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手術事先問清楚 才能看清楚

▲白內障手術事先問清楚,才能看清楚(圖/照護線上)

作者:張聰麒 醫師

現在的白內障手術已經演化成屈光矯正手術,因為傷口小度數穩定,還有多功能型的水晶體發展,可以讓術後視力更好,也可以擺脫眼鏡的束縛。跟傳統手術比較,傳統白內障手術傷口大,較脆弱,需要縫線,殘留散光無法預測,所以術後需戴眼鏡矯正散光。但現在的白內障手術傷口僅2.2mm大小,傷口會自行癒合,不須縫線,術後殘留散光可以預測,也就可以調整至不需眼鏡幫忙的狀態。

我好忙,可以兩眼同一天開嗎?我隔天還要上班哦。

目前健保不允許兩隻眼睛同一天開,但技術上可行,筆者曾幫失智老人還有唐氏症患者全身麻醉下兩眼一起處理,這樣他們僅需接受一次全身麻醉,另外還有海外華僑急著回僑居地,就只好兩眼同一天處理,但就必須自費處理,不能用健保身分。

現在白內障傷口穩定,但還是建議開刀當天跟隔天好好休息,恢復才會快,兩天之後再去把工作進度補回來。

白內障可以只開一眼嗎?

白內障是一種老化過程,大部分人左右都有,只是程度不一,開完的那一隻眼睛看東西會偏白,還沒手術的眼睛看東西會偏黃棕色。有些人會一直覺得已開的眼睛很怕光,而且視差會互相干擾,所以建議還是兩眼開刀時間不要間隔太久,以一個月之內為佳。除非另一眼白內障相當輕微,那請參考下一題。

單眼白內障術後會適應不良?

有些老人家以為一眼看得清楚後,就不想弄另一隻眼,但卻會一直抱怨雙眼視差。或是有些人另一隻眼白內障很輕微不需要處理,這時候會有以下幾個問題:

1. 術後兩眼視差太大,大腦無法整合:如果術前就有高度近視,因為術後手術眼度數降低,跟未手術眼有高度視差,若戴一般眼鏡,影像大小會不等,大腦將無法整合兩眼的影像,造成複視,頭痛,頭暈等症狀。

2. 顏色的認知差異:白內障會逐漸硬化變黃變黑,使得進入眼睛的光線明顯減少,即使在大白天,仍會覺得昏暗,也像是戴黃褐色的眼鏡看東西,當一眼手術後,突然視覺變清晰,色彩變亮麗,可是另一眼卻仍處於原來的狀態,於是產生兩眼顏色認知的衝突。

3. 術後兩眼視覺功能差距大:手術眼變的光線明亮,色彩鮮豔,部分病患會覺得嚴重畏光,需全時段戴深色眼鏡。還有立體感因兩眼不等視而變差,無法從事精細工作等問題。

由於眼鏡僅能克服200度視差,超過部分會引發頭痛,建議未開刀眼暫時配戴隱形眼鏡克服,可有效緩解視差,如果還是視差過大引起頭痛頭暈,可以考慮近視雷射將度數降低或是直接白內障手術處理矯正度數。

非球面水晶體有什麼優點?

較清晰,對比較好,夜間視力也較好

散光水晶體有什麼優點?

如果預期術後散光會超過100度,術後仍需戴眼鏡矯正,這時可用散光水晶體矯正散光,減少戴眼鏡的需求。

白內障手術後還需要戴眼鏡嗎?

手術之後,如果裝的是單焦水晶體,傳統上會將焦點留在遠處,此時看遠不用戴眼鏡,除非有殘留散光度數干擾,那就需要戴上散光眼鏡,另外因為看近的不清楚,所以一定會需要一副看近的眼鏡。

反之如果將單焦水晶體的焦點留在看近的,那就需要一副看遠的眼鏡。

多焦水晶體有什麼優缺點?

多焦水晶體為表面多了很多同心圓排列的繞射環,這些繞射環有看遠跟看近兩個焦點的影像同時映在視網膜上,如此一來,可改善看遠視力外,看近的視力亦可改善,但因為大約是50:50的比例分配,所以與單焦水晶體比較起來,視覺品質在銳利度與對比度上是較差的。

我適合裝多焦水晶體嗎?

