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爆炸性頭痛! 致死率高的腦動脈瘤

▲腦動脈瘤。(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人體的動脈遍佈全身,負責將血液送往各個器官。隨著醫學進步,醫師已經可以經由動脈來處理一些過去必須開刀才能夠治療的疾病。台北及花蓮慈濟醫院神經介入診療科主任阮郁修醫師表示,神經介入診療科屬於放射科,可以利用特殊器械順著動脈去處理頸部、腦部與血管相關的問題,例如腦動脈瘤頸動脈狹窄、動靜脈畸形、動靜脈瘻管、動脈血栓等。

大腦是非常精細的器官,需要充足的血液供應才能夠正常運作,倘若血管發生病變,無論是破裂或阻塞都可能讓患者昏迷,甚至死亡。

爆炸性頭痛!致死率高的腦動脈瘤<

阮郁修醫師解釋,腦動脈瘤是腦部動脈管壁向外膨出的一種腦部疾病,有些是因為先天因素,也有後天導致的,好發於中老年人,以女性居多,男女比例大約是1:2。腦動脈瘤破裂時,會造成出血性中風,讓患者突然感到爆炸性劇烈頭痛,可能導致昏迷,死亡率很高。

大多數腦動脈瘤患者平時沒有明顯症狀,而毫不自覺。阮郁修醫師說,「部分較大的腦動脈瘤,若剛好壓迫到顱神經,可能出現的症狀有:視力模糊、眼皮下垂、還有複視,因為眼球運動受到限制,看東西會有兩個影子。」

致死率高的腦動脈瘤

發現腦動脈瘤時,醫師會進一步安排血管攝影檢查,這樣才可以完整評估腦動脈瘤的大小、形狀、還有跟周邊血管的關係。阮郁修醫師說明,如果腦動脈瘤超過5mm,通常會建議治療;如果腦動脈瘤小於3mm,會建議追蹤;如果腦動脈瘤介於3-5mm,就看患者的意願。

除了大小之外,腦動脈瘤的形狀也很重要,若呈現不規則形狀,或者動脈瘤表面有突起的小點,這個突起的小點一旦承受壓力就會非常容易破裂。

腦動脈瘤栓塞術,拆彈解危

阮郁修醫師解釋,治療腦動脈瘤的方法有幾種,如果腦動脈瘤開口較窄,可以使用「白金線圈栓塞」。如果腦動脈瘤的開口較寬,可使用血管支架來輔助栓塞,把白金線圈牢牢的卡在動脈瘤裡面,而且內皮細胞會漸漸長到血管支架上面,減少流入腦動脈瘤的血液讓復發機率降低。

另一個是「血流導向裝置」,形狀類似支架,這個支架編織的非常密,網孔非常小,能夠導流血液,避免血流進入腦動脈瘤。這些做法都能讓腦動脈瘤裡的血液形成栓塞,而漸漸被吸收掉。

阮郁修醫師回憶,曾經有位28歲的年輕人在早上醒來的時候突然單側手腳無力,而被送到醫院。檢查發現竟然有顆6公分超大的腦動脈瘤。患者沒有其他病史,但是從17歲開始就每天抽兩包菸,已經抽了十幾年。

「6公分的腦動脈瘤實在太大了,我們用了兩根血流導向裝置架接起來,完成了治療。」阮郁修醫師說,「追蹤到現在,動脈瘤縮小很多,他沒有再出現中風的情形,也把菸戒掉了。」

頸動脈狹窄,中風前兆莫輕忽

頸動脈是供應腦部血流的重要動脈,當頸動脈因為粥狀動脈硬化而逐漸狹窄時,供應腦部的血流就會愈來愈少,使腦部灌流不足。阮郁修醫師說明,「頸動脈狹窄的患者大部分是以頭暈、視力模糊、視力減退來表現。有時會出現眼睛黑矇,就是眼睛突然黑掉一片,或出現暫時性的缺血性中風。」

暫時性的缺血性中風(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症狀包括單側肢體無力、麻木、感覺異常、無法維持平衡、突然說不出話、口齒不清、表情不對稱、突然失明等。若出現這些警訊,務必立刻就醫檢查,千萬不能因為症狀消失就掉以輕心。

頸動脈狹窄,中風前兆莫輕忽

醫師會用頸動脈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影像檢查來評估頸動脈狹窄的程度,必要時還會使用血管攝影。如果頸動脈狹窄較嚴重而影響腦部血流,出現上述的「暫時性的缺血性中風」症狀時,建議就要積極治療,才能降低再次中風的風險。

頸動脈支架,拓寬頸動脈

阮郁修醫師說,利用神經介入處理頸動脈狹窄的作法,是從鼠蹊部的股動脈放入導管,往上延伸到頸動脈。穿過頸動脈狹窄處,確定位置後,便能展開支架。接著醫師會利用氣球擴張,撐開頸動脈狹窄的位置,讓血管恢復暢通。

頸動脈支架,拓寬頸動脈

在操作過程中,血管壁上的斑塊可能會掉落,若順著血液流入腦部將導致中風。為了克服這個問題,可以在導管的遠端展開一個濾網,能讓血流通過,但會攔截掉落的斑塊。待頸動脈支架手術完成後,再收回取出遠端濾網。

貼心小提醒

阮郁修醫師叮嚀,腦動脈瘤、頸動脈狹窄都與血管健康有關,日常保養非常重要。最好要維持健康生活型態,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如果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記得按時服藥、好好控制。請務必戒菸、少喝糖飲、少吃加工食品。若出現相關警訊,要及早就醫檢查,把握治療時機!

