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長輩疫情在家運動不可少 物理治療師示範6組動作



圖、文/NOW健康 王詩茜

隨著三級警戒持續延長,失智症病友無法前往失智據點活動,加上長期居家無法外出,對於家屬形成很大的照顧壓力。

新竹台大分院復健部楊榮真物理治療師說明,依據內政部統計資料推估,2019年底台灣失智人口已逾29萬人,且快速增加中。雖然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於日前批准阿茲海默症新藥上市,這款藥品雖然能降低腦中的類澱粉蛋白堆積,可能有助減緩認知退化,但不會治癒阿茲海默症,每人每年費用約為5.6萬美元(約台幣155萬元),所費不貲,國內目前也尚未引進此藥。

失智症至目前為止沒有特效藥,然而預防延緩失智、失能,「運動」是眾所皆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規律運動可促進大腦血液循環、維持體能;因此提醒居家防疫期間,仍需陪伴家中失智長輩維持適當的運動,避免身體功能快速退化。雖然社區活動據點暫停關閉,仍要替個案安排規律的作息、均衡飲食,盡量增加個案白天的活動量,例如:

・站著看電視、廣告時間才坐下休息。
・提醒個案自己走去廚房倒水喝,水分足可增加排尿次數、相對增加行走距離。
・維持日常生活功能:刷牙、洗臉、洗澡、洗頭、擰毛巾、吹頭髮、穿脫衣物、鞋襪。
・協助簡單的家務:盆栽澆水、掃地、晾衣服、洗碗、挑菜、洗米、疊衣物、疊被子、動手包水餃等。
・全家一起玩桌遊(增進互動),也可觀看運動相關影片,全家一起活動。

萬一個案仍是吵著要出門時,家屬也要有耐心解釋、適時轉移焦點,可提醒個案要換外出衣服、先上個廁所、再準備水壺與點心,有時經過如此冗長的準備期,個案已經忘了最初的目的為何。若是一定得出門,記得全程戴口罩,以爬樓梯代替搭電梯,讓個案自己揹背包消耗體力,陪個案到人少空曠處走走,並用手機設定鬧鐘,當鈴聲響起就當作接電話,告訴個案待會兒有事、要準備回家了;當病人白天身體活動量足夠了,夜間自然容易入睡。

此外,在家期間也可以安全有效率地運動,新竹台大分院物理治療師示範6個居家運動供大家參考,確實維持下肢肌力,可以有效降低跌倒風險。建議每日3回,每回做10下,每下停約5秒,可依能力不同調整次數。



▲躺姿:雙腿彎曲抬臀運動。(圖/新竹台大分院提供)



▲躺姿:大腿伸直抬高(左右腳輪流)。(圖/新竹台大分院提供)



▲坐姿:直膝抬小腿(左右腳輪流)。(圖/新竹台大分院提供)



▲坐姿:大腿輪流上提抬高左右輪流(好像坐姿走路)。(圖/新竹台大分院提供)



▲站姿:腳尖踮起放下(雙手扶著增加安全感)。(圖/新竹台大分院提供)



▲站姿:坐下/起立重複練習。(圖/新竹台大分院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眩暈時不時發作 老年人、停經婦女2大高風險群要注意
▸肝癌5大高風險族群莫輕忽 提高篩檢頻率助肝癌早發現

關鍵字: NOW健康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熬夜追劇「眼睛紅痛流淚」!乾眼症常見5症狀 放著不管恐失明

熬夜追劇「眼睛紅痛流淚」!乾眼症常見5症狀 放著不管恐失明

春節有長達9天的假期,平常辛苦上班工作的人終於有時間好好放鬆,稍微放縱追平常沒看完的劇,和親友多打幾場麻將。不過眼科醫師就提醒,乾眼症以往都在年長病人身上出現,近年來3C產品越來越普遍,年輕人也開始出現眼睛「過勞」的現象,整體年齡層越發下降。如果假期娛樂時出現乾眼症的症狀,別忘了趕緊適度休息,補充人工淚液,觀察症狀若未能緩解就需要盡早就醫。

2025年02月01日 09:00

牙齒也有過年病?美女醫教你「4不2要」再破解迷思

牙齒也有過年病?美女醫教你「4不2要」再破解迷思

農曆春節大啖美食,滿足了口腹之欲,卻也讓牙齒問題跟著找上門!秝康牙醫診所陳芝然院長表示,過年後牙科求診人數往往會增加,常見問題包括臨時假牙咬裂或脫落、因食用堅果、骨頭等硬物造成牙齒咬裂,或因長時間熬夜導致免疫力下降而引發牙齦炎等。對此,她分享「4不2要」口腔保健守則。

