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癬不會傳染!但會遺傳嗎? 皮膚科醫揭「罹病原因」


圖文/常春月刊

45歲的陳先生近來工作壓力大,作息不穩定,睡眠時間少,偏偏惱人的頭皮屑在這時候發作,用了去屑洗髮精,效果還是有限,在受不了搔癢與掉皮屑的困擾下,就醫後經診治才發現,原來不是單純的脂漏性皮膚炎,而是罹患「乾癬」。

乾癬和坊間俗稱「牛皮癬」不同

皮膚科醫師蕭百芬指出,乾癬是皮膚表皮出現異常快速增生的現象,病人身上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斑塊,由於皮屑增生快速,一旦皮膚上的皮屑掉落或因搔癢而抓破,和坊間俗稱「牛皮癬」並不相同。

 


乾癬不是「癬」 不會傳染

乾癬是皮膚科門診中少見的慢性疾病之一,但因乾癬與一般黴菌孳生造成的「癬」僅有一字之差,常造成認知上的錯誤,事實上,兩者致病原因及治療方式完全不同,千萬不要混淆。

蕭百芬表示,一般黴菌孳生的「癬」是一種具傳染性的皮膚病,在配合醫囑依治療黴菌方式予以適當治療之下,可以完全康復,且日後若能避免感染因素,可減少再次發生感染的可能性;但乾癬則大不相同,「乾癬」是一種慢性皮膚病,控制得宜的病人可以與此病和平共處,生活不受影響雖然因患部皮膚有癬狀皮屑 影響外觀,但並不會傳染。

乾癬自體免疫功能失調 有遺傳機率

至於也有人會問「乾癬會遺傳嗎?」蕭百芬說明,乾癬是一種自體免疫功能失調加上表皮快速增生所致,根據研究顯示,若父母一方是乾癬病人,則下一代罹病率為28%;若父母雙方均為乾癬病人,則有高達65%的機會,下一代也會罹患此病。

 


乾癬有3種類型 尋常性乾癬最常見

1、尋常性乾癬:乃較常見的類型,好發部位為頭皮,患者頭皮的表層皮膚因異常增生,形成如同頭皮屑般的銀白色皮屑紛紛掉落,導致日常生活受到極大影響;其次是四肢關節伸側或背部及臀部,少數病人會出現在皮膚皺摺處,還有病人在指甲旁出現並影響指甲,病徵類似灰指甲,由於不易區分常使治療過程十分棘手。

2、雨滴狀(或稱點滴狀)乾癬:患者身上會出現小小如雨滴般的紅疹,常見於幼童,在扁桃腺發炎或罹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後誘發,但以單次發作為主,即使年幼發作過,但較少比例會導致成年後的慢性皮膚疾病。

3、膿疱型乾癬:病人可能會有局部,如手、腳產生膿疱,病灶面積大於尋常性乾癬的斑塊大小,並有高達9成比例會蔓延至全身,產生發紅、疼痛等不適症狀,因此也稱為「紅皮症」。

 


乾癬初期難察覺 不斷掉皮屑才驚覺

許多乾癬性關節炎的病人,由於發作時多是脊椎關節疼痛,常因此而尋求過敏免疫風濕科或是骨科醫師求診,在初期可能症狀輕微不易察覺。蕭百芬提及,乾癬病人在發作時,會因患部搔癢難耐而用手抓,皮膚表層的皮屑則因搔抓而暫時褪去,但與一般皮膚不同的是,表皮在皮屑脫落後會再快速增生,讓病人永遠有掉不完的皮屑,一旦皮膚受傷產生傷口,對 乾癬病人來說更是一大考驗。

 


與乾癬和平共處 避免生活壓力及感染

蕭百芬強調,許多乾癬病人可以跟乾癬和平共處,但因為影響外觀與社交,患者常缺乏自信,許多病人若表皮增生塊狀分布在四肢,則終年穿長袖、長褲遮住皮膚斑塊處,但若以指甲附近做為病徵表現者,則社交的心理壓力指數更高,病人常因此感到畏縮恐懼,需要醫師特別加以說明與安撫,討論適當的治療方式。

由於乾癬是慢性皮膚病,雖然至今仍無法透過藥物或任何治療方式予以根除,蕭百芬提醒,病人若能按照醫囑指示接受治療,且不要在未經醫師許可下,隨意購買外用藥膏塗抹,保持身心健康,並小心避免受到外傷或疾病感染,即可控制得宜與乾癬和睦相處。

延伸閱讀:

