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狹窄很要命 心臟專科醫師解說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余俐穎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余俐穎醫師:大家好,我是余俐穎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有哪些?

余俐穎醫師:冠狀動脈為什麼會狹窄或阻塞?通常就像是高血壓,或是高血糖、高血脂這些狀況,最為人熟知的危險因子,可能還是以抽菸,只要是有抽菸的病患,冠狀動脈疾病的盛行率,可能就會高上許多,其他包含肥胖,或是平常生活在比較高壓的情況之下,這些狀況都有可能讓病人,讓大家處在一個比較容易有,冠狀動脈疾病的狀況之下。

劉育志醫師:請問冠狀動脈心臟病可能有哪些症狀?

余俐穎醫師:常見的症狀包含胸悶、胸痛、喘,常常病人會覺得有重物壓迫胸口的感覺,甚至有時候胸痛嚴重一點,可能會輻射到肩膀,雙肩都有可能,或是下巴,病人有時候會反應是有點牙齦痠痛的感覺,有時候病人會反應,可能會有像是上腹部的不舒服、悶痛,這可能都是有相關性,胸痛如果是發生在比較劇烈的運動,或是工作,或是活動過後,比較容易好發,休息會比較緩解胸痛,就會更像是冠狀動脈疾病的胸痛。

劉育志醫師:懷疑冠狀動脈心臟病時,需要做哪些檢查?

余俐穎醫師:如果懷疑冠狀動脈疾病,我們會需要做一些測試,來評估病患是不是真的有冠狀動脈疾病?冠狀動脈疾病的嚴重程度是怎麼樣?通常會幫病人做一些壓力的測試,最常見的壓力測試是,運動心電圖檢查,或是如果病人沒有辦法做運動心電圖檢查,會安排壓力性心肌的掃描,針對某些沒有辦法做,這些壓力性測試的病患,其實我們醫院也有256切,冠狀動脈電腦斷層的檢查,可以做安排。

劉育志醫師:哪些狀況會建議做心導管?

余俐穎醫師:通常在中度風險跟低度風險的這群病人,可以使用一些藥物做控制,如果藥物控制的效果還不錯,也許就不需要到心導管的程度,但是如果病人是高度風險的族群,一般會建議病人進行心導管的檢查,必要時,心導管檢查結果出來,有嚴重的狹窄或是阻塞,應該要再做血管的再灌流術,除了這些高風險族群的病人以外,還有一部分的病人在藥物的控制之下,他的症狀緩解並不是那麼理想,這群病人可能也是做心導管手術的族群,還有一些心衰竭的病人,他的心臟收縮功能可能不是很好,心臟收縮功能不好,一大部分成因有可能是跟冠狀動脈疾病相關,這群病人也是蠻適合做心導管檢查。

劉育志醫師:請問會如何進行心導管?

余俐穎醫師:比較常用的心導管的入口,我們會從右手的橈動脈,或左手的橈動脈,或是雙腳的股動脈,或是肱動脈的部分進行體表穿刺,我們找到血管的入口之後,會用逆向往上的方式,一直把導管伸到心臟附近,然後找到冠狀動脈的開口,我們會往冠狀動脈裡面注射顯影劑,一邊做照像的動作,就可以知道心臟血管目前有沒有阻塞的情形?阻塞的狀況有沒有很嚴重?這個阻塞的情況,是不是跟我們之前做的壓力性測試,看到的心肌灌流缺血的地方有相符,如果狹窄的地方,跟檢查出來的地方,灌流有缺血的地方相符,我們會評估這時候幫病人做再灌流術,會不會對他有幫助?如果有幫助,會用像氣球擴張的方式,或是支架置放的方式,讓血管打開,讓血流可以流下去,心肌有受到血流的灌流之後,也許症狀會有改善。

劉育志醫師:請問平時要如何保養,以預防冠狀動脈心臟病?

余俐穎醫師:主要是從危險因子的改善做起,最主要的危險因子就是抽菸,所以一般一定會建議病人要戒菸,高血壓、高血脂跟高血糖的部分,也都要積極的做控制,其他像如果病患比較肥胖,這時候做體重上的控制,也會對病人有幫忙,另外,會鼓勵病人一定要,維持規律運動的習慣。

余俐穎醫師:他是一位50歲的男性,平常其實不知道自己有什麼疾病,他被發現的時候,已經倒在路邊沒有生命徵象,經過一連串的搶救之後,他到了醫院的急診,經過葉克膜的置放,逐漸恢復生命徵象,經過一連串的檢查發現,其實有很嚴重的冠狀動脈狹窄,我們在當次住院的時候,幫他做冠狀動脈狹窄地方的支架置放,在置放完支架之後,他的狀況慢慢地改善,身上的維生系統,包含葉克膜、呼吸器也都一一脫離,最後也順利地出院,這位病人從來都不知道自己有三高的狀況,這邊要特別提醒大家,要多多注意自己身體的情況,避免這樣的意外發生。

