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緊緊血壓高?高血壓和你想的不一樣 讓醫師解答

影音/許志新 醫師

白映俞醫師:大家好,今天很高興邀請到心臟內科的許志新醫師。我們現代人常常會聽到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還有高血糖。今天請許醫師來告訴我們,到底什麼樣子叫做高血壓?

許志新醫師:正常的收縮壓應該在120mmHg以下,舒張壓在80mmHg以下。血壓超過130/80mmHg,我們就應該開始積極地去治療高血壓。

白映俞醫師:像這樣高血壓的人,一定都會想說,「為什麼我會高血壓啊?」

許志新醫師:九成以上的高血壓是「原發性高血壓」,並沒有特別其他原因造成,小於一成的患者是因為其他原因,包括血管問題,或者內分泌的問題,而造成血壓偏高的情形。

白映俞醫師:很多人會說,「我今天脖子緊緊的!這樣是不是就是血壓高?」

許志新醫師:通常脖子緊跟血壓高比較沒有關係,不過這時如果量個血壓,了解自己的血壓狀況其實是件不錯的事情。不過,並非脖子不緊,我們就不用量血壓,這是錯誤的觀念,我們就是要定期量血壓。

白映俞醫師:我想很多病人內心的話是想著,「醫生你說我高血壓,可是我沒有不舒服啊!為什麼我一定要控制血壓,為什麼需要吃藥?」

許志新醫師:這真的是一個常常遇到的問題,像我自己血壓有點高,我也沒有不舒服。但是其實我們的血管就像河川一樣,血壓高就像下雨下大了,久了對河川是有負擔的!堤防有沒有造成問題,其實剛開始看不太出來,但是長期處在高的壓力之下,堤防慢慢就會出現漏水的地方,容易產生危險。我們的血管也是,血壓高會造成血管的負擔,會讓血管變厚、變脆、管徑變窄,久了就容易造成身體其他器官的傷害。

白映俞醫師:血管是跑全身的,如果血管的結構不好的話,後來的健康就會堪慮了。

許志新醫師:對!

白映俞醫師:血壓高,究竟會帶來哪些健康影響呢?要不要一一說給大家聽。

許志新醫師:就像剛剛提到的血管壁會出現問題,血管壁變厚、變窄。變窄的話,譬如說我們腦部的血管變窄,發生血管斑塊剝離的話,就會產生腦中風的情形。另外我們冠狀動脈變窄的話,就會產生狹心症的變化,以及我們所謂的心肌梗塞。腎臟也是一樣,我們非常擔心腎臟的問題,血壓高,長久來講就會對腎臟循環造成問題,會造成腎臟的病變。眼睛方面,也容易造成視網膜的一些問題,造成眼睛的病變。更嚴重的,如果大血管有主動脈剝離的情形,這是比心肌梗塞更有生命危險的心臟科急症。另外,心臟長期面臨這麼大的負擔,要把血流打出去,久了心臟會疲累,就會產生心臟衰竭的狀況。所以高血壓如果長期不治療的話,會造成很多身體上的傷害。

白映俞醫師:血壓高的話,在我們開始吃藥之前,有沒有生活上做怎樣的改變就能夠降低血壓呢?

許志新醫師:這是個很好的問題,非常實用的問題。在生活中,其實飲食就非常重要。少吃點鹽,像現在流行的「地中海飲食」,低鈉,多吃蔬菜水果,吃白肉,少吃紅肉,是很好的飲食法。在體重方面,像我這樣就是不標準的體重,應該要減重,對控制血壓會有所幫助。生活作息要正常,不要給自己過多的壓力。有抽菸,一定要戒掉。酒也不要喝到過量。這樣對控制血壓會有一定的幫助。

白映俞醫師:假如有一天,我們真的已經進展到要用藥物治療血壓,一般藥物控制上我們有哪些選擇呢?

許志新醫師:高血壓有很多種藥物可以來選擇,譬如說利尿劑、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張力素受器的阻斷劑、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甲型的阻斷劑等,這些都會對血壓有幫助。該使用哪個藥,就要與專業醫師作討論,看你的身體狀況,哪個高血壓藥物對你是最有效的,每個人適合的不一樣。

白映俞醫師:所以血壓藥千萬不要兩個病人之間互相亂吃,適合別人的藥,不一定適合自己,要跟自己的醫師好好討論。

許志新醫師:對!

白映俞醫師:非常謝謝心臟科的許志新醫師,我們下次再見!

同場加映:診斷出高血壓,就得終身服藥嗎?