2025年02月01日 06:28

醫揭密「6大長壽食物」 女性每日喝綠茶可降低30%死亡風險

醫揭密「6大長壽食物」 女性每日喝綠茶可降低30%死亡風險

隨著現代人對健康和長壽的重視,飲食已成為維持生命活力的重要關鍵。根據減重醫師蕭捷健分享的研究結果,包括綠茶、堅果、魚類、咖啡、全穀類和水果在內的6種「長壽食物」,不僅營養豐富,還能顯著降低全因死亡風險及心血管疾病相關風險,讓人吃得美味又健康。

2025年02月01日 01:32

人「最大壓力來源」曝光! 專家示警:讓你動彈不得 

人「最大壓力來源」曝光! 專家示警:讓你動彈不得 

一位學員問我,如果他是一個高自我要求,又有目標想要追尋的人,那他這輩子,是不是注定擺脫不了壓力了。再和他聊了一會,我發現他的意思是,他覺得自己的「壓力山大」,卻又無處紓解,找不到出口。他曾嘗試向朋友尋求幫忙,但朋友提出的「不要想太多」、「放鬆一下自己」、「培養興趣」、「安排獨旅出去走走」等看似很有道理的建議,他都已試過,可是效果都不大。

2025年01月31日 22:12

年後腫一圈恐是「代謝異常」警訊!常見5徵兆 皮膚變粗糙要注意

年後腫一圈恐是「代謝異常」警訊!常見5徵兆 皮膚變粗糙要注意

過年聚餐不斷,加上豐盛的團圓飯與年節零食,許多人在過年後發現自己「腫了一圈」,但其實可能並非單純的體脂肪增加,而是代謝異常所致。醫師指出,過量攝取鹽分、糖分和脂肪,容易引發體內的水分滯留、血糖波動以及脂肪代謝異常,導致身體看起來浮腫,並伴隨容易疲勞或胃腸不適等症狀。

2025年01月31日 20:56

過年吃飽就睡「胃食道逆流」上身!醫揭常見NG習慣 肥胖也中

過年吃飽就睡「胃食道逆流」上身!醫揭常見NG習慣 肥胖也中

農曆新年、春酒旺季後,腸胃科門診量總是會比年前增加!醫師指出,經常見到患者因為年節期間飲食較無節制,熬夜吃宵夜,加上一場又一場聚餐,又經常吃飽後倒頭就睡,最後因為發生胃食道逆流的困擾而來就醫,提醒民眾多加註意。

2025年01月31日 18:06

北雲餐廳疑食物中毒7人就醫 衛生局勒令停業「稽查揪3缺失」

北雲餐廳疑食物中毒7人就醫 衛生局勒令停業「稽查揪3缺失」

台北市中研院附近知名北雲餐廳,傳出有民眾在除夕夜吃圍爐餐,結果發生上吐下瀉症狀。對此,北市衛生局表示,截至今日上午已累計7人就醫,已責令業者自午餐起停業;另外,前往稽查發現3個衛生缺失,限期未改善將開罰,最高可罰2億元。

2025年01月31日 17:11

獨/罕見巧合!南部地震波意外助攻 她腰痛爆竟是「體內落石」

獨/罕見巧合!南部地震波意外助攻 她腰痛爆竟是「體內落石」

近期南臺灣地震不停,但也意外讓一名婦人發現疾病!一名婦人在地震隔天之後,因為腰側肌肉疼痛前往檢查,一開始還以為是在躲地震時造成的肌肉扭拉傷,不過醫生透過超音波發現,竟然是結石掉落塞住的疼痛,讓醫生笑著說沒想到「地震波」也可以碎石。

2025年01月31日 16:24

月經來就拉肚子?醫急喊:是警訊 1急症「腸子都穿破了」

月經來就拉肚子?醫急喊:是警訊 1急症「腸子都穿破了」

不少女生每次月經來都難逃經痛、頭痛、腹脹的宿命,若再加上狂拉肚子,讓人身心俱疲。婦產科醫師鄭丞傑分析4原因造成「屎意滾滾來」,包括前列腺素分泌、黃體素變化、本身體質寒,以及子宮內膜異位症。婦產科醫師劉偉民提醒,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嚴重會把「腸子都穿破」,提醒每到經期就腹脹、腹瀉者要提高警覺。

2025年01月31日 15:03

過年喝太嗨小心「染酒癮」 醫曝8症狀:一週未改善快就醫

過年喝太嗨小心「染酒癮」 醫曝8症狀:一週未改善快就醫

今年春節連假長達9天,親友相聚一攤接一攤,專家提醒,常在連假後看到民眾放假期間過太嗨,失去對喝酒控制,想停卻出現手抖、心悸等戒斷症狀,若超過1週未改善,應快就醫。

2025年01月31日 14:2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