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懷宗/戴舊口罩比不戴口罩更糟糕 真的嗎?

▲衛福部桃園醫院前進指揮中心規定,桃醫員工禁止到外縣市與友院參與會議與演講,停止外援業務,院方22日證實內部確實有此訊息。(資料照/記者沈繼昌攝)
▲部立桃園醫院日前發生院內感染事件。(圖/ETtoday資料照)

文/潘懷宗 博士、陽明大學醫學院兼任教授

新冠疫情持續全球延燒,台灣也因為部立桃園醫院的院內感染事件,導致侷限型社區內擴散,期望就此打住,圍堵成功,天佑台灣。在此次院內感染事件中,曾經有兩位醫療人員,一位戴N95口罩,另一位戴一般外科口罩,竟然還發生互相傳染的事件,很多人就問,為何會這樣?而標準的回答則是:口罩只是作為抑制傳播整體策略的一部分而已,要知道單獨使用口罩並不能夠對新冠肺炎提供100%的保護。如果要確定不被感染,必須要同時作好幾件事,例如保持人與人間的身體距離、戴口罩、保持房間通風良好、少聚會、少入公共場所、避開人群、勤洗手等等,再加上環境清潔,因為環境汙染也是感染的原因之一。

▲▼冬季,冬天,天氣,低溫,寒流,行人,路人,大陸冷氣團,保暖,禦寒,冬衣,口罩,流感,防疫,過馬路,天氣配圖。(圖/記者李毓康攝)
▲戴口罩已成為民眾生活日常。(圖/ETtoday資料照)

另外,有關戴口罩部分,因為口罩屬於防疫物資,在疫情吃緊時,每一個口罩都相當珍貴,因此民眾都想知道如何才能重複使用,記得去年初,媒體就經常報導,如何重複使用口罩的方法,琳瑯滿目。有人說,每天固定使用一個,然後吊在陽台上讓陽光殺菌晾乾,七個口罩一星期依次使用。也有人說,使用酒精噴一噴,殺死新冠病毒最好。甚至有人用電鍋乾蒸,連疫情指揮中心都利用公益廣告在電視上教大家如何乾蒸,期間也有立委用氣炸鍋等等。重點來了,以上種種方法,均僅局限觀念在於如何殺死舊口罩上的病毒而已,但近期刊載的一篇科學論文,就提醒大家舊口罩不一定能用,因為戴舊口罩可能比不戴口罩還要糟糕!

▲口罩。(示意圖/Pixabay)
▲有科學論文指出,戴舊口罩可能比不戴口罩還糟糕(示意圖/Pixabay)

這種所謂:戴舊口罩比不戴口罩還要糟糕的講法?任何一位民眾聽了都不會相信,因為大家很自然地認為戴口罩,無論新舊,總比沒有戴來得好(這種信念僅僅適用大於5微米的飛沫顆粒,而不適用於小於2.5微米的細飛沫顆粒),新冠病毒大小約120 奈米,所以當然會存在於細飛沫顆粒中。根據2020年12月15日麻薩諸塞州大學洛厄爾分校(Lowell)生物醫學工程系副教授奚金祥(Jinxiang Xi)和加利福尼亞浸信會大學(California Baptist University)共同合作,發表在《流體物理學》(Physics of Fluids)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戴舊口罩有可能比完全不戴口罩對預防冠狀病毒的效果還要差。

研究人員研究了三層式的一般外科口罩,內層由吸收性材料製成,中間層則是過濾層(有靜電,可以吸附細飛沫顆粒),隨後的出口端(最外層)是由非吸收性材料製成(防水層),這是在台灣目前最普遍使用的口罩。他們發現,全新的口罩可以過濾掉將近四分之三(65~70%)的細飛沫顆粒,這些細飛沫在空中徘徊,是造成新冠肺炎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如果口罩重複使用以後,當口罩過濾率降低到僅能過濾掉四分之一(25~30%)的細飛沫顆粒時,就會出現比不戴口罩還要來得糟糕的現象。原因如下:

▲口罩。(示意圖/Pixabay)
▲口罩重複使用以後,當過濾率降低四分之一時,就會比不戴口罩還要來得糟糕。(示意圖/Pixabay)

