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性行為 預防細菌性陰道炎

▲安全性行為,預防細菌性陰道炎(圖/照護線上)

▲安全性行為,預防細菌性陰道炎(圖/照護線上)

作者:婦產科 曾翌捷 醫師

陰道保健一般是藉由乳酸桿菌的長駐來抗外來細菌的侵擾,隨著不當的清潔,悶熱的穿著,或是抗生素的濫用,常常會讓陰道內的菌相混亂,讓陰道變得不堪一擊。另外,門診就診的病患,也經常反映在親密行為過後,陰道炎也有特別容易發作的趨勢。究竟親密關係是不是陰道炎的罪魁禍首之一呢?

親密關係可能誘發細菌性陰道炎

根據澳洲學者蓮卡.沃德斯特奇爾( Lenka Vodstrcil )的研究,性行為對細菌性陰道炎的影響,長久以來可能都被低估了。

研究團隊以問卷方式訪問了過去六個月曾經發生一次以上的細菌性陰道炎的女性,請他們回想在症狀發作前的日常行為。在受訪的 103 位女性中,最常被提到的誘發因子就是性行為,尤其是未使用保險套的性行為。其餘的誘發因子才依序為是一般所熟知的壓力,生理期,及飲食習慣的改變。

而研究團隊也邀請了其中 52 位受訪者,請她們每三個月提供一次陰道常在菌的採集樣本及性生活日誌,為期一年,供研究團隊分析性生活與陰道常在菌叢變化的關聯性。

研究結果顯示,經過沒有使用保險套的性行為,受訪者的陰道菌叢中,陰道加德納菌( Gardnerella vaginalis )的比例會明顯上升,而陰道加德納菌已經被證實是細菌性陰道炎的主要致病菌。研究團隊推測:可能是因為性行為過程中,伴侶所分泌的體液及精液會破壞陰道內的酸鹼平衡,不利陰道益菌的生長,讓陰道加德納菌得以快速孳生。

另外,性行為過程中來自伴侶生殖器的菌叢,也會改變原本陰道內的正常菌落而誘發免疫反應,造成發炎現象。這個現象在受試者改變性伴侶時尤其明顯。原因歸咎於不同性伴侶的生殖器所帶有的常在菌落不同,所以在適應的過程中會特別容易誘發陰道炎的產生。

預防陰道炎,真有一套

因此,全程使用保險套不僅可以降低意外懷孕的機會,也可減少來自伴侶體液及皮膚常在菌的干擾以避免陰道發炎。所以為了愛護另一半,各位男士請別忘了全程使用保險套。別因為您一時的愉悅,造成另一半後續的不適。

同場加映:老二長東西,性病非唯一!

搜尋附近的診所:婦產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他尿出菜渣!醫驚見「膀胱有玉米、蛋花」 搖頭曝病因:飄臭了

他尿出菜渣!醫驚見「膀胱有玉米、蛋花」 搖頭曝病因:飄臭了

膀胱不只是儲存尿液,竟然有蛋花、海帶和玉米粒?泌尿科醫師黃維倫分享,一名70多歲插尿管的阿伯先是血尿,後因尿不出來而求診,當時只見他的尿管超髒。以膀胱鏡檢查,發現裡頭滿是菜渣且伴隨著陣陣惡臭,進一步安排大腸鏡與電腦斷層後,確診為膀胱大腸廔管,導致「屎糞跑到膀胱中」,最後耗時6小時才順利將患者的屎尿回歸正道。

2025年02月16日 20:22

脂肪肝不喝酒也會得!醫揭「3主因」示警了

脂肪肝不喝酒也會得!醫揭「3主因」示警了

脂肪肝在台灣盛行率高,但有不少人納悶,自己不喝酒、也沒有大魚大肉,怎麼會有脂肪肝?對此,陳潔雯醫師指出,這是名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疾病,最主要的形成原因為「吃多、糖多、少運動」,若長期未受控制,可能進展為肝硬化,當肝臟逐漸喪失正常功能後,罹患肝癌的風險也提高。

