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手術事先問清楚 才能看清楚

▲白內障手術事先問清楚,才能看清楚(圖/照護線上)

作者:張聰麒 醫師

現在的白內障手術已經演化成屈光矯正手術,因為傷口小度數穩定,還有多功能型的水晶體發展,可以讓術後視力更好,也可以擺脫眼鏡的束縛。跟傳統手術比較,傳統白內障手術傷口大,較脆弱,需要縫線,殘留散光無法預測,所以術後需戴眼鏡矯正散光。但現在的白內障手術傷口僅2.2mm大小,傷口會自行癒合,不須縫線,術後殘留散光可以預測,也就可以調整至不需眼鏡幫忙的狀態。

我好忙,可以兩眼同一天開嗎?我隔天還要上班哦。

目前健保不允許兩隻眼睛同一天開,但技術上可行,筆者曾幫失智老人還有唐氏症患者全身麻醉下兩眼一起處理,這樣他們僅需接受一次全身麻醉,另外還有海外華僑急著回僑居地,就只好兩眼同一天處理,但就必須自費處理,不能用健保身分。

現在白內障傷口穩定,但還是建議開刀當天跟隔天好好休息,恢復才會快,兩天之後再去把工作進度補回來。

白內障可以只開一眼嗎?

白內障是一種老化過程,大部分人左右都有,只是程度不一,開完的那一隻眼睛看東西會偏白,還沒手術的眼睛看東西會偏黃棕色。有些人會一直覺得已開的眼睛很怕光,而且視差會互相干擾,所以建議還是兩眼開刀時間不要間隔太久,以一個月之內為佳。除非另一眼白內障相當輕微,那請參考下一題。

單眼白內障術後會適應不良?

有些老人家以為一眼看得清楚後,就不想弄另一隻眼,但卻會一直抱怨雙眼視差。或是有些人另一隻眼白內障很輕微不需要處理,這時候會有以下幾個問題:

1. 術後兩眼視差太大,大腦無法整合:如果術前就有高度近視,因為術後手術眼度數降低,跟未手術眼有高度視差,若戴一般眼鏡,影像大小會不等,大腦將無法整合兩眼的影像,造成複視,頭痛,頭暈等症狀。

2. 顏色的認知差異:白內障會逐漸硬化變黃變黑,使得進入眼睛的光線明顯減少,即使在大白天,仍會覺得昏暗,也像是戴黃褐色的眼鏡看東西,當一眼手術後,突然視覺變清晰,色彩變亮麗,可是另一眼卻仍處於原來的狀態,於是產生兩眼顏色認知的衝突。

3. 術後兩眼視覺功能差距大:手術眼變的光線明亮,色彩鮮豔,部分病患會覺得嚴重畏光,需全時段戴深色眼鏡。還有立體感因兩眼不等視而變差,無法從事精細工作等問題。

由於眼鏡僅能克服200度視差,超過部分會引發頭痛,建議未開刀眼暫時配戴隱形眼鏡克服,可有效緩解視差,如果還是視差過大引起頭痛頭暈,可以考慮近視雷射將度數降低或是直接白內障手術處理矯正度數。

非球面水晶體有什麼優點?

較清晰,對比較好,夜間視力也較好

散光水晶體有什麼優點?

如果預期術後散光會超過100度,術後仍需戴眼鏡矯正,這時可用散光水晶體矯正散光,減少戴眼鏡的需求。

白內障手術後還需要戴眼鏡嗎?

手術之後,如果裝的是單焦水晶體,傳統上會將焦點留在遠處,此時看遠不用戴眼鏡,除非有殘留散光度數干擾,那就需要戴上散光眼鏡,另外因為看近的不清楚,所以一定會需要一副看近的眼鏡。

反之如果將單焦水晶體的焦點留在看近的,那就需要一副看遠的眼鏡。

多焦水晶體有什麼優缺點?

