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痛!夜半時分腳抽筋 幾個問題要注意

▲夜半時分的痛 – 腳抽筋(圖/照護線上)

▲夜半時分的痛 – 腳抽筋(圖/照護線上)

作者:白映俞 醫師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這種痛苦的經驗?夜晚睡得正香甜時,小腿肌肉突然一陣緊、僵硬、痛到受不了。是的,我們今天要談的是「腳抽筋」。

高中時我常常半夜腳抽筋,無預警地痛到醒來。懷孕時又再次體會到這種催淚的痛,只好靠不斷捶打身旁睡到打呼的老公解悶(誤)。相信有過這種悲慘經驗的人都像我一樣,非常想知道究竟自己的腳為何突然背叛了自己?

從各式研究看起來,會造成這種「神經傳遞了錯誤的訊號,導致腿部肌肉不正常收縮」的狀況有以下情形:

1. 脫水:水分攝取不足

2. 腿部血液循環不佳:坐太久沒有活動

3. 運動過量、肌肉疲乏、或在運動前缺乏暖身

4. 血中鈣、鎂、鉀等電解質不平衡

5. 血糖過低,或有像甲狀腺低下等荷爾蒙問題

6. 某些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阻塞型肺病、骨質疏鬆阿茲海默症、或帕金森氏症藥物

這樣想起來,我在缺乏運動的高中時代應該是運動課前沒好好熱身,晚上就嚐到苦果。至於懷孕時期會讓血中電解質不平衡,下肢循環不良,加上荷爾蒙變化,都讓準媽媽們成為腳抽筋的高危險群,應該不少孕婦都曾小腿抽筋,痛到打老公吧!(硬講)

好了,談到這裡,大家更想知道腳抽筋怎麼辦,及如何避免這半夜惡夢重複發生吧!

半夜若突然腿部後側抽筋,請記得趕快按腳底板,不要壓錯方向,要讓腳底板朝天後下壓,這樣腿部後側的肌肉才能被伸展,不再收縮嚴重。

假使抽筋的地方是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可以靠健側側躺或以健側站著,將患側腳帶往後方屁股側,藉此伸長股四頭肌。

如果兩隻腳同時抽筋,就要趕快向身邊人求救,請他們幫忙壓腳底板或扶住腳往後。我就是雙腳小腿同時抽筋,才打老公叫他趕快去壓腳底板的。(還在硬講)

若你曾體驗過半夜腳抽筋的痛楚,請捲回上頭描述成因之處,檢查看看自己是否常常運動熱身不足、活動得太少或太多、脫水、懷孕、或服用其他藥物等狀況。並記得:

1. 補充足量的水分

2. 經常伸展活動小腿,常需久坐辦公室或課桌椅的人可以試試看在坐姿時多活動腳踝,每天記得讓腳踝左轉右轉多轉個幾圈,說不定就能改善了。沒事轉腳踝,轉腳踝沒事!(疑?)

3. 運動前充分熱身很重要,不常運動的人更該小心。是的,請記得熱身。

4. 很多人會說,吃香蕉有助於改善腳抽筋,這是真的。因為香蕉是富含鉀的食物,另外補充維他命、鈣、鎂、鋅也都有幫助。

5. 選擇適當、舒適的鞋子,別穿讓自己容易走路受傷的鞋。如果你已經常常晚上突然抽筋,就別穿個高跟鞋找自己麻煩。

假如經過上述改善,您還是經常抽筋,或抽筋狀況嚴重,請記得找醫師諮詢討論喔。

繼續關注:打呼不只很吵,還很要命 – 睡眠呼吸中止症

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婦產科骨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腸病毒奪命!台中1月大早產女嬰1天身亡 惡魔伊科11型肆虐

腸病毒奪命!台中1月大早產女嬰1天身亡 惡魔伊科11型肆虐

國內腸病毒疫情正式拉響警報!疾管署監測數據顯示,上週全國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已突破1萬1000人,正式宣告台灣進入腸病毒流行期。在此敏感時機,台中市衛生局日證實,一名家住龍井區的1個月大女嬰,因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不幸於11月10日病逝,成為今年台中市第6例腸病毒重症個案。

