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背痛好困擾 水中運動可改善

▲水中運動改善下背痛(圖/jarmoluk-pixabay.com)

▲水中運動改善下背痛(圖/jarmoluk-pixabay.com)

作者/復健科 吳易澄 醫師

40 歲的阿明來到診間,提到下背痛困擾他一兩個月了,因為即將步入中年,事業逐漸穩定的他也開始注意身體狀況,大概半年前開始規律運動,先從簡單的慢跑與游泳開始,三個月前開始參加健身課程。

不知道是姿勢不對還是強度進展太快,兩個月前他開始覺得有點下背痛,雖然先暫緩健身進度,但下背部仍偶爾隱隱作痛,來到診間的他,對於自己剛開始運動就受傷的情況帶點苦笑的說完這段病史。

常見卻被忽略的下背痛

下背痛是門診常見的問題,不管是老人到年輕人都有可能下背痛,造成的機轉不盡相同,老年人常因脊椎退化或神經壓迫等問題造成下背痛,年輕人可能會因為運動傷害、姿勢不良或椎間盤突出所導致的疼痛失能症狀。

透過病史與理學檢查後,第一步是切確的診斷,排除需手術的病理性診斷後,門診最常見的治療方式是消炎止痛藥與肌肉鬆弛劑,但是除了藥物,還有什麼治療方式?

可以先從簡單的做起

肌肉骨骼造成的一些下背痛可以通過復健治療來改善,傳統復健治療包括熱敷、電療、腰部牽引等,而門診的運動與姿勢衛教也很重要,改善疼痛不在於短期的緩解,長期的維持更是永保健康的關鍵。

地上訓練包括下背部的伸展與核心肌群訓練,可以降低下背痛再次復發,水中運動對於下背痛,其實也是一種主動的復健運動,目前比較多的研究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纖維肌痛症候群、中風與巴金森氏症等。

水中運動的實證

在美國復健醫學會 2018 年二月出版的論文中,有篇統合分析研究共收錄了八篇研究進行最後的評讀與分析,331 位病人平均年紀是 44.34 歲,接受一個月以上的水中運動,每次時間 30-80 分鐘,每週 2-5 天。

水中運動包括先暖身、水中跳躍、水中慢跑、水中快跑、關節主動活動、伸展與肌力訓練、放鬆等課程,每個項目時間大約 5-10 分鐘。

統合後的結果發現,水中運動對於下背痛的族群來說,在疼痛緩解、生活品質以及運動能力都有顯著的改善。

目前對於各疾病水中運動的動作細項仍沒有共識,操作的原則基本上差異不大,注意溺水的安全仍是首要,透過水中的浮力與阻力,進行骨骼肌肉的伸展、肌力耐力訓練,因為水中的浮力,很多在陸地上無法克服重量的動作,在水中操作起來相對容易,也因為水中的阻力,降低快速動作時可能造成的急性傷害,讓水中運動的執行相對安全。

在診間跟阿明解釋下背痛的原因後,告知他我們未來的治療計劃,並且建議幾個水中運動可以練習的動作,希望他除了休息之外,也透過主動的水中運動先幫助下背痛的緩解,原本因為擔心下背痛完全不能運動的他又開心的笑了起來。

同場加映:背痛難耐究竟為什麼?又該怎麼辦?(懶人包)

搜尋附近的診所:復健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台大醫學院長贊成終結直美 沒有完整訓練「做醫美只是當工人」

台大醫學院長贊成終結直美 沒有完整訓練「做醫美只是當工人」

衛福部整頓醫美亂象,擬修法要求執行醫美須接受一般醫學訓練(PGY)、醫美診所接受評鑑。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今日受訪表示贊同,台大醫院每年都會收到3~4個因為做醫美導致患者變成植物人甚至致死的個案,衛福部嚴管才是正本清源。PGY訓練才能讓醫師具備完整訓練與臨床實習,如果僅剩下技術面「其實就是去做工人」。

