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哭鬧不安 很難纏的腸絞痛

▲寶寶哭鬧不安,可怕的「腸絞痛」?(圖/pixabay.com)

▲寶寶哭鬧不安,可怕的「腸絞痛」?(圖/pixabay.com)

作者:兒科 歐俊彥 醫師

半夜哭鬧不安、新手父母無所適從

當電腦出現了掛號名單上出現1個月大小寶寶的名字時,大概就會猜測「父母應該就是因為寶寶每晚的哭鬧不安、心疼寶寶而來求診的」,果然,當焦急的父母告訴我「寶寶總是在半夜固定時間哭鬧超過2~3小時、伴隨著雙手伸直嘴角不停顫動,無論是抱著或是給奶喝都安撫不下來」時、心理大概就幾乎明白寶寶發生什麼事了。

身為醫師的阿爸遇到「腸絞痛」也慌了手腳

柚子剛出生還沒有滿月的某一天清晨,柚子忽然的淒厲的尖叫聲,劃破寂靜的夜晚,吵醒睡夢中的阿爸和媽咪,此時的柚子雙手雙腳伸直、緊閉著雙眼嚎啕大哭。

媽咪趕緊抱起柚子,放在胸前規律的搖晃著身子、輕輕地拍著背部試圖安撫著。

柚子停止尖叫,但還是不停地啜泣著,原本以為今天的驚奇到此結束,沒想到不久後柚子又是一陣淒厲的哭聲。

啊!阿爸大概知道柚子發生什麼事情了...

「腸絞痛!」,應該就是可怕的腸絞痛了...

沒想到天天聽到驚慌失措的新手父母抱著嚎啕大哭的寶寶求診的「腸絞痛」,也發生在柚子身上,此時的新手父母的阿爸媽咪面對哭泣尖叫的柚子,竟也慌了手腳,無所適從,只能無助的安撫著柚子。

經過這次親身的體驗,讓阿爸深深地感同身受,原來讓新手父母聞之變色的「腸絞痛」,當寶寶雙手不停揮舞尖叫著的震撼,真的是讓父母彷徨無助。

用許多方式仍沒辦法安撫要懷疑「腸絞痛」

根據研究統計,大約有10~30%新生兒曾經罹患過「腸絞痛」,寶寶哭鬧的時間和程度會不太相同,但大部份好發在寶寶滿月左右,通常會在1~2個月時最常反覆發生,4個月前自動緩解。由於「腸絞痛」好發在滿月前,常常是父母遇到寶寶第一次不舒服的哭鬧,所以常常會讓父母慌了手腳、無助,印象深刻。



腸絞痛的寶寶往往會在白天喝奶量、活動量正常,但固定在下午或是清晨某一段時間喝完奶後,忽然聲嘶力竭的尖叫數小時,哭鬧不停,無論是抱著安撫、給寶寶喝奶,卻仍然無法安撫哭鬧。此時因為寶寶常為正在絞痛著,背部會呈現拱橋狀,雙膝彎曲至胸前,緊緊的雙手握拳,經過數小時後這樣的狀況無預警的停止。

哭鬧不安時要先排除一些狀況

此時剛好好發在寶寶容易哭鬧的時候,因此,並不是每個哭鬧不安的寶寶就是「腸絞痛」,當寶寶哭鬧時,要先排除是否只是單純在撒嬌要人抱,肚子餓了想要喝奶、尿布濕了不舒服,或是量一下肛溫,看看寶寶是不是生病了。若是排除這些狀況,寶寶依舊哭鬧不安,就可以懷疑是「腸絞痛」。



排除其它因素造成寶寶哭鬧後,並不是這樣就可以說寶寶是「腸絞痛」了,醫師診斷是否為「腸絞痛」,有個根據,通常採用Dr. Morris Wessel原則:

