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懶人包/可能沒有症狀 與飲食相關的胃癌

▲可能沒有症狀、與飲食相關的胃癌(圖/照護線上)

▲可能沒有症狀、與飲食相關的胃癌(圖/照護線上)

作者:白映俞 醫師

多數胃癌患者是在病情嚴重時才發現罹癌,因此治療效果不好。但若在疾病早期就發現胃癌,及早接受治療,則有機會痊癒。我們今天就來認識這個癌症。

胃癌可發生在胃裡頭的任何位置,也有不同形態

胃癌可發生在胃裡頭的任何位置,也有不同形態,其中以胃腺癌最常見,超過九成五。

其他還有發源自胃部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及分泌荷爾蒙細胞的癌病變,分別為淋巴癌lymphomas胃腸道基質腫瘤GIST、及神經內分泌腫瘤carcinoid tumors,也都是出現在胃的癌症。

胃腺癌是從胃部內層分泌黏液的腺體有了細胞病變,我們以下的介紹都以胃腺癌為主。

胃癌症狀

較典型的胃癌症狀如下:

● 容易覺得疲倦

● 吃少量就覺得脹氣或很飽

● 總覺得消化不良

● 持續且嚴重的胃食道逆流

胃癌症狀

● 持續性的噁心嘔吐

● 容易胃痛,且痛的時間點與進食時間點較無關係 (若是胃潰瘍膽囊炎等疾病造成的上腹疼痛,通常會與進食的時間點有關連性)

● 毫無理由的體重下降,這點是很常見的癌症症狀,到一定年紀後,假使你沒有特別減重、控制飲食、或嘗試多運動,體重卻持續下降,那就要想想是否需要找出其他身體問題。

● 排出黑便或血便

不過,罹患胃癌的人還是有可能毫無感覺,直到轉移擴散至其他器官才發現。

懷疑胃癌要做胃鏡

當患者有以上症狀,讓醫師懷疑胃癌的可能時,最常安排的第一項檢查是胃鏡。

胃鏡檢查
時醫師若看到有疑慮之處,會需要做切片,取一小塊組織送去化驗,看看是否有癌細胞。

另外,電腦斷層檢查可幫助檢查胃癌侵犯的程度。

胃癌的治療

確定患者罹患胃癌後,醫師會視腫瘤的位置、侵犯程度、是否擴散到他處器官等項目決定治療計畫。

手術常常是治療的重要選項,包含切除部分或全部的胃及淋巴結,再重建腸胃道。

術後視患者狀況及病情加做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現在也可以考慮標靶治療。

胃癌的危險因子

會發生胃癌,與選擇的食物是有關係的。像是發明冰箱以前的年代,人們吃醃漬食物或煙燻食品的機會高,胃癌的機率就比較高。

現在家家戶戶都有冰箱,能確實良好保存食物,也能多吃新鮮蔬果、肉類,不用吃那麼多醃漬食品,胃癌的比率比起以前算是下降了。因此目前醫學認為以下幾點是罹患胃癌的危險因子:

● 吃太多煙燻、醃漬的食物

● 吃太少蔬菜水果

● 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 有胃癌家族史

胃癌的危險因子

● 慢性胃發炎潰瘍

● 
惡性貧血

● 
胃息肉增生

● 抽菸,喝酒過量及體重過重

延伸閱讀

胃癌五問:關於胃癌,你該知道的五件事
面對胃食道逆流,你該了解的幾件事!
十個有關胃鏡的小秘密
原文出處

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外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台大北護分院實踐ESG 院長詹鼎正:拚今年底完成「永續報告書」

台大北護分院實踐ESG 院長詹鼎正:拚今年底完成「永續報告書」

醫療永續、綠色轉型已經成為各醫院推行重點,台大北護分院院長詹鼎正今(12)日表示,北護分院於去(113)年12 月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全面盤點醫院在醫院治理、卓越醫療、幸福職場、社會公益與環境永續等五大面向的 ESG 指標,並規劃於今(114)年底完成《永續報告書》,作為未來推動醫院永續發展的重要藍圖。

