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改善血糖 這樣運動才有效!

▲想要改善血糖,這樣運動才有效!(圖/照護線上)

作者:黃峻偉 醫師

在前兩篇的血糖誤區中,我們提到了糖尿病是非常盛行的疾病,壯年人中每12位有1位有糖尿病,老年人中每5位有1位有糖尿病,而十大死因中,有超過一半的疾病都與糖尿病有直接或是間接相關。如此普遍存在又對健康造成很大威脅的慢性病,是需要我們去好好治療。我們也提到過了,運動,飲食,藥物等等,對於糖尿病的控制一樣重要。在這篇,我們將討論糖尿病的運動部分。

關於運動部分,最常聽到的觀念是,我都有走到流汗,這表示我有運動到。這樣血糖就會下降!真的是如此嗎?

有流汗就有效果?

假想一個狀況,同樣走一圈400公尺操場,同樣花5分鐘走完,在夏天走完時一直流汗,但是冬天走完沒什麼流汗,我們能說夏天走一圈操場的運動量比較高,而冬天走一圈操場就沒有運動到嗎?似乎不是如此!其實流汗是身體的散熱方式,只要身體的溫度拉高,身體就會用散熱的方式來降溫。譬如說天氣太熱時,體表的溫度升高,或是穿太厚的衣服,就會流汗。因此,流汗的量並不適合作為評估運動量的一個方法。

用來客觀評估運動量的指標,最簡單又能有效評估的方式,應該是心跳。這是因為,在做一般的有氧運動時,運動強度增加,代表著需要更多的能量消耗,而一般能量來源是以氧氣作為代謝的來源。所以更多的能量消耗,代表身體消耗的氧氣量增加,而氧氣是由心臟將血液打到身體四周,氧氣的消耗量高,代表心跳要更快,才能將更多的血液與氧氣帶到周邊的肌肉組織。因此,要客觀評估運動量,比較好的方式,就是去評估心跳數。心跳量不變,表示運動量不高,心跳越快,表示運動量更高。

但是,接下來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心跳量如何評估,在不同年齡下,不同體力狀況下,心跳量都不一樣。而且做運動做到一半,還要停下來測量心跳,再去換算心跳量有沒有到運動量,這也是件麻煩的事。如果要花錢買測量心跳或是脈搏的儀器,又是一筆花費。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快速判斷運動量夠不夠的方法呢?

我們回想,在做運動時,心跳的強度,和自己覺得喘不喘很有關係。譬如說100公尺衝刺跑步,當我們用盡全力衝刺後,會覺得心跳很快,感到非常喘。而慢跑的時候,心跳有感覺到加速,但是沒有到很喘的程度;如果是散步時,就不會感覺到心跳加速,也不會有喘的狀況。因此,用呼吸覺得喘不喘的方式,是一個主觀但是可以快速判斷運動量夠不夠的一個方法。

因此,針對一般人的運動量,要達到能有效下降血糖,維持健康的標準,必須每週達到中等強度的運動量(約是最大心跳的60~80%)150分鐘。而中等強度的運動量,大約是覺得有點喘,但是不會喘不過來,可以持續運動的一個程度。維持在有點喘但不會喘不過來的運動量,達到每次10分鐘以上,每次間隔不超過2天,一週總和150分鐘以上,對於血糖和健康是最有幫忙。適合這種條件的運動,包括快走,慢跑,腳踏車,游泳,登山,跳舞等等,只要喜歡這項運動,而且持之以恆,都會有效果。

但是,回過來想,要控制血糖,一定要達到每週150分鐘的運動量嗎?是不是達不到這個運動量,就沒有用呢?

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其實只要比平常的狀況多動,就會有幫助血糖的效果。譬如說每坐30分鐘,就起來走動10分鐘,對於血糖的控制就有幫忙;維持三餐飯後走路10分鐘,就跟一次走30分鐘有一樣的效果。而運動時間越久,下降血糖的效果就越明顯,直到每週150分鐘的運動量。超過每週150分鐘的運動量,下降血糖的效果就沒有那麼好。再加上現在社會中,一般人需要在家庭,工作,以及進修求知上忙碌,不一定能花很多時間在運動上。因此,以每週150分鐘的運動量來說,是個容易達到,又不會太困難的一個目標。

總結來說,對於糖尿病患者,只要比平常多動,就能有幫助血糖的效果,但是如果要靠運動做到下降血糖,那麼最好以「有點喘但是不會喘不過來」的運動強度,每次運動至少10分鐘以上,兩次之間間隔不大於48小時,每週150分鐘作為運動的目標,而運動類別的話並不限,快走,慢跑,腳踏車,游泳,登山,跳舞等等皆可。(運動強度夠不夠?醫師教你做評估

至於更詳細的運動計劃,就必須與糖尿病照護團隊討論,依據每個人的狀況,包括過去病史,藥物,身體狀況等等去制定一個可做到又能維持健康的運動計劃。

搜尋附近的診所:家庭醫學科內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早期症狀不明顯!醫示警「攝護腺癌」7徵兆 1狀況風險高10倍

早期症狀不明顯!醫示警「攝護腺癌」7徵兆 1狀況風險高10倍

「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在台灣男性中排名第六位,醫師指出,攝護腺癌早期症狀通常不明顯,且可能和良性攝護腺肥大相似,包括膀胱無法排空、尿急、排尿不順、尿流變細、滴尿、夜尿血尿及尿失禁等,值得注意的是,「有家族史者」罹癌機率比沒病史者高出近10倍,因此建議有家族史者要每年接受檢查。