嬰兒哭每天3個小時或更長時間。

每週至少三次。

時間要長達三週。雖然說要長達三週才能符合『腸絞痛』的診斷,但是通常寶寶哭鬧個兩天晚上父母就會受不了、帶來門診求診了。

「腸絞痛」的原因多變化

有些父母聽到「腸絞痛」後的第一個反應是,「那是不是和寶寶奶粉過敏有關」、「需不需要換奶粉」,儘管有許多理論來解釋腸絞痛的發生,但目前對於腸絞痛原因了解依然有限,大部份有這些原因來解釋「腸絞痛」產生原因:



寶寶4個月內腸胃道裡面的神經發育不成熟,會造成腸胃道肌肉蠕動不好,加上此時的新生兒體內缺乏好菌來幫助消化發展,乳動過快就會造成疼痛。

若是寶寶剛好對於母奶或是配方奶裡面的其中一個糖類成分乳糖產生不耐,無法消化,也會讓嬰兒消化不適而絞痛。

也有可能是對母奶或是配奶中的蛋白過敏。

若是哺乳時母親吃了某些食物中含有過敏原的食物,例如蛋白質含量多的鮮奶、肉類、蛋類,產氣食物例如豆類,可能會通過母乳對寶寶會產生氣體和腹脹。

「腸絞痛」發生時不急著換奶

當寶寶發生「腸絞痛」時,最快的方法就是安撫寶寶,把寶寶放在母親胸前,讓寶寶聽聽媽媽的心跳聲,或是輕輕地順時鐘方向腹部按摩、毛巾熱敷腹部。若是持續超過兩天晚上寶寶還是不停的哭鬧超過3個小時以上,就會建議父母先帶著寶寶來門診求診。



這時醫師先會開些藥物治療、暫時舒緩寶寶因為「腸絞痛」造成的不舒服,例如Gascon來除脹氣,Bentyl來抗胃腸痙攣,和抗組織胺藥物來幫助寶寶容易入睡、減緩不舒服症狀。

若是寶寶吃藥時「腸絞痛」症狀會改善,但是不久後又會復發,這時就要改善寶寶的牛奶來源。若是哺餵母乳的媽媽,這時就要盡量避免奶製品、蛋類、肉類,豆類產氣食物,也不要碰觸咖啡因、茶類刺激性的食物,減少寶寶吃到母奶裡面這些食物造成腸胃不舒服。

若是喝一般配方奶的寶寶,可嘗試改成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或是無乳糖奶粉,因為根據一些研究顯示,母奶成分和配方奶的改變可能會導致一些嬰幼兒的症狀的發作和持續時間減少。

同場加映:寶寶異常哭鬧,當心腸套疊!

搜尋附近的診所:兒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今(26日)下午將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小鹿亂撞: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特別邀請國內心臟醫學權威、台中榮民總醫院名譽院長陳適安醫師擔任主講人,與東森VIP會員分享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相關知識,幫助大眾了解如何維護心臟健康,《ETtoday健康雲》也將直播講座精彩內容。

2025年03月26日 09:03

程式設計師月薪13萬「熬夜腦出血」昏迷15天 醫揭睡眠黃金時間

程式設計師月薪13萬「熬夜腦出血」昏迷15天 醫揭睡眠黃金時間

大陸浙江省一名35歲程式設計師因長期熬夜,日前突腦出血緊急送醫,整整昏迷了15天,消息曝光後引起關注。對此,中醫生提醒,晚上11點至凌晨3點是「睡眠黃金時間」,盡量把握在這個時段躺床睡覺。

2025年04月25日 19:30

「三協成」兩度遭檢舉 衛生局4聲明釐清:罰6萬是因賣過期食品

「三協成」兩度遭檢舉 衛生局4聲明釐清:罰6萬是因賣過期食品

淡水三協成餅舖傳出因涉入罷免活動查水表挨罰20萬,新北衛生局今(25)日再次提出四點聲明,重申「沒有開罰20萬」並還原該餅舖兩度遭檢舉、開罰情況。其中標示不實並非外傳蛋種問題,業者也坦承疏失,還在查處中,另一樁則是陳列販售過期食品遭稽查屬實,裁處6萬元。衛生局疾呼,有心人士不要惡意造謠攻擊,抹滅所有基層公衛人員的努力。

