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手術事先問清楚 才能看清楚

▲白內障手術事先問清楚,才能看清楚(圖/照護線上)

作者:張聰麒 醫師

現在的白內障手術已經演化成屈光矯正手術,因為傷口小度數穩定,還有多功能型的水晶體發展,可以讓術後視力更好,也可以擺脫眼鏡的束縛。跟傳統手術比較,傳統白內障手術傷口大,較脆弱,需要縫線,殘留散光無法預測,所以術後需戴眼鏡矯正散光。但現在的白內障手術傷口僅2.2mm大小,傷口會自行癒合,不須縫線,術後殘留散光可以預測,也就可以調整至不需眼鏡幫忙的狀態。

我好忙,可以兩眼同一天開嗎?我隔天還要上班哦。

目前健保不允許兩隻眼睛同一天開,但技術上可行,筆者曾幫失智老人還有唐氏症患者全身麻醉下兩眼一起處理,這樣他們僅需接受一次全身麻醉,另外還有海外華僑急著回僑居地,就只好兩眼同一天處理,但就必須自費處理,不能用健保身分。

現在白內障傷口穩定,但還是建議開刀當天跟隔天好好休息,恢復才會快,兩天之後再去把工作進度補回來。

白內障可以只開一眼嗎?

白內障是一種老化過程,大部分人左右都有,只是程度不一,開完的那一隻眼睛看東西會偏白,還沒手術的眼睛看東西會偏黃棕色。有些人會一直覺得已開的眼睛很怕光,而且視差會互相干擾,所以建議還是兩眼開刀時間不要間隔太久,以一個月之內為佳。除非另一眼白內障相當輕微,那請參考下一題。

單眼白內障術後會適應不良?

有些老人家以為一眼看得清楚後,就不想弄另一隻眼,但卻會一直抱怨雙眼視差。或是有些人另一隻眼白內障很輕微不需要處理,這時候會有以下幾個問題:

1. 術後兩眼視差太大,大腦無法整合:如果術前就有高度近視,因為術後手術眼度數降低,跟未手術眼有高度視差,若戴一般眼鏡,影像大小會不等,大腦將無法整合兩眼的影像,造成複視,頭痛,頭暈等症狀。

2. 顏色的認知差異:白內障會逐漸硬化變黃變黑,使得進入眼睛的光線明顯減少,即使在大白天,仍會覺得昏暗,也像是戴黃褐色的眼鏡看東西,當一眼手術後,突然視覺變清晰,色彩變亮麗,可是另一眼卻仍處於原來的狀態,於是產生兩眼顏色認知的衝突。

3. 術後兩眼視覺功能差距大:手術眼變的光線明亮,色彩鮮豔,部分病患會覺得嚴重畏光,需全時段戴深色眼鏡。還有立體感因兩眼不等視而變差,無法從事精細工作等問題。

由於眼鏡僅能克服200度視差,超過部分會引發頭痛,建議未開刀眼暫時配戴隱形眼鏡克服,可有效緩解視差,如果還是視差過大引起頭痛頭暈,可以考慮近視雷射將度數降低或是直接白內障手術處理矯正度數。

非球面水晶體有什麼優點?

較清晰,對比較好,夜間視力也較好

散光水晶體有什麼優點?

如果預期術後散光會超過100度,術後仍需戴眼鏡矯正,這時可用散光水晶體矯正散光,減少戴眼鏡的需求。

白內障手術後還需要戴眼鏡嗎?

手術之後,如果裝的是單焦水晶體,傳統上會將焦點留在遠處,此時看遠不用戴眼鏡,除非有殘留散光度數干擾,那就需要戴上散光眼鏡,另外因為看近的不清楚,所以一定會需要一副看近的眼鏡。

反之如果將單焦水晶體的焦點留在看近的,那就需要一副看遠的眼鏡。

多焦水晶體有什麼優缺點?

多焦水晶體為表面多了很多同心圓排列的繞射環,這些繞射環有看遠跟看近兩個焦點的影像同時映在視網膜上,如此一來,可改善看遠視力外,看近的視力亦可改善,但因為大約是50:50的比例分配,所以與單焦水晶體比較起來,視覺品質在銳利度與對比度上是較差的。

我適合裝多焦水晶體嗎?

因為多焦水晶體的影像遠近都一起進來,需要一個健康的視網膜,所以如果是黃斑部退化、高度近視、或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都不建議使用。

我應該預留度數來克服老花嗎?

