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懷宗/美國德拉瓦大學證明一種營養成分與失智症的關聯性

▲▼示意圖,老人,獨居,疫情,年長,高齡,社會,關愛,健康,照顧,陪伴,醫療(示意圖/123RF)
▲失智症近來再度引起熱議。(示意圖,非文中當事人/123RF)

文/潘懷宗 藥理學教授

由於多位高知名度國際級影劇界人士(侯孝賢、布魯斯威利等等),罹患失智症,於是造成本就受到年長者高度關心的話題,又再度引起熱議 --- 「如何才能預防失智症」。

2019年英國艾希特大學盧埃林教授(David Llewellyn)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的一篇論文認為,即使擁有高風險遺傳基因(更遑論沒有的),只要堅持健康生活,就能降低失智症。而健康生活也是筆者長期推動的,像是: 食用較少加工食品、多攝取蔬果魚類、適當運動和戒菸限酒等等。另外,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緩解認知能力衰退及失智風險指引」中也指明,均衡飲食、運動、不吸菸、少喝酒、控制體重以及維持正常血壓、膽固醇和血糖,就可以降低失智的風險。最後,國際知名期刊《刺胳針》也有24位專家共同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失智症的9大危險因素: 年長後聽力喪失、教育程度偏低、吸菸、憂鬱症沒有即早治療、缺乏運動、社交隔離、高血壓、肥胖和糖尿病。顯然,這些常聽到的老生常談,都是非常重要的預防之道,與其汲汲營營,謀求仙丹妙藥,不如身體力行健康生活,才是王道,這是筆者首先必須說明清楚的部分。

▲▼示意圖,老人,年長,高齡,健康,運動,陪伴,生病,保健,醫療,照顧,疾病(示意圖/123RF)
▲運動也能降低失智症風險。(示意圖,非文中當事人/123RF)

2023年年初,美國德拉瓦大學(University of Delaware)官網上刊出訊息,該校運動機能學和應用生理學系馬滕斯教授(Christopher R. Martens),同時也是認知老化研究中心主任,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下屬的國家老化研究所長卡波吉安尼斯教授(Dimitrios Kapogiannis)共同合作,首次證明人類膳食中,吃進來的「菸鹼醯胺核糖」(Nicotinamide Riboside;NR),可以循血流順利進入大腦。「菸鹼醯胺核糖」是维生素B3的衍生物,當我們攝入「菸鹼醯胺核糖」後,科學研究已知,血液中的「菸鹼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濃度就會提高,但之前並不清楚它是否可以到達腦部。當體內NAD+的濃度提高後,細胞可以更有效的產生能量,而足夠的能量才能修復受損的細胞,同時構建新的細胞要件,像是: DNA、細胞膜、蛋白質等等,進而促進健康與長壽。這項成果已經發表在《Aging Cell》的國際期刊上。

該研究網羅了22名的健康老年人,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每天口服「菸鹼醯胺核糖」補充劑(500mg,2 次/天,6 週),一組為控制組(10名)。結果證明口服「菸鹼醯胺核糖」確實可以進入大腦,且可增加腦中的 NAD+ 水平,並降低失智症毒性蛋白質(β-澱粉樣蛋白)的濃度。這也與之前動物實驗所呈現的結果一致,例如: 在小鼠腦老化模型中,「菸鹼醯胺核糖」能減少β-澱粉樣蛋白的積累,而且被證明還可以提高認知能力。

科學界測量人類大腦中 NAD+ 的濃度具有相當高的挑戰性,馬滕斯教授直接測量了稱為細胞外囊泡中的NAD+,這些顆粒源自於神經細胞,並最終會進入血液。因此可以利用這些細胞外囊泡做為檢驗大腦疾病的訊息,但卻僅需抽取血液就能做到,不必進入大腦採樣,相當是針對神經細胞的“液體活檢”,這也是2013年諾貝爾醫學獎的後續應用案例(外泌體;Exosome)。

