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種超強排毒食物! 蘋果、芭樂上榜「還可防下半身肥胖」

▲▼來自台灣的芭樂、芒果、釋迦、鳳梨在上海超市販售。(圖/記者陳政錄攝)

▲芭樂的膳食纖維豐富,常吃可促進排便。(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文/常春月刊

要排出體內的毒素並不難,可以透過平日的飲食攝取,有效減少各種毒素在體內堆積,達到延年益壽、青春永駐的目的。有20種超強排毒食物,讓你可以排毒、養生、美顏又強身健體。

地瓜

地瓜的膳食纖維含量高,也含有寡糖及水溶性纖維,常吃可以刺激腸胃蠕動、幫助排除體內的毒素,並預防動脈血管硬化及降低膽固醇,是很好的排毒養生食物。

竹筍

竹筍含有大量的粗纖維且又熱量低,可以刺激腸胃蠕動、助消化,尤其在夏天,不論是吃涼拌竹筍、竹筍湯,都非常適合用來排除體內的毒素。

地瓜葉

地瓜葉的β胡蘿蔔素、維生素A、葉綠素及膳食纖維都很高,因此,多吃地瓜葉可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祕,減少痔瘡和大腸癌的發生率。

綠豆

綠豆主要功能為清熱解毒、消暑,用於暑熱煩渴,瘡毒癰腫等症。

紅豆

紅豆亦被稱為「小豆」、「赤豆」。紅豆味甘、性平偏涼,可以消腫排毒及利尿,也有補血、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還可以改善怕冷、低血壓等症狀。

燕麥

燕麥的水溶性纖維含量高,可降低膽固醇、助排便,易產生飽足感及增加糞便體積,縮短大便在大腸內滯留時間,避免腸道吸收殘餘之毒素,有助於體內環保。

芹菜

芹菜的非水溶性纖維含量多,易有飽足感,吃了可以增加排便量,讓排便較為通暢,對於促進腸胃的蠕動很有幫助,芹菜更是減肥的聖品。

香菇

香菇的粗纖維及水溶性纖維很多,可促進腸道蠕動,增加排便量。尤其香菇所含的多醣體與礦物質鋅,有助於抗腫瘤、加強免疫力,是很好的排毒食物。

糙米

糙米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與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強化神經系統傳導功能,防早衰,預防便秘、腸癌及肥胖,幫助新陳代謝及排毒。

優格

優格中含有大量且豐富的乳酸菌,可以讓腸胃更暢通、防止便秘的發生,原本累積在腸道中的毒素,也會因為乳酸菌的作用,而變得更容易被排出體外。

▲▼優格,優酪乳。(圖/翻攝自pixabay)

▲優格中含有大量且豐富的乳酸菌,可讓腸胃更暢通,累積在腸道中的毒素,也會變得更容易被排出體外。(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牛蒡

牛蒡的用途多,除了可以去除身體的毒素,利於發汗、幫助排尿以及促進肝臟功能外,牛蒡的種子也是很好的抗菌及降發炎的草藥,是促進體內環保的好食物。

薑黃

咖哩中有一種很重要的成分──薑黃素(Curcumin),可以幫助肝臟大掃除,還有強效的抗氧化功能,能夠抵抗自由基,咖哩就是薑黃素很好的攝取來源。

紫蘇

紫蘇常用於感冒風寒,能散表寒,發汗力較強,用於風寒表症,見寒露、發熱、無汗等症,常配用生薑同用,還有用於食魚蟹後引起的吐、瀉、腹痛。

油菜

油菜的維生素A含量高,富含抗氧化成分,屬於防癌食物之一。油菜更是高鈣蔬菜,再加上油菜草酸含量低,比起一般植物鈣的吸收效率更高。

川七

川七有化瘀止血的作用,可以治療人體內外各種出血症。著名的金瘡要藥「雲南白藥」,就是以川七為主所組成的藥方,就是因為川七有化瘀止血的作用。

梅子

梅子含有的檸檬酸和兒茶素,有抗菌、整腸、解毒的作用,能夠消除食物的病原菌與毒素。

蘋果

蘋果含多酚和黃酮類,可降低血中的三酸甘油酯;鈣質則有助於代謝體內鹽分;蘋果酸則可代謝熱量,防止下半身肥胖;果膠能降低膽固醇、促進胃腸道中的鉛、汞、錳的排放,平穩血糖,把消化後的殘渣軟化,防便秘。

草莓

草莓富含維生素C,可預防動脈硬化、冠心病、心絞痛、腦溢血、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其中的果膠及纖維素,可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秘、預防痔瘡和腸癌的發生。

芭樂

芭樂的膳食纖維豐富,常吃可促進排便,芭樂皮中含有豐富營養成分,因此,建議吃芭樂不需要削皮。

鳳梨

鳳梨可幫助解決消化吸收的問題,鳳梨中的蛋白質分解酵素蛋白酶,可以分解蛋白質,可使肉質滑嫩好消化;膳食纖維還可以讓消化更順暢,消除便祕、讓新陳代謝恢復正常,達到預防腸癌的功效。

 

 

 

延伸閱讀:
紅肉地瓜熱量最低!營養師1圖揭「紫、紅、黃地瓜營養」 3吃法讓你愈吃愈瘦
膳食纖維吃不夠恐害代謝、免疫力狂降!優質澱粉「纖維含量排名」曝 第一名不是地瓜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不只記憶力變差!醫曝「失智症10大警訊」 6大高危險群當心

