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除刺青 顏色很關鍵

▲刺青,除得掉嗎(圖/照護線上)

▲刺青,除得掉嗎。(圖/照護線上)

作者/林旻憲 醫師

刺青,又叫做紋身,簡單來說,就是把身體的皮膚當作是一塊畫布。有人刺的專業,有人刺的隨興;有些刺青讓人點頭稱是,當然也會有一些「驚世作品」讓人不禁搖頭嘆氣。 

然而,當我們想跟身上的刺青 say goodbye,可不像是洗掉調色盤上的水彩那麼輕鬆寫意。 

刺青的種類 

大部分會想要去除的刺青,是所謂的「永久性的裝飾型刺青 」。刺青師傅會透過手工、或是電動針頭,將各種不同顏色的顏料嵌入皮膚的真皮層,皮膚外觀最後就會呈現顧客想要的圖案或是文字。 

至於風行多年的漢娜紋身刺青(Henna tattoo;Mehndi),雖然字面上有紋身刺青(tattoo) ,但是它其實是一種身體彩繪。隨著時間過去,彩繪圖案會跟著皮膚新陳代謝而自然脫落,與傳統針刺的永久性刺青不同。 

只要我不主動去刺青,身上就不會有刺青,對不對? 

事故意外,也會造成刺青,這就是所謂的「外傷性刺青」。 

舉例來說,機車騎士不小心摔車犁田了,皮膚的傷口上有可能附著了地面上瀝青或是小沙粒,接下來雖然傷口癒合了,不過這些瀝青或是小沙粒從此就被包覆在皮膚裡面,這時候就會出現膚色深淺不一的外傷性刺青。 

如果有一天您在意外事故中受傷,當急診室醫師努力洗刷您傷口時,請不要誤會,醫師並不是粗魯或是沒有同理心,這是為了避免出現外傷性刺青。 

為什麼雷射可以用來去除刺青? 

請想像一個畫面:路中央躺著一塊巨大無比的大石頭,區區一輛清潔車是無法運走這塊巨石的,這時候如果我們利用火藥把這塊巨石炸碎成小碎石,只要清潔車效法愚公移山的精神,多跑個幾回就可以移除這些碎石堆。 

雷射,是目前用來去除刺青最主流的方法。雷射除刺青的基本原理就是 

1. 雷射可以讓皮膚裡的刺青顏料裂解,變成許多細小的色素碎片。

2. 接下來再由身體某一群扮演清道夫角色的細胞,慢慢地將這些刺青碎片從皮膚帶離開您的視線。

雷射除刺青,請以理性的態度,面對以下的事實 

1. 雷射可以淡化刺青,不過請不要過度期待雷射後可以完全不留痕跡,這需要有中樂透般的幸運

2. 要達到明顯的改善程度,是需要多次療程的累積,單一治療很難有理想的效果

3. 雷射除刺青是自費療程,找醫師去除刺青的費用,會數倍高於一開始找刺青師傅上刺青的費用 。

4. 專業刺青師傅的作品,會比非專業的刺青更難以去除。

5. 可以用來處理刺青的雷射機型不斷地推陳出新,該選擇哪一種機型、以及費用多寡因人而異,請您一定要事先與醫師做好充分的溝通和討論。

刺青的顏色,決定了雷射治療的難易度 

去除刺青,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刺青所使用的顏色,是影響雷射除刺青難易度的重要關鍵。 

一般而言,黑色和深藍色的刺青,雷射的治療效果比較理想;反之,紅、黃、綠這些淺亮色系的刺青,則不容易被雷射去除。 

值得注意的是,肉色、紅色、白色的刺青,在經過某些特定機型的雷射治療後,甚至會出現刺青顏色反黑,顏色比雷射前更加明顯的副作用。 

因此,這裡有兩個建議給打算刺青的朋友們參考 

1.  盡量避開紅、黃、綠色。

2. 請不要嘗試使用肉色的二度刺青,試圖去掩蓋原本不滿意的刺青,因為這會增加未來去除刺青的難度。尤其醫師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施打雷射,術後反黑的機會很高。

雷射除刺青,一定要醫師親自操作嗎?