該研究小組建立了一個利用電腦精密測量和計算的人體頭部配戴口罩的模型,因此能夠觀察到飛沫如何先大量沉積到面部口罩上,然後再緩慢地被吸進口罩,接著,漏網的細飛沫顆粒,再進入鼻腔、咽部和肺部中,這樣的流體動力圖。模擬後結果表明,口罩改變了臉部周圍的氣流和粒子動力學,氣流會因為有口罩而被迫流過、漫延整個口罩表面,於是有大量飛沫顆粒沉積在上面,而不是像沒戴口罩時,只是通過特定路徑進入鼻子和嘴巴。而且當配戴口罩時,空氣進入呼吸道的速度也會變得比平常慢很多,並對整個口罩面產生一股吸力。研究人員說,當氣流改變、速度降低、產生吸力後,就會一定程度的增強吸進口罩顆粒(小於2.5微米的細顆粒)的能力。所以這時候口罩到底能夠過濾掉多少比例的細飛沫顆粒,就變成了關鍵因素,因為進入口罩顆粒數量的多寡和口罩過濾率高低會互動式的影響進入呼吸道顆粒的絕對數目。

▲衛福部24日起販售雙鋼印口罩,有「MD及Made In Taiwan」之雙鋼印標示。(圖/記者沈繼昌攝)
▲實名制口罩。(圖/ETtoday資料照)

研究結果表明,當佩戴全新的一般外科手術口罩時,過濾率可以高達65~70%,但是一個用過多次的口罩(看你怎麼用、用多久),其過濾率就可能降低到只剩25~30%。當你所戴的口罩,其過濾效率低於30%以下時,這時候小於2.5微米的細飛沫顆粒進入呼吸道的絕對數目,就會比不戴口罩來得多。這項研究想要強調的是,我們不僅要戴口罩,而且要戴過濾效率高的口罩,這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潘懷宗老師要提醒所有民眾,配戴口罩保護自己,就必須選擇仍保有一定比例過濾效果的口罩,並且正確配戴,也就是要避免使用太多次的舊口罩或是過期的口罩,才是正確的作法。

關鍵字: 潘懷宗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陽光金奇異果盛產中!早餐加1顆「維生素C馬上達標」優點一次看

陽光金奇異果盛產中!早餐加1顆「維生素C馬上達標」優點一次看

許多學生、上班族早餐都是外食解決,甚至乾脆不吃;不過營養師孫語霙提到,早餐通常會連帶影響「一整天的飲食選擇」,沒吃早餐的人,當天更容易暴飲暴食而增胖,也更容易疲倦、情緒失控。若不得已外食,她建議可以加一顆奇異果,例如吃一顆金黃色奇異果,一天所需維生素C馬上達標,還能增加活力感,CP值超高!

2024年04月20日 06:30

咳嗽「超過2時間點」不是感冒!醫示警了

咳嗽「超過2時間點」不是感冒!醫示警了

咳嗽日常相當常見,不過許多人一咳往往就是幾個星期,甚至是至今未見好轉、或是咳到晚上睡不著,然後漸漸習慣與咳嗽共存。澄品中醫院長劉筱薇醫師從中醫觀點解析咳嗽,症狀和治療方式各有所不同,咳嗽、久咳不癒可尋中醫師協助。

2024年04月19日 20:18

瘦子也有脂肪肝!愛吃「2食物」小心 一堆人以為養生

瘦子也有脂肪肝!愛吃「2食物」小心 一堆人以為養生

「我這麼瘦,怎麼可能會有脂肪肝?」很多民眾是在健康檢查時,才發現自己有脂肪肝的問題,而最常有的疑問則是:「難道不是只有胖子、啤酒肚的人才會有脂肪肝?」事實上並非如此!