2025年11月27日 12:32

全國「脂肪肝」智慧篩檢啟動 3年內擴展到25家醫院

全國「脂肪肝」智慧篩檢啟動 3年內擴展到25家醫院

脂肪肝威脅不容忽視,台灣平均每10人中超過3人有此問題,但民眾對其危險性認知有限。專家指出,若有脂肪肝,心肌梗塞風險將增加1.5倍、腦中風1.4倍、肝癌更高達2倍,平均減少4年餘命;為讓高危險群更早被發現,產官學界今宣示啟動全國性智慧篩檢計畫,希望改善診斷落後的現況。

2025年11月27日 11:24

天冷急重症病患增 醫:胸悶、呼吸不適快就醫

天冷急重症病患增 醫:胸悶、呼吸不適快就醫

近日全台明顯有感降溫,有急診醫師指出,這幾天病患沒有真的爆多,但是急重症的病人多了不少,還有年僅50歲的患者OHCA。他提醒,天氣明顯變冷,睡醒後一定要多穿衣物保暖,如果有胸悶、呼吸不適等問題,要趕快去看醫生。

2025年11月27日 10:08

刺激神經可防肌肉老化 醫:「全力垂直跳」效果勝過慢跑

刺激神經可防肌肉老化 醫:「全力垂直跳」效果勝過慢跑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人擔心肌少症,想多練肌肉,對此,復健科醫師王思恒指出,預防肌肉老化最重要不是補蛋白,而是「刺激神經」,因為神經在40歲後會自然凋亡,這也使肌肉失去指揮來源,建議日常生活中加入像「垂直跳」這類快速、具爆發性運動,更能減緩肌肉成為「孤兒」。

2025年11月27日 10:03

嬰幼兒染流感「病毒複製快」重症比例高 醫示警:快打疫苗

嬰幼兒染流感「病毒複製快」重症比例高 醫示警:快打疫苗

時序入冬,接下來恐再面臨一波流感疫情。對此,醫師指出,高風險族群中的「嬰幼兒」最好要施打流感疫苗,嬰幼兒免疫力差,根據臨床研究,感染後,身體帶的病毒量比較高,發生肺炎、腦炎、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的機會比較大。

2025年11月27日 10:00

以為腸胃不適 85歲嬤竟是主動脈剝離!醫護搶命7小時脫險

以為腸胃不適 85歲嬤竟是主動脈剝離!醫護搶命7小時脫險

85歲陳姓阿嬤近日出現頭痛、腹痛與腹瀉,家屬以為只是腸胃不適,送往東港安泰醫院急診後卻驚見是致命的急性主動脈剝離,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由於患者高齡,手術風險極高,醫院立即啟動高風險手術應變機制,由蘇以理主任及李涵彥主任採雙主治制度聯手執刀。經過團隊7小時分秒必爭的搶救,成功完成人工血管重建,將阿嬤從鬼門關前救回,目前恢復良好,已能下床行走。

2025年11月27日 09:06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確定終結!衛福部今(26)日晚間與40個醫界團體開會協商《特管辦法》醫美加強管理,在接近3小時會議之後做出兩點共識,其中確立直美醫師的關門條款,108年之後醫學系畢業生,需完成二年期醫師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才成執行醫美業務,未完成者則需要補訓;至於醫美診所是否要納入評鑑,會請醫界提出相關配套,下週會議再次協商。

2025年11月26日 20:39

主管遭爆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無涉霸凌、不予懲處

主管遭爆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無涉霸凌、不予懲處

疾管署東區管制中心傳出簡姓主任長期讓特定女技工協助備餐,基層員工看不慣公器私用檢舉爆料。疾管署長羅一鈞今(26)日下午說明結果,當事人表示無霸凌情形,就主管人員行政管理欠妥部分,經考績委員會討論後決議「不予懲處」。

2025年11月26日 16:0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