2025年11月19日 10:28

「直美」醫補訓練挨批「修理小孩給大人看」 衛福部:會給時間

「直美」醫補訓練挨批「修理小孩給大人看」 衛福部:會給時間

近年部分年輕醫師未完成PGY(不分科)等訓練,直接到醫美診所工作,俗稱「直美」現象。衛福部日前公布修法,擬加嚴規範光電治療等醫美處置,但遭醫師質疑「修理小孩給大人看」,強調應「不溯及既往」;衛福部回應,能力訓練是政策核心,若補正,會給相關醫師一定時間完成PGY等必要訓練。

2025年11月19日 10:09

網傳「花生+紅茶」致癌 專家闢謠:沒發黴變質就不用擔心

網傳「花生+紅茶」致癌 專家闢謠:沒發黴變質就不用擔心

近日網路再次流傳「最不適合配花生的飲料是什麼」貼文,國內某專科醫師引述研究稱「吃花生吐司配紅茶」會增致癌風險。但事實查核平台MyGoPen向專家查證後,發現該研究仍是非常初步的動物實驗,有偽陽性偏高的問題,且不能擴大解釋為在人體也是同樣效果,建議民眾只要不食用發黴的花生,就能避免傳言所說的問題。

2025年11月19日 10:07

年輕妹「睡沙發像天使」打呼就消失 醫揪關鍵線索破案

年輕妹「睡沙發像天使」打呼就消失 醫揪關鍵線索破案

耳鼻喉科醫師蔡明劭分享,一名會打鼾的女子,只要睡沙發就睡得像天使,一覺到天亮;後來「睡眠檢查」的關鍵線索出現,不是沙發有魔力,是姿勢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只要一側睡,呼吸道就不容易塌陷,但一平躺立刻鼾聲雷動。

2025年11月19日 07:12

「蘋果病」最近很多 醫:日本返台出現機會變高

「蘋果病」最近很多 醫:日本返台出現機會變高

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提醒,從日本回來出現「蘋果臉」?近日真的在診所看到很多「蘋果病」(傳染性紅斑),最近「蘋果病」在日本確實有增加趨勢,近期旅遊回來的孩子出現「蘋果臉+網狀紅疹」的機會也會相對變高。

2025年11月19日 06:28

很多人天天碰!日常「四種慢性毒」悄悄致癌 醫師衷心警告

很多人天天碰!日常「四種慢性毒」悄悄致癌 醫師衷心警告

「很多人都以為,癌症只會找上抽菸喝酒、生活放縱的人」醫師黃軒18日發文指出,他在門診中遇到的一位40歲男性病患卻完全不同,這位病人不抽菸、不喝酒,自認飲食清淡,但生活卻充斥外食、熬夜、手搖飲、久坐。體檢發現,竟為早期大腸癌。

2025年11月19日 00:10

屏東登革熱群聚進入「控制關鍵期」 疫情需監測至12月8日

屏東登革熱群聚進入「控制關鍵期」 疫情需監測至12月8日

屏東縣萬丹鄉發生本土登革熱群聚,個案分布屏東、高雄,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林明誠今(18)日特別南下屏東視察當地防治情形。林明誠表示,目前為萬丹鄉本土登革熱疫情控制的關鍵期,在屏東縣府積極防疫動員防治,本土群聚仍維持累計3例,最近7日也無新增病例,預計需監測至12月8日,疾管署也會持續派員加強疫情熱區孳生源巡察及監測疫情發展。

2025年11月18日 18:02

1天1杯珍奶精蟲「數量品質雙殺」 血糖飆6倍!醫:再喝恐沒命

1天1杯珍奶精蟲「數量品質雙殺」 血糖飆6倍!醫:再喝恐沒命

一名32歲王姓司機與太太結婚2年卻數度求子失敗,到台中茂盛醫院求助,經抽血檢驗發現,王男的血糖及糖化血色素都爆表、胰島素分泌當機,已患糖尿病導致不孕,細問才知,王男幾乎每天一杯珍奶!經家醫科醫師呂昀珊施打胰島素,2個月後血糖恢復正常,後續才能接受試管療程。

2025年11月18日 17:2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