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褲墊護墊防分泌物? 醫曝「4舉動超傷私密處」:小心下面癢爆

 


圖文/常春月刊

陰部是女人每天使用率最高的器官,也是最需呵護的部位,若長期忽略私密處的保養,不小心清洗或錯誤保養,反而容易造成私密處的老化。私密部位就像其他地方的肌膚一樣,也需要在平日做保養,才能減少不適的狀況發生。然而,該怎麼做才能讓私密處保持在最健康的狀態?

私密處的黴菌感染 多與性行為有關

大多數私密處的黴菌感染是與性行為有關,因性行為的關係,容易使陰部黴菌增生,以致私密處的搔癢產生。主要是因男性的精液屬中鹼性,因此在性行為後會改變陰道原本弱酸性的環境,再加上陰道內的致病菌多為嗜鹼性,所以當陰道酸鹼值增高時,感染風險也隨之提升。

過度清潔私密處 恐致症狀嚴重

許多女性因搔癢的刺激,會不自覺地搔抓,長期下來易演變成陰部濕疹。大多數女性一旦遇到私密處搔癢的情形,會以為是清潔做得不夠, 而加強私密部的清潔,但這其實是不正確的做法;因為當皮膚受到刺激後,再加上過度的清潔,反而會使得皮膚變得更乾燥,結果情形不僅無法改善,還會變得更癢,形成一個「過度清潔→更乾→更癢」的惡性循環。

 

 

 

 

使用衛生護墊防感染 易增細菌滋生

此外,有些女性為了避免分泌物沾到內褲,產生不舒適或怕分泌物引發陰部感染的機率,而有使用衛生護墊的習慣,但有時因太忙,更換的次數不夠頻繁,再加上天氣悶熱、所穿衣物又不通風時,反而會增加私密處感染的機會。

事實上,使用護墊並無實質的必要性,反而會使私密部位通風不良,形成潮濕的環境,反而製造有益細菌滋生的環境,除非是特殊需要,如排卵期分泌物太多、感染或接受治療時,才建議使用護墊。

值得一提的是,如廁後的清潔方式,也要特別注意,有些女性擦拭時,衛生紙是由肛門口處往陰道口擦拭,這樣的方式是不對的。因為陰道口與肛門口位置十分接近,正確的方向應該由前往後擦拭,才可避免肛門部位的大腸桿菌,因不當的擦拭而帶到外陰部來滋生,導致私密處天然屏障被破壞,而降低抵抗外來感染的能力。

 

 

 

 

保養私密處 這些重點要牢記

針對私密部位的日常保養照護原則,最重要就是要做好時時保持乾爽與潔淨,不要長時間穿著緊身褲,並且保持私密部位的通風透氣;此外,也應該盡量避免不當使用衛生護墊,以免造成局部濕熱不透氣,反形成細菌的溫床。

內褲應以棉質透氣材質為最佳選擇,最好用手洗的方式清潔貼身內著,並置於陽光下或通風處晾乾,以達到殺菌的效果;上完廁所之後,應該由前面往後擦拭,以免陰道口受到肛門殘留的排泄物感染。

 

 



私密處出現搔癢 這樣做加強保護

私密處搔癢的問題,多半和皮膚出狀況有關,或者是因為女性的分泌物比較多,而刺激皮膚產生敏感反應所導致,並不是因為清潔不夠所導致。

以一般正常人的情況,如果完全都沒有任何的不舒服,其實只要日常洗澡時正確 清洗外陰部即可,不需要特別過度的清潔。反倒是當有搔癢症狀的問題出現時,要格外小心,千萬不要因為搔癢而做過度的清潔,這是錯誤的觀念;如果真要對私密部位進行保養的話,可以使用保養身體的乳液,或選擇外陰部專用的保濕乳 液,來加以滋潤保護。

延伸閱讀:
·內褲總是黃黃的?熱水會破壞材質? 洗錯堆滿菌!快避開這些NG清洗動作
·天熱泌尿道易發炎! 4NG衛生習慣超多人都在做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秦良丰奇蹟生還 主治醫陳元皓曝康復過程「最難忘一幕」

秦良丰奇蹟生還 主治醫陳元皓曝康復過程「最難忘一幕」

在2018年漢光演習中,傘兵秦良丰跳傘發生意外,從大約130層樓的高空墜落,經搶救後,不但生還,並恢復行動力。身為秦當時的主治醫師,陳元皓說,照顧軍中弟兄責無旁貸,當時醫療團隊接手後,所有成員都抱著「一定要讓他好起來」的決心投入,不過最後能成功,關鍵還是秦「過人的勇氣」。

2025年11月01日 09:24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近年兩岸情勢緊張,中共頻繁軍演,民間也開始準備避難包,而三軍總醫院身為台灣軍醫體系核心,如何在軍事與醫療之間取得平衡,備受關注。對此,院長陳元皓表示,三總不只是戰時後盾,平時更是民眾健康的重要依靠,將積極導入智慧醫療、推廣民防教育,期許能帶領三總更加深入軍心與民心。