預留度數的好處是針對目前仍在工作崗位上的上班族,將單焦水晶體焦點留在近距離,通常是一眼中距離50公分用來看電腦,一眼近距離30公分用來看手機,這樣一天工作八個小時的時間都不太需要戴眼鏡,僅有上下班開車看遠時才需要戴副近視眼鏡,而且因為是單焦,所以視覺品質比較好,只是還是需要一副近視眼鏡,無法完全擺脫眼鏡的束縛。

對於白內障術後老花問題需要預留度數還是裝老花水晶體,需看患者生活習慣及工作需求,請詳細與醫師討論優缺點後再接受手術。

人工水晶體愈貴愈好嗎?

「到底要選擇哪一種水晶體?」,當白內障患者決定開刀的同時,這就是下一個出現在腦袋中的問號。因為科技快速進展,越來越多的選擇反而造成困擾,有些患者只好丟下一句給我最貴,我要用最好的,但最貴的卻不一定適合每個人,這時該如何選擇呢?

手術技術及器械的進步,現在的白內障術後視力已經不再只是看得到,而是還要看得清楚,最好是要不戴眼鏡下還看得清楚。除了考驗醫師的細心與技術,科技的進步也幫助術後視力的推進。目前健保使用的人工水晶體可大幅改善白內障造成的視力模糊,但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有鑑於此,廠商陸續研發出附加功能來增進視力表現,但因為價格關係,健保無法給付多出的價差,所以民眾如果想要在健保陽春麵上加些料,就必須自掏腰包來給付差額。

目前市面上的高階自費水晶體大致上分為四種:

• 第一種為非球面水晶體,讓周圍的光線進入眼睛後能聚焦於同一點,為的是解決目前球面設計水晶體所產生周邊視野扭曲或是夜間眩光的缺點。

• 第二種為散光矯正水晶體,可以有效降低術後的殘餘散光,避免患者術後還要依賴光學眼鏡。

• 第三種為多焦點水晶體,解決了看近看遠的選擇限制,術後毋須再戴老花眼鏡,但沒辦法解決散光問題。

• 第四種散光多焦點水晶體,可一併解決散光及老花。

但是多焦點水晶體使用上需小心,因為多焦水晶體的影像在視網膜並非集中一點,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反映會有夜間開車炫光的問題,最貴不一定有最好的視覺品質。如果您經常需要夜間開車,選擇第一種單純非球面水晶體較為適當。如果已經裝了多焦點水晶體因為夜間眩光問題而無法適應者,以目前的醫療技術水準也可以安全地置換新的人工水晶體,下好離手,不可反悔的上一代植入方式也已是過去式,有需求的民眾可以和醫師討論。

還是必須再次強調,選擇水晶體不是愈貴愈好,而是要根據自己眼睛狀況、工作與生活上的需求來做挑選。現代人的工作年限及內容與上一代已大不相同,退休後的生活亦更加多元,接受白內障手術前務必與醫師詳細討論,術後好好照顧保養眼睛,開心地展開視力第二春,迎接人生下半場。

搜尋附近的診所:眼科

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喝酒臉紅非好事!近半台灣人有酒精不耐症基因 罹癌風險飆70倍

喝酒臉紅非好事!近半台灣人有酒精不耐症基因 罹癌風險飆70倍

喝酒會臉紅絕對不是好事!今天(5/9)是台灣無酒日,專家指出,飲酒與七個癌症有顯著相關,根據台大研究顯示,如果是酒精不耐症的個案,飲酒後罹癌風險會飆升70倍。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帶有酒精不耐症基因的人比例高達49%,幾乎是半數國人都有這樣的風險,除了民眾應該注意酒精無安全劑量,專家也呼籲,應將酒精不耐症基因檢測納入癌症篩檢。

2025年05月09日 17:02

專訪/陳亮恭推5項防老措施 關渡居民失能風險3年降低3%

專訪/陳亮恭推5項防老措施 關渡居民失能風險3年降低3%

台灣面臨高齡化浪潮,健康老化成為重大課題。國內高齡醫學重要推手、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分享自己投入高齡醫學領域其實有點「陰錯陽差」,不過從研究、驗證效果,現在已經來到「真正改變社會」的階段。他在關渡地區進行社會導入性實驗,把預防身心功能下降的5項措施推廣到社區之中讓民眾參與,三年下來,當地居民失能失智風險下降3%,確實看到成效。

