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態瘦」絕不是好事 手術死亡風險高!

▲病態瘦絕對不是好事(圖/照護線上)

▲病態瘦絕對不是好事(圖/照護線上)

作者:郭亮增 醫師

肥胖的人較容易有髖關節或是膝關節退化的問題。接受關節置換手術的病人中,也有一大部分是體重較重的人。

美國骨科醫學會治療指建議,減重與適度運動是預防退化的最好方法。在門診,醫生都會跟病人說「要減肥啊!」。但病人都會說,「我就是關節痛才沒辦法運動,當然瘦不下來」。乍聽之下好像真的是這樣,雖然研究發現,即使開完關節置換手術後,超過七成都是瘦不下來的。

其實關節退化的病人,也不乏體重很瘦。特別現在健康意識高漲,過度追求減重,到處是「沒有最瘦,只有更瘦」。以後相信會越來越多這類的病人。

體重輕重會影響預後嗎?

體重太重或太瘦好像都不太好。過重的人比較容易有三高跟新陳代謝的問題,當然心血管問題也會比較多。但是過瘦的人,卻可能會有營養不良,肌力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也被發現跟很多疾病相關。這樣比較起來,好像兩組人馬都各有優缺點。

那這些人接受人工關節手術後,之後的預後會不會有差別呢?

體重過輕反而有較高的死亡風險

2018年美國骨關節科醫學會雜誌(CORR)發表了一個研究。同時收錄了美國跟澳洲兩個大型資料庫,收錄病人超過十萬人,平均追蹤超過五年。

研究將病人分為六組:過瘦 (BMI< 18.5)、正常體重(BMI=18.5-24.9)、過重(BMI=25.0-29.9)、肥胖第一級 (BMI=30.0-34.9)、肥胖第二級(BMI=35.0-39.9)、肥胖第三級(BMI> 40)。

研究發現,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後,跟體重正常的人相比,體重過瘦的病人,會高出近一到三倍的死亡風險(HR=1.88~3.72)。但是肥胖的病人(第一級跟第二級),反而死亡風險會較低。而且,不管是美國或是澳洲的資料,都出現了同樣的結果。美國資料甚至發現,體重過重的人,死亡風險也較低。

在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方面,美國資料也發現, 跟體重正常的人相比,過瘦的人有高出約一倍的死亡風險。體重過重、第一及第二級肥胖的病人,死亡風險則相對較低。但是在澳洲資料中,並沒有辦法在髖關節手術病人上發現BMI 跟死亡風險的相關性。

所以要吃得胖一點?

話當然不是這樣說的,雖然體重過重跟死亡率沒有相關。但是體重過重,手術相關併發症包括傷口感染、假體位置不佳,風險還是稍高的。

這個研究更重要的是提醒我們,「體重過輕」並不如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無害,背後所暗示的營養不良或是其他代謝疾病,其實潛藏有更大的風險!

充足且的均衡飲食,配合適當運動,才是健康之道。

同場加映:減肥運動中的王者 – 肌力訓練

搜尋附近的診所:骨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不要輕忽小痛!疼痛科權威孫維仁推「無痛老化」 倡太極拳養生

不要輕忽小痛!疼痛科權威孫維仁推「無痛老化」 倡太極拳養生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8日)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破解常見痠痛困擾」,邀請疼痛醫學權威、台大醫學院麻醉科名譽教授孫維仁醫師擔任主講人,他呼籲民眾重視自己身上的各種痛,別覺得小痛就不當一回事,並應透過營養補充、太極拳等方式好好養生,才能「無痛老化」。

2025年08月28日 19:59

中元節後睡不安穩!4種「扶陽食物」不怕換季不適

中元節後睡不安穩!4種「扶陽食物」不怕換季不適

中元節一過,天氣開始轉涼,常感覺精神不濟、手腳發冷,晚上睡眠也不如以往安穩,這是典型的「換季不適」,夏季陽氣浮於外、能量消耗大,進入秋天後若沒有及時調養,就容易疲倦乏力、腸胃不適,甚至皮膚乾燥,《搜狐網》提到從傳統養生角度來看,此時飲食重點在「扶陽養收」,幫助身體平穩過渡到秋冬。

