痠、痛、麻、肢體無力 椎間盤突出怎麼辦?

▲椎間盤突出懶人包(圖/照護線上)

圖文/照護線上

椎間盤位於兩塊脊椎骨之間的軟骨,負責連接脊椎骨,並讓我們的身軀可以左右彎曲、前俯後仰。  

椎間盤出問題很令人難以忍受。 因為變形、破裂而突出的椎間盤會壓迫椎孔裡的脊髓,造成背痛、坐骨神經痛。病人除了感到痠、麻、疼痛、感覺異常之外,嚴重時還可能導致肢體無力、癱瘓、大小便失禁。

來看看容易椎間盤突出的族群。

另外,隨著低頭族越來越多,頸椎保養也是相當重要的。 長時間低頭滑手機,或過度轉頭、抬頭都可能讓頸椎出現問題。

在椎間盤突出導致大麻煩之前,身體會用慢性背痛、肩頸疼痛或腰痠背痛等不適來發出警訊。

想要預防這些惱人的問題,不是靠吃補或吃藥,而是要從日常生活做起。

大多數患者會先接受保守治療,例如藥物、牽引、復健、臥床休息等。 假使神經壓迫的狀況惡化、症狀無法改善或反覆發作,便得考慮進一步的治療。 手術方式有很多種,目的都是要移除凸出的椎間盤,每種手術方式皆有不同的優缺點,可以和醫師詳細討論後再作決定。

同場加映:訓練核心六招,做好脊椎保健

搜尋附近的診所:骨科復健科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爆痛!一秒噴淚 容易復發的尿路結石

爆痛!一秒噴淚 容易復發的尿路結石

許多男人曾經體驗過「生石頭」的痛。根據當事人描述,當結石從尿道排出來的時候,痛感爆表,讓人一秒噴淚。得到結石該怎麼辦?又該怎麼預防呢?醫師圖文解說。

2018年09月12日 14:36

輕忽小傷口,可能要人命!

輕忽小傷口,可能要人命!

傷口照護是大人小孩都該學會的技能,讓我們用一分鐘動畫複習傷口照護!

2018年09月12日 16:00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2025魚油品牌聲量榜出爐!全民關注「好油」話題升溫

2025魚油品牌聲量榜出爐!全民關注「好油」話題升溫

「魚油」成為營養市場的明星。隨著2025魚油品牌聲量榜出爐,其中,大研生醫、營養師輕食依舊表現亮眼,近年新秀品牌Vitabox、Notorious、STEPV等魚油產品也脫穎而出,獲得消費者青睞。我們也從營養師的專業觀點,來看看為什麼「懂得挑選好魚油」成了現代人的新日常。

2025年11月28日 14:42

女大生打排球飛撲手腕韌帶撕裂 PRP合併復位手術3個月重返球場

女大生打排球飛撲手腕韌帶撕裂 PRP合併復位手術3個月重返球場

台中市1名18歲女大生打排球時,為救球飛撲不慎跌倒,造成右手腕受傷,女大生原心想過不久就會自行康復,未料2個禮拜過去患部卻持續腫脹,甚至痛到連礦泉水瓶蓋都扭不開;前往醫院求診後,發現竟是韌帶撕裂傷合併尺骨脫位不穩定,經衛福部台中醫院進行注射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增生療法合併骨釘復位手術,術後再接受復健訓練,3個月後順利重返球場。

2025年11月28日 14:40

名醫馬辛一辭世 前輩惋惜:提升偏鄉重症醫療貢獻重大

名醫馬辛一辭世 前輩惋惜:提升偏鄉重症醫療貢獻重大

神經外科名醫馬辛一逝世的消息傳出後,醫界紛紛表達哀思與遺憾。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出身三軍總醫院體系,也是馬辛一前輩,他不捨說,馬患病有一段時間,日前車禍受傷需開刀,因免疫較弱,術後易感染,最終不幸離世,「本來大家都說他可以長命百歲,真的非常可惜」。

2025年11月28日 13:58

美籍客爬象山突發心肌梗塞OHCA 北醫「葉克膜+低溫護腦」救了他

美籍客爬象山突發心肌梗塞OHCA 北醫「葉克膜+低溫護腦」救了他

美籍旅客Atom日前到台北市象山踏青,突發生心肌梗塞倒下,周遭民眾立即施以心肺復甦術,並取得鄰近的傻瓜電擊器AED,但他仍失去心肺功能、陷入OHCA狀態,所幸消防人員及時將其送醫,經使用葉克膜等治療後不僅保命,且無後遺症;Atom說,心肌梗塞是「寡婦製造者」,感謝所有伸手救命的台灣人。

2025年11月28日 12:16

他求養生一次吞20顆保健品 忽然胸痛竟是「藥物性食道炎」

他求養生一次吞20顆保健品 忽然胸痛竟是「藥物性食道炎」

吃保健食品、吞藥注意不要吃完就睡!一名70多歲男性,為了保養身體,每天吃20多顆保健品,近期因胸痛、吞嚥有不適感而就醫,胃鏡檢查發現食道中段潰瘍。醫師提醒,有些藥物、健康食品有腐蝕性或是酸鹼值較高,在食道中停留過久產生溶解,有可能破壞食道組織,引起潰瘍、糜爛。

2025年11月28日 11:29

研究揭瘦瘦針助護腦、降低酒癮 醫提醒副作用:胰臟炎風險增2倍

研究揭瘦瘦針助護腦、降低酒癮 醫提醒副作用:胰臟炎風險增2倍

「瘦瘦針」減重效果顯著,但除了幫助瘦身之外,也要注意其他影響。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在臉書分享,根據今年發表在頂尖醫學期刊的研究,瘦瘦針對於護腦、降低成癮與情緒穩定都有看到正面效果,不過要研究團隊也觀察到急性胰臟炎風險上升超過2倍,民眾要有警覺。

2025年11月28日 10:1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