2025年07月12日 16:33

她誦經看不清才知白內障!醫示警「患者年齡層下降」2症狀別輕忽

她誦經看不清才知白內障!醫示警「患者年齡層下降」2症狀別輕忽

一名73歲女性數十年早晚虔誠誦經,但去年初她發現經文突然模糊不清,非得拿近貼著才稍稍改善,她擔心「萬一念錯對神明不敬」,決定就醫檢查,結果發現原來是水晶體老化導致白內障。醫師指出,看東西模糊或者晚上開車時覺得對向車燈特別刺眼,要當心是白內障,雖然年長者是白內障的高危險群,但近年來因3C物品使用頻繁,患者年齡層正逐漸下降。

2025年07月12日 15:21

「狼醫查詢平台」8月上線 衛福部揭規劃:判決確定案件優先

「狼醫查詢平台」8月上線 衛福部揭規劃:判決確定案件優先

台大醫院婦產部連續爆出多起醫師性騷、性侵爭議,民間團體疾呼應設置「狼醫查詢平台」,衛福部長邱泰源今年1月、5月皆承諾研議,進度卻一再跳票,引發民團、朝野立委批評。衛福部醫事司今(12)日表示,平台確定會於8月起上線,公布內容以判決確定的性平案件為主;至於性騷調查成立,但尚未進入司法的案件,則還要討論相關法源依據與資料如何呈現。

2025年07月12日 12:26

他胃痛3年竟是細菌感染釀禍「罹癌風險飆10倍」 醫揭常見6症狀

他胃痛3年竟是細菌感染釀禍「罹癌風險飆10倍」 醫揭常見6症狀

「沒想到困擾我三年的胃痛,竟然是細菌感染造成的!」40歲張先生是公務員,平時工作繁忙、作息不固定,長期受到間歇性上腹悶痛困擾,近期症狀復發使用成藥仍未緩解,就醫檢查才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併有慢性胃炎與十二指腸潰瘍。醫師示警,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6~10倍,若有相關不適應應及早就醫,透過正確檢查與治療根除病因。

2025年07月12日 11:34

男微整注射「少女針」中風失明 醫:「黃金三角區」誤打恐致死

男微整注射「少女針」中風失明 醫:「黃金三角區」誤打恐致死

一名34歲男性想為容貌加分,到醫美診所整形,注射玻尿酸與「少女針」洢蓮絲,不久後左眼視力模糊,痛到難以睜眼,連右側肢體都無力,轉至醫院急診,經檢查發現他的左眼眼肌麻痺,且腦部栓塞,最終視力竟無法恢復;醫師說,針劑微整形導致視力損傷、腦中風案例,近年並不罕見,民眾須慎選醫療院所。

2025年07月12日 09:23

台中「首例M痘」本土確診 30多歲男愛愛後驚見下面長怪東西

台中「首例M痘」本土確診 30多歲男愛愛後驚見下面長怪東西

疾管署調查,暑期為M痘流行高峰期,日前本土確診創下單周新高,呼籲高風險民眾接種疫苗。台中衛生局11日公布,台中市出現首例M痘個案,為30多歲男性,因腹股溝紅腫、生殖器周邊皮疹就醫採檢確診。

2025年07月11日 23:52

分科測驗明天考完「爸媽地雷問句」別再提 專家揭關心孩子重點

分科測驗明天考完「爸媽地雷問句」別再提 專家揭關心孩子重點

大學入學分科測驗將結束,然而考試的結果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家長也不免會想關心孩子考試狀態,諮商心理師整理爸媽地雷問句,千萬不要劈頭就問「你覺得你考怎樣?」而是應該用正向的語句去引導,表現出開放、支持的態度,也不要用「我早就跟你說過」等偏向責備的語氣,其實孩子扛著壓力去參加考試,光這一點就很值得鼓勵。

2025年07月11日 21:16

特別條例撥補健保基金、穩藥品供應 醫界力挺:展現國家戰略重視

特別條例撥補健保基金、穩藥品供應 醫界力挺:展現國家戰略重視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立法院於今日(11日)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其中明定健保基金撥補預算不得低於各期特別預算總數之12%,並附帶決議將健保基金優先用於增進我國藥品供應韌性,醫界表示高度支持,此兩項附帶決議不僅止於「財務撥補」,更象徵國家對於健保制度韌性重建與醫療體系永續發展的戰略重視。

2025年07月11日 20:44

留言版