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好像踩釘子!雞眼和病毒疣該怎麼辦? 醫師來解答

▲走路好像踩釘子!雞眼和病毒疣該怎麼辦(圖/照護線上)

▲走路好像踩釘子!雞眼和病毒疣該怎麼辦(圖/照護線上)

作者:林旻憲 醫師

長在腳底、腳趾頭的雞眼或是病毒疣,兩者有類似的症狀;雞眼和病毒疣一開始都不會造成身體不適,不過當病灶的尺寸變大之後,走路的時候就會開始出現壓痛、不舒服。

雖然兩者的症狀很類似,但是對於當事者的影響則是大大的不同,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兩者的差異。

什麼是雞眼?

雞眼,是腳底皮膚與鞋子反覆摩擦,導致皮膚增厚的現象。由於走路時,腳掌踩踏地面的反作用力,讓雞眼會更深入皮膚深層,所以當雞眼的尺寸變大、厚度加深之後,每當腳踩一下地面,雞眼的所在處就會痛一下。

因為我們的腳底並不是完全平坦的平面,所以雞眼常發生在腳底皮膚和鞋子彼此長期摩擦的特定位置。至於腳趾頭的雞眼,則多半出現在大腳趾以及小腳趾的外側。

如果我們用小刀片,輕輕地剝除雞眼最外層的部分,有時候可以看到病灶中間有一個半透明小圓點,因為外觀像是顆眼珠子,所以才有「雞眼」 這個的稱號的由來。

雞眼,不一定要治療,除非雞眼已經帶給當事者走路時極大的不舒服。

什麼是病毒疣?

病毒疣,源自於人類乳突病毒,顧名思義,必須是病毒接觸、並感染到皮膚才會長出病毒疣。病毒疣可以發生在腳的任何部位,不限於摩擦處。

當我們用小刀片剝除病毒疣的表面,有時候會看到病灶出現小黑點,甚至出現微血管滲血等特徵。

病毒疣,一定要治療,請不要期待它會自己痊癒。此外,病毒疣會擴散,也會傳染,因此愈早治療,效果愈好

雞眼和病毒疣的治療,有何不同?

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治療的客觀目標。換句話說,治療雞眼,主要是緩解當事者的疼痛不適,不一定要 100% 去除雞眼本身;治療病毒疣的目標則有所不同,務必不留活口,不能有漏網之魚。

至於治療的方法,兩者有很大的共通性,常使用的治療方法都是一樣的,包括有:

1. 塗抹去角質藥劑(水楊酸是代表性藥物)

2. 液態氮冷凍治療(液態氮冷凍治療,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3. 電燒治療

4. 雷射治療

5. 手術切除

如何預防雞眼?

1. 穿著適合個人腳型的鞋子。太緊或是太鬆的鞋子都不適合,平底鞋優於高跟鞋,具有彈性、厚度的鞋底優於又薄又硬的鞋底,寬版鞋頭的鞋子也會讓腳趾頭比較不容易出現雞眼。

2. 穿著襪子,避免赤腳走路。

3. 注意走路的姿勢,盡量讓身體重心平均分配在兩隻腳上,而不是偏向一側。

如何預防病毒疣?

1. 避免皮膚外傷。

2. 避免赤腳,特別是在公共場合。

3. 避免與他人共用鞋具。

最後幫大家做個回顧

1. 雖然雞眼和病毒疣帶給當事人的不舒服症狀是類似的,不過背後的形成原因、分布位置、外觀特色、以及傳染性與否,兩者是有所不同的。

2. 雞眼,不一定要治療;病毒疣,務必要治療到一個都不留。

同場加映:起水泡了怎麼辦?正確處理摩擦性水皰

搜尋附近的診所:皮膚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藍委三問鬆綁美豬牛限制換關稅 衛福部只重申科學分析不多談

藍委三問鬆綁美豬牛限制換關稅 衛福部只重申科學分析不多談

台美關稅談判遲遲未果,傳出我國考慮鬆綁美豬美牛3項限制,包含開放美牛內臟和絞肉,放寬美豬萊克多巴胺殘留容許量等,以爭取降低晶片關稅。衛福部今(17)日被問及此事,部長長邱泰源、食藥署長姜至剛都僅不斷重申堅持食安、按照國際規範、科學分析等,未正面回應談判內容。