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家庭醫學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馬偕醫院遭駭客攻擊「500台電腦當機」 衛福部急請專家進駐

馬偕醫院遭駭客攻擊「500台電腦當機」 衛福部急請專家進駐

馬偕醫院9日遭駭客入侵,導致醫院門急診系統500多台電腦當機,病人個人檔案遭到加密勒索,衛福部資訊處今(11)日緊急介入,目前已經清除病毒,系統恢復正常且無個資外洩,由於駭客攻擊軟體揚言要展開第二波攻擊,已經請資安署派遣專家進駐該院進行防守。為了避免其他醫院也受到攻擊,已經將病毒特徵予以公告,並協調廠商提供主動防禦系統試用方案。

2025年02月11日 17:15

大票人得諾羅! 前兒科醫破2迷思:沒特效藥

大票人得諾羅! 前兒科醫破2迷思:沒特效藥

疾病管制署今(11)日公布,上周腹瀉門急診衝破30萬人次,創10年來新高紀錄,,過去四周共有398起腹瀉群聚,其中98.6%檢出諾羅病毒,引起民眾高度關注。台大醫院兒科前醫師、YouTuber「蒼藍鴿」(吳其穎)針對諾羅,科普4大重點,更直言因為諾羅沒有特效藥,所以即便做糞便檢驗,也沒有太大好處。

2025年02月11日 16:19

元宵節吃湯圓小心暗藏高「磷」危機!醫3點建議無負擔

元宵節吃湯圓小心暗藏高「磷」危機!醫3點建議無負擔

元宵節即將到來,吃湯圓已成為傳統習俗,但象徵「團團圓圓」的湯圓,也並非可以無節制地食用,因為除了熟知的高澱粉、高油與高糖外,含有芝麻、花生、豆沙甜餡的湯圓更含有高磷,這將對腎臟病患者造成極大負擔。對此,台北慈濟醫院腎臟透析中心郭克林主任提醒,希望腎友們歡喜過節的同時也能照護生病的腎臟。

2025年02月11日 16:17

今年首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程曝 高雄1月大早產女嬰染伊科11型

今年首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程曝 高雄1月大早產女嬰染伊科11型

國內出現今年首例腸病毒併發重症!高雄一名1月大的早產女嬰,1月底開始出現精神不佳、低體溫、呼吸急促情形,醫院採集腦脊髓液,檢出腸病毒陽姓,經疾管署研判為「伊科病毒11型」重症個案,所幸女嬰經過治療後已出院。

2025年02月11日 16:02

全台30萬人慘拉!腹瀉疫情創10年新高 群聚高達9成8是諾羅釀禍

全台30萬人慘拉!腹瀉疫情創10年新高 群聚高達9成8是諾羅釀禍

腹瀉疫情續燒!疾病管制署今(11)日公布最新統計,上周腹瀉門急診就診衝破30萬人次,創10年來新高紀錄。群聚方面,過去四周共有398起腹瀉群聚,也是近5年同期最高,98.6%檢出諾羅病毒。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分析,目前流行病毒株沒有改變,也沒有特別大的群聚,預期這周之後疫情將反轉,之後逐漸趨緩。

2025年02月11日 15:39

急診爆滿「病人躺地插管」 醫點名健保1新制:更多人等不到床

急診爆滿「病人躺地插管」 醫點名健保1新制:更多人等不到床

近來因多種病毒流行,導致醫療量能大爆炸,就有急診醫師昨(10)日透露,當天急診室滿到沒推床可急救,插管患者只能躺地上。對此,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直言,健保署今年還推行「全國各醫院總額斷頭制度」,這會使未來有更多人在急診等不到床。

2025年02月11日 15:04

快訊/本季最小流感亡!男童「壞死性腦病變」速惡化 發病一周死

快訊/本季最小流感亡!男童「壞死性腦病變」速惡化 發病一周死

疾病管制署今(11)日公布上周新增28起流感死亡,其中最年輕是一名南部未滿10歲的國小男童,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隔天高燒超過40度,意識不清、呼吸困難而到急診就醫,檢驗感染A型流感併發敗血性休克、壞死性腦病變,雖然就醫收治住院,病況未改善還出現多重器官衰竭,一周後過世;這也是本流感季從去年10月以來最小的死亡個案。

2025年02月11日 14:35

快訊/今年首例傷寒!10多歲學生發燒肌肉痛確診 疑漁港用餐釀禍

快訊/今年首例傷寒!10多歲學生發燒肌肉痛確診 疑漁港用餐釀禍

疾病管制署今(11)日公布我國今(2025)年首例本土傷寒確定病例,為北部10多歲男性,1月27日出現發燒、肌肉痛、喉嚨痛、咳嗽、流鼻水、口腔潰瘍等症狀,就醫後住院治療並採檢送驗,2月5日血液檢出傷寒桿菌確診。個案近期無國外旅遊史,潛伏期曾與6名同住家人至北部漁港用餐,推測可能因食用遭受污染海鮮而感染。

2025年02月11日 14:16

快訊/流感單周就醫破18萬人「增128重症、28死」疫情再攀高

快訊/流感單周就醫破18萬人「增128重症、28死」疫情再攀高

流感疫情持續攀高!疾病管制署今(11)日公布上周類流感門急診達18.1萬人次,為近十個流感季同期最高。且上周新增128例重症病例,28例死亡,新增病例及死亡個案均以感染H1N1為多。疾管署提醒,近期因元宵燈節活動、學校開學及氣溫下降等因素,疫情傳播風險持續,提醒民眾須留意重症發生風險。

2025年02月11日 14:01

8天內415人猝死警訊!WHO最新警告「室內低於18度」恐增死亡風險

8天內415人猝死警訊!WHO最新警告「室內低於18度」恐增死亡風險

寒流致命!2月1日~8日,全台非創傷、到院前無呼吸心跳(OHCA)案例,短短8天內累積高達415人。天氣回暖,但冬天尚未結束。常見保暖迷思有哪些?哪個時間點猝死風險最高?

2025年02月11日 13:1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