2025年04月25日 18:39

台大醫院有老鼠!工會控要護理師幫忙抓 院方:僅要求加強清潔

台大醫院有老鼠!工會控要護理師幫忙抓 院方:僅要求加強清潔

「護理師不是捕鼠隊!」台大醫院企業工會在臉書發文怒指,院內護理部下達指令要求護理師在開診前、用餐後等上班時間,執行工作區域環境整理與清潔,言下之意,是要求展開「滅鼠大作戰」。台大醫院發言人陳彥元今(25)日回應有誤解,院方不可能要護理師抓老鼠,該做法是提醒大家維持護理站的整潔,相關使用者都有責任。

2025年04月25日 17:54

女好玩讓ChatGPT看手相 卻被建議「立刻就醫」網驚:我也掛號了

女好玩讓ChatGPT看手相 卻被建議「立刻就醫」網驚:我也掛號了

現代人愈來愈喜愛使用AI系統,國外一名女子在網路上分享,她因為好玩拍了一張手部的照片給ChatGPT,希望AI能幫她看手相,沒想到ChatGPT看了以後卻建議她立即去醫院做檢查,才驚覺大事不妙。

2025年04月25日 15:58

「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納健保1周年 逾2千人受檢「肺癌最多」

「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納健保1周年 逾2千人受檢「肺癌最多」

「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去年5月1日起納入健保給付,即將要滿1年,根據健保署最新統計,至今年2月底已經申報2041件,又以肺癌、攝護腺癌、卵巢癌最多。健保署長石崇良今(25)日表示,正著手讓NGS報告標準化,最快5月公布指引,讓各家醫院、實驗室檢測結果可以互通,不僅是增加效率,後續更進一步讓重大傷病申請、用藥事前審查等都可數位化,也能建立國內相關臨床療效的大資料庫。

2025年04月25日 15:36

50歲前避開5大健康殺手 延壽10年不靠偏方

50歲前避開5大健康殺手 延壽10年不靠偏方

在這個充斥著保健品與抗老秘方的時代,誰不想活得更長、更健康?不過,一項最新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大型國際研究指出:真正延年益壽的關鍵,不靠神奇療法,而是50歲前避開5個健康殺手。

2025年04月25日 15:26

9成童水果攝取未達「每天2份」 醫:恐影響腸道健康、學習能力

9成童水果攝取未達「每天2份」 醫:恐影響腸道健康、學習能力

根據國健署調查,國人每日水果攝取量遠低於建議標準,其中7-12歲小學生,更有超過9成水果未達「每天2份」建議量,長期下來可能影響腸道健康與學習能力。

2025年04月25日 14:55

小朋友便祕別輕忽!慢性便秘影響發育成績變差 中醫治療有優勢

小朋友便祕別輕忽!慢性便秘影響發育成績變差 中醫治療有優勢

便祕不是小問題!研究指出,台灣3至6歲的孩童約三成有便祕困擾,據統計孩子因腹痛去急診就醫,有高達八成原因其實是便祕!門諾醫院中醫科主任楊成湛提醒,慢性便秘不僅讓孩子腹痛、解便出血,還可能導致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甚至影響生長發育,不可輕忽。

2025年04月25日 14:22

關稅特別條例挹注健保200億 石崇良:用於防範全球藥價波動

關稅特別條例挹注健保200億 石崇良:用於防範全球藥價波動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對等關稅,行政院昨(24日)規模達4100億元的特別條例草案,其中有200億元撥補至健保。健保署長石崇良今日表示,這筆特別條例的挹注將用來因應可能發生的全球藥價浮動,以確保供藥的穩定,讓醫療機構提供醫療服務時可以安心,也維護民眾用藥的權益。

2025年04月25日 13:5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