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蛋前殼沒洗乾淨就吃下肚 營養師警告:這種病菌會找上你



圖文/常春月刊

你喜歡吃蛋嗎?一天會吃幾顆蛋呢?雞蛋是一般家庭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雞蛋料理方便、多元、容易,無論是早餐水煮蛋,正餐的煎蛋、番茄蛋等料理方式,都是餐桌上的日常。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表示,雞蛋含有豐富蛋白質,因人體抗體主要由蛋白質構成,若想要顧好免疫力,充分攝取優良蛋白質是非常重要的,而雞蛋就是臺灣民眾最常見的優質蛋白質來源之一,且其口感香嫩,對於牙口及咀嚼能力逐漸變差的樂齡族及銀髮族來說,更是補充蛋白質的良好來源。蛋黃是少數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1、B2和鐵、磷等礦物質。

5成人口一天會吃一顆蛋

董氏基金會於今年疫情期間6月進行國人採購蛋品行為網路調查,共收到616份有效問卷,結果顯示:

◎94%的人會購買雞蛋,其中近一半(48%)的人每天會吃1顆蛋以上註1,並發現年長者(55歲以上)相較於其他年齡層吃比較多的蛋。

◎在購買雞蛋時選擇常溫或冷藏的販售方式:多數人選擇常溫(44%)、其次是兩者都會(31%)、最後是冷藏(25%);不論購買何種販售方式的雞蛋,多數人(77%)買雞蛋回家後的保存方式為直接放入冰箱冷藏。

烹煮前清洗+全熟,避免沙門氏菌危害

雞蛋雖然營養,但蛋殼上佈有氣孔,微生物就有機會入侵,以沙門氏菌為主。沙門氏菌會引發急性腸炎,造成腹痛、寒顫、發燒、噁心、嘔吐等症狀,嚴重甚至引發致命危機。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說明,只要「烹煮前清洗+全熟」就可避免沙門氏菌的危害。然而在此次調查發現,有36%的人常吃半熟蛋、1%的人會吃生蛋;在烹煮前,整體有近一半(42%)的人不會清洗雞蛋註2,更糟糕的是,會吃半熟蛋或生雞蛋的人,有更高比例(55%)不會清洗雞蛋,恐有衛生安全之慮。若是自行烹煮記得在烹煮前要清洗雞蛋,或是可以購買洗選蛋。

未熟蛋品相關料理注意事項

民眾外食時,在品嚐美味的同時更要注意衛生安全風險,尤其在炎熱夏日應多留意可能含有未全熟蛋品之料理,董氏基金會特別整理容易未熟之蛋品相關料理如下表。

蛋類料理

1.半熟蛋:如太陽蛋、水波蛋、溫泉蛋或溏心蛋、班尼迪克蛋、美式炒蛋、歐姆蛋、鐵板排餐附的蛋等。

2.生蛋拌飯或麵:如親子丼、韓式拌飯、培根蛋黃義大利麵等。

沾醬類

1.沙拉醬(如美乃滋、千島醬、凱薩沙拉醬等)、沙茶醬拌生蛋、壽喜燒肉片沾蛋等。

甜點飲料類

1.糕餅點心:提拉米蘇、慕斯、舒芙蕾、韓式夾蛋雞蛋糕、月見冰、卡士達醬等。

2.飲品:如蛋蜜汁、豆漿加蛋、杏仁茶加蛋、薑茶加蛋等。

*注意:糕餅類廣泛使用蛋黃,而且外觀難以辨別,建議消費者如有疑慮可主動詢問業者產品成分及做法。
 

雞蛋在烹煮前務請清洗

董氏基金會呼籲民眾,雞蛋在烹煮前務請清洗,因為母雞下蛋的產道跟糞便排泄位置相同,蛋殼容易沾染雞糞,雞糞裡常有大腸桿菌或沙門氏桿菌等致病菌,料理前清洗可避免在敲開蛋殼時,表面的病菌及髒污接觸到可食雞蛋。另在考量衛生風險之下,若烹調時需使用到多顆蛋,最好使用三段式打蛋法:洗好的蛋敲開後→將蛋打至空碗A,檢查有無腐壞→確認無腐壞的蛋,再倒入空碗B;每打一顆蛋都需按照上述步驟,以此類推,免得打到臭雞蛋,汙染了整道菜餚。



