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瘻管流膿飄異味 五旬大叔包護墊竟是腸炎作祟

▲腸炎併發症。(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50多歲的柯先生飽受肛門不明疼痛、流膿困擾,每每發作,都讓他坐立難安,深怕一坐就像失速列車,分泌物持續滲漏並散發惡臭,一發不可收拾,嚴重時他甚至必須購買女用護墊使用,成天在外工作、通勤彷彿「被罰站」般,只能站不敢坐下,對工作、社交、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臺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林春吉醫師指出,上述患者為克隆氏症患者,已經出現嚴重併發症,才導致肛門附近瘻管生成,讓直腸分泌物及排泄物亂竄、滲漏。林春吉醫師提醒,這種發炎性腸道疾病,侵犯的範圍從口腔到肛門等整個消化道,發炎的深度擴及腸道的整層腸壁,若長期發炎未控制,甚至可能導致周遭器官的侵犯形成瘻管。

腸道嚴重發炎,可能形成各種瘻管

超棘手腸炎!全消化道是地雷區 還恐提高罹癌風險

林春吉醫師表示,克隆氏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好發於二十至四十歲年齡族群,常見症狀為腹脹、腹痛與腹瀉,容易與急性腸胃炎和腸躁症混淆,但是克隆氏症的症狀較持久且反覆發作,還可能伴隨血便、貧血、營養不良、體重減輕等狀況,而腸胃炎的症狀常是急性、短時間發作,兩者成因與治療方式大有不同。

林春吉醫師進一步解釋,克隆氏症病程複雜,整個消化道都可能出現跳躍性病灶,若未及時控制會延伸多種併發症,除了瘻管外,還可能導致腸道狹窄、穿孔、膿瘍等,甚至出現腸道外症狀如關節炎、皮膚炎、虹彩炎、膽道炎、骨質疏鬆等。隨著罹病時間愈久,腸道發炎愈嚴重,各種腸道或腸道外症狀也會越惡化,甚至提高未來罹癌風險。

上述個案柯先生求診時,肛門附近有多處瘻管,這些瘻管像是小隧道般與直腸連通,因此直腸分泌物和糞水藉瘻管滲漏,再加上組織的發炎,進而導致肛門膿瘍,患者才會感覺肛門周圍紅腫熱痛,要是導致嚴重感染,恐進一步導致發燒、畏寒甚至敗血症等症狀。

林春吉醫師也說,面對這類併發瘻管膿瘍的克隆氏患者,治療十分棘手,針對膿瘍,需進行適當的清創、引流並用藥治療,以逐步緩解疼痛、感染症狀,並要避免後續反覆發作,否則可能再度形成更複雜的瘻管,不可不慎。除了治療肛門膿瘍與瘻管的同時,也要控制克隆氏症,藉雙管齊下以穩定病況。

因此,當時評估柯先生的狀況,針對他肛門膿瘍及克隆氏症擬定個人化治療策略,並協助申請生物製劑,經過治療後,肛門瘻管及腸道發炎情形皆獲得緩解,生活品質明顯改善,讓他得以重返職場、重拾人際關係。

治療短、中、長期達標 與病同行不煩惱

克隆氏症現有治療藥物包括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調節劑,以及近年來問市的生物製劑,可幫助緩解腸道發炎,降低未來因併發症而手術的機會。

醫界目前將克隆氏症治療目標初步區分為短、中、長期,短期緩解症狀,幫助患者回歸正常生活為主;中期目標希望達到發炎指數回復正常以及內視鏡檢查確認腸道黏膜癒合;至於長期治療目標則期望避免疾病復發,甚至達到病理緩解,也就是在病理切片下,黏膜沒有持續發炎狀態。

持續治療減少併發症

林春吉醫師表示,克隆氏症疾複雜且棘手,對患者身心、工作、社交都帶來巨大衝擊,被歸屬為重大傷病之一,對患者而言,疾病控制像是場長期抗戰,但絕對不是孤軍奮戰,只要把握「遵照醫囑、定期回診、規律治療」,讓病況持續獲得穩定控制,以減少併發症發生風險、降低住院的機會。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嚴重腹瀉成「包」大人 生物製劑穩病情脫離尿布人生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分享逆齡抗老觀念。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也親自參與,他分享,現在70多歲從沒有做過任何整形手術,為了「自然美」每天花時間保養,現在的自己比6年前還年輕。

2025年11月03日 17:59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近年兩岸情勢緊張,中共頻繁軍演,民間也開始準備避難包,而三軍總醫院身為台灣軍醫體系核心,如何在軍事與醫療之間取得平衡,備受關注。對此,院長陳元皓表示,三總不只是戰時後盾,平時更是民眾健康的重要依靠,將積極導入智慧醫療、推廣民防教育,期許能帶領三總更加深入軍心與民心。