2025年05月07日 17:24

不是牛奶、豆漿!醫激推1飲品:穩血糖還防骨鬆 2族群超適合

不是牛奶、豆漿!醫激推1飲品:穩血糖還防骨鬆 2族群超適合

許多人為了在一大早補充營養,早餐都會喝牛奶和豆漿。不過,醫師透露,其實比起牛奶、豆漿,芝麻飲是更健康、更多營養密度的選擇,她習慣用黑芝麻和白芝麻「2:1」的比例,不加水、不加糖,直接用調理機打成濃稠的芝麻糊,每天早上挖一匙用熱水沖開,就能立刻變成一杯香濃又溫暖的早餐飲品。由於芝麻的含糖量低、鈣質含量高,也沒有精製碳水,非常適合糖尿病族群或是低醣飲食者。

2025年05月11日 15:15

專業把關!基隆照服員培訓「氣道清潔技術」 19人通過嚴格考核

專業把關!基隆照服員培訓「氣道清潔技術」 19人通過嚴格考核

為提升照顧服務員的專業能力,特別是在居家照護中協助受照顧者進行口腔及人工氣道管內分泌物清潔等技能,基隆市長期照顧服務管理所與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攜手合作,於5月3日及10日舉辦「口腔內(懸壅垂之前)及人工氣道管內分泌物之清潔、抽吸與移除」課程。共計19名照顧服務員參與此次訓練,強化其執行呼吸道照護的實務技巧。

2025年05月11日 14:23

「更年期」身心變化超痛苦!藥師推「4方式」緩解不適

「更年期」身心變化超痛苦!藥師推「4方式」緩解不適

根據統計,進入更年期的平均年齡為45~55歲,這時會面臨生理和心理的變化,藥師建議,可適度透過保健食藥品來緩解不適,包括「大豆異黃酮、性荷爾蒙前驅物、魚油、鈣片」。另外,更年期婦女定期乳癌與子宮頸癌篩檢是必要的,由於骨質流失速度增快,也建議更年期婦女能定期進行骨質密度檢查,並留意心血管疾病與代謝症候群。

2025年05月11日 14:17

懷孕最常忽略牙齒健康!醫示警孕婦常見「3大口腔問題」

懷孕最常忽略牙齒健康!醫示警孕婦常見「3大口腔問題」

孕期口腔保健也不可忽視!顯微根管治療醫師、台大醫院口腔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張添皓指出,很多孕婦在懷孕期間容易忽略口腔照護,最常見的問題包括「牙齦炎、蛀牙和口臭」,之前就曾遇過一名個案從懷孕後期開始就牙痛,但一直強忍,直到痛到受不了才就醫,檢查發現蛀牙嚴重感染牙髓神經,出現嚴重牙髓炎。

2025年05月11日 13:10

「酒精不耐症」喝酒更易致癌!醫教「1招」自我檢測

「酒精不耐症」喝酒更易致癌!醫教「1招」自我檢測

不少人都知道「酒精不耐症」的人喝酒會馬上臉紅,但到底該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酒精不耐症?醫師指出,除了喝酒會馬上臉紅之外,也可以將酒精棉片貼在手臂內側靜置20分鐘,如果皮膚出現泛紅,就是高度疑似有酒精不耐症,此方式準確率約有70%。

2025年05月11日 10:00

半蹲尿練腿力、站著尿省水?錯誤姿勢恐釀頻尿下背痛 3動作改善

半蹲尿練腿力、站著尿省水?錯誤姿勢恐釀頻尿下背痛 3動作改善

上廁所尿尿姿勢不正確會引發問題!有些人會因為公共廁所不乾淨而採取半蹲姿勢尿尿,或者因為尿尿速度不夠快、尿不乾淨而肚子用力甚至壓肚子,泌尿科醫師指出,這些情況恐使骨盆底肌緊繃收縮,長時間下來反而會讓排尿排不乾淨、頻尿,甚至下背痛或下腹部疼痛;另有些人會趁洗澡時站著尿尿省水,醫師也提出看法與建議。

2025年05月11日 09:10

後悔自責怎麼辦?「最強1咒語」自我原諒 負能量是正常通關過程

後悔自責怎麼辦?「最強1咒語」自我原諒 負能量是正常通關過程

告訴你一個憐惜自己的關鍵:原諒自己。為什麼是原諒?不努力原諒自己,我們就會背負沉重的負擔,而這負擔會加重我們內心的自我批評。自我原諒與愛護自己、憐惜自己之間密切相關。

2025年05月11日 07:0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