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好處一籮筐!吃太多會怎麼樣? 這些「健康風險」別小看


圖文/常春月刊

鳳梨產季從每年的4月中至10月底,屬於夏季水果。夏天出產的鳳梨多汁甘甜,春季與入秋之鳳梨的味道,則稍遜色而且口感也比較酸;鳳梨是眾多水果中,可生吃也可熟食的一種,除具有消暑作用,同時還能達到消除疲勞與增進食慾的功效。

鳳梨 維生素C含量是蘋果的5倍

富含天然膳食纖維的鳳梨,其營養成分還包含有機酸、維生素B1、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鉀等。值得一提的是,鳳梨中的維生素C含量是蘋果的5倍,此外,鳳梨所含的蛋白酶,還可以分解蛋白質,能幫助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和消化。

 


鳳梨含維生素B1 消除疲勞、增進食慾

鳳梨中含有的維生素B1,不但可以消除疲勞,同時還能增進食慾。不僅如此,鳳梨中內含的糖蛋白質酵素與鹽類,具有利尿的作用;鳳梨也可改善腹瀉、消化不良,並有助於解決夏暑食慾不振的困擾。

鳳梨食用過量 恐降低味覺

不過,就算再好的食物,食用過量還是會對身體產生不良的影響。以鳳梨為例,若食用過量,則容易刺激口腔黏膜並降低味覺;若食用後出現全身發癢、頭暈、嘔吐、腹瀉等現象,則表示身體對鳳梨的蛋白酶起了過敏作用,應避免食用,或 改食用已加熱之鳳梨或鳳梨罐頭產品為宜。

 


鳳梨生吃、熟食多變化 飯後吃最適合

在眾多水果中,鳳梨是少數生食與熟食,都稱得上好吃的一種。一般人在吃鳳梨時,會覺得澀澀或是有咬舌頭的感覺,那是因為鳳梨裡的蛋白分解酵素在作祟。

這種強力的蛋白分解酵素,能幫助肉類消化,所以,對消化吸收非常有幫助, 但是有胃潰瘍的人則不適合食用;通常會建議在飯後吃鳳梨,主要是因為若在兩餐中間或餐前食用,腸道消化較差的人,容易有胃壁受損的問題。

考慮個人體質差異 這些情況恐使症狀惡化

鳳梨還有改善便祕的功能,便祕的人在飯後吃鳳梨,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幫助清潔腸道。雖然鳳梨是很好的水果,可是在食用前仍要考慮個人體質差異的問題。對於上腹突出、腰部肥滿體型、急性硬性的便祕者來說,鳳梨是最佳的飯後水果;但若是下腹突出體型、怕冷、低血壓或寒性體質的人,吃鳳梨可能會使症狀惡化。

 


吃鳳梨怕咬舌 抹鹽可緩解

有許多人不敢吃鳳梨,原因是害怕鳳梨咬舌頭,讓舌頭澀澀的。建議可塗抹少許鹽巴在生鳳梨上再食用,或和雞肉、米飯等食材一起烹煮,味道相當不錯且不會流失營養成分,還能避免鳳梨咬舌頭的情況發生,安心的享受鳳梨的美味。

此外,還可利用多種不同的調理方式,增加鳳梨的風味。像是打成果汁、調理 成熱食、製作沙拉等,在與其他種類食物搭配後,往往可以發揮更大的效用,對人 體更加有幫助。

 


選購與保存鳳梨 這樣做最恰當

選購鳳梨時,首先要留意外觀有無損傷的情形,若有外傷,則不易儲藏,且果肉容易發酸。再者,就是要看鱗目突顯擴大的狀況,通常是愈大愈好;接著可以拍一下果實,若回聲清脆,按下去有硬度,手有沉重感,底部的鳳梨梗要細,那麼就可稱得上是佳品;一般底部紅黃、上部翠綠,甜度會較高,最好買完整一顆且不要去皮的鳳梨最好。

鳳梨清洗時需連皮一起,因為表面粗糙,建議用清水以軟毛刷刷洗後陰乾。最好不要先去皮,可存 放在通風處2~3天,若存放於冰箱冷藏室,則可以放置5~7天。

若鳳梨已削皮未立即食用,則須將包裝袋子更新後再放入冰箱,否則鳳梨容易發酵,更換新袋子的鳳梨,也最好在當天食用完畢。

延伸閱讀:

·鳳梨生津止渴、整腸、抗疲勞! 但5種人要小心吃
·荔枝吃多變胖、冒痘還會流鼻血! 3個時間點吃也NG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網傳「2種鹽」不要用 營養師破假訊息

網傳「2種鹽」不要用 營養師破假訊息

最近網路上瘋傳一篇文章「買食鹽時,這兩種食鹽別再買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很多人不懂!」,並配上了台鹽的特級碘鹽與高級碘鹽圖,誤導消費者不能買這兩種鹽!讓營養師直接破解這則假訊息!