2024年05月03日 11:29

尿路結石患者變多了! 醫示警「1職業」是好發族群

尿路結石患者變多了! 醫示警「1職業」是好發族群

「夏日炎炎,最近結石患者真的變多了!」尿路結石是一種泌尿系統常見疾病,對患者來說,疼痛難耐,尤其隨著天氣逐漸轉熱,尿路結石患者的就診人數也隨之增加。對此,林口長庚醫院泌尿外科醫師侯鎮邦提醒,尿路結石的好發族群通常具備著家族史、特定生活環境,以及愛喝含糖飲料等,平時有這類生活習慣的民眾應注意了。

2024年05月03日 11:11

家醫科醫師蕭捷健提醒攝取蛋白質三大NG點 不踩雷才能隨時保持好狀態

家醫科醫師蕭捷健提醒攝取蛋白質三大NG點 不踩雷才能隨時保持好狀態

家醫科醫師蕭捷健醫師近期與統一陽光豆漿品牌合作,透過醫師FB粉專:蕭捷健醫師貼文,教導大家如何透過簡單的早餐習慣,補充所需的優質蛋白質。蕭醫師指出,許多人在補充蛋白質的過程中會犯下三大NG,包括「吃錯食物」、「吃錯順序」以及「吃錯時間」,都影響蛋白質的吸收,他推薦搭配統一陽光豆漿。

2024年05月03日 10:00

衛福部花蓮震災專案今最後一天! 已募得15.9億

衛福部花蓮震災專案今最後一天! 已募得15.9億

賑災基金會今(3)日公告,專案募款帳戶至今日上午8時,募得約15.9億元、總捐贈筆數18.7萬筆。基金會說明,募款帳戶將於今日截止,捐款人若欲至金融機構辦理國內匯款及無摺存款作業,請配合銀行營業時間於今日15時30分前辦理完成。實體或網路ATM轉帳則至23時59分截止。

2024年05月03日 09:54

夏日塑身好時節!不僅減脂還要雕塑體態 玉醫曝3要點增肌

夏日塑身好時節!不僅減脂還要雕塑體態 玉醫曝3要點增肌

體重過重也會產生健康問題!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為打造健康職場環境,協助轉介具有慢性病、三高及代謝症候群員工,並結合營養師及體適能健身中心督促同仁維護健康體態,依據去年度員工健檢結果分析,針對過重員工辦理減重計畫,進行飲食控制及運動指導,協助員工減脂、減輕體重並縮小腹圍,降低罹患慢性疾病風險等級。

2024年05月03日 09:22

嘗試懷孕都失敗!花蓮女切除「間隔子宮」  半年後順利懷孕

嘗試懷孕都失敗!花蓮女切除「間隔子宮」 半年後順利懷孕

二十七歲賴女士因經期不順,至花蓮慈濟醫院婦產科就醫,竟意外檢查出有「間隔子宮」。婦科微創手術中心主任暨婦科主任李佩蓁醫師指出,間隔子宮病人雖不會感到任何不適,但子宮內部結構異常,容易造成不孕或流產,所幸現今婦科手術技術發達,僅需透過簡單的子宮鏡門診手術,即能完成治療。賴女士在接受手術並待傷口完全恢復後,很快地便順利懷上寶寶,即將臨盆。

2024年05月03日 08:16

台灣每4人就1人有!醫曝「乾眼症6症狀」 不只眼睛乾

台灣每4人就1人有!醫曝「乾眼症6症狀」 不只眼睛乾

現代人每天工作久盯電腦,下了班後滑手機、追劇,老是覺得眼睛乾到爆。根據健保署統計,全台灣有近600萬人患有乾眼症,等於每4人就有1人患病。眼科醫師謝嫣文表示,除了眼睛乾燥外,它還會伴隨眼睛疲勞、灼熱感、刺痛感、眼睛紅腫和流淚過多,都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不可不慎。

2024年05月03日 08:03

乳癌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 篩檢發現近6成為早期乳癌

乳癌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 篩檢發現近6成為早期乳癌

依據110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診斷為乳癌個案為1萬5,448人,乳癌是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位;依據衛福部111年死因統計顯示,有2,834名女性死於乳癌,是婦女癌症死亡率的第3位,乳癌防治為重要健康議題。

2024年05月02日 23:56

小朋友避免曬傷有3重點!皮膚科醫公開「兒童防曬品正確挑」

小朋友避免曬傷有3重點!皮膚科醫公開「兒童防曬品正確挑」

小朋友的防曬比大人更重要!皮膚科醫學會今(2)日公布,兒童防曬有三大重點,包含防避、遮蔽以及使用防曬品。醫師建議,6個月以下的孩童還是以避曬為主,6個月以上孩童則可區分為:3歲以下應選擇物理性防曬,3歲以上則可依照日常生活選擇產品,但是最好避免使用高壓噴霧型防曬,防曬品的使用量也要足夠才能達到效果。

2024年05月02日 23:27

蚊子最愛3類人!「肉吃多易被咬」是體味太重了

蚊子最愛3類人!「肉吃多易被咬」是體味太重了

天氣越來越熱,蚊子開始肆虐,你也時常成為人肉捕蚊燈嗎?坊間一直流傳「愛吃肉的人身體偏酸,容易被咬」的說法,這是真的嗎?對此,瑜萱營養師直呼,「這是天大的誤會!」食物不會改變血液的酸鹼值,會有此說法,是因為愛吃大魚大肉者,汗腺所分泌的尿素成分高、體味重,容易吸引蚊子。她點名「3類人」才是蚊子最愛的獵物。

2024年05月02日 21:4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