2025年11月01日 09:23

AI助攻!台大「元宇宙模擬平台」讓手術更精準 安全效率皆提升

AI助攻!台大「元宇宙模擬平台」讓手術更精準 安全效率皆提升

AI人工智慧快速發展,在醫療上的應用也大有斬獲!台大醫院今(7)日發表「元宇宙手術模擬輔助平台」,利用延展實境(XR)技術,將病患的電腦斷層影像轉換為1:1數位孿生模擬(digital twin),讓外科醫師能在虛擬環境中進行手術規劃與模擬,如同擁有「導航系統」般精確輔助,大幅提升手術安全與效率。

2025年11月07日 18:51

過度換氣恐慌症!中榮嘉義分院揭密胸悶呼吸急促成因

過度換氣恐慌症!中榮嘉義分院揭密胸悶呼吸急促成因

40歲的全職媽媽阿芳,最近在家突然感到胸悶、呼吸急促,甚至一度以為自己心臟出了問題。由於父親曾因心臟病過世,她對身體任何不適都格外焦慮,不時量脈搏、量血壓,整天提心吊膽,連帶影響睡眠與生活品質。阿芳到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心臟科與神經科檢查後,確定不是心臟或自律神經問題,醫師轉介她至精神科。經藥物治療穩定情緒後,在心理師的指導下接受認知行為療法(CBT)、放鬆練習與正念冥想,經過幾個月治療後,阿芳的過度換氣明顯減少,也學會在身體不適時保持冷靜。

2025年11月07日 18:07

高雄本土登革熱+1!市場攤商發燒確診 484人匡列採檢足跡曝光

高雄本土登革熱+1!市場攤商發燒確診 484人匡列採檢足跡曝光

高雄市今(7)日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確診病例,患者是居住於鳳山區一名39歲台灣男性,11月3日出現發燒高達39.7度及肌肉痠痛症狀,當日至耳鼻喉科診所就醫,因症狀未緩解,11月6日改至另家診所求診,經抽血檢驗NS1快篩陽性、PCR檢驗結果陽性,為高雄市今年第14例本土確診個案。衛生局公布患者足跡範圍,也匡列484人進行採檢。

2025年11月07日 18:06

病患不再躺走廊!石崇良擬明年推「急診專屬病床區」接受治療

病患不再躺走廊!石崇良擬明年推「急診專屬病床區」接受治療

國內面臨急診壅塞,不時就會看到等待的病人躺走廊甚至滿到大廳,衛福部長石崇良今(7)日拋出新做法,讓急診不僅是只有留觀,比照國外設置讓病人短期停留且可以真正接受治療的「急診中的病床區」,將相關給付比照急性一般病床,讓病人在急診停留過程中得到應有的照顧跟品質,預期明年實施。

2025年11月07日 17:01

醫界支持補充保費改革 台大院長:投資獲利回到健康維護

醫界支持補充保費改革 台大院長:投資獲利回到健康維護

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補充保費改革規劃,針對股利、租金、利息改採「結算制」被視為拿存股族開刀,引發民眾強烈反彈而暫緩。今日醫界紛紛表態支持,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表示,補充保費立論合理,民眾投資獲利應該回到健康維護,補充保費立論合理,如何徵收仍待討論。

2025年11月07日 13:19

獨/「配方奶愛馬仕」驚見發霉!4歲童喝下肚腹瀉 雀巢:安全無虞

獨/「配方奶愛馬仕」驚見發霉!4歲童喝下肚腹瀉 雀巢:安全無虞

家長注意了!高雄一名媽媽從大樹藥局購入7罐啟賦羊奶粉,開封時發現奶粉結塊,沒想到後續發現同批購入的奶粉裡,有4罐發霉,而4歲女兒正在喝其中一罐,家長看了簡直快暈倒,痛批「啟賦」被稱作是奶粉界的愛馬仕卻出了大包,小孩喝出問題誰要負責?對此,雀巢公司今(7)日也發布聲明,強調產品安全無虞,對於消費者的疑慮也致上誠摯歉意。

2025年11月07日 12:59

補充保費爭議遭喊下台 石崇良:去留不在我心中、把事情做好

補充保費爭議遭喊下台 石崇良:去留不在我心中、把事情做好

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補充保費改革規劃,其中針對股利、租金、利息改採「結算制」被視為拿存股族開刀,引發強烈反彈,衛福部昨晚已緊急宣布「暫停有爭議的規劃」。相關爭議讓部分網友喊「衛福部長下台」,石崇良今(7)日回應,「去留從來不在我心中,我只有想把事情做好,讓醫療體系、健保可以持續健全發展。」

2025年11月07日 10:0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