保存雞蛋5原則

許惠玉表示,民眾在疫情期間,雞蛋可以一次採買大量,但須注意保存雞蛋的原則:

1.一般傳統市場的常溫蛋:可以直接置於陰涼處保存,約可保存7~10天;從雞蛋產生出開始計算,生鮮雞蛋在室溫可以保存約1個月,在夏天等炎熱的天氣保存期限會縮短,但若置於冰箱冷藏,可以延長保存時間。

2.存放冰箱前,應先用乾布擦掉雞蛋表面粉塵再放入冰箱,同時避免接觸冰箱中其他食物,以減少食材與雞蛋表面髒物交叉污染。

3.民眾應避免自行用水清洗雞蛋再冷藏,因為用水清洗會使蛋殼表面氣孔結構與外界通透性增加,反而提高致病微生物入侵蛋內的可能性,且清洗不徹底或洗後乾燥不完全,都非常容易使微生物增殖,增加衛生安全風險。

4.超市的盒裝冷藏蛋(非洗選蛋):應置於冰箱保存,並注意保存期限標示。

5.洗選蛋:可直接放冰箱冷藏。

註1. 48%的人每天吃1顆蛋以上、29%的人每週吃4-6顆、22%的人每週吃2-3顆、1.2%每週吃1顆。

註2. 烹煮前不清洗雞蛋的人中,僅有10%的人在購買雞蛋時會考慮購買洗選蛋。

延伸閱讀:
吃雞蛋增強免疫力!一天要吃幾顆?蛋殼顏色影響營養價值? 專家揭「正確觀念」
愛吃蛋會害膽固醇飆高? 營養師曝「真正高膽固醇食物」...全脂奶也是陷阱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香油、麻油不一樣!營養師揭冷知識:差了1成分

香油、麻油不一樣!營養師揭冷知識:差了1成分

料理中加入香油或麻油,能讓食物別有風味。但你是否曾疑惑過,香油和麻油到底差在哪、價格為何如此懸殊?營養師表示,其實香油就是調和麻油,由芝麻油及沙拉油組成,兩者是不一樣的。

2023年03月26日 18:04

美2023「最乾淨蔬果TOP15」! 營養師激推:1款油脂類農藥最少

美2023「最乾淨蔬果TOP15」! 營養師激推:1款油脂類農藥最少

蔬果買回家後,最擔心的就是沒洗乾淨,造成農藥殘留。美國則公布了最新2023乾淨蔬果排名,其中酪梨與甜玉米排行冠亞軍。至於吃下農藥殘留量高的蔬果,營養師提醒,農藥對人體危害會依種類不同,攝取過量可能導致中毒,長期累積會造成肝腎負擔;且毒性不利兒童健康,荷爾蒙失調、癌症,或對腦部發展及神經系統都有傷害。

2023年03月26日 17:38

林采緹整鼻「大變小」差點功虧一簣 整形醫:一定要避免感冒

林采緹整鼻「大變小」差點功虧一簣 整形醫:一定要避免感冒

林采緹外貌亮麗、身材火辣,有著「真人版蛇姬」之稱,但她近日上節目坦言,其實一直不太滿意自己的鼻子,小時候還因為大鼻子被說「很像成龍」,長大後下定決心整鼻,歷經敲鼻骨、剪鼻頭等過程才獲得了現在的樣貌,不過休養過程卻因為感冒差點功虧一簣,整形醫師就強調,「隆鼻手術之後,一定要避免感冒。」

