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種人不適合喝氣泡水! 身體5警訊=水喝太少了

▲減重,水,氣泡水。(圖/pixabay)

▲大量氣體進入胃,可能會誘發胃食道逆流。(示意圖/取自pixabay)

文/常春月刊

根據好市多公司發給會員的信中說明,賣場中的一種義大利氣泡水,由於部分商品(製造日期 2023.05.26和2023.05.27)可能有瓶身脫模以及漂浮塑膠異物的現象。賣場已經立即將所有商品下架,並啟動自願性召回。這是好市多繼莓果、起司出問題之後,又傳出氣泡水也出問題。

氣泡水不是人人都適合

氣泡水是一種碳酸飲料,通常是無色或淡色的液體,其中包含二氧化碳,這使得飲料在打開時產生氣泡。氣泡水有時也被稱為氣泡飲料、汽水或碳酸飲料,它可以是無味的,也可以添加自然或人工的風味劑,如檸檬、柳橙、薄荷等,以增添口感和風味,因為帶有清新的氣泡感,可以單獨飲用,也可以與其他飲料或酒混合。

雖然氣泡水能增加口感,但當大量的氣體進入到胃裡面,再逆向經由食道排出過程,可能容易誘發胃食道逆流,並非每個人都適合飲用氣泡飲,將常脹氣或胃酸過多的人建議盡量少飲用。所以建議大家還是喝單純的白開水,是比較健康且沒有負擔的。

水喝太少,身體發出5警訊

人體有70%都是水,當身體缺水時,最明顯的除了尿液變成黃色、汗水減少之外,就連便便也變得乾硬、難解,口臭更是無法避免,除此之外,身體還會發出哪些缺水的警訊?

1.便秘、解便不順

便秘不算是種疾病,但卻是臨床很常見的症狀,尤其是女性,更容易有這樣的困擾,主要包括排便次數減少、糞便量減少、糞便乾結、排便困難等,只要上述症狀同時存在兩種以上,就算是便秘。上班族忙起來,常常忘記喝水或久坐不動,這些都是造成便秘的危險因子,而且根據統計,多數便秘患者都屬於不愛喝水的族群,再加上不愛活動,導致腸胃道蠕動減緩,以致解便不順或便秘。

▲喝水示意圖。(圖/記者李佳蓉攝)

▲水分不足時,可能會導致皮膚變乾、沒精神等。(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2.皮膚變乾、細紋多

體內水分夠不夠和皮膚表現出來的狀況關係很大,這從坊間開架式保養品中,多數強調保水、保濕功效,就可以看得出來。含水充足的肌膚,呈現水噹噹的Q彈剔透,缺水的肌膚則會變得乾燥,有老化、鬆弛或細紋等現象,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了好幾歲。

3.沒精神、全身不舒服

水喝得不夠多,會影響新陳代謝,導致精神不佳,稱為「辦公室症候群」。有時候會出現全身酸軟、呼吸不順、喘不過氣,或是頭暈目眩等類似感冒的狀況,總之,老感覺全身不對勁。於是很多人開始病急亂投醫,家醫科、耳鼻喉科、心臟內科……,醫院每一科繞了一圈,檢查之後又都沒有問題,最後才找到問題的癥結點,一顆藥都不用吃,只需要多喝水就好,原來是缺水影響了新陳代謝造成的。

4.眼屎多、眼瞼又乾澀

很多缺乏水分的人,容易產生眼屎,加上現代人大多長時間盯著手機、電腦,眨眼的次數太少,辦公室又多有空調,室內空氣乾燥,導致眼睛表面的水分減少,初期可能感覺眼瞼乾澀,之後惱人的眼屎就會悄悄「出沒」。

5.小便灼熱、容易有結石

隨著天氣逐漸熱起來,因泌尿道發炎而求診的人數也多了起來,患者常自述感覺小便時有灼熱感,或有尿意卻尿不多。這是因為夏天溫度高,流汗機會比較多,要是忘記補充水分,很可能就造成泌尿道感染。

水喝太少還可能引發結石危機,痛起來可是會要人命的。許多人都知道要補鈣,必須在年輕時儲存骨本,但若是每天補鈣,卻沒有喝足量的水,等於種下結石的危險因子。

 

 

延伸閱讀:
氣泡水取代白開水可以嗎? 小心造成「2種疾病」:常打飽嗝要注意
邊吃東西邊說話、嚼口香糖...肚子脹氣怎麼辦? 打嗝、放屁這些食物不能再吃!症狀持續3天以上恐是癌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友邦聖露西亞逾6成人口過重「竟與香蕉有關」 國泰醫院協助防治

友邦聖露西亞逾6成人口過重「竟與香蕉有關」 國泰醫院協助防治

台灣位於加勒比海的邦交國聖露西亞,人口約17萬人,全島經濟主要仰賴觀光與香蕉出口,且當地人甚為倚賴香蕉,每餐除了白飯、馬鈴薯等澱粉類主食外,更愛用香蕉當配菜,餐餐澱粉類過多,蔬菜不足,也讓超過6成露國人口有體重過重問題,國泰綜醫院今年8月中旬指派考察團遠赴聖露西亞,將協助強化露國代謝性慢性病防治推動。