2025年11月01日 09:23

石崇良再揭衛福部人事!3名副署長人選確定「健保署要再等等」

石崇良再揭衛福部人事!3名副署長人選確定「健保署要再等等」

衛福部長石崇良9月1日上任後,加速推動衛福部人事佈局,本週陸續公布疾管署、國健署、食藥署3位副署長人選,繼先前已曝光疾管署副署長林明誠,石崇良今(1)日透露,國健署副署長由原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升任,食藥署副署長是該署主任秘書蔡淑貞接任。

2025年11月01日 13:02

老是聽到水聲閉眼就見泥流!門諾醫進災區撫慰災民創傷後遺症

老是聽到水聲閉眼就見泥流!門諾醫進災區撫慰災民創傷後遺症

馬太鞍堰塞湖潰決造成光復鄉重創,洪水退去已逾一個月,街道泥濘大多清除,多數家戶的水電設備也逐步恢復正常。然而,在環境漸漸回復秩序的同時,災民心裡的創傷仍在延續。有人擔心睡得太沉,不敢吃安眠藥,看不見的傷,比泥水更添淤堵。門諾醫院壽豐分院精神醫學系主任鍾德日前走進災區安撫受創心靈,為災民送藥、諮商,也送去一句句「你不再孤單」的問候。

2025年11月01日 12:34

左流右新第2階段開打!120家全聯、大全聯設站「打疫苗送香蕉」

左流右新第2階段開打!120家全聯、大全聯設站「打疫苗送香蕉」

公費流感、新冠疫苗「左流右新」第二階段今(1)日開打,疾管署和全聯福利中心再次合作,在全台120家全聯及大全聯門市設置疫苗接種站,讓民眾日常採買時就可以在社區就近打疫苗,還會有健康禮一串香蕉可立即補充體力。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防疫大使謝祖武與曲艾玲今在全聯南港旗艦店示範接種,人潮眾多,一個早上下來已經有近400人施打,氣氛相當熱烈。

2025年11月01日 11:50

深耕台灣逾30年 藥廠三度獲頒優良外商獎

深耕台灣逾30年 藥廠三度獲頒優良外商獎

在台深耕超過30年的外商製藥公司「台灣諾華」,今年第三度榮獲經濟部金商獎「優良外商」肯定,並獲副總統蕭美琴接見。台灣諾華總裁Keizo Miyazawa表示,獲獎是對公司持續投資台灣、引進創新醫藥的認可。

2025年10月31日 23:14

打造AED救命地圖!公私協力推動公民行動「讓圖資精準化」

打造AED救命地圖!公私協力推動公民行動「讓圖資精準化」

使用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搶救心臟驟停患者,可降低到院前死亡率,讓民眾及時找到AED是一大關鍵。厚生會全⺠急救委員會、愛陌生協會、開放文化基金會與實現會社共同推動「Taiwan AED Google Map 全民建置行動」,提升查找的精確性與方便性,讓每一台救命設備就能發揮最大價值,進而多挽救一條寶貴的生命。

2025年10月31日 19:06

歷經2次流產!孕婦堅持生下「內臟外露」寶寶 醫連夜開刀救命

歷經2次流產!孕婦堅持生下「內臟外露」寶寶 醫連夜開刀救命

大陸杭州一名34歲盧姓女子(化名)婚後歷經2次流產,今年初終於又懷上期待已久的孩子,但懷孕12週產檢時,超音波顯示胎兒大部分肝臟位於腹腔外,被診斷為「巨大型臍膨出」,讓她一度陷入絕望。所幸在盧女生下寶寶,由醫護團隊連夜搶救照顧,女嬰成功康復活下來。

2025年10月31日 18:38

50歲後…快不一定好! 研究:慢速健走燃脂更勝快走

50歲後…快不一定好! 研究:慢速健走燃脂更勝快走

你不必走得很快,也能達到「顯著」的燃脂效果。許多人以為,只有高強度運動才能燃燒脂肪、減輕體重。但一項針對50歲以上女性的最新研究顯示,在健走方面,情況並非如此。

2025年10月31日 14:55

感染性主動脈瘤20年增3倍!長庚研究:開刀手術存活率優於支架

感染性主動脈瘤20年增3倍!長庚研究:開刀手術存活率優於支架

主動脈疾病研究有新進展!台灣健保自從2010年給付血管內微創支架修補之後逐漸普及,並取代傳統開放手術成為臨床常見選擇,不過,林口長庚醫院最新研究成果指出,對於感染性原發性主動脈瘤治療,開放手術雖然初期風險略高,但長期存活率明顯優於支架手術。研究也顯示台灣的感染性主動脈瘤發生率逐年增加,過去20年來患者增加約三倍。

2025年10月31日 14:3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