2025年09月08日 20:10

愛喝能量飲要小心 醫警告:恐讓血癌惡化

愛喝能量飲要小心 醫警告:恐讓血癌惡化

常見的能量飲料與部分保健食品,主打補充牛磺酸能提神抗疲勞、保護神經,但醫界提醒,對癌症患者可能潛藏風險。土城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吳教恩就在臉書粉專「腫瘤科吳教恩醫師」發文指出,牛磺酸雖然是體內可自然合成的胺基酸,卻可能被血液腫瘤細胞利用成為「燃料」。

2025年09月08日 20:01

專家點名蚊子特別愛叮2種人 這「5類食物」一吃立刻招蚊上身

專家點名蚊子特別愛叮2種人 這「5類食物」一吃立刻招蚊上身

夏季氣溫飆高,不少人一出門就成了蚊子獵捕的目標,不只紅腫搔癢,嚴重時還可能引發登革熱或瘧疾等傳染病。針對這個惱人問題,營養師黃品瑄指出,蚊子並不是隨機叮人,而是透過一套「科學雷達」來挑選下手對象,甚至連日常飲食都可能影響你被叮的機率。

2025年09月08日 18:33

吸的不只是灰塵!日研究PM2.5的「黑碳」超毒 推倒心臟健康的最後一擊

吸的不只是灰塵!日研究PM2.5的「黑碳」超毒 推倒心臟健康的最後一擊

空氣品質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一直是台灣民眾關心的議題。每到秋冬季節,隨著境外污染與本地燃燒排放,PM2.5濃度往往飆升,也常讓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特別注意。

2025年09月08日 17:04

不用健身房!醫師教你2個動作 每天10分鐘維持體態

不用健身房!醫師教你2個動作 每天10分鐘維持體態

想維持體態卻不知道從哪開始?醫師江坤俊近日在社群平台分享自己的運動習慣,強調只要每天花一點時間、持之以恆,就能維持良好狀態,不必過度勉強自己。

2025年09月08日 16:28

高雄登革熱群聚累計12例 羅一鈞親赴視察:疫情控制關鍵期

高雄登革熱群聚累計12例 羅一鈞親赴視察:疫情控制關鍵期

近日高雄市發生本土登革熱群聚疫情,迄今累計12例個案。明日即將接任疾管署長的羅一鈞今南下高雄視察。他表示,目前為高雄市登革熱疫情控制的關鍵期,近6日無新增病例,疾管署將持續協調中央部會督導轄管場域加強落實環境維護管理。

2025年09月08日 16:27

「汗皰疹」手癢脫皮反覆發作 醫曝7大加重地雷

「汗皰疹」手癢脫皮反覆發作 醫曝7大加重地雷

「汗皰疹」是一種常見的慢性濕疹,容易反覆發作。對此,中醫師也列出「7大加重因素」,包括「情緒壓力、環境濕熱」等,建議日常仍要維持睡眠充、少喝咖啡因、運動,室內也可使用除濕機幫助濕度降低。

2025年09月08日 15:49

研究曝「最長壽」運動 體操、球拍類最加分

研究曝「最長壽」運動 體操、球拍類最加分

運動對身體健康有益處,根據一項近10萬人研究發現,「撐竿跳、體操」是男性最佳長壽運動,「高爾夫、球拍類」則是女性最佳長壽運動,但排球、相撲可能會導致壽命縮短。

2025年09月08日 13:43

「吃播」不只娛樂 研究:看10分鐘助提升食慾

「吃播」不只娛樂 研究:看10分鐘助提升食慾

全球有超過五分之一的老年人患有老年性厭食症,根據國外期刊今年最新研究顯示,「吃播」有助提升觀眾對食物風味感知;董氏基金會也以此文獻建議長輩用餐時可觀看10至20分鐘吃播影片,喚醒食慾。

2025年09月08日 12:5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