2024年04月19日 19:38

衛福部公告「次世代基因定序」5月起納健保!19種癌、2萬人適用

衛福部公告「次世代基因定序」5月起納健保!19種癌、2萬人適用

衛福部公告新增「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自今年5月1日起納入健保給付。健保署預估,每年約多2萬多名癌症患者受惠,挹注經費約3億元。考量基因檢測目的不同,健保署提到,實體腫瘤部分,14大類癌別可透過單基因檢測或NGS協助挑選合適的標靶藥物,又因檢測方法、基因位點多寡及病人需求等差異,採取健保定額給付、民眾自付差額方式。

2024年04月19日 19:10

「吃鳳梨妹妹飄香」醫認了:不會!影響下體味3大關鍵曝

「吃鳳梨妹妹飄香」醫認了:不會!影響下體味3大關鍵曝

天氣越來越熱,女生私密處容易產生分泌物及異味,這時突想起都市傳說「吃鳳梨妹妹會變香,吃蘆筍會發臭」,到底是不是真的?婦產科醫師張瑜芹直言,健康狀態下的陰道聞起來有點酸酸的,而攝取的食物並不會影響其氣味,惟在性愛後或生理期時陰道味道會變得濃烈、有鐵鏽血味。她提醒,鳳梨含糖量高,吃多恐加重陰道感染機率。

2024年04月19日 18:29

衛福部花蓮震災專案募得11.2億 	賑助慰助金額度提高為60萬

衛福部花蓮震災專案募得11.2億  賑助慰助金額度提高為60萬

賑災基金會今(19)日公告,賑災基金會專案募款帳戶至今日下午4時,總計募得約11.2億元,總捐贈筆數16.5萬筆。其中廣達電腦捐款3000萬於今日進帳。另外,賑災基金會訂定「重大天然災害災民賑助核給要點」其中死亡、失蹤賑助慰助金額度為40萬元,此次花蓮地震,將專案提高為60萬元。

2024年04月19日 17:21

嘉基引進電子直肛鏡影像運用 醫師同步說明病況不尷尬

嘉基引進電子直肛鏡影像運用 醫師同步說明病況不尷尬

「醫生,我屁屁痛是怎麼了?」當患者到直腸外科門診就診,絕大多數都是跟肛門疾患有關,如說血便、肛門脹痛或是摸到腫塊等等,其實肛門是一個很私密的位置,大部分患者對於症狀常常難以啟齒,或很難明確敘述病況,為提升醫病溝通關係,嘉義基督教醫院率先引進醫療級「電子直肛鏡」,可透過即時影像,有助醫師說明病情,讓患者的「菊花」內涵可以撥雲見日,不會再對醫師的說明感到霧煞煞。

2024年04月19日 16:09

阿根廷首都爆「神秘呼吸道疾病」 60患者嚴重肺炎!年輕人佔最多

阿根廷首都爆「神秘呼吸道疾病」 60患者嚴重肺炎!年輕人佔最多

阿根廷近日出現了一種神秘的呼吸道疾病,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有多達60名患者感染「嚴重非典型肺炎」,原因尚未查明。外媒報導稱,這一波病例激增與2019年底新冠肺炎爆發有著類似的特徵。

2024年04月19日 16:09

吸入火災廢氣!他「照X光沒事」醫師卻搖頭了:賠掉20年肺活量

吸入火災廢氣!他「照X光沒事」醫師卻搖頭了:賠掉20年肺活量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上周三(10日)發生火警,院方緊急疏散醫護和民眾,後來消防隊員也及時控制火勢。不過,胸腔科名醫蘇一峰指出,有工作人員近距離吸入半小時的煙,雖然X光檢查沒問題,但肺活量減少了三成,等於是賠掉20年的肺活量。

2024年04月19日 15:53

16歲妹牙痛臉腫「2數值狂飆」!醫一看愣:是糖尿病

16歲妹牙痛臉腫「2數值狂飆」!醫一看愣:是糖尿病

牙齒痛的經驗人人有,中部一名16歲少女近日牙疼一整天,清晨發現「左臉腫一大包」脹痛到無法張口進食,緊急被家人送到急診抽血檢查,竟驚見血糖爆表達625 mg/dL、糖化血色素18.8,血清中甚至驗出有酮體,醫師推測「應該是第一型糖尿病發生的初期」,驚險的是還未釀成嚴重的酮酸中毒。

2024年04月19日 15:4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