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常頭痛「竟是1致命病」!嚴重恐成植物人 脖子僵硬、畏光小心了

圖、文/常春月刊

58歲的李小姐,時常感到有頭痛症狀,只要一頭痛她的解決方式就是吃日本購買的止痛藥,但這樣子反覆發作的症狀以及頻繁依賴未經醫師評估開立的成藥,經親友勸說到醫院接受頭頸部磁振造影檢查(MRI),待檢查完畢,醫師立刻指著螢幕上的照片跟她說:「李小姐,您知道嗎?妳早已隨身攜帶一顆不定時的炸彈,隨時都有破裂的可能!」

從她的腦血管MRI影像可明顯看到大腦左側有一個成長到1公分的動脈瘤,由於常見當腦動脈瘤的尺寸成長到大小約0.5~0.7公分左右就有隨時會破裂的可能,破裂後導致蜘蛛膜下腔出血,造成出血性中風,甚至是死亡。

腦動脈瘤45歲以上發生率高 這些人很危險

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指出,腦動脈瘤好發45歲以上成人,女性居多;與抽菸、喝酒、作息不正常、壓力、血壓不規則控制有關,而李小姐本身有高血壓的問題,就是發生腦動脈瘤的高危險族群。

錢政平進一步解釋,腦動脈瘤其實不是一般認知的腫瘤,而是在腦血管分支處血管壁因為承受強大的血流直接衝擊逐漸變薄脆弱,時間久了形成不正常的凸起,於是形成了腦動脈瘤。

她頭痛多年一查竟是「1致命病」!醫曝:常昏倒就再也沒醒   感覺脖子僵硬、畏光注意

腦動脈瘤無症狀 多數送醫前死亡

錢政平說明,腦動脈瘤通常沒有症狀,極少數可能發生的症狀有頭痛、噁心、嘔吐、感覺脖子僵硬、畏光等,常見是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更嚴重是發生破裂出血後才檢查出有動脈瘤。一旦破裂往往會造成嚴重腦出血,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在送急診到院前死亡;就算及時緊急送醫治療後,仍約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因動脈瘤破裂時的嚴重出血造成腦部細胞受損,會留下輕重不一的後遺症(肢體殘障或嚴重變成植物人)。

她頭痛多年一查竟是「1致命病」!醫曝:常昏倒就再也沒醒   感覺脖子僵硬、畏光注意

與高血壓息息相關 百位中藏1-2人不自知

根據國健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18歲以上國人的高血壓盛行率達26.8%,推估約有529萬人罹患高血壓,且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錢政平指出,腦動脈瘤的發生與高血壓息息相關,發生機率遠超乎想像,100人裡就有1-2人潛藏腦動脈瘤而不自知。

高血壓是沉默殺手之一,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發生。錢政平也提醒,若有三高問題者,定期健康檢查相當重要!

延伸閱讀:
·無症狀該怎麼發現有「腦動脈瘤」? 醫揭「高風險群」:急症到院前就死亡
·做愛後頭痛小心是致命警訊! 醫曝「意想不到特點」 愛特殊體位注意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兒忘記沖馬桶!媽一看嚇壞 1家3口都確診罕見遺傳病

兒忘記沖馬桶!媽一看嚇壞 1家3口都確診罕見遺傳病

大陸浙江一戶人家小孩小勇(化名)因為忘記沖馬桶,媽媽一看發現不對勁,這一留心,小勇被診斷出尿毒症,結果一家三口都得了罕見遺傳病,而他和哥哥都接受腎移植手術,媽媽還在洗腎中。

2025年09月16日 01:27

青少年陷「隱藏營養危機」 營養師:一顆蛋就能翻轉健康

青少年陷「隱藏營養危機」 營養師:一顆蛋就能翻轉健康

不少家長困惑,孩子明明吃得不少,卻經常疲倦、不專心。營養師在粉專「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提醒,這恐怕不是偷懶,而是青少年正陷入「隱藏營養危機」,最新數據顯示,超過六成14至17歲青少年缺乏鈣、膽鹼、鎂、維生素D與E,嚴重影響骨骼發育、免疫力與專注力。

2025年09月15日 17:43

近視雷射後還會再近視嗎?醫點出4大影響因素 25歲以下族群風險較高

近視雷射後還會再近視嗎?醫點出4大影響因素 25歲以下族群風險較高

進行近視雷射手術後,許多人最擔心的問題就是「會不會再度近視?」對此,眼科粘靖旻院長詳細分析這個大家最關心的術後問題,讓準備手術或已完成手術的人都能安心!

2025年09月15日 17:00

孩子情緒異常是警訊!醫曝行為會發出訊號 專業心理治療是王道

孩子情緒異常是警訊!醫曝行為會發出訊號 專業心理治療是王道

孩子是父母最在意的寶貝,除了身體健康,心理狀態與行為表現也同樣需要關心。如果孩子經常感到沮喪、學習困難,或特別衝動,這些都可能是提醒我們的訊號。及早理解與陪伴,能幫助孩子獲得更合適的支持。

2025年09月15日 15:22

3成「憂鬱症患者」反覆發作 醫曝研究:可能是基因在作怪

3成「憂鬱症患者」反覆發作 醫曝研究:可能是基因在作怪

全台近200萬人具憂鬱傾向,其中有5.2%是重度憂鬱症患者,近7成透過治療可妥善控制病情,但其餘2、3成患者則會反覆發作。有研究發現,這部分可能和基因有關,有些人先天帶有「落井下石型」基因,不僅對外界較敏感,還會直接影響腦中血清素的濃度多寡。

2025年09月15日 14:45

萬人響應「國高中10點上課」 醫:20%人晚起頭腦才清楚

萬人響應「國高中10點上課」 醫:20%人晚起頭腦才清楚

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要求把國、高中上課時間改成早上10點,相關提案已有萬人響應。對此,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啓斌指出,過去研究發現,8點以後起床比較符合生理時鐘,也有20%屬於晚睡晚起體質,頭腦才會比較清楚,但睡眠生理時鐘也因人而異,不能只看表面現象統一處理。

2025年09月15日 12:34

屏基率先全台完成「生物適應架」植入 開啟冠狀動脈治療新世代

屏基率先全台完成「生物適應架」植入 開啟冠狀動脈治療新世代

屏基心導管團隊致力於心臟照護26年,推動新醫材治療不遺餘力,因而屏東縣成為全台灣新一代心臟冠狀動脈「生物適應架」最早正式上線的縣市,今年5月,屏基率先完成全台首例正式上架「冠狀動脈生物適應架」(Bioadaptor)治療,並在3個月內已累積完成 24 例病人植入,後續追蹤情況均良好,標誌著心導管介入治療邁向新階段。

2025年09月15日 12:14

男血便撐半年「大腸腫瘤塞腸道」 醫示警:有症狀6成已晚期

男血便撐半年「大腸腫瘤塞腸道」 醫示警:有症狀6成已晚期

一名45歲男性有「大便不成形且帶血絲」的症狀,但並未想過是大腸癌警訊,就算糞便潛血陽性,仍認為是檢查或飲食造成。半年後因肚子疼痛嚴重,經醫師苦勸才做大腸鏡,檢查發現腫瘤已經塞住腸道,確診大腸癌。醫師提醒,根據臨床統計,有症狀才檢查,有6成以上都已經是三、四期。

2025年09月15日 11:4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