多焦水晶體為表面多了很多同心圓排列的繞射環,這些繞射環有看遠跟看近兩個焦點的影像同時映在視網膜上,如此一來,可改善看遠視力外,看近的視力亦可改善,但因為大約是50:50的比例分配,所以與單焦水晶體比較起來,視覺品質在銳利度與對比度上是較差的。

我適合裝多焦水晶體嗎?

因為多焦水晶體的影像遠近都一起進來,需要一個健康的視網膜,所以如果是黃斑部退化、高度近視、或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都不建議使用。

我應該預留度數來克服老花嗎?

預留度數的好處是針對目前仍在工作崗位上的上班族,將單焦水晶體焦點留在近距離,通常是一眼中距離50公分用來看電腦,一眼近距離30公分用來看手機,這樣一天工作八個小時的時間都不太需要戴眼鏡,僅有上下班開車看遠時才需要戴副近視眼鏡,而且因為是單焦,所以視覺品質比較好,只是還是需要一副近視眼鏡,無法完全擺脫眼鏡的束縛。

對於白內障術後老花問題需要預留度數還是裝老花水晶體,需看患者生活習慣及工作需求,請詳細與醫師討論優缺點後再接受手術。

人工水晶體愈貴愈好嗎?

「到底要選擇哪一種水晶體?」,當白內障患者決定開刀的同時,這就是下一個出現在腦袋中的問號。因為科技快速進展,越來越多的選擇反而造成困擾,有些患者只好丟下一句給我最貴,我要用最好的,但最貴的卻不一定適合每個人,這時該如何選擇呢?

手術技術及器械的進步,現在的白內障術後視力已經不再只是看得到,而是還要看得清楚,最好是要不戴眼鏡下還看得清楚。除了考驗醫師的細心與技術,科技的進步也幫助術後視力的推進。目前健保使用的人工水晶體可大幅改善白內障造成的視力模糊,但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有鑑於此,廠商陸續研發出附加功能來增進視力表現,但因為價格關係,健保無法給付多出的價差,所以民眾如果想要在健保陽春麵上加些料,就必須自掏腰包來給付差額。

目前市面上的高階自費水晶體大致上分為四種:

• 第一種為非球面水晶體,讓周圍的光線進入眼睛後能聚焦於同一點,為的是解決目前球面設計水晶體所產生周邊視野扭曲或是夜間眩光的缺點。

• 第二種為散光矯正水晶體,可以有效降低術後的殘餘散光,避免患者術後還要依賴光學眼鏡。

• 第三種為多焦點水晶體,解決了看近看遠的選擇限制,術後毋須再戴老花眼鏡,但沒辦法解決散光問題。

• 第四種散光多焦點水晶體,可一併解決散光及老花。

但是多焦點水晶體使用上需小心,因為多焦水晶體的影像在視網膜並非集中一點,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反映會有夜間開車炫光的問題,最貴不一定有最好的視覺品質。如果您經常需要夜間開車,選擇第一種單純非球面水晶體較為適當。如果已經裝了多焦點水晶體因為夜間眩光問題而無法適應者,以目前的醫療技術水準也可以安全地置換新的人工水晶體,下好離手,不可反悔的上一代植入方式也已是過去式,有需求的民眾可以和醫師討論。

還是必須再次強調,選擇水晶體不是愈貴愈好,而是要根據自己眼睛狀況、工作與生活上的需求來做挑選。現代人的工作年限及內容與上一代已大不相同,退休後的生活亦更加多元,接受白內障手術前務必與醫師詳細討論,術後好好照顧保養眼睛,開心地展開視力第二春,迎接人生下半場。

搜尋附近的診所:眼科

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熱菜冰了不會壞!營養師曝「5大冰箱食安迷思」

熱菜冰了不會壞!營養師曝「5大冰箱食安迷思」

冰箱是家裡不可或缺的大型電器,但從以前到現在總是流傳著很多關於冰箱放置食物的迷思,包括「熱的東西放冰箱會壞掉、雞蛋和牛奶不能放冰箱門」等等。對此,營養師一一破除家庭常見「5大冰箱食安迷思」。

