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外食愛注意!充足營養素,健全身體自然保護系統!

▲營養素。(圖/照護線上)

圖、文/照護線上

生活忙碌、天天外食、經常熬夜已是許多上班族的生活寫照,由於缺乏運動,且吃得較油、常喝糖飲,讓體重在不知不覺中上升。然而,體重雖然過重,但是身體卻可能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態,日積月累下來,可能影響身體自然保護系統,健康也會亮起紅燈。

我們的身體從外而內有幾道防線構成自然保護系統,幫助人體抵抗外來物質的侵害。自然保護系統需要許多營養素的參與才能夠正常運作,除了充足的蛋白質外,還需要維他命C、維他命D、鋅等營養素。

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維他命C

「維他命C(Vitamin C)」是重要的水溶性維他命,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及活性氮(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 RNS),終止自由基的連鎖反應及降低氧化傷害[1]。

維他命 C 除了是膠原蛋白製造過程中所必需的輔因子,亦是構成膠原蛋白的要素,有助維持細胞排列的緊密性、增進體內結締組織、骨骼及牙齒的生長。充足的維他命 C有助於傷口癒合及增加對受傷及感染等壓力的抵禦能力[1]。

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維他命C

缺乏維他命C時,可能出現貧血、傷口癒合不良、容易感染、牙齦出血等問題,嚴重時稱為「壞血病(scurvy)」。

由於我們的身體無法合成維他命C,所以需要每天從食物或營養補充品中攝取,包括檸檬、葡萄柚等柑橘類、蕃石榴、草莓、西印度櫻桃、番茄、高麗菜、花椰菜等皆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成年人建議攝取量,為每日100mg,然而抽菸、飲酒過量、感染、情緒壓力可能使維他命C的消耗量增加,需要適時補充。

有助骨質、健全保護力的維他命D

維他命D是脂溶性維生素,可以增進鈣吸收,幫助骨骼與牙齒的生長發育,促進釋放骨鈣,以維持血鈣平衡,並有助於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生理。

接受日光照射後,我們的身體可以合成維生素D。台灣的日照充足,過去大家並不認為國人有維他命D缺乏的問題,然而,本土研究卻發現維他命D缺乏的狀況比想像中還要常見。

維他命D的建議攝取量,五十歲以下為每天400 IU,五十一歲以上為每天600 IU[2],但是,根據國人維生素D營養狀況初步分析結果,超過 66%的民眾處於缺乏(<20 ng/mL),不到2%為充足(>33ng/mL)。大部分國人每日攝取的維他命D約DRIs(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的2/3[3],顯然有改善空間。

有助骨質、健全保護力的維他命D

建議大家要養成戶外活動的習慣適度接受日照,食物來源方面,可選擇海水魚、淡水魚、牛奶、起司、蛋黃、蕈菇、黑木耳等食物。

整天待在辦公室的上班族、經常外食的族群、維他命D合成量降低的老年人都得留意維他命D的攝取與補充。

維持能量代謝的鋅

「鋅」是維持人體生理機能的重要元素,是胰島素及多種酵素的成分。我們體內生理機能的運作大多需要各種酵素參與,充足的鋅有助於維持能量、醣類、蛋白質與核酸的正常代謝。

鋅有助於皮膚組織蛋白質的合成,能增進皮膚健康,且有助於維持正常味覺與食慾、維持生長發育與生殖機能。

根據衛服部國民健康署的102-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鋅的攝取量於13歲以上的民眾均有觀察到未符合DRIs(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的現象,男性與女性分別僅達 DRIs的 79-92%及 72-87%。

維持能量代謝的鋅

鋅的動物性食物來源包括魚肉、肝臟、瘦肉、牡蠣等,具有較高之吸收率與生物可利用率。植物性食品的含鋅量較低,且植酸會與鋅形成複合物,而影響鋅的生物可利用率[4]。

體內的鋅會由皮膚、小腸、尿液、精液、月經流失,倘若無法由食物中攝取足量的鋅,便要適時補充。

攝取充足營養素,維持身心健康

忙碌的生活,讓每天三餐常是簡單帶過,而沒有攝取到均衡營養素,短時間可能沒有感覺,但時間一久便會影響到正常生理機能,弱化身體自然保護系統。

大家在挑選食物時要多花點心思,每天要吃到各種營養素的建議攝取量DRIs,才能維持身心健康喔!

參考資料:
1. 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及其說明,第七版,國民健康署
2. 國民健康署公告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
3. 國人維生素D營養狀況初步分析結果_由NAHSIT1993-1996到2005-2008
4. 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及其說明,第七版,國民健康署
5. 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及其說明 第七版(100年修訂)- 維生素C
6. 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及其說明 第七版(100年修訂)- 維生素D
7. 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及其說明 第七版(100年修訂)- 鋅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如何補充維生素與礦物質?(懶人包)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病毒蚊終身帶病!登革熱「沒疫苗特效藥」 專家:噴藥是必要手段

病毒蚊終身帶病!登革熱「沒疫苗特效藥」 專家:噴藥是必要手段

登革熱疫情居高不下,高雄市至今(2日)已累計542例本土病例,不過近期卻有民眾對防疫噴藥措施感到憂慮。對此,專家強調,緊急防治登革熱在沒有疫苗與特效藥之下,噴藥滅蚊是必要手段,有效噴藥滅蚊以爭取社區動員環境整頓及孳生源清除的時間,也是當前防疫策略。

