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昏厥平均剩3年 心臟外科醫師圖解主動脈瓣狹窄

▲主動脈瓣狹窄。(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母親前兩天又昏倒了。」王小姐憂心地說。

「可能是主動脈瓣狹窄的問題又惡化了,」醫師蹙起眉頭說,「我們再做一次心臟超音波,評估目前主動脈狹窄的狀況。」

「最近已經昏倒三次了,是不是應該開刀換瓣膜?」王小姐問。

「主動脈瓣狹窄惡化會危及性命,的確要考慮把損壞的瓣膜換掉。」醫師點點頭說。

主動脈瓣狹窄初期大多沒有症狀,一旦出現症狀,就像啟動了倒數計時器,嘉義長庚心臟外科副教授黃耀廣醫師指出,患者在出現胸痛、昏厥、心衰竭等症狀後的平均存活時間,分別剩下5年、3年、2年〔1〕。建議要進行手術介入,更換損壞、狹窄的瓣膜。

我們的心臟收縮時可以推動血液循環,為了讓血液朝正確的方向流動,心房與心室的出口都具有瓣膜,像單向式閘門,可以防止血液逆流。

「主動脈瓣位於左心室與主動脈的交界,負責讓心臟的血液朝著主動脈的方向前進」,黃耀廣醫師解釋,「當左心室收縮時,主動脈瓣會開啟,讓血液從左心室流入主動脈;當左心室舒張時,主動脈瓣會關閉,避免血液流回左心室。無論是瓣膜關不緊,或是瓣膜打不開,都會造成大問題。」

關不緊的瓣膜,主動脈瓣閉鎖不全

「導致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的原因包括老化、感染、風濕性心臟病等,在過去大部分是風濕性心臟病,現在則是感染,而造成瓣膜損壞。」黃耀廣醫師說,「部分患者是天生的,因為主動脈瓣膜的構造長得不太一樣,而在關閉時無法密合。」

如果主動脈瓣無法完全關閉,血液便會在心臟舒張的時候,從主動脈灌回心臟裡,進而導致肺高壓。黃耀廣醫師說,肺高壓容易讓患者咳嗽,若出現肺水腫,就會越來越喘。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影響心臟功能

打不開的瓣膜,主動脈瓣狹窄

「大部分的主動脈狹窄,是因為年紀大而使主動脈瓣老化、變硬,較常出現在八十歲左右。」黃耀廣醫師說,「另一種情況是有些人的瓣膜先天長得不一樣,大部分人的主動脈瓣都是三個葉片,但是他只有兩個葉片,所以主動脈瓣狹窄會比較早發生,大概在五、六十歲便開始出現症狀。至於風濕性心臟病,是小時候感染β溶血性A群鏈球菌,使主動脈瓣膜漸漸黏在一起,現今在台灣已經非常少見。」

主動脈瓣狹窄時,血液無法在心臟收縮時順利流出心臟,使心臟必須更費力收縮,而身體則無法獲得足夠的血液供應。

主動脈瓣狹窄初期都沒有症狀,黃耀廣醫師分析,隨著主動脈瓣狹窄惡化,器官得不到足夠的血液供應時,便會出現問題,例如冠狀動脈血流不足,會導致胸悶、胸痛;腦部血流不足,會出現頭暈、昏厥;全身的血流不足,病人就會喘、心衰竭。

何時會需要接受主動脈瓣置換手術?

一開始的主動脈瓣狹窄或逆流,都是以藥物控制為主,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狀況使用合適的藥物,黃耀廣副教授指出,如果瓣膜功能變差,心臟收縮率也跟著下降,就要趕快動手術,只有手術治療能夠有效解決主動脈瓣狹窄的問題。

主動脈瓣置換手術

由於大部分患者的主動脈瓣已經不堪使用,所以主要使用主動脈瓣置換手術。黃耀廣醫師說明,更換主動脈瓣目前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利用導管從血管內進行主動脈更換,另一種是打開主動脈,將損壞的主動脈瓣切除,然後縫上人工瓣膜。

機械瓣膜、生物瓣膜,人工瓣膜怎麼選?

人工瓣膜可分成機械瓣膜與生物瓣膜,黃耀廣醫師分析,機械瓣膜的優點是很耐用,不太容易損壞,至於機械瓣膜的缺點是必須終身服用抗凝血劑,而且使用機械瓣膜的患者中風的機率會比生物瓣膜還要高一些。

生物瓣膜的優點是不需要終身使用很強的抗凝血劑,甚至有些病患不需要抗凝血劑。

人工瓣膜怎麼選?

「剛換完生物瓣膜後,會先吃一段時間的抗凝血劑,等到血管內皮細胞慢慢長到瓣膜上。」黃耀廣醫師說,「但是因為有部分患者合併有心房顫動,吃抗凝血劑能預防血栓形成,會比較安全,所以這類病患得請他繼續吃抗凝血劑,只是劑量可以比較低。」

生物瓣膜包括豬組織瓣膜和牛組織瓣膜,黃耀廣醫師說,牛組織瓣膜具有結構上的優勢,最大開口可以開的比較大,有效開口面積和血液動力學比豬組織瓣膜好,讓患者擁有較好的活動能力與心肺功能。由於有效面積大,未來發生狹窄的機會就比較低,根據國外的研究,應該可以使用到15年以上。

貼心小提醒

主動脈瓣狹窄初期,患者通常沒有感覺,隨著主動脈瓣狹窄惡化,身體各器官漸漸得不到足夠的血液供應,於是患者會開始感到胸悶、胸痛、心悸、頭暈、昏厥、疲倦無力、活動時很容易喘。