2025年02月16日 19:41

味精傷身不健康?營養師揭驚人真相:雞粉、鰹魚粉也一樣

味精傷身不健康?營養師揭驚人真相:雞粉、鰹魚粉也一樣

相信大家常說味精吃多會口渴,但事實真是如次?營養師高敏敏表示,味精其實不會傷身,因為它從天然食材提取出來的,是單純的調味料,人們吃了之所以會口渴,是因為味精中含有13%的鈉鹽,攝取過量會口渴。

2025年02月16日 18:11

水果發霉削掉再吃?專家抖了 曝「最大隱憂」

水果發霉削掉再吃?專家抖了 曝「最大隱憂」

知名連鎖果汁店「日春木瓜牛奶」遭員工踢爆,有分店將腐爛木瓜「發霉部位削掉」打成果汁賣給顧客;日常中有不少長輩發現水果變爛、發霉卻捨不得丟,會將不能食用的部分削除再吃,是否有食安疑慮?毒物科專家招名威示警,千萬不要吃腐爛或發霉的食物,即使將發霉部分去除,肉眼看不到的地方仍可能存在毒素。

2025年02月16日 17:29

手機細菌比馬桶高10倍!每天狂滑恐害生病 專家教「2招」正確消毒

手機細菌比馬桶高10倍!每天狂滑恐害生病 專家教「2招」正確消毒

智慧型手機如今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許多人幾乎全天候接觸手機,卻忽略了它可能是細菌和病毒的溫床。專家指出,這些病原體可能經由接觸傳播,引發流感、腸胃炎等疾病,建議民眾養成每日清潔手機的習慣,以降低感染風險。

2025年02月16日 16:02

火氣大嘴破超難好? 營養師教你「靠吃」加速復原

火氣大嘴破超難好? 營養師教你「靠吃」加速復原

熬夜、火氣大都可能導致嘴唇乾裂、嘴破,除了可以塗藥治療之外,也可以用吃來加速復原。營養師指出,若有嘴破,建議可以多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C、蛋白質和鋅,另也要多喝水、維持口腔清潔、少喝酒和避免吃刺激性食物。

2025年02月16日 16:00

慢性腎臟病盛行率攀升!僅1成自知 醫示警「8大高危險族群」

慢性腎臟病盛行率攀升!僅1成自知 醫示警「8大高危險族群」

台灣的慢性腎臟病盛行率逐年攀升,但是只有約1成的病人知道自己腎臟有問題。醫師指出,腎臟健康常常受到忽視,很多人直到病變發生,才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建議「糖尿病患、痛風患者、長期吃止痛藥者」等8大高危險族群要特別注意腎臟健康。

2025年02月16日 13:52

骨科名醫吳明峯「流感併發心肌梗塞」猝逝!醫示警3族群當心

骨科名醫吳明峯「流感併發心肌梗塞」猝逝!醫示警3族群當心

高雄市知名骨科醫師、中正脊椎骨科醫院院長吳明峯,12日驚傳因流感併發心肌梗塞病逝。對此,台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謂文指出,感染流感可能會有發燒等問題,身體會承受壓力,心跳變快,這就有可能誘發心肌梗塞,尤其長者又是高危險群。

2025年02月16日 11:25

4食物「煮過也別給小孩吃」!兒科醫:大人也可能中毒

4食物「煮過也別給小孩吃」!兒科醫:大人也可能中毒

高溫加熱可以殺死活的細菌,也能除去某些細菌產生的毒素。不過,兒科醫師傑登警告,有「4種食物」即使煮過,也不該讓小孩食用,包括銀杏果(白果)、含酒精料理(薑母鴨、羊肉爐)、蜂蜜及未保存好的食物。其中他強調,含有天然毒素的銀杏果,烹煮後雖可降低毒性,但無法完全消除,成人一次吃10~50顆可能中毒。

2025年02月16日 10:25

40歲以上發生率高!醫揭「泌尿道結石」4大常見原因

40歲以上發生率高!醫揭「泌尿道結石」4大常見原因

泌尿道結石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科疾病,特別是在40歲以上的男性中發生率較高。醫師指出,發生泌尿道結石的原因很多,常見原因包括飲水不足、飲食習慣、家族遺傳和其他疾病,如副甲狀腺疾病。

2025年02月16日 09:3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