果腫瘤侵犯神經等重要結構無法手術,或者手術後有殘餘腫瘤,需接受放射治療。林口長庚醫院今(23)日公布研究成果,研究團隊證實「正子攝影」可準確評估唾液腺癌放療效果,避免過度治療造成其他副作用。

2025年04月23日 18:0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