一般而言,當我們年紀增長或患有慢性疾病後,體內的NAD+都會愈來愈少,當然, 肥胖以及吸煙等許多其它的不良生活習慣,也會把NAD+加速耗盡,這時候我們身體就需要更多的NAD+來抵消這些負面的效果。牛奶及其衍生產品,和含酵母的食物,都被認為是菸鹼醯胺核糖的天然來源,攝入後,就會增加NAD+。2016年美國FDA還特別批准了「菸鹼醯胺核糖」可以作為一個安全的食品添加成份(能量水、蛋白質奶昔、營養棒等等),讓大家能夠提高攝取量。

▲▼示意圖,生活,老人,照顧,陪伴,移工,外籍,陪伴,醫院,醫護(示意圖/123RF)
▲隨著年紀增長,體內的NAD+都會愈來愈少。(示意圖,非文中當事人/123RF)

馬滕斯教授也更進一步,進行一項為期 12 週的臨床研究,網羅涉及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的老年人,然後增加他們每日的「菸鹼醯胺核糖」的攝取量後,觀察是否會對認知障礙患者產生正面影響。目前市面上許多用於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藥物,都只能減緩症狀,但不能阻止疾病的進展。而馬滕斯教授想要測試,接受「菸鹼醯胺核糖」膳食補充治療的人,是否可以改善認知,並最終期望可以用於減緩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進展。

NAD+存在於所有活的細胞當中,且參與許多生化反應,包括能量產生、細胞修復和優化細胞整體功能。研究顯示,即使攝入足夠的維生素B3,NAD+水平也仍然會隨着年齡增長而下降,當NAD+下降後,就會使新陳代謝下降,導致體重增加和血糖控制不良,疲勞,血管健康下降,與年齡相關的肌肉損失(肌肉減少症),與衰老相關的記憶力喪失和智力衰退,以及與年齡相關的視力和聽力損失等等。因此,如何補充體內瀕臨匱乏的NAD+,遂成爲逆齡和促進細胞健康的重要策略之一,由於補充「菸鹼醯胺核糖」確實能有效地提高NAD+的水平,並在繼續使用時維持NAD+水平,因此「菸鹼醯胺核糖」除被稱爲NAD+的促進劑外,也成為了當紅炸子雞。

目前已經有的,補充「菸鹼醯胺核糖」的臨床人體研究,重點集中在其對認知功能、情緒、代謝、氧化應激、血管健康、肝臟健康和血糖控制方面的影響,研究結果都顯示出其能提高NAD+水平的能力。只是,除了在優化大腦功能和促進血管健康方面,有較一致性的結論外,其它各種健康問題的優化方面,尚未產生具有一致性的結果。

臨床研究中所採用的「菸鹼醯胺核糖」的劑量爲每天1000毫克。且這樣的劑量,在人類顯示出良好的耐受性,沒有副作用或藥品相互作用。但筆者並非鼓勵大家使用補充劑,而是鼓勵大家攝取含有「菸鹼醯胺核糖」的天然食物,像是牛奶及其衍生產品,和含酵母的食物。不知道讀者發現了沒有,早期長壽食物中經常被提及的酸奶,或是優格,目前看起來,不僅僅只是益生菌對腸道健康的促進,根據今天這則醫學新知的發現,恐怕酸奶和優格裡面所富含的「菸鹼醯胺核糖」這項重要營養成分,也是貢獻長壽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多多攝取酸奶、優格和發酵類的食物,應該也是預防失智症的一項不錯的選擇喔!

