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帶狀疱疹發作痛到爆表 醫師圖解5種預防法

▲帶狀疱疹。(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這幾天我的耳朵會癢,結果抓一抓就有水流出來。」80歲的老爺爺指著耳朵抱怨。

「噢,這是帶狀疱疹。」醫師仔細看了病灶,慎重地說,「帶狀疱疹長在耳朵,可能會影響聽力,一定要趕快治療喔!」

使用口服抗病毒後,老爺爺的水泡仍持續增加,且出現顏面神經麻痺,臉歪一邊的狀況,趕緊安排住院接受針劑抗病毒藥物的治療,才順利控制住病情。力安妥診所院長蔡詩力醫師指出,令老爺爺持續困擾的是疱疹後神經痛,三不五時顏面會感到抽痛,左側臉部的肌肉也經常抽搐,影響表情。

即使經過一系列治療,至今老爺爺都85歲了,還是飽受困擾,蔡詩力醫師說,家族合照的時候他都不太敢笑,以免兩側臉部表情不對稱。

帶狀疱疹病毒潛伏體內,伺機發作

只要得過水痘,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會潛伏在我們的神經節裡,當抵抗力下降時,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就延著神經跑出來做怪。蔡詩力醫師說,一開始可能感覺不明顯,或覺得怪怪的、有點疲倦,好像快要感冒,但又沒有呼吸道症狀。發作部位的皮膚會感覺異常,可能覺得灼熱、搔癢、刺痛等。等到皮膚冒出水泡,患者才曉得是帶狀疱疹發作。

冒出水泡後,灼熱感、刺痛感會加劇,甚至影響睡眠。蔡詩力醫師說,若沒有接受治療,可能延續兩個禮拜,甚至一個月。若能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三、五天就會控制病情。

帶狀疱疹的高風險族群包括年長者、糖尿病患、慢性病患、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等。蔡詩力醫師說,有些年輕人常上夜班,日夜顛倒,影響免疫力,也較容易發作帶狀疱疹。

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痛到爆表

坊間有謠言說「長皮蛇是因為受到驚嚇、邪靈附身或遇到髒東西,皮蛇繞一圈就會喪命」,蔡詩力醫師分享,曾經遇過患者掀開衣服,腹部有半圈帶狀疱疹,而且還畫上很多隻腳,一問之下才曉得是想要畫蜈蚣把皮蛇趕走。

蔡詩力醫師強調,這些都是錯誤的說法,患者應該要趕緊接受治療,並正視導致免疫力下降的真正原因,以預防帶狀疱疹反覆發作。

帶狀疱疹痊癒後,有部分患者會出現帶狀疱疹後神經痛。蔡詩力醫師說,長出帶狀疱疹的部位可能一直覺得麻木、刺痛、灼熱,而且會像脈搏一樣,持續抽痛,讓人難以入眠或被痛醒。帶狀疱疹後神經痛可能持續數年,造成很大的困擾。

目前已有多種用於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藥物,蔡詩力醫師說,有些患者甚至還需要做神經阻斷,才能改善疼痛。曾經遇過一位老奶奶,被帶狀疱疹後神經痛折磨長達八個月,常常痛到臉歪一邊,不敢出門見人,嚴重影響社交、生活品質,期間體重瘦了10公斤,是相當可怕的經驗。

損壞視力、聽力,帶狀疱疹恐致嚴重併發症

帶狀疱疹不僅會在皮膚上出現水泡,如果長在耳朵,可能損害聽力。蔡詩力醫師說,如果長在顏面,病毒可能沿著神經蔓延到角膜,可能損害視力,甚至失明,屬於急症,必須緊急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

帶狀疱疹如果長在會陰部,可能破壞附近的神經系統,而影響排便、解尿的功能,造成嚴重便秘或尿滯留,非常棘手。

帶狀疱疹恐致嚴重併發症

想要降低帶狀疱疹發作的風險,可以從幾個方向著手。蔡詩力醫師說,因為病毒會趁抵抗力降低的時候出來作怪,所以我們要盡量維持正常作息,避免熬夜,飲食方面要攝取均衡營養,避免過度調味、太重口味。平時要維持規律運動、補充足夠的水份,在天氣變化時記得做好保暖措施。慢性病患務必按時服藥,把病情控制穩定。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保養之外,接種帶狀疱疹疫苗亦有助降低帶狀疱疹發作的風險,蔡詩力醫師說,帶狀疱疹疫苗能幫助身體事先準備好抵抗力,避免帶狀疱疹病毒活化作怪。

預防帶狀疱疹

50歲以上民眾或是18歲以上免疫不全的患者可以考慮接種帶狀疱疹疫苗,降低帶狀疱疹發作的風險。

貼心小提醒

年紀越大,帶狀疱疹發作的機會越高。蔡詩力醫師說,若有發現相關症狀,務必盡快就醫治療,減少發生嚴重後遺症的機會。

做好日常保養,能夠避免免疫力低下,而導致病毒活化。事先接種帶狀疱疹疫苗,有助提升保護力,預防帶狀疱疹發作。由於帶狀疱疹可能反覆發作,即使已發作過帶狀疱疹,更應該考慮接種帶狀疱疹疫苗,減少復發機會!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台中「首例M痘」本土確診 30多歲男愛愛後驚見下面長怪東西