不只記憶力變差!醫曝「失智症10大警訊」 6大高危險群當心

「記憶力變差」是難以避免的老化現象,但到底要如何辨認是正常老化,還是失智?醫師指出,失智症除了會出現記憶力問題,還會伴隨「對時間或地點感到困惑、情緒和個性的改變、對視覺影像和空間關係有困難」等10大警訊症狀,而失智症危險因子包括「家族病史、高齡、肥胖、三高、抽菸和患有其他疾病」,高危險族群務必提高警覺。

2023年11月30日 09:57

不想努力了!4星座=軟飯男「不介意給女友養」

不想努力了!4星座=軟飯男「不介意給女友養」

吃軟飯當然是比較難聽的說法,但有許多的男生還是不介意「暫時」給女朋友或老婆養一下,畢竟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也有一些男生天生就不是太愛面子,認為「女主外、男主內」的狀況好像也滿不錯的,也有些男生認為多讓女生照顧一點其實也很不錯,不見得非得扛起太重的擔子,到底有哪些星座的男生比較容易發展成這樣子的個性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哪些星座的男人不介意吃吃軟飯呢?

2023年11月30日 07:00

潘懷宗/美國德拉瓦大學證明一種營養成分與失智症的關聯性

潘懷宗/美國德拉瓦大學證明一種營養成分與失智症的關聯性

由於多位高知名度國際級影劇界人士(侯孝賢、布魯斯威利等等),罹患失智症,於是造成本就受到年長者高度關心的話題,又再度引起熱議 --- 「如何才能預防失智症」。

2023年11月30日 06:49

河豚中毒1死8傷!最快下周一公布檢驗結果 仿日推料理證照制有難度

河豚中毒1死8傷!最快下周一公布檢驗結果 仿日推料理證照制有難度

南投縣仁愛鄉爆出民眾吃河豚中毒案件,造成1人死亡,8人送醫救治,目前相關檢體已送到食藥署以釐清魚種和毒素。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今(29)日表示,研檢組已經著手檢驗,若順利最快下周一可有結果。至於是否比照日本推河豚處理證照,林金富坦言《食安法》沒有授權限制某一食品須取得許可證照才能販售,將涉及修法,需要蒐集意見進行跨部會討論。

2023年11月29日 22:35

愛滋防治好消息!20年來首見「新增感染者跌破千例」 羅一鈞揭原因

愛滋防治好消息!20年來首見「新增感染者跌破千例」 羅一鈞揭原因

每年的12月1日為世界愛滋日,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今(29)日宣布國內防治成績,今年截至10月底,國內新增感染數為804人,只要趨勢不變,到12月底累積個案預估為960至970人,不但是連續6年下降,更將是20年來首度跌破千例,防治具相當成效。

2023年11月29日 22:04

女「洗完澡不穿內褲」分泌物變少?醫:是假象 有感染風險

女「洗完澡不穿內褲」分泌物變少?醫:是假象 有感染風險

私密處飄出難聞異味、有流不完的分泌物,讓許多女生頭痛不已。有網友好奇「女生洗完澡不穿內褲能減少分泌物,是真的嗎?」對此,美女婦產科醫師蕭詠嫻坦言「個人沒那麼建議」,她認為不穿內褲只是分泌物不會沾到內褲上,並不等於沒穿就不會分泌,恐還存在感染風險。

2023年11月29日 21:31

妊娠糖尿病母嬰併發症風險高 控制血糖有撇步

妊娠糖尿病母嬰併發症風險高 控制血糖有撇步

國際研究文獻指出,妊娠糖尿病的盛行率大約介於2.6%至35.5%,但也會因不同種族及診斷標準值的差異而有所不同。由於妊娠糖尿病孕婦的母嬰併發症風險相對較高,孕媽咪在妊娠第24-28週時,務必要進行妊娠糖尿病篩檢,以早期發現早期預防。

2023年11月29日 21:22

中藥行數量腰斬「一年收起7百家」!缺藥4原因 他揭:藥廠也缺工

中藥行數量腰斬「一年收起7百家」!缺藥4原因 他揭:藥廠也缺工

隨著新冠中醫處方「清冠一號」問世,許多人對於中藥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不過,年輕一代對於中藥的陌生,似乎也影響著中藥行的存留。中華民國中藥商全聯會名譽理事長馬逸才提到,先前傳出中藥缺藥的問題,其實缺的是科學中藥,中藥材本身並不缺;另外中藥行的腰斬,也讓他持續呼籲,盼中央能透過相關考試機制,延續產業。

2023年11月29日 17:31

黃軒/不用過度擔憂黴漿菌 四措施減少感染風險

黃軒/不用過度擔憂黴漿菌 四措施減少感染風險

一種疾病,即然:可自行痊癒、有藥物可醫、即使抗藥性,仍然有藥可醫,一般民眾就大多可以放心,不要因為媒體大篇幅報導,就認為黴漿菌肺炎是重症。只要戴好口罩、勤洗手、避免接觸、保持健康,就可以減少感染黴漿菌的風險。

2023年11月29日 16:59

旅美男扁桃腺反覆發炎 達文西手術切除改善睡眠與生活品質

旅美男扁桃腺反覆發炎 達文西手術切除改善睡眠與生活品質

36歲的男性病患長期旅居美國,多年來因扁桃腺反覆發炎,尤其在秋冬季節夜間症狀加重,嚴重影響睡眠與日常生活品質。近期回台灣尋求專業醫療幫助,在診所的建議下,到嘉義長庚耳鼻喉科門診進行全面的醫療評估。考量到手術後復原追蹤與返美的時間壓力,經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接受達文西手術,術後明顯改善長期睡眠不足的症狀。

2023年11月29日 16:3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