2023年03月26日 17:31

她眼皮浮腫、眼球轉不動!醫揪出「甲狀腺眼病變」:出現3症狀當心

她眼皮浮腫、眼球轉不動!醫揪出「甲狀腺眼病變」:出現3症狀當心

一名70歲女性雙側上眼皮紅腫長達兩個月,原以為只是過敏所引起的浮腫,但使用抗過敏藥物後仍沒改善,且視力越來越差,就醫檢查才發現是「甲狀腺功能異常」導致,經過抽血檢查後,診斷為「甲狀腺眼病變」。

2023年03月26日 16:36

不想繼續單身!1件事一直阻礙你 再努力都「得不到芳心」

不想繼續單身!1件事一直阻礙你 再努力都「得不到芳心」

最近突然愛上了一首經典歌曲「不具名的悲傷」.... 人的需要和想要,還有潛意識的自己,都分不清應該擁有什麼,等到時間到了,回過頭才發現自己怎沒好好把握,不管當下或未來,我們永遠無法決定未知的自己,什麼時候會想要和需要。

2023年03月26日 16:24

她「長期頭暈、胸悶」突昏倒!醫驚見「腦中藏大炸彈」:隨時要命

她「長期頭暈、胸悶」突昏倒!醫驚見「腦中藏大炸彈」:隨時要命

一名46歲的艾小姐平時作息正常且無不良嗜好,但長期感到頭暈、胸悶不適,有天突發性昏厥被送到急診,醫師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疑似有腦部腫瘤,進一步做磁振造影確定顱內有一個約2公分的巨大動脈瘤。

2023年03月26日 16:19

醫曝黑暗榮耀真實版!父酒醉毆兒 母「捧兒門牙」求助:運動服都是血

醫曝黑暗榮耀真實版!父酒醉毆兒 母「捧兒門牙」求助:運動服都是血

韓劇黑暗榮耀以校園霸凌、家庭暴力為主軸,而現實生活中也暗藏著這些問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牙髓病科主任、顯微根管治療醫師張添皓分享一名印象深刻案例,某天凌晨遇到一名母親帶著「運動服上滿是鮮紅血跡」的國小男孩,並拿出一顆門牙求助。醫師追問才知道男孩被父親家暴導致,除了緊急治療外,院方也通知社工部門處理。

2023年03月26日 15:23

小朋友「少吃這1類魚」!台大醫示警:鼻咽癌機率多7倍

小朋友「少吃這1類魚」!台大醫示警:鼻咽癌機率多7倍

鼻咽癌是長在鼻咽部的癌症,醫師表示,基因遺傳、病毒感染、攝取醃漬食物等都是風險因子。有研究顯示,若在年齡偏小時攝取大量的鹹魚、醬菜等醃漬食物,罹患鼻咽癌的機率會比一般人多上7倍。

2023年03月26日 14:47

「大眾運輸脫口罩」最快清明連假後宣布!今本土中重症+85、增29死

「大眾運輸脫口罩」最快清明連假後宣布!今本土中重症+85、增29死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冠肺炎新增併發症(中重症)確定病例85例,85例都是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新增29死。另外,有關大眾運輸解封口罩,目前預計最快在清明連假後宣布。

2023年03月26日 14:03

清明掃墓慎防「恙蟲病」!致死率達6成 小孩也可能感染

清明掃墓慎防「恙蟲病」!致死率達6成 小孩也可能感染

清明連假將至,不少人已安排好戶外掃墓行程,但疾管署提醒,國內每年恙蟲病從3、4月開始有上升趨勢,恙螨會躲在草叢伺機攀附到人類身上,且比較容易找身體上比較柔軟的部位如腋下、腹部叮咬,一旦遭到感染沒有經過妥善治療,死亡率可高達6成,民眾在外務必做好防護措施。

2023年03月26日 09:4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