劉育志醫師:感謝余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余俐穎醫師:掰掰。

原文連結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分享逆齡抗老觀念。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也親自參與,他分享,現在70多歲從沒有做過任何整形手術,為了「自然美」每天花時間保養,現在的自己比6年前還年輕。

2025年11月03日 17:59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近年兩岸情勢緊張,中共頻繁軍演,民間也開始準備避難包,而三軍總醫院身為台灣軍醫體系核心,如何在軍事與醫療之間取得平衡,備受關注。對此,院長陳元皓表示,三總不只是戰時後盾,平時更是民眾健康的重要依靠,將積極導入智慧醫療、推廣民防教育,期許能帶領三總更加深入軍心與民心。

2025年11月01日 09:23

上班族救星!營養師曝「6大午餐攻略」選豆干、毛豆當配菜

上班族救星!營養師曝「6大午餐攻略」選豆干、毛豆當配菜

現代上班族忙碌奔波,午餐常常是「隨便吃吃」,不過,營養師珊珊提醒,午餐不僅影響下午的專注力與工作表現,更會在無形中左右體態與健康,她整理出「上班族6大午餐攻略」,上班族趕快筆記下來!

2025年11月03日 16:46

吃到飽稽查「漢來海港、饗麻饗辣」違規 飲料驗出腸桿菌超標

吃到飽稽查「漢來海港、饗麻饗辣」違規 飲料驗出腸桿菌超標

食藥署今公布「114年吃到飽餐廳稽查專案執行成果」,其中有多家知名業者被查獲違規事項。包括花蓮縣的「理想大地渡假飯店」、「赤物日式燒肉」、士林區的「漢來海港」、南港區的「饗麻饗辣」、台中市北區的「好好吃肉韓式烤肉吃到飽」等,分別由地方衛生局依法裁處。

2025年11月03日 16:40

孕婦每周運動140分鐘有助母子健康 醫:要避開4風險活動

孕婦每周運動140分鐘有助母子健康 醫:要避開4風險活動

懷孕期間要不要運動,不少準媽媽仍有猶豫,對此,東森栢馥森心林診所醫師嚴絢上疾呼,多項研究證實運動可減少妊娠糖尿病、高血壓、剖腹產、產後憂鬱等風險,若能落實每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30至45分鐘,效果更佳,而懷孕期間若可進行有氧運動至少20周,直到第3孕期結束,產後瘦身也會更快。

2025年11月03日 14:32

LIVE/顱顏重建權威陳建宗「東森栢馥」開講 重現青春輪廓秘訣

LIVE/顱顏重建權威陳建宗「東森栢馥」開講 重現青春輪廓秘訣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下午2時30分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重現青春輪廓,讓自然悄然綻放」,邀請國內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與東森VIP會員分享醫學知識,《ETtoday健康雲》也將直播講座精彩內容。

2025年11月03日 14:00

謝侑芯猝死現場驚見藍色藥丸 醫曝真相:一顆藥含多重成分

謝侑芯猝死現場驚見藍色藥丸 醫曝真相:一顆藥含多重成分

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捲入台灣網紅「護理系女神」謝侑芯猝死案,警方在案發現場搜獲9顆可疑藍色藥錠,初步研判為搖頭丸「愛他死」(Estacy)。對此,醫師指出,現在這類合成物質,使用上為了方便,會把好幾種成分打錠成一顆的,「你以為你用一種東西,但裡面多少種沒人知道。」

2025年11月03日 11:14

南美旅遊返台手肘紅腫 切開皮膚驚見「活蟲寄生」

南美旅遊返台手肘紅腫 切開皮膚驚見「活蟲寄生」

一名七旬婦人去年赴南美亞馬遜雨林旅遊,返台後右手肘附近皮膚發紅、搔癢,本以為是蚊蟲叮咬,不料傷口愈來愈腫,至診所就醫無法改善,改到醫院檢查,醫師切片時,竟發現她皮下有條會蠕動的寄生蟲,後確診為國內罕見的「蠅蛆病」。

2025年11月03日 09:23

多數肺癌確診已晚期 醫籲「2大高風險族」可免費篩檢

多數肺癌確診已晚期 醫籲「2大高風險族」可免費篩檢

肺癌連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被譽為「隱形殺手」。醫師指出,肺癌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導致多數患者確診時已屬晚期,目前國健署有針對2大高危險群補助公費肺癌篩檢,符合資格者可每兩年接受一次檢查。

2025年11月02日 17:0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