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種超強排毒食物! 蘋果、芭樂上榜「還可防下半身肥胖」

▲▼來自台灣的芭樂、芒果、釋迦、鳳梨在上海超市販售。(圖/記者陳政錄攝)

▲芭樂的膳食纖維豐富,常吃可促進排便。(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文/常春月刊

要排出體內的毒素並不難,可以透過平日的飲食攝取,有效減少各種毒素在體內堆積,達到延年益壽、青春永駐的目的。有20種超強排毒食物,讓你可以排毒、養生、美顏又強身健體。

地瓜

地瓜的膳食纖維含量高,也含有寡糖及水溶性纖維,常吃可以刺激腸胃蠕動、幫助排除體內的毒素,並預防動脈血管硬化及降低膽固醇,是很好的排毒養生食物。

竹筍

竹筍含有大量的粗纖維且又熱量低,可以刺激腸胃蠕動、助消化,尤其在夏天,不論是吃涼拌竹筍、竹筍湯,都非常適合用來排除體內的毒素。

地瓜葉

地瓜葉的β胡蘿蔔素、維生素A、葉綠素及膳食纖維都很高,因此,多吃地瓜葉可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祕,減少痔瘡和大腸癌的發生率。

綠豆

綠豆主要功能為清熱解毒、消暑,用於暑熱煩渴,瘡毒癰腫等症。

紅豆

紅豆亦被稱為「小豆」、「赤豆」。紅豆味甘、性平偏涼,可以消腫排毒及利尿,也有補血、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還可以改善怕冷、低血壓等症狀。

燕麥

燕麥的水溶性纖維含量高,可降低膽固醇、助排便,易產生飽足感及增加糞便體積,縮短大便在大腸內滯留時間,避免腸道吸收殘餘之毒素,有助於體內環保。

芹菜

芹菜的非水溶性纖維含量多,易有飽足感,吃了可以增加排便量,讓排便較為通暢,對於促進腸胃的蠕動很有幫助,芹菜更是減肥的聖品。

香菇

香菇的粗纖維及水溶性纖維很多,可促進腸道蠕動,增加排便量。尤其香菇所含的多醣體與礦物質鋅,有助於抗腫瘤、加強免疫力,是很好的排毒食物。

糙米

糙米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與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強化神經系統傳導功能,防早衰,預防便秘、腸癌及肥胖,幫助新陳代謝及排毒。

優格

優格中含有大量且豐富的乳酸菌,可以讓腸胃更暢通、防止便秘的發生,原本累積在腸道中的毒素,也會因為乳酸菌的作用,而變得更容易被排出體外。

▲▼優格,優酪乳。(圖/翻攝自pixabay)

▲優格中含有大量且豐富的乳酸菌,可讓腸胃更暢通,累積在腸道中的毒素,也會變得更容易被排出體外。(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牛蒡

牛蒡的用途多,除了可以去除身體的毒素,利於發汗、幫助排尿以及促進肝臟功能外,牛蒡的種子也是很好的抗菌及降發炎的草藥,是促進體內環保的好食物。

薑黃

咖哩中有一種很重要的成分──薑黃素(Curcumin),可以幫助肝臟大掃除,還有強效的抗氧化功能,能夠抵抗自由基,咖哩就是薑黃素很好的攝取來源。

紫蘇

紫蘇常用於感冒風寒,能散表寒,發汗力較強,用於風寒表症,見寒露、發熱、無汗等症,常配用生薑同用,還有用於食魚蟹後引起的吐、瀉、腹痛。

油菜

油菜的維生素A含量高,富含抗氧化成分,屬於防癌食物之一。油菜更是高鈣蔬菜,再加上油菜草酸含量低,比起一般植物鈣的吸收效率更高。

川七

川七有化瘀止血的作用,可以治療人體內外各種出血症。著名的金瘡要藥「雲南白藥」,就是以川七為主所組成的藥方,就是因為川七有化瘀止血的作用。

梅子

梅子含有的檸檬酸和兒茶素,有抗菌、整腸、解毒的作用,能夠消除食物的病原菌與毒素。

蘋果

蘋果含多酚和黃酮類,可降低血中的三酸甘油酯;鈣質則有助於代謝體內鹽分;蘋果酸則可代謝熱量,防止下半身肥胖;果膠能降低膽固醇、促進胃腸道中的鉛、汞、錳的排放,平穩血糖,把消化後的殘渣軟化,防便秘。

草莓

草莓富含維生素C,可預防動脈硬化、冠心病、心絞痛、腦溢血、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其中的果膠及纖維素,可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秘、預防痔瘡和腸癌的發生。

芭樂

芭樂的膳食纖維豐富,常吃可促進排便,芭樂皮中含有豐富營養成分,因此,建議吃芭樂不需要削皮。

鳳梨

鳳梨可幫助解決消化吸收的問題,鳳梨中的蛋白質分解酵素蛋白酶,可以分解蛋白質,可使肉質滑嫩好消化;膳食纖維還可以讓消化更順暢,消除便祕、讓新陳代謝恢復正常,達到預防腸癌的功效。

 

 

 