2025年07月13日 16:06

接種RSV疫苗母嬰都獲益 醫:懷孕28-36週施打是最佳策略

接種RSV疫苗母嬰都獲益 醫:懷孕28-36週施打是最佳策略

RSV(呼吸道融合病毒)是一種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的病毒,常造成嬰幼兒呼吸道重症和死亡。母親在懷孕28至36週時接種疫苗是有效預防新生兒感染的策略,母親的抗體能為新生兒提供初期的免疫保護,降低重症住院風險。也就是保護新生兒從出生一直到6個月,都有保護力。

2025年07月13日 14:44

頭頸癌患找回「食在幸福」 語療師親授吞嚥肌訓練法

頭頸癌患找回「食在幸福」 語療師親授吞嚥肌訓練法

「喉嚨像卡了一顆球,喝水也會嗆到?」這可能不是單純的老化或口乾,而是吞嚥障礙在作怪!門諾醫院癌症資源中心與陽光基金會合辦「頭頸癌病友回娘家」活動,邀請病友一同關心自己的吞嚥功能,並由門諾醫院語言治療師張嚴云以淺顯又趣味的方式,深入解說吞嚥困難的原因與改善之道。

2025年07月13日 12:39

天熱「尿路結石」患者增!醫示警「6症狀」快就醫

天熱「尿路結石」患者增!醫示警「6症狀」快就醫

近期天氣炎熱,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林嘉緯指出,急診及門診尿路結石的患者皆有明顯增加,若有「腰痠腰痛、血尿、尿急、頻尿、排尿困難、尿滯留」等,都建議至泌尿科門診就診尋求專業檢查、建議及治療。

2025年07月13日 12:00

年紀輕輕鼾聲如雷!小心健康殺手 醫:呼吸中止症嚴重可能猝死

年紀輕輕鼾聲如雷!小心健康殺手 醫:呼吸中止症嚴重可能猝死

近日一名年僅30多歲的公務員因為「吵到太太無法入眠」,經花蓮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陳柏呈醫師檢查後,發現他罹患了「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Obstructive Sleep Apnea)。打呼不僅影響身邊的人,也是身體在求救的訊號,呼吸中止造成的缺氧,是引發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甚至失智等慢性病的重要病源,及早找到原因就可及早重拾神清氣爽的健康生活!

2025年07月13日 11:07

「咀嚼」有益健康!醫揭「8大好處」:預防肥胖還防癌

「咀嚼」有益健康!醫揭「8大好處」:預防肥胖還防癌

炎炎夏日容易因吃不下而忽略正餐進食,但醫師提醒,「適度咀嚼」是有益處的,包括「預防肥胖、培養味覺、改善發音、活躍腦功能、預防蛀牙、預防癌症、舒適腸胃、增加體力」,現代食物通常質地柔軟易於食用,導致現代人咀嚼的頻率減少以及咀嚼能力下降的隱憂,尤其幼童正值生長發育時期,建議要適度咀嚼。對健康大有助益。

2025年07月13日 10:13

痘痘狂冒當心「2地雷食物」增加出油 乳製品也上榜

痘痘狂冒當心「2地雷食物」增加出油 乳製品也上榜

臉上痘痘總是冒不停,皮膚科醫師指出,這和臉部皮膚出油有很大的關係,除了先天體質、青春期荷爾蒙等影響,後天習慣熬夜、晚睡都會讓臉部出油增加,堵塞毛孔造成肌膚痘痘粉刺問題變嚴重,值得注意的是,乳製品和精緻甜點這兩類食物也被認為會讓出油變嚴重,要改善痘痘肌,生活、飲食習慣都要做調整,如果情況嚴重,也應該尋求醫師協助。

2025年07月13日 09:33

「汗」會反應身體健康!醫揭夏天「6大異常出汗」

「汗」會反應身體健康!醫揭夏天「6大異常出汗」

在中醫看來,夏季天氣炎熱,陽氣旺盛,毛孔自然開張,出汗是身體順應氣候、調節體溫的正常反應。這是「心主夏、在液為汗」的自然生理現象,有助於氣機通暢與體內陰陽調和。

2025年07月12日 23:3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