2023年09月21日 22:29

發出咀嚼聲只排第3!「餐桌NG行為」Top6 苦主白眼:真的噁

發出咀嚼聲只排第3!「餐桌NG行為」Top6 苦主白眼:真的噁

古人以「民以食為天」形容吃飯重要性,但一起用餐的「飯友」也相當重要,和餐桌禮儀良好者共進餐食可以盡情享用;若遇到習慣不佳的人,令人食慾全消、滿肚子火。《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盤點「雷飯友行為Top6」,其中第1名讓苦主忍不住抱怨「真的蠻噁」。

2023年09月21日 22:04

失眠吃「6食物」!營養師推薦:睡前1顆奇異果 睡眠時長增加了

失眠吃「6食物」!營養師推薦:睡前1顆奇異果 睡眠時長增加了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除了飲食不規律,也出現長期失眠,影響日常。營養師表示,導致失眠的原因有很多種,且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有失眠問題,若想擁有好的睡眠品質,也可從食物下手,包括奇異果、牛奶或堅果等,內含高濃度血清素,可幫助改善。

2023年09月21日 21:02

好久沒愛愛?「6大催情食物」情侶必吃 營養師激推:性慾提升

好久沒愛愛?「6大催情食物」情侶必吃 營養師激推:性慾提升

每天為了生活忙碌奔波,結束一天工作後只想癱在床上耍廢,實在沒有激情和另一半滾床單了嗎?性致缺缺儼然成為逐漸普及的文明病,不少患者甚至求問「有沒有可增進性趣的食物」?對此,營養師王證瑋分享,除了常見的牡蠣外,肉類、鮭魚、堅果種子、蘋果、紅酒等6大催情食物能燃燒愛火、增加性慾,休兵已久的情侶還不試試。

2023年09月21日 20:12

澱粉食物「1煮法」恐致癌! 蛋白質超過150°C也注意了

澱粉食物「1煮法」恐致癌! 蛋白質超過150°C也注意了

台南市立醫院張麗娟營養師表示,澱粉食物在高溫烹調時會產生丙烯醯胺,這類產品包括薯條、馬鈴薯片。而高蛋白質含量的食物如牛、豬、魚、雞肉,在高於150°C的溫度烹煮時,蛋白質會分解或變性而產生異環胺,丙烯醯胺及異環胺都是屬於毒性物質。

2023年09月21日 19:32

賴清德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健保署規劃最快後年上路 財源採雙軌制

賴清德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健保署規劃最快後年上路 財源採雙軌制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今(21)日發布健康政策,主張設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減輕罹癌病友沈重負擔。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目前健保署已經有規劃新藥基金,兩者方向差不多,但還要確認財源從哪邊來,如果是公務預算支應,最快有望後年上路。另一方面,明年健保總額在新藥預算將爭取40億元以上經費。

2023年09月21日 18:54

化療太痛苦!女音樂家罹乳癌中斷治療 短短1年「早期變晚期」

化療太痛苦!女音樂家罹乳癌中斷治療 短短1年「早期變晚期」

一名50歲音樂家2年前確診乳癌,當時僅是早期,不過她無法接受化療副作用,進而中斷治療,僅持續追蹤,沒想到意外發現,1年後癌細胞轉移且迅速惡化,確診為「轉移性HER2弱陽性乳癌」,最後在醫師評估下接受標靶藥物治療,目前身上腫塊都獲得改善,並持續追蹤中。

2023年09月21日 18:40

再出包!流感疫苗平台見他校學生個資 疾管署全面清查:單一事件

再出包!流感疫苗平台見他校學生個資 疾管署全面清查:單一事件

校園公費流感疫苗平台再出包!立委爆「校園流感疫苗電子化系統」(CIVS)出現資安問題,同名不同校的學生個資竟然互通。疾病管制署今(21)日坦言有此錯誤事件,但絕無資安外洩疑慮。主要是因該校護理師學校代碼誤植,已經於15日排除問題,另也在今日完成帳戶權限全面盤點,釐清此為單一事件,並非所有同校名均能互查。

2023年09月21日 18:09

衛福部擬從「新南向」招募學生!補長照人力荒 盼與本國籍同工同酬

衛福部擬從「新南向」招募學生!補長照人力荒 盼與本國籍同工同酬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及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今(21)接連針對長照議題拋出政見,包括針對住宿式服務機構的量能擴大和補助。而衛福部日前曾提出2026年目標達到住宿式機構6500床布建,至於人力問題,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說,現在正和教育部著手規劃合作「新南向政策」,招募學生就讀相關科系,畢業後投入機構服務,薪資待遇盼與本國籍員工「同工同酬」。

2023年09月21日 17:50

聽見「吸鼻、清喉嚨、吃麵聲」就暴怒!研究:可能得了「這種病」

聽見「吸鼻、清喉嚨、吃麵聲」就暴怒!研究:可能得了「這種病」

「恐音症」(misophonia,也譯作恐聲症)患者常會被生活常見的聲響惹惱或深感痛苦,從吸鼻子、清喉嚨、咳嗽、指關節啪啪聲,到情侶接吻發出的聲音,都可能「觸發」患者的強烈負面反應,而且有這種困擾的人遠比大家想像中的還要多。實驗證實,恐音症嚴重影響了18.4%受試者的生活,然而僅有2.3%的患者意識到自己患有「恐音症」,且只有13.6%的人聽過這種病症。

2023年09月21日 17:3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