如果出現相關症狀時,千萬不要自認為是單純的老化而延誤就醫,黃耀廣醫師提醒,主動脈瓣狹窄會對性命造成威脅,最好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1. Izumo M, Takeuchi M, Seo Y, Yamashita E, Suzuki K, Ishizu T, Sato K, Oshima S, Aonuma K, Otsuji Y, Akashi YJ. Prognostic i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aortic stenosis and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Japanese multicenter aortic stenosis, retrospective (JUST-R) registry. J Cardiol. 2017 Jan;69(1):110-118. doi: 10.1016/j.jjcc.2016.01.015. Epub 2016 Feb 28. PMID: 26936469.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經常頭暈、胸悶、喘不過氣?當心二尖瓣逆流,醫師圖文解說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李明哲在花蓮慈濟醫院全心投入器官捐贈與移植,至今超已近30年,他認為,器捐不只是開刀,而是一場社會運動,重點在於「利他」,而許多人嘴上支持,真正面對器捐的抉擇卻常退縮,台灣社會還需要時間逐漸理解器捐觀念,醫界也該讓過程保有尊重。

2025年10月06日 09:24

加熱菸將上市 國健署警告「茶會、開箱分享」都違法

加熱菸將上市 國健署警告「茶會、開箱分享」都違法

國內近期將開放通過審核的加熱菸上市販售,國健署今表示,任何的菸品都不可以茶會、餐會、說明會、網路直播、開箱分享使用心得,這些都是違法的行為。而有關加味菸、菸品添加物,後續草案公布會用「成分」去做公告,等後市場管理機制完備後就會依程序公告,到時候所有的菸品,包含紙菸、加熱菸,全部都一體適用。

2025年10月16日 13:57

嬰染RSV「呼吸冒狗吠聲」慘住院10天 醫:死亡率比流感高5倍

嬰染RSV「呼吸冒狗吠聲」慘住院10天 醫:死亡率比流感高5倍

流感疫情處於高點,家有新生兒家長要當心流感新冠夾擊,還要注意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暨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教授黃立民今(16)日提醒,新生兒感染RSV後的急診與住院率是流感的16倍;死亡率也比流感高出5倍,更是造成一歲以下嬰幼兒死亡的主因之一,除了應響應政府完成「左流右新」接種疫苗以外,也應該積極預防RSV。

2025年10月16日 12:24

紙菸、新興菸品都傷身 國健署示警短時間就釀3大危害

紙菸、新興菸品都傷身 國健署示警短時間就釀3大危害

菸害不可忽視!國健署指出,尼古丁具有強烈成癮性,且會刺激交感神經,讓心跳與血壓上升,使心臟與血管更吃力,在呼吸、心血管與運動表現等功能指標上,短時間內就能看得出健康差異,包括「呼吸功能下滑、耐力與爆發力變差、恢復變慢」。

2025年10月16日 12:22

假日急症中心「台北3處班表已填滿」 石崇良強調無壅塞醫院醫護

假日急症中心「台北3處班表已填滿」 石崇良強調無壅塞醫院醫護

為緩解急診壅塞,衛福部研擬仿照日本開設「假日急症中心(Urgent Care Center,UCC)」專門處理輕症病人,預計11月起在六都試辦。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6)日進一步透露最新進度,目前得到醫事人員反應相當踴躍,其中台北市3處據點「假日班表都填滿了」。

2025年10月16日 11:33

「打鼾」會害腦心血管病變 醫:中風、心肌梗塞風險增23倍

「打鼾」會害腦心血管病變 醫:中風、心肌梗塞風險增23倍

睡覺「打鼾」對身體健康大有影響!醫師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僅僅影響睡眠質量,還可能對整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長期未處理的睡眠障礙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健康問題,如腦血管病變、心血管病變,中風、心肌梗塞機率是健康者的6至23倍,另外男性陽痿以及憂鬱症風險也會上升。

2025年10月16日 11:29

長庚醫學週今起盛大舉行 國內外專家跨域交流癌症醫學、智慧醫療

長庚醫學週今起盛大舉行 國內外專家跨域交流癌症醫學、智慧醫療

「2025長庚醫學週」今(16)日起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盛大舉行,此為長庚醫療體系最具代表性的年度學術盛會,今年主題為「癌症醫學領航:創新、挑戰、卓越」,為期四天的活動吸引超過2500位國內外醫療專家、學者及青年研究者齊聚,深入探討當代醫學教育、癌症治療、實證研究與智慧醫療等前沿議題。

2025年10月16日 10:11

孕婦攝取咖啡因不影響胎兒健康 醫:每天可喝1.5杯中杯美式

孕婦攝取咖啡因不影響胎兒健康 醫:每天可喝1.5杯中杯美式

懷孕後喝咖啡、茶等含咖啡因飲品,常讓孕婦陷入無形壓力。東森栢馥森心林診所許嘉珊醫師在臉書分享,指曾於餐廳眼見孕婦點茶,服務人員馬上提醒「懷孕不要碰咖啡因」,還堅持這對寶寶較好,場面尷尬,但根據研究,孕婦每天不喝超過1.5杯中杯美式,母子均無健康疑慮,如此關切只是造成孕婦負擔。

2025年10月16日 09:59

北車性侵案被害人影片、資訊流傳 衛福部長:將查明嚴懲

北車性侵案被害人影片、資訊流傳 衛福部長:將查明嚴懲

台北車站發生性侵害事件,相關影片在網路上遭轉傳、散布,甚至被害女子國籍、和加害人關係等資訊在社群網路、媒體上揭露傳播,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6)日受訪強調,根據《性侵害犯罪防治法》,被害人相關資訊「不論任何方式都不可以揭露!」違規行為會請地方依法查明、嚴懲。

2025年10月16日 09:4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