台中「首例M痘」本土確診 30多歲男愛愛後驚見下面長怪東西

疾管署調查,暑期為M痘流行高峰期,日前本土確診創下單周新高,呼籲高風險民眾接種疫苗。台中衛生局11日公布,台中市出現首例M痘個案,為30多歲男性,因腹股溝紅腫、生殖器周邊皮疹就醫採檢確診。

2025年07月11日 23:52

分科測驗明天考完「爸媽地雷問句」別再提 專家揭關心孩子重點

分科測驗明天考完「爸媽地雷問句」別再提 專家揭關心孩子重點

大學入學分科測驗將結束,然而考試的結果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家長也不免會想關心孩子考試狀態,諮商心理師整理爸媽地雷問句,千萬不要劈頭就問「你覺得你考怎樣?」而是應該用正向的語句去引導,表現出開放、支持的態度,也不要用「我早就跟你說過」等偏向責備的語氣,其實孩子扛著壓力去參加考試,光這一點就很值得鼓勵。

2025年07月11日 21:16

特別條例撥補健保基金、穩藥品供應 醫界力挺:展現國家戰略重視

特別條例撥補健保基金、穩藥品供應 醫界力挺:展現國家戰略重視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立法院於今日(11日)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其中明定健保基金撥補預算不得低於各期特別預算總數之12%,並附帶決議將健保基金優先用於增進我國藥品供應韌性,醫界表示高度支持,此兩項附帶決議不僅止於「財務撥補」,更象徵國家對於健保制度韌性重建與醫療體系永續發展的戰略重視。

2025年07月11日 20:44

專家揭2招穩定考生情緒 穴道按摩助放鬆、提神

專家揭2招穩定考生情緒 穴道按摩助放鬆、提神

114學年分科測驗今明兩天登場,考完第一天,有些人可能因為表現不如預期陷入緊張情緒。諮商心理師提醒「已經考過的就放下」,要把心思轉回能掌握的部分,也就是明天的考試科目;另一方面,可以做一些讓自己舒服的事情舒緩壓力,吃好睡飽,甚至泡澡、躺著休息都很好。中醫師則建議一些穴道按摩方式,今晚著重於舒緩疲勞,明早則可以壓按提神穴位。

2025年07月11日 18:22

大腸癌擴大篩檢「半年破103萬人」創紀錄 6成是女性接受檢查

大腸癌擴大篩檢「半年破103萬人」創紀錄 6成是女性接受檢查

衛福部今年擴大免費大腸癌篩檢對象,讓45歲至74歲民眾及40歲以上有家族史者都可以接受檢查,實施半年以來受檢人數超過103萬人,不僅比去年同期成長26%,更創下歷年來同期最高紀錄。進一步分析受檢對象,女性占6成較男性多,其中約有4.4萬人篩檢陽性,後續需接受大腸鏡檢查確診,若能早期發現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達90%以上。

2025年07月11日 17:46

吃辣真的會冒痘?營養師破解迷思:真正兇手藏在這裡

吃辣真的會冒痘?營養師破解迷思:真正兇手藏在這裡

不少人一長痘就怪「吃太辣」,但真的是辣椒惹的禍嗎?營養師鄭玲君在臉書專頁《愛吃鬼營養師鄭玲君-瘦身、運動 從心出發》中提醒,其實真正讓你冒痘的,往往是油炸、重口味的飲食,加上熬夜、壓力大,才是讓肌膚失控的主因。她表示,只要用對方式吃辣,辣椒不但不會上火,還對身體大有幫助!

2025年07月11日 16:41

北投國中疑食物中毒「初判非病菌」 羅一鈞曝關鍵:症狀發癢最多

北投國中疑食物中毒「初判非病菌」 羅一鈞曝關鍵:症狀發癢最多

北市北投國中女子壘球隊昨發生疑似食品中毒案,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今(11)日表示,初步瞭解個案最多症狀為發癢,無人出現腹痛、腹瀉,研判不像細菌病毒引起,比較像是天然或者化學性毒素,也因此,食物檢體才是釐清案情關鍵,疾管署已經回覆北市衛生局不會支援流病調查,建議諮詢毒物專家。

2025年07月11日 16:23

嚴重乾眼症「維他命A眼藥膏」爆短缺 食藥署揭替代方案

嚴重乾眼症「維他命A眼藥膏」爆短缺 食藥署揭替代方案

嚴重乾眼症、角膜炎患者注意!食品藥物管理署最新公告指出,國內製藥廠綠洲化學的「維他命A眼藥膏」因為原料藥問題導致短缺,無法預計恢復正常供應時程,不過國內尚有另款同成分同含量同劑型藥品可用。眼科醫師則表示,臨床還有替代藥膏藥水與口服維生素A等可取代,不至於影響患者治療。

2025年07月11日 14:3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