因為多焦水晶體的影像遠近都一起進來,需要一個健康的視網膜,所以如果是黃斑部退化、高度近視、或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都不建議使用。

我應該預留度數來克服老花嗎?

預留度數的好處是針對目前仍在工作崗位上的上班族,將單焦水晶體焦點留在近距離,通常是一眼中距離50公分用來看電腦,一眼近距離30公分用來看手機,這樣一天工作八個小時的時間都不太需要戴眼鏡,僅有上下班開車看遠時才需要戴副近視眼鏡,而且因為是單焦,所以視覺品質比較好,只是還是需要一副近視眼鏡,無法完全擺脫眼鏡的束縛。

對於白內障術後老花問題需要預留度數還是裝老花水晶體,需看患者生活習慣及工作需求,請詳細與醫師討論優缺點後再接受手術。

人工水晶體愈貴愈好嗎?

「到底要選擇哪一種水晶體?」,當白內障患者決定開刀的同時,這就是下一個出現在腦袋中的問號。因為科技快速進展,越來越多的選擇反而造成困擾,有些患者只好丟下一句給我最貴,我要用最好的,但最貴的卻不一定適合每個人,這時該如何選擇呢?

手術技術及器械的進步,現在的白內障術後視力已經不再只是看得到,而是還要看得清楚,最好是要不戴眼鏡下還看得清楚。除了考驗醫師的細心與技術,科技的進步也幫助術後視力的推進。目前健保使用的人工水晶體可大幅改善白內障造成的視力模糊,但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有鑑於此,廠商陸續研發出附加功能來增進視力表現,但因為價格關係,健保無法給付多出的價差,所以民眾如果想要在健保陽春麵上加些料,就必須自掏腰包來給付差額。

目前市面上的高階自費水晶體大致上分為四種:

• 第一種為非球面水晶體,讓周圍的光線進入眼睛後能聚焦於同一點,為的是解決目前球面設計水晶體所產生周邊視野扭曲或是夜間眩光的缺點。

• 第二種為散光矯正水晶體,可以有效降低術後的殘餘散光,避免患者術後還要依賴光學眼鏡。

• 第三種為多焦點水晶體,解決了看近看遠的選擇限制,術後毋須再戴老花眼鏡,但沒辦法解決散光問題。

• 第四種散光多焦點水晶體,可一併解決散光及老花。

但是多焦點水晶體使用上需小心,因為多焦水晶體的影像在視網膜並非集中一點,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反映會有夜間開車炫光的問題,最貴不一定有最好的視覺品質。如果您經常需要夜間開車,選擇第一種單純非球面水晶體較為適當。如果已經裝了多焦點水晶體因為夜間眩光問題而無法適應者,以目前的醫療技術水準也可以安全地置換新的人工水晶體,下好離手,不可反悔的上一代植入方式也已是過去式,有需求的民眾可以和醫師討論。

還是必須再次強調,選擇水晶體不是愈貴愈好,而是要根據自己眼睛狀況、工作與生活上的需求來做挑選。現代人的工作年限及內容與上一代已大不相同,退休後的生活亦更加多元,接受白內障手術前務必與醫師詳細討論,術後好好照顧保養眼睛,開心地展開視力第二春,迎接人生下半場。

搜尋附近的診所:眼科

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仁愛鄉精英牙醫醫療站啟用!就診省1小時車程...12/2起可預約

仁愛鄉精英牙醫醫療站啟用!就診省1小時車程...12/2起可預約

南投縣幅員遼闊、各種醫療資源明顯匱乏,如全縣只有88家牙醫診所,牙醫師也未超過 200位;縣政府衛生局與南投縣牙醫師公會及臺中市牙醫師公會合作推動「仁愛鄉精英牙醫醫療站」及「中寮鄉北中寮牙醫醫療站」,今日揭牌啟用,為完善南投縣偏鄉醫療再跨進一大步。