根據國內法律規定,雷射除刺青,必須由醫師操作。不具醫師資格的人士若執行雷射治療,則違反醫師法第28條,可處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罰金新臺幣30到150萬元不等罰款。 

最後幫大家做個回顧 

1.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雷射除刺青,要百分之百消失而不留痕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任務。

2. 刺青前請先停看聽:身上沒有刺青,就少了事後去除刺青的困擾,刺青前,請三思。

3. 尊重專業慎選顏色:一旦下定決心要刺青了,請您找熟練的刺青師傅,並審慎決定您要使用的顏色。

同場加映:肉毒、膠原、玻尿酸,微整形針劑,特點比一比

搜尋附近的診所:皮膚科整形外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快訊/腸病毒增1死!嬰出生7天疑似敗血症 隔日死亡

快訊/腸病毒增1死!嬰出生7天疑似敗血症 隔日死亡

疾病管制署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為北部未滿月男嬰,出生後第7天出現低體溫至急診就醫,發現有黃疸、肝指數上升、血小板低下及代謝性酸中毒等疑似敗血症徵候,並收治加護病房治療,經治療症狀未改善,次日不幸死亡。經通報檢驗後確認為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

2025年09月16日 14:04

醫曝「肩頸痠痛」常見4大原因 可按3穴位舒緩

醫曝「肩頸痠痛」常見4大原因 可按3穴位舒緩

肩頸痠痛已成為現代人的通病,中醫師指出,現代常見原因包括「長期姿勢不良、壓力和睡眠障礙、急性肌肉損傷、頸椎退化」,除了可以穴位按摩舒緩之外,也可常做拉筋伸展舒緩肩頸不適。

2025年09月16日 13:40

守護母嬰!慈濟醫分享全人照護實務 曝「子癲前症」致命危險

守護母嬰!慈濟醫分享全人照護實務 曝「子癲前症」致命危險

花蓮慈院日前舉辦「花東孕產婦與兒童醫療區域整合照護計畫在職教育訓練」,以實務經驗照護的分享,強化「子癇前症」等高風險妊娠的識別及處理能力,落實更優質的全人照顧方式,守護花東地區的母嬰。

2025年09月16日 11:34

北捷「閃電CPR挑戰」等車時刻學急救 6小時7236人響應破紀錄

北捷「閃電CPR挑戰」等車時刻學急救 6小時7236人響應破紀錄

上週六(9/13)不少人在台北捷運遇到CPR活動,其實那是第三屆《閃電CPR挑戰》,在台北捷運7大車站設置9個站點,包含CPR按壓挑戰與AED體驗操作,短短6小時吸引高達7,236名旅客參與,創下台灣急救推廣新紀錄;且因為面對捷運站的多元旅客,成功觸及許多過去在教育系統中被忽略的長者與身障朋友,也盼打造更全面公民急救網。

2025年09月16日 11:28

揪出退化警訊!ICOPE檢測揭開潛藏危機 醫:早治療很安心

揪出退化警訊!ICOPE檢測揭開潛藏危機 醫:早治療很安心

台灣已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輩的健康成了全民最關注的議題。門諾醫院去年在花蓮市、吉安鄉推動 ICOPE(整合性照護長者功能評估),結果發現,不少長者在「行動力」與「聽力」方面已有退化警訊。門諾醫院提醒,定期做功能檢測,不僅能揪出隱形危機,更是守住自主生活品質的關鍵。

2025年09月16日 11:19

「台灣美耐皿」餐具出包 日本鮮蜜瓜檢出禁用農藥

「台灣美耐皿」餐具出包 日本鮮蜜瓜檢出禁用農藥

食藥署今公布最新邊境查驗結果,有1批從日本北海道進口的鮮密瓜檢出農藥殘留違規,總計240公斤全數退運或銷毀;另還有1批「台灣美耐皿」的餐具溶出試驗不符規定,總計68.4公斤需全數退運或銷毀。

2025年09月16日 11:01

研究揭「瘦瘦針」可降罹癌風險17% 醫:對卵巢癌最顯著

研究揭「瘦瘦針」可降罹癌風險17% 醫:對卵巢癌最顯著

該如何健康瘦身,一直備受民眾關注,對此,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廖繼鼎在臉書提到,台灣每3名成年人有1人過重或肥胖,且肥胖與至少13種癌症高度相關,而根據最新研究,俗稱「瘦瘦針」的GLP-1受體促效劑,可使肥胖、過重成人的癌症風險下降17%,卵巢癌降幅更可達47%。

2025年09月16日 09:29

兒忘記沖馬桶!媽一看嚇壞 1家3口都確診罕見遺傳病

兒忘記沖馬桶!媽一看嚇壞 1家3口都確診罕見遺傳病

大陸浙江一戶人家小孩小勇(化名)因為忘記沖馬桶,媽媽一看發現不對勁,這一留心,小勇被診斷出尿毒症,結果一家三口都得了罕見遺傳病,而他和哥哥都接受腎移植手術,媽媽還在洗腎中。

2025年09月16日 01:2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