2025年07月17日 10:59

史萊姆黏土硼超標!醫師:刺激孩子皮膚恐成「煮熟的蝦子」

史萊姆黏土硼超標!醫師:刺激孩子皮膚恐成「煮熟的蝦子」

史萊姆黏土具有高度可塑性且色彩鮮豔繽紛,深受孩子喜愛,不過毒物科醫師警告,史萊姆黏土含有硼砂,小朋友若長期接觸,恐會刺激腸胃道以及皮膚,尤其是皮膚,嚴重的話就像「煮熟的蝦子」,出現過敏、紅腫反應,提醒家長盡量別讓孩子玩,或是不要邊玩邊吃東西。

2025年07月17日 10:39

長輩帶孫「失智風險降24%」 醫:每周40小時內效果佳

長輩帶孫「失智風險降24%」 醫:每周40小時內效果佳

不是所有長者都喜歡幫忙帶孫子,不過中國一項大型研究的發現,晚輩或許可拿來說服爺嬤。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蔡明劼在臉書分享此研究,共追蹤逾萬名50至79歲長輩,發現每週幫忙帶孫但不超過40小時,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會比從未帶孫者下降24%。

2025年07月17日 10:01

台師大女足「血液檢體」去向不明 衛福部長表態:要查清究責

台師大女足「血液檢體」去向不明 衛福部長表態:要查清究責

台灣師範大學女足隊爆出「抽血換學分」醜聞,甚至傳出非醫事人員執行抽血等爭議。衛福部長邱泰源今(17)日首度對此事件回應,強調學生的人權、受教權絕對不能受到傷害,這絕對沒有模糊的空間。不過談到學生血液檢體到哪裡去?邱泰源僅重申調查中,也強調主管機關為教育部,會協助把事件調查清楚、究責。

2025年07月17日 09:36

日本專家揭腸道藏有「神秘好菌」 醫:增強癌症治療效果3倍

日本專家揭腸道藏有「神秘好菌」 醫:增強癌症治療效果3倍

腸子裡益菌多,竟可以幫藥物療效加成。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治醫師張家銘今於臉書分享, 根據國際頂尖期刊《Nature》最新發表研究,腸道菌群的多樣性,是啟動癌症免疫療法的關鍵,且能大幅提升治療成效與存活期,且專家還在一名患者的糞便檢體中找到可喚醒免疫系統的「神秘好菌」。

2025年07月17日 09:28

女壘國手異膚飽受搔癢、流湯之苦 醫曝3大流言:別有症狀才治療

女壘國手異膚飽受搔癢、流湯之苦 醫曝3大流言:別有症狀才治療

今年21歲的黃小姐,曾是中華女壘隊的亞運培訓國手,經常擔任中心打者的她,擁有能帶動全隊士氣的長打能力,但其實她從小飽受異位性皮膚炎困擾,搔癢、腫痛與流湯流水之苦,嚴重時甚至病灶遍及全身從頭到腳,但因為熱愛壘球,即使流汗與日曬都會加劇症狀,依然堅持夢想,在嘗試各種治療與偏方未見改善後,接受醫師建議,使用新一代生物製劑治療後,停藥2年都未復發。

2025年07月17日 08:40

每天都要喝「一款湯」! 台灣男驚罹大腸癌

每天都要喝「一款湯」! 台灣男驚罹大腸癌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多年來居亞洲之冠,亦是本地第二大癌症類型與第三高死亡率的癌症,平均每31至37分鐘就新增一名患者。肝膽腸胃科醫師陳炳諴曾分享一則病例,提醒民眾注意日常飲食習慣與大腸癌風險之關聯。

2025年07月16日 20:19

衛福部列「女足抽血」恐涉4項違法 要教育部把IRB翻過來查一遍

衛福部列「女足抽血」恐涉4項違法 要教育部把IRB翻過來查一遍

台灣師範大學女足隊爆出「抽血換學分」醜聞,甚至傳出非醫事人員執行抽血等爭議,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今(16)日表示,衛福部目前還沒有看到教育部針對該案的調查結果,將依《人體研究法》督促教育部依法辦理,應該「把IRB整個翻過來查一遍」,檢討當初案件怎麼審過,如果計畫沒問題,校方跟計劃主持人沒按計畫執行,問題會更加嚴重。

2025年07月16日 17:5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