關鍵字: 潘懷宗 失智症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收出養媒合新制上路!評估回歸政府 機構違規停辦1年

收出養媒合新制上路!評估回歸政府 機構違規停辦1年

北市劉姓保母姊妹虐死1歲男童「剴剴」案,引發關注。衛福部推動收出養媒合修法,機構進行收養媒合,出養評估回歸政府,只要違規機構限期未改善最高罰新台幣15萬元,嚴重者可停辦1年,新制已在7月10日上路。

2025年07月13日 18:57

沒來由的莫名「emo」 精神科醫分析4大背後原因

沒來由的莫名「emo」 精神科醫分析4大背後原因

「emo」是現在很流行的用語,代表憂鬱、焦慮、煩躁等情緒。精神科醫師指出,常聽到很多人說自己莫名emo,其實常見4大原因,包括「壓力累積、自我期望過高、社交媒體影響、生理因素」,建議可放慢步調、透過運動、接觸大自然,甚至尋求專業幫助,來幫助自己走出「emo」情緒。

2025年07月13日 17:18

熱菜冰了不會壞!營養師曝「5大冰箱食安迷思」

熱菜冰了不會壞!營養師曝「5大冰箱食安迷思」

冰箱是家裡不可或缺的大型電器,但從以前到現在總是流傳著很多關於冰箱放置食物的迷思,包括「熱的東西放冰箱會壞掉、雞蛋和牛奶不能放冰箱門」等等。對此,營養師一一破除家庭常見「5大冰箱食安迷思」。

2025年07月13日 16:06

接種RSV疫苗母嬰都獲益 醫:懷孕28-36週施打是最佳策略

接種RSV疫苗母嬰都獲益 醫:懷孕28-36週施打是最佳策略

RSV(呼吸道融合病毒)是一種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的病毒,常造成嬰幼兒呼吸道重症和死亡。母親在懷孕28至36週時接種疫苗是有效預防新生兒感染的策略,母親的抗體能為新生兒提供初期的免疫保護,降低重症住院風險。也就是保護新生兒從出生一直到6個月,都有保護力。

2025年07月13日 14:44

頭頸癌患找回「食在幸福」 語療師親授吞嚥肌訓練法

頭頸癌患找回「食在幸福」 語療師親授吞嚥肌訓練法

「喉嚨像卡了一顆球,喝水也會嗆到?」這可能不是單純的老化或口乾,而是吞嚥障礙在作怪!門諾醫院癌症資源中心與陽光基金會合辦「頭頸癌病友回娘家」活動,邀請病友一同關心自己的吞嚥功能,並由門諾醫院語言治療師張嚴云以淺顯又趣味的方式,深入解說吞嚥困難的原因與改善之道。

2025年07月13日 12:39

天熱「尿路結石」患者增!醫示警「6症狀」快就醫

天熱「尿路結石」患者增!醫示警「6症狀」快就醫

近期天氣炎熱,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林嘉緯指出,急診及門診尿路結石的患者皆有明顯增加,若有「腰痠腰痛、血尿、尿急、頻尿、排尿困難、尿滯留」等,都建議至泌尿科門診就診尋求專業檢查、建議及治療。

2025年07月13日 12:00

年紀輕輕鼾聲如雷!小心健康殺手 醫:呼吸中止症嚴重可能猝死

年紀輕輕鼾聲如雷!小心健康殺手 醫:呼吸中止症嚴重可能猝死

近日一名年僅30多歲的公務員因為「吵到太太無法入眠」,經花蓮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陳柏呈醫師檢查後,發現他罹患了「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Obstructive Sleep Apnea)。打呼不僅影響身邊的人,也是身體在求救的訊號,呼吸中止造成的缺氧,是引發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甚至失智等慢性病的重要病源,及早找到原因就可及早重拾神清氣爽的健康生活!

2025年07月13日 11:07

「咀嚼」有益健康!醫揭「8大好處」:預防肥胖還防癌

「咀嚼」有益健康!醫揭「8大好處」:預防肥胖還防癌

炎炎夏日容易因吃不下而忽略正餐進食,但醫師提醒,「適度咀嚼」是有益處的,包括「預防肥胖、培養味覺、改善發音、活躍腦功能、預防蛀牙、預防癌症、舒適腸胃、增加體力」,現代食物通常質地柔軟易於食用,導致現代人咀嚼的頻率減少以及咀嚼能力下降的隱憂,尤其幼童正值生長發育時期,建議要適度咀嚼。對健康大有助益。

2025年07月13日 10:1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