臉書專頁:拆彈專家-阮郁修醫師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致命的炸彈 – 主動脈瘤(懶人包)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經痛「3種止痛藥」效果大PK!醫點名「最直接作用」是它

經痛「3種止痛藥」效果大PK!醫點名「最直接作用」是它

經痛原因有先天、後天的差異,依據原因不同,可分為原發性經痛(先天體質)、繼發性經痛(後天形成)。子宮內膜剝落形成月經時,會釋放出前列腺素,使得子宮肌肉痙攣收縮並導致疼痛,張瑜芹醫師指出,若經檢查確認沒有器官病變,經痛也可能是正常現象。

2023年09月29日 11:14

烤肉注意!上周15.2萬人腹瀉就醫「已連3周上升」 中秋後恐再一波

烤肉注意!上周15.2萬人腹瀉就醫「已連3周上升」 中秋後恐再一波

中秋節前後是烤肉、聚餐旺季,腹瀉疫情也隨之增加。根據疾病管制署的統計,上周因為腹瀉門急診就診累計15.2萬人次,已經是連續三周上升,且高於過去三年同期。而依照往年經驗,中秋節後腹瀉就診人數都呈現上升趨勢,疾管署提醒,注意飲食安全,避免生食生飲,食材徹底烤熟或煮熟後再食用。

2023年09月29日 11:08

一圖看6類藥「別和柚子一起吃」 嚴重恐橫紋肌溶解

一圖看6類藥「別和柚子一起吃」 嚴重恐橫紋肌溶解

中秋將至,食藥署提醒,小心柚子和部分藥物的交互作用,像是降血脂藥、降血壓藥、免疫抑制藥等,若一起食用可能會造成橫紋肌溶解、或是麻痺、抽筋等情況。除了列表中出現的藥物,還有其他可能會導致交互作用藥品也要特別留意。

2023年09月29日 09:43

中秋就是要芭比Q! 掌握三要點避免成「行走滿月」

中秋就是要芭比Q! 掌握三要點避免成「行走滿月」

中秋節到了,相信很多人準備好要報復性烤肉了!營養師把烤肉食材熱量大集合,加碼送上配料熱量表,當心月餅加烤肉 肚子長肉肉!看看怎麼吃可以更均衡健康!

2023年09月29日 00:00

體重停滯…醫激推5方法「繼續往下掉」:食物別太一致

體重停滯…醫激推5方法「繼續往下掉」:食物別太一致

無論多努力少吃多運動,體重計上的公斤數始終屹立不搖?讓人看了實在好受挫。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李晨瑜指出,想要突破體重停滯期,建議改變運動的模式、增加飲食變化、保持飲食彈性、搭配間歇性斷食,以及讓體重維持2~3個月等。而她也提醒,體重數週沒變可能是遇上「假停滯期」。要瘦身可得多有點耐心。

2023年09月28日 21:42

營養過剩「久了恐害7病」 專家:成人熱量攝取要減少

營養過剩「久了恐害7病」 專家:成人熱量攝取要減少

透過飲食攝取的熱量超過身體所需時,多餘的熱量就會轉為脂肪,儲存在體內。雖然適量的脂肪有助於荷爾蒙代謝或調節體溫,但脂肪過量會影響健康。就算是被認為應該多多攝取的蛋白質,如果攝取過量也會影響腎臟或肝臟,所以營養不是越多就代表越好。

2023年09月28日 20:42

烤肉「做3件事」會拉到虛脫! 醫示警:嚴重恐死亡

烤肉「做3件事」會拉到虛脫! 醫示警:嚴重恐死亡

鑒於台南登革熱疫情持續升溫,又臨近中秋連續假期,政府及專家無不呼籲加強自身防蚊措施;然而,每逢中秋節便迎來的急性腸胃炎高峰,同樣不容小覷!

2023年09月28日 20:08

烤肉「1類食材」會產生致癌物! 營養師:先吃蔬菜降風險

烤肉「1類食材」會產生致癌物! 營養師:先吃蔬菜降風險

中秋節的月餅、柚子和烤肉是絕對不能錯過的三大必吃美食,不過營養師DGI黃威杰也提醒,要想避免體重飆升或健康亮紅燈,有3件事要特別留意。營養師指出,烤肉時要特別注意「烤焦食材」,燒焦的肉類會使蛋白質產生多環胺類致癌物,尤其是高油脂肉類產生的濃度會更高,建議較不容易熟的食材可先透過其他方式加熱。

2023年09月28日 19:26

北市男買到「臭黑雞蛋」 衛生局「稽查3家雜糧行」結果曝

北市男買到「臭黑雞蛋」 衛生局「稽查3家雜糧行」結果曝

台北市大安區1名從事殯葬業的楊姓民眾向媒體投訴買到「壞蛋」,雞蛋打開後呈黑色且散發惡臭。台北市衛生局掌握消息後,立即派員前往稽查,在該民眾購買雞蛋的地方稽查3家業者,現場隨機抽驗蛋品,目前並未發現有蛋品變質狀況。

2023年09月28日 18:40

愛吃「1食物」流汗容易臭!專家授「6招」遠離惱人體味

愛吃「1食物」流汗容易臭!專家授「6招」遠離惱人體味

濕熱的天氣總讓會人汗流浹背,不少人也擔心自己是否會出現難聞的體味。營養師李立慈就分享表示,影響體味的原因有荷爾蒙、情緒、氣候等等,可以藉由保持環境乾燥、加強個人衛生和健康飲食,以及減少蒜科食物,來降低異味的產生。

2023年09月28日 18:3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