延伸閱讀:
紅肉地瓜熱量最低!營養師1圖揭「紫、紅、黃地瓜營養」 3吃法讓你愈吃愈瘦
膳食纖維吃不夠恐害代謝、免疫力狂降!優質澱粉「纖維含量排名」曝 第一名不是地瓜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親自參與盛大開幕活動。總裁王令麟致詞時指出,東森栢馥就是高品質生活的私人會館,不只有健康檢查,5樓還有美容、美麗服務的會館,去年11月已經開幕,正式把「AI美麗健健康」整合起來,主打AI智慧美容與精緻醫美。

2025年06月26日 15:26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同時舉辦第7場東森新聞健康雲的大師健康講堂活動,本次邀請到國內心臟內科權威、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擔任主講人。黃瑞仁在講座中分享「冠狀動脈疾病」衛教資訊,並列出7大高危險群,呼籲民眾要定期健檢。

2025年06月26日 17:48

老店驚爆「豆腐板放水溝蓋還爬蟑螂」 北市衛生局要查了

老店驚爆「豆腐板放水溝蓋還爬蟑螂」 北市衛生局要查了

知名老店「四海一家」遭爆廚房後門口地上擺放板豆腐器具且有蟑螂亂爬,北市衛生局今(4)日表示,將派員前往針對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進行稽查,如查獲相關缺失且限期未改善,將依違反食安法開罰6萬到2億元罰鍰。

2025年07月04日 10:24

滷肉飯配滷味小心痛風 專家:3種食物每周只能吃1到2次

滷肉飯配滷味小心痛風 專家:3種食物每周只能吃1到2次

當痛風發作、腳趾紅腫刺痛時,不少人仍覺得「撐幾天就好」,但營養專家洪泰雄在臉書提醒,痛風只是表面的警訊,真正該擔心的是腎臟長期承受飲食帶來的傷害,尤其是紅肉、海鮮與動物內臟3大類高風險食物,若經常吃、吃過量,將導致尿酸飆升、腎功能惡化,等到抽血出現異常,往往為時已晚。

2025年07月04日 09:40

營養專家點名3食物別天天吃「小心腎臟悄悄壞掉」 滷味攤超常見

營養專家點名3食物別天天吃「小心腎臟悄悄壞掉」 滷味攤超常見

體內長期尿酸過高不只會造成痛風、高尿酸血症,甚至會引響腎臟健康。營養學專家洪泰指出,紅肉、海鮮中的蝦、蟹、貝類及動物內臟很多人可能天天會吃,但這些都是高普林食物,不是不能吃,但真的要節制,「天天吃,小心腎臟悄悄壞掉,你還不知道」。

2025年07月04日 02:17

失智風險加速!營養師示警:6習慣正默默破壞大腦

失智風險加速!營養師示警:6習慣正默默破壞大腦

隨著高齡化時代來臨,阿茲海默症與其他神經退化疾病的患者人數持續上升,如何保護大腦、延緩認知退化成為全球關注的健康議題。美國營養媒體《EatingWell》近日整理多項研究與營養師建議,點出「晚上6個壞習慣」可能悄悄傷害大腦,並提供簡單易行的護腦秘訣。營養師強調:「遺傳和年齡無法控制,但生活習慣能決定你腦袋老不老!」

2025年07月03日 21:23

台北「A、O型血」急缺 庫存剩不到3天

台北「A、O型血」急缺 庫存剩不到3天

血液庫存拉緊報!根據台灣血液基金會統計,各中心血液庫存狀況偏低,A型、B型、AB型都偏低,台北的A型和O型更處於「急缺」狀態。血基會表示,夏季天氣炎熱、學生放暑假及民眾出遊增加,是血液募集的傳統淡季,國內自7月2日起放寬捐血年齡限制為16歲至70歲,鼓勵更多民眾能踴躍挽袖捐血。

2025年07月03日 19:35

10大死因「肺炎死亡率飆升」 醫示警:半數長者沒打肺鏈疫苗

10大死因「肺炎死亡率飆升」 醫示警:半數長者沒打肺鏈疫苗

根據衛福部最新公布的十大死因統計,肺炎不但排名第三,更是唯一標準化死亡率上升的疾病。醫師指出,社區型肺炎最常見的致病菌是肺炎鏈球菌,統計今年上半全國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創下近六年同期新高。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提供65歲以上長者免費接種PCV13與PPV23疫苗,卻有近5成符合資格者連一劑都沒打。

2025年07月03日 17:44

陳志金曝「護理師太太3度流產」 不敢再問1問題:心如刀割

陳志金曝「護理師太太3度流產」 不敢再問1問題:心如刀割

民間有懷孕3個月內不要公開的習俗,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對此透露,自己的護理師太太曾流產3次,好不容易才生下兒子。他以親身的經驗提醒大家,應尊重孕婦要不要公開懷孕的選擇,對方若真的不幸流產,就要不斷經歷外人的問候,彷彿心如刀割。

2025年07月03日 17:23

最高可領12萬!住宿式機構補助7/1開放申請 適用條件一次看

最高可領12萬!住宿式機構補助7/1開放申請 適用條件一次看

為緩解中、重度失能者接受機構式服務之家庭經濟負荷,衛生福利部提供「住宿式服務機構使用者補助方案」,114年度申請從今年7月1日開始,補助額度最高12萬。經評估長照需要等級達4級以上住民,或具身心障礙證明中度以上失能者,入住護理之家、老人福利機構、兒童及少年安置及教養機構等都可提出申請。

2025年07月03日 16:2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