2025年11月17日 19:48

溫差大「幼兒氣喘」爆高發期!發作年齡逐年下降 兒醫曝症狀警訊

溫差大「幼兒氣喘」爆高發期!發作年齡逐年下降 兒醫曝症狀警訊

隨著秋冬接近,兒科醫師提醒,氣候溫度轉換下,日夜溫差變化成了隱形威脅,「幼兒型氣喘」正進入高發期,值得家長關注的是,幼兒氣喘發病年齡因現今生活習慣因素正逐年下降,以往常見於3、4歲以後確診的氣喘病,現在也有不到1歲就發作。醫師建議,久咳不癒、餵食困難出現嘔吐、活動力差都是關鍵警訊,若長期曝露空污環境更會刺激呼吸道,呼籲新手爸媽要重視。

2025年11月17日 16:42

全女醫門診護隱私 亞東乳醫中心1天完成乳房攝影、超音波及判讀

全女醫門診護隱私 亞東乳醫中心1天完成乳房攝影、超音波及判讀

亞東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今正式啟用,其中跨科整合的「全女醫女性乳房特別門診」備受關注。院方指出,該門診從報到、檢查到諮詢,皆由女性醫療團隊處理,並設置獨立候診區及專屬檢查動線,陪同男性僅能在報到區等候,希望女性在接受檢查、治療的過程中都能感到安心。

2025年11月17日 16:19

B肝「恐變癌」帶原者多不自知 醫示警6族群要主動篩檢

B肝「恐變癌」帶原者多不自知 醫示警6族群要主動篩檢

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死亡逾萬人,其中「B型肝炎」在所有肝炎中帶原人數最多。醫師指出,早期B型肝炎幾乎沒有明顯症狀,不少民眾為帶原者卻不自知,B型肝炎主要透過血液、體液以及母嬰垂直傳播等途徑傳染,除未施打疫苗世代外,包括洗腎、免疫不全、 器官移植、家人有B肝感染以及接受血液製劑治療者等都要主動進行篩檢。

2025年11月17日 16:04

食藥署稽查外送飲食 人从众、六扇門、早安美芝城違規遭罰

食藥署稽查外送飲食 人从众、六扇門、早安美芝城違規遭罰

食藥署今公布「114年度美食外送平台暨雲端廚房餐飲業稽查專案」結果,針對與美食外送平台合作的餐飲業者,基隆的「人从众厚切牛排」1件紅茶腸桿菌科超標;基隆的「川崎拉麵」豬肉原料原產地標示不符規定;台南「早安美芝城(西門概念店)」產品責任保險不符規定、台東「六扇門時尚湯鍋」基因改造資訊標示不符規定,已全數開罰。

2025年11月17日 14:16

血液腫瘤權威陳耀昌病逝 石崇良憶恩師哽咽:沒辦法再諮詢他了

血液腫瘤權威陳耀昌病逝 石崇良憶恩師哽咽:沒辦法再諮詢他了

台灣血液腫瘤醫學權威陳耀昌今(17)日病逝台大醫院,享壽76歲。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受訪時透露,陳耀昌是自己在台大的老師,過去在擬定細胞治療特管辦法,老師是首席顧問。他語帶難過直說「我真的覺得很惋惜,我沒辦法再諮詢他了。」

2025年11月17日 12:53

瘦瘦針與腸癌「死亡率砍半」有關 研究:愈胖體質逆轉愈明顯

瘦瘦針與腸癌「死亡率砍半」有關 研究:愈胖體質逆轉愈明顯

被稱為「瘦瘦針」的GLP-1類藥物,可能有助大腸癌死亡率下降。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在臉書分享一項最新瘦瘦針相關研究,發現大腸癌病人使用後,5年死亡率僅1成5左右,未使用者則超過3成7,差距達1倍以上,引起各界關注。

2025年11月17日 12:10

快訊/血液腫瘤權威陳耀昌病逝 享壽76歲

快訊/血液腫瘤權威陳耀昌病逝 享壽76歲

台灣血液腫瘤醫學權威陳耀昌今(17)日病逝台大醫院,享壽76歲。

2025年11月17日 11:1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