2023年10月02日 23:07

「知道對方過得不好,我就放心了」 他揭黑暗心理下場

「知道對方過得不好,我就放心了」 他揭黑暗心理下場

不少人面對分手難以走出傷痛,私底下仍會偷偷地關心對方的社群動態與近況,內心不免產生「知道對方過得不太好,我也就放心了」的想法。諮商心理師胡展誥認為,有這想法並不全然希望對方過得不好,而是期待對方感受到「因為有我」才會如此美好。倘若把評價自己的權利都交到對方手上,「這樣的我們,注定是不快樂的」。

2023年10月02日 22:02

別再盤腿了!他示警「3傷害」 網哀號:痛到爆

別再盤腿了!他示警「3傷害」 網哀號:痛到爆

受到瑜伽、打坐的影響,不少人將「盤腿坐」和養生聯想在一起,不過物理治療師三個字SunGuts直呼「盤腿坐到整組壞光光」,甚至曾比喻「盤腿坐就是2倍的翹腳」,以解剖構造學示警,對身體負擔非常大,包括髖關節過度旋轉、腰薦椎壓力過大及椎間盤突出風險,會引發背部發炎痠痛。有網友慘中鏢哀號「難怪痛到爆炸」。

2023年10月02日 21:29

她四肢瘦…體脂飆33.8%!驚曝「每天午餐」營養師聽傻了

她四肢瘦…體脂飆33.8%!驚曝「每天午餐」營養師聽傻了

別以為體脂肪高是胖子的專利,一名身高160公分、體重50公斤四肢纖瘦的30多歲女子,體脂肪竟飆達33.8%,就醫抽血檢查發現除了三酸甘油酯高外,也有脂肪肝及高血糖問題。女子自曝有在飲食控制,因此早餐正常吃,晚餐也吃得不多、少澱粉,甚至還提早吃,至於「每天的午餐」則是喝小杯3分糖珍奶,讓營養師劉怡里一聽傻了。

2023年10月02日 20:18

高端流感疫苗被質疑「國外三流水準」 公司緊急3點聲明回應了

高端流感疫苗被質疑「國外三流水準」 公司緊急3點聲明回應了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名單納入「高端」,引起不少家長疑慮,寧可帶小孩打自費疫苗,網路上甚至傳出「高端流感疫苗引進三流國家產的疫苗」等消息。對此,高端公司2日晚間發布3點聲明回應,表示高端四價流感疫苗的合作廠商為韓國GC,更是WHO PQ認證產品,並非網路上所謂的三流或低品質疫苗。

2023年10月02日 20:12

這3種手麻恐生病了!他摸東西沒感覺 醫一查:糖尿病

這3種手麻恐生病了!他摸東西沒感覺 醫一查:糖尿病

每個人都有過手或腳不小心被壓住太久,整支麻掉的經驗。不過,醫師提醒,有3種手麻要小心,可能是身體出狀況,像是糖尿病或腦中風,除了手麻,還可能會出現身體半邊麻木,或四肢都麻感。有患者因為手麻,摸東西感覺就像戴了一層手套,醫師一查才知道,患者有糖尿病,且長期以來都控制不佳。

2023年10月02日 19:14

因新冠一砲而紅!「mRNA技術」奪諾貝爾生醫獎 2得主8月曾來台灣

因新冠一砲而紅!「mRNA技術」奪諾貝爾生醫獎 2得主8月曾來台灣

2023年諾貝爾獎各獎項得主今起陸續揭曉,今年生醫獎得主為mRNA疫苗研究領域學者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o)、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司徒惠康受訪時也分享和卡里科的緣分,直誇「他們都是很傑出的科學家,堅持數十年的研究,他們的結合是非常棒的一件事。」

2023年10月02日 18:45

吃藥別配「這5種飲料」! 藥師示警:嚴重恐有生命危險

吃藥別配「這5種飲料」! 藥師示警:嚴重恐有生命危險

吃藥真的要配溫開水!藥師提醒,有些人服藥時,因為害怕苦味,或是因著方便,隨手就拿飲料搭配吃下肚,但若產生交互作用,嚴重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像是酒精飲品是絕對不可和藥物一起服用,藥師指出,如果吃的是安眠藥和抗組織胺,就有導致昏睡、呼吸抑制的風險。

2023年10月02日 18:03

屏東首例!心臟外科血液回收儀器 搶救罕見RH陰性血型孕婦

屏東首例!心臟外科血液回收儀器 搶救罕見RH陰性血型孕婦

36歲高姓孕婦,日前在上班中突感暈眩及腹痛,由同事送至安泰醫院急診就醫,因其孕婦身份,緊急聯繫婦產科王仁星主任至急診看診,親自為患者做超音波掃瞄,發現患者極可能是子宮外孕,而且腹腔內大出血已漫浸到上腹肝臟部位,預估內出血已超過2500ml並有休克現象,且病患在當下已疼痛到身體蜷縮意識模糊,又是RH陰性血型,經利用心臟外科血液回收儀器緊急開刀,救回一命。

2023年10月02日 16:40

打流感疫苗還有「隱藏好處」 專家:不需要有品牌迷思

打流感疫苗還有「隱藏好處」 專家:不需要有品牌迷思

今是流感疫苗開打首日,醫界紛紛呼籲在秋冬流行期之前,要盡快接種。疾管署預防接種諮詢小組召集人李秉穎指出,接種流感疫苗不只預防重症和死亡,研究也發現流感疫苗有助降低「冠狀動脈疾病」和「缺血性中風」發生率。另外,針對接種廠牌,李秉穎也強調,目前4種流感疫苗安全性非常高,不良反應也都是差不多的,不需要有品牌迷思。

2023年10月02日 15:2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