·連滑手機都困難! 乾癬性關節炎5病徵別小看
·頭皮脂漏性皮膚炎是頭洗不乾淨造成的? 完全無關!醫師教日常頭皮保健SOP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美國史丹佛大學日前公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台灣知名泌尿科專家、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郭漢崇再次入選。對此,他坦言原本不知有此榜單,並未在意,但後來發現在國內醫師中,他有多年名列前20傑,對於默默耕耘台灣後山已久的他來說,這才感受到珍貴肯定。

2025年10月18日 09:23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知名壽喜燒」6人通報疑食物中毒 衛生局勒令停業

「知名壽喜燒」6人通報疑食物中毒 衛生局勒令停業

有民眾到新光三越南西店「牛喜壽喜燒」用餐,出現腹瀉、發高燒和嘔吐症狀緊急送急診。台北市衛生局晚間表示,截至10月23日,就醫通報人數累計6位,符合停業標準,衛生局隨即令該餐廳暫停作業。至於抽驗食材及環境檢體結果,預計於1至2週出爐後,屆時將綜合研判是否為確定食品中毒事件。

2025年10月23日 20:37

衛福部查閃兵先揪「複檢高血壓異常」 若醫師勾結造假恐撤照

衛福部查閃兵先揪「複檢高血壓異常」 若醫師勾結造假恐撤照

藝人閃兵案延燒,衛福部已發文請台北市衛生局調查負責複檢的台大、北榮和三軍總醫院。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今(23)日直言,大型醫學中心體檢經手人員眾多,要造假「從頭到尾都覺得好怪」,但會透過本次案件來系統性回溯兵役複檢資料,先從「高血壓異常個案」釐清開診斷書醫師與醫院管理是否有疑問,若真有醫師勾結造假,最嚴重恐撤照。

2025年10月23日 20:32

加熱菸展示大轉彎!先前稱禁實體、照片 國健署改口「可展示圖片」 

加熱菸展示大轉彎!先前稱禁實體、照片 國健署改口「可展示圖片」 

加熱菸上市後,首家業者因外包裝未標示尼古丁秒遭下架,但第二家業者上市後,被民眾發現超商菸架上「有組合元件(載具、加熱器)圖片展示」。國健署署長沈靜芬先前受訪時表示,加熱器等組合元件依法不得展示,「實體和照片都不能擺出來」。但國健署今接獲反應後竟改口表示,「已在10/16函釋,可以在販賣菸品場所展示。」

2025年10月23日 19:49

追查非洲豬瘟肉品流向 食藥署長喊話:全民一起當食安超人

追查非洲豬瘟肉品流向 食藥署長喊話:全民一起當食安超人

台中傳出全台首例非洲豬瘟疫情,引發全國關注。食藥署今表示,會持續督導地方政府衛生局執行市售豬肉類產品來源稽查,並針對販售東南亞、中國場域加強稽查。署長姜至剛更喊話,盼全民一起當食安超人,共同守護國人健康。

2025年10月23日 18:26

花蓮善款已12.9億 賑災基金會:已發8億出去

花蓮善款已12.9億 賑災基金會:已發8億出去

賑災基金會今公布「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專案募款」最新統計數字,統計至22日止,已經募得款項新台幣12.9億餘元,而善款已撥付8.29億,全數用於第一階段緊急慰助及家園支持。

2025年10月23日 18:04

秋冬感冒季來襲!每天「多睡1小時」感冒機率減半

秋冬感冒季來襲!每天「多睡1小時」感冒機率減半

每到秋冬,天氣一冷,病毒也開始活躍,感冒和流感不僅傳染快,嚴重起來的風險也更高,很多人以為只要多吃維他命、多喝雞湯就能避免生病,但營養師郭曉晶提醒,其實真正能保護免疫力的「秘密武器」是睡得好,每天多睡一小時,就能大幅降低感冒風險。

2025年10月23日 18:03

減脂期也能逛夜市?營養師揭密:炸物不是完全禁區

減脂期也能逛夜市?營養師揭密:炸物不是完全禁區

夜市是許多台灣人共同的味覺記憶,炸雞排、滷味、珍奶香氣撲鼻,讓人一走進去就難以招架。不過,營養師珊珊提醒,這些高油、高糖的料理若吃太多,不僅容易讓熱量超標,也會增加身體負擔,她整理出減脂期專屬的「夜市點餐攻略」,教大家如何聰明選擇,吃得開心又不爆卡。

2025年10月23日 16:10

限制誘發動作療法訓練 南投醫院助中風者提升手部功能

限制誘發動作療法訓練 南投醫院助中風者提升手部功能

中風是台灣主要的致殘原因之一,許多患者因偏癱導致手部動作受限,影響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與生活品質;為提升中風後的復健成效,衛福部南投醫院復健科積極推廣「限制誘發動作療法」,協助患者有效改善手部功能、重拾自信與獨立生活。

2025年10月23日 15:5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