2025年11月23日 12:02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台灣首次在化妝品驗出禁用蘇丹色素,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說明,食藥署已經進行流向盤查,總共有14家,扣除2家是代理,有12家有進行產品製造,已經通知預防性下架,地方衛生局也在進一步調查和檢驗,第二批檢驗結果會在禮拜一有初步結果。

2025年11月23日 11:43

男大生擠痘痘慘了!「肺穿10多洞」壞死 醫警告:這三角區別亂擠

男大生擠痘痘慘了!「肺穿10多洞」壞死 醫警告:這三角區別亂擠

大陸一名20歲的大二學生小林(化名)近日因擠痘痘,不慎引發嚴重併發症,最終導致肺部出現十餘個空洞、部分組織壞死,所幸經治療後已康復出院。醫師提醒民眾,臉部尤其是危險三角區的痘痘切勿任意擠壓,一旦出現發燒或呼吸不適,應立即就醫。

2025年11月23日 10:44

濕熱天氣恐害早產風險增3倍 研究:綠地可保護母嬰健康

濕熱天氣恐害早產風險增3倍 研究:綠地可保護母嬰健康

都市綠地不僅能讓人心情放鬆,還可幫助孕婦和寶寶對抗氣候變遷帶來的健康衝擊。國內最新研究發現,懷孕期間、特別是懷孕後期,若暴露於偏高氣溫,發生早產、低出生體重的風險相對提高約3倍,但只要居住在綠地較多的地區,這些不良影響可望明顯減輕。

2025年11月23日 10:03

他右膝痛足底麻竟是「跑者膝」 愛長跑關節過度使用釀禍 

他右膝痛足底麻竟是「跑者膝」 愛長跑關節過度使用釀禍 

43歲的李先生是長跑愛好者,近來卻飽受右膝疼痛與足底麻木困擾,被診斷為膝關節過度使用所致的「跑者膝」,後續接受西醫治療有短暫改善,但每次長跑後疼痛感更加延長,膝關節一度無法正常彎曲。中醫師指出,長期進行單一活動會造成特定經絡過度使用,導致經絡失衡與氣血滯礙,後續透過針灸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達到止痛與改善麻木效果。

2025年11月23日 08:58

結紮後精子去哪 醫解答:在休息室「自然離職」

結紮後精子去哪 醫解答:在休息室「自然離職」

泌尿科醫師陳忠佐分享,男性結紮後,精子到底去哪裡了,「就像是沒有排班的員工,留在休息室等到『自然離職』。」

2025年11月23日 07:13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疾管署估人傳人風險低:旅遊警示維持一級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疾管署估人傳人風險低:旅遊警示維持一級

美國華盛頓州官方21日證實,一名高齡居民因感染罕見的H5N5型禽流感病毒死亡,這起案例也被認為是全球首宗人類感染H5N5並致死的紀錄。我疾管署今(22)日表示,華盛頓目前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在今年4月已經提升至第一級注意,目前評估人傳人風險低,會維持現行旅遊疫情警示,並持續監測。

2025年11月22日 21:02

出生3天就開胸、住院半年才回家 早產兒學姐回台大鼓勵學弟妹

出生3天就開胸、住院半年才回家 早產兒學姐回台大鼓勵學弟妹

今年6歲的茵茵,穿著小公主禮服神采奕奕的樣子,很難想像她時出生僅718公克,是個極低體重早產兒。茵茵爸爸今天帶著她參與台大醫院早產兒回娘家活動,回想當時在出生第三天就接受開胸手術,住進新生兒加護病房,住院半年才第一次回到家,到現在已經長成身高體重都在第五十百分位以上亭亭玉立的小女孩,也順利進入小學,今天特別以「大學姐」的身分來鼓勵學弟妹們,也